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怎样分辨之是语气助词,还是代词?

作者&投稿:比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文言文语气助词有:耳、 矣、 以、 焉、 之、 乎、 者、 也、 夫等。

一、耳 ěr
释义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二、矣 yǐ
释义
1、用在句末,跟“了”相同:由来久~。悔之晚~。
2、表示感叹:大~哉。
三、焉 yān
释义
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善莫大~。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能不去?。不入虎穴,~得虎子?
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因以为号~。
5、姓。
四、乎 hū
释义
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
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7、跟“啊”相同:天~!
五、夫 fū fú
释义
[ fū ]
1、丈夫(zhàng·fu):~妻。~妇。姐~。姑~。
2、成年男子:匹~。一~守关,万~莫开。
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农~。轿~。
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役。拉~。
5、姓。
[ fú ]
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螳螂乎?
2、人称代词。他:使~往而学焉。
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结合一句话,才能具体知道“之”意思。关键是你要理解文章、句子的意思。

你整个句子译的通顺就是了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词,我觉得既可作“语气词”,也可作“代词”的文言词就是“焉”了。下面我就跟你说说“焉”字的用法区别:
1、语气助词:一般用于句末,偶尔用于句中。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相当于“啊”。
《史记》:“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
(2)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或肯定语气,相当于“矣”“呢”,
《史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3)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乎”“吗”。
《诗经·唐风》:“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呢”“啊”。
《史记》:“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代词:一般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末。
(1)代词。相当于“之”“此”。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心不在焉。
(2)疑问代词。相当于“那里”“哪里”。
《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
(3)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墨子》:“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注:也不是要完全死记硬背,判断标准起码有两条:
1、看位置,语气词除“句中停顿”的情况以外,全部在句末。代词一般都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中。
2、看意思。联系全句意思,确定做什么讲。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动词①到,往,走到,乘到。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
先琢磨是不是代词。代词一定是要代指一件东西的,联系前后文看看这样能不能解释得通,尤其是跟在及物动词、系动词、介词等等后面,基本上都是代词。如果不能,那就是语气词,一般在副词、形容词后面。当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语文文言文中,怎样辨别而,之的意义
“而”是转折意义的,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而“之”的意思有很多,既可以表示代词,也可是表示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还有一种是作动词:往,到...去。附资料: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古代文言文之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

之在文言文里面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3. “之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

怎样判断“之”在文言文中是助词还是动词?
助词通常在句末..如果是动词.通常在介词前面咯 当然.像一楼所说D..也要结合语意和语境了.

急!文言文中,怎样看一个字是否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
判断文言文中关于”之”是否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有这么几个做法:1 跳读法.指读此句(一般有主语和谓语)时,不读”之”,将”之”跳过去读,如果不影响句意,则为”取独” .2 判别法.结合语意和语法来判断.补充一个现代汉语的例子:“他的一番表扬,我又得意起来。”“的”,就是取消句子...

文言文主谓宾是什么
1. 文言文中的主、谓、宾,是怎样分清楚的 正常来说以现代文是一样的,比如,“吾深恨之”(吾是主语,恨是谓语,之是宾语,深是程度副词) 麻烦的是,古人经常省略主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必须添加上去 更纠结的是还有倒装句,需要还原成正常的句式才能看出来,比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后边这句应该是 木兰的...

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

良庆区18277564569: 文言文中怎样分辨之是语气助词,还是代词?一定要死记硬背的吗? -
储缪舒必:[答案]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词,我觉得既可作“语气词”,也可作“代词”的文言词就是“焉”了.下面我就跟你说说“焉”字的用法区别: 1、语气助词:一般用于句末,偶尔用于句中.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相当于“啊”. 《史记》:“且...

良庆区18277564569: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 -
储缪舒必: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良庆区18277564569: 如何判断“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
储缪舒必: !“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动词;二作代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

良庆区18277564569: 文言文课文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储缪舒必: 1.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

良庆区18277564569: 之在文言文解释是什么意思 -
储缪舒必: 1. 之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之”的用法“之”字词性多样,用于虚词就不只一种词性,而且还有作实词的用法.(一) 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代人、代事和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例如:《师说》:人...

良庆区18277564569: 文言文中的 之 字 如何判断它的词性在什么时候 作结构间助词 这是说取消句子独立性吗 在什么时候作衬音助词 是在无实意的时候吗 好像一般都在句末 句中有... -
储缪舒必:[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的用法辨析作者: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陈培龙 时间:2006-5-8 7:49:38 来源:人气:1513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良庆区18277564569: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之有哪几种意思在文言文中.在文章中怎么分辨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
储缪舒必:[答案]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

良庆区18277564569: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分辨比如译为结构助词和译为取独助词该怎样分辨 -
储缪舒必:[答案]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

良庆区18277564569: 在文言文中之石语气助词吗?
储缪舒必: 之在文言文中是语气助词

良庆区18277564569: 之在古文里有几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储缪舒必: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往,到:“吾欲~南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