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二乔是指大乔和小乔吗?

作者&投稿:势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铜雀台和二乔的故事其实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人们非常津津乐道的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两位美女和一代枭雄的情感故事让很多人十分的感兴趣。

从“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来说,“二乔”确实指的是大乔小乔。

 

1、杜牧的《赤壁》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很明显,杜牧来到赤壁这个地方,想起千百年前,魏蜀吴三方在此发生大战,英雄人物,铁甲战船,发生激烈碰撞,即兴做了此诗。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残旧的兵器在水底,自己看看就知道是当年大战的遗物,如果当初东风不吹,周瑜不能借风点火,那么曹操一定会让铜雀台成功的锁住大小乔吧。

 

2、曹植的《铜雀台赋》

与此相关的其实还有一首诗,那就是曹操儿子曹植的《铜雀台赋》。三国演义中写道,当年邺城铜雀台落成,小儿子为了给父亲助兴,特意用刺激才华横溢的诗词当场献艺。其中有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此诗一出,立刻让诸葛亮拿起来就找周瑜去了,周瑜和孙权气的牙根痒痒,这才发生了吴蜀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的故事。

小说中曾解释,这句诗的原文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而诸葛亮故意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拿周瑜的老婆小乔和孙策的老婆大乔来激怒对方,最终计策成功。

 

3、真实的铜雀台和《登台赋》

从商周开始,帝王就喜欢建一些高台,为的就是站得高看的远,同时也显示自己的权力和气势,比如纣王的鹿台,还有周王的债台,都很有名。210年,曹操击败袁绍,在邺都确实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座高台。别看曹操不称帝,可是他的权力欲望同样很大,也同样有自己的享乐方式。

而曹植也确实作了《登台赋》来为曹操助兴,这与小说中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不过,原诗中写的也是“二桥”。这个二桥指的是三座高台中间用两座桥连接起来,看起来非常气势磅礴,当时根本想到写大乔小乔的事。因为,当儿子的再知道自己父亲的爱好,也不能当众这么直接的说出来,想想也是十分不合适的。

 

4、历史硬伤

这中间有个很厉害的“硬伤”: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铜雀台建造于210年,不论曹操和曹植到底怎么想的,不论诸葛亮是不是阴谋诡计,铜雀台和赤壁之战都没有啥大关系,而大乔小乔也根本不是促成蜀吴联合的主要原因。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呢?

因为《三国演义》太有名了,而诸葛亮改诗,周瑜孙权生气,曹操觊觎别人媳妇这三个事连起来太过戏剧性了。此事拿到现在社会来看,都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震撼、非常稀奇的事,再加上著名的几个历史人物,枭雄军师连在一起,整个就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所以,不论事情真假,文人墨客、市井百姓都愿意相信这个事:是真的!

 

5、曹操和大乔小乔

据说,曹操发过誓:

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对于这个誓言的真实性,很多人深信不疑,因为曹操很喜欢美女,更喜欢别人家的美女,所以关于他与甄宓、卞夫人、蔡文姬、大小乔的事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如此一个风流人物,为大乔小乔打一仗,也并非不可能。

可是,关于曹操的誓言也有硬伤:一个是曹操最后也没有称帝,那么他发誓成就帝业是十分不合理的。第二就是,曹操虽然好他人媳妇,可是并不是贪图享乐,只知道夜夜笙歌的人。曹操是一代枭雄,他的胸怀在于天下和汉室,这两句誓言看起来就有点太假了。

 

不像董卓、袁绍、刘备、孙权等几位没什么“文化”的,曹操虽然不是著名诗人,可是《短歌行》、《观沧海》、《求贤令》都是让人非常震撼,其才思敏捷,阅历丰富,比如: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么多强有力的诗句,这么多人生感悟,这么多世事沧桑,哪一句像是贪图两位女子美色的人写的呢?就算曹操心中喜欢大乔小乔,想必也绝对不会说出如此低俗的誓言,不会说的这么没水平,更不能表现的如此明显,惹得天下人耻笑,主动惹得蜀吴联合。

 

所以说,虽然“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写的是大乔小乔两位美女,可是,以当时三国的风云变化,即使曹操心中有所想,也没必要表现的如此明显,甚至更不会让儿子在那里胡写乱写,诸葛亮也根本没用一句诗就使得孙权出兵赤壁。

曹丞相故意建个铜雀台来装二乔,结果惹怒孙权出兵的事,其实都是后人揣测演变而来的戏剧化故事而已了。



就是指大乔和小乔。原文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赤壁之战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了。

是的。二乔,汉末桥公的两个女儿,分别为大乔、小乔,本姓为桥,亦可作乔。是庐江郡皖县人,江北出名的美人。大小桥分别嫁给孙策和周瑜。

这里指的其实就是大乔和小乔,因为在以前学过的诗句里面,老师其实是解释过的,然后也是做出了一番的理解的。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二乔指的就是大乔和小乔,因为他们二人的美名已经让曹操垂涎已久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话出自哪里?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选自:《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出处: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赤壁》。原文节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写作背景...

赤壁 古诗全文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古诗的解释
解释: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就这样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被销蚀掉,我拿了过来对它进行清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周瑜方便,结局恐怕就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诗歌:《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二乔是指大乔和小乔吗?
从“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来说,“二乔”确实指的是大乔小乔。1、杜牧的《赤壁》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很明显,杜牧来到赤壁这个地方,想起千百年前,魏蜀吴三方在此发生大战,英雄人物,铁甲战船,发生激烈碰撞,...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生锁二桥的典故出处
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

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上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该句出自唐代杜牧的《赤壁》。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文学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啥意思?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选自:《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选自:《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

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两个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曹操就会在铜雀台收揽了东吴的二乔。这里的二乔是一对姐妹,便是江东的大小乔,据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就是为了抢夺这二位美女,占为己有。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均是东吴俊杰。小乔...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销二乔中的二乔是指那个? -
施绍马沙: 原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即大乔、小乔,江东乔公之女.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其中的“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还是单指小乔? -
施绍马沙:[答案] 曹操修铜雀台,曹植作《铜雀台赋》,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说曹操父子是侮辱东吴无人,要打下东...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是谁?
施绍马沙: 二乔是指三国时期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她们姐妹二人是三国时有名的美女.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说要不是曹操攻于赤壁之战,二乔难免被掳于曹操所筑的“铜...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台中“二乔”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
施绍马沙: 大乔小乔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铜雀”指什么?指什么? -
施绍马沙:[答案] 铜雀: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因楼顶有一大铜雀而得名,为曹操晚年享锭之处.二乔:即大乔、小乔,江东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 -
施绍马沙: 典故~!~!~ 曹操修铜雀台,曹植作《铜雀台赋》,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说曹操父子是侮辱东吴无人,要打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回去锁在铜雀台了.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台赋里“二乔”的真正含义 -
施绍马沙: 那几句是诸葛亮杜撰的,《曹植集》中的《铜雀台赋》并没有那几句. 不过按照演义中看,原意应该是指铜雀台上横飞的两座桥(演义中34回提到“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因为古代桥和乔是一个字.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原意 和诸葛亮的解释 -
施绍马沙: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说周瑜若没有东风的帮助,那么大乔,小乔就会被曹操抓走,关在铜雀楼内.就是说周瑜若没有遇到东风,则赤壁这战胜利的就是曹操了.

皋兰县13286154929: 三国演义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指的两人是谁? -
施绍马沙: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源出自杜牧的诗《赤壁》.杜牧是唐朝人,生于公元803年,死于853年;《三国演义》则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写,明代(1368年-1662年)比唐代晚好多好多啊,所以当然是《三国演义》引用了杜牧的诗.

皋兰县13286154929: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有什么深刻含义? -
施绍马沙: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指的就是东吴的大乔和小乔.曹操曾经说过: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曹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来想要扫平四海,来成就自己的帝业.二来想要得到大乔和小乔两个美女,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陪自己,好让自己的晚年不寂寞.完成了这些,那自己就是死也没什么遗憾了.而且“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前一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周郎”指的就是周瑜也就是小乔的丈夫,东风不给周瑜方便,让他落败.给了曹操夺走小乔的机会.所以联系上文,这最后一句的二乔指的是大乔和小乔两个美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