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学之中的之指代什么

作者&投稿:施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学而时习之的之指代学习到的知识。
原句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儒家经典《论语》。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这些知识,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铁杵磨针文言文里的问之里面的之是什么意思
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问之中的“之”指代那个老媪,可译为“她”。

有人能帮忙归纳文言文中之、以、而的用法吗?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古文中而,之,其,为的所有意思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

古文中的“之”什么意思啊?
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

<<论语>>十则中 学而时习之“之”所指代的内容
这里还涉及到对“时”字和“习”字的理解。我觉得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时”是“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而“习”字在古书中不仅有“温习”、“复习”的意思,还有“演习”、“实习”的意思。按照上述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详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开头,当然不是一般所解那般肤浅可笑。不过,这从原句中摘录两字当成章节题目的“学而”,除了让以后的李商隐找到了命题的好方法,以及让八股文命题多了一种坏方法,就没有更大意义了。章节的题目都...

谁知道文言文中的“而”和“之”的解释,附带例子拜托各位大神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

文言文翻译之
《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

文言文中的“之”“以”“而”都有哪些意思?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以”‘观”“其”“于”“时”在各种文言文中的N种意思...
⑦<名>时俗;时尚。《师说》:“不拘于~,学于余。”⑧<名>时机;机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大丈夫相~而动。”⑨<名>时运。《垓下之战》:“~不利兮骓不逝。”⑩<副>按时。《论语》:“学而~习之,不亦说乎?”⑾<副>当时。《兰亭集序》:“故列叙~人,录其所述。”⑿<副>时常;经常。《项脊...

海盐县17520111006: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1)学而时习“之”( )(2)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3)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4)多作自能见“之”( ) -
乐健门冬:[答案] ①指代学过的知识 ② 他,指欧阳修 ③文字、文章 ④疵病,文章缺点

海盐县17520111006: 下面句子中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在括号内填写相应序号) -
乐健门冬:[选项] A. 指已经学过的知识 B. 指有关的知识 C. 指有关的优点 D. 指有关的缺点 1.知之为知之( ) 2.择其善者而从之(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4.学而时习之( )

海盐县17520111006: 《论语》孔子写的《学而》学而时习之的“之”怎么解释?
乐健门冬: “之”:代词,指代它,学到的知识

海盐县17520111006: 写出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1)学而时习[之]()(2)择善而从[之](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乐健门冬:[答案] 1代词 指代"知识" 2指代"它 好的东西" 3不译 句式已完整 4意思同"的" "非常小的东西"

海盐县17520111006: 学而时习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
乐健门冬: 代词,指代学过的知识 就是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

海盐县17520111006: 论语十则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从之,知之为知之.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
乐健门冬: 1,优点 2,学的知识 3,缺点 4,它,泛指知识

海盐县17520111006: 学而时习之中“之”和“而”各是什么意思? -
乐健门冬: 学习要经常复习学过的 之:指学过的知识 而:顺接作用,并且

海盐县17520111006: 学而时习之的之的意义 -
乐健门冬: 学习新知识,也要经常温习,温故知新,对之前所学的理解更加深厚,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海盐县17520111006: 之在文言文解释是什么意思 -
乐健门冬: 1. 之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之”的用法“之”字词性多样,用于虚词就不只一种词性,而且还有作实词的用法.(一) 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代人、代事和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例如:《师说》:人...

海盐县17520111006: 论语10则中的之分别是什么意思,1,学而实习之 2,诲女知之乎 3,知之为知之,4,择其善者而从之 5,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 6,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 -
乐健门冬:[答案] 1,代词,代指知识; 2代词,“它”的意思,应该前面提到了一点关于“它”的具体东西,可能是礼仪,道理,或者是别的什么.3,就是,动词4,他,指代“从”的对象.5,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