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帮忙归纳文言文中之、以、而的用法吗?

作者&投稿:邲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人能帮忙归纳文言文中之、以、而的用法吗?~

之的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以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而的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1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8、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促织》
9、这样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以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而的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有人能帮忙归纳文言文中之、以、而的用法吗?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

有没有人能帮忙总结一下初中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人教版),有文档也...
1.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表明作者人生态度非常积极的句子:谁道人生难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表明人不要自叹衰老应该振奋精神,充满乐观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愿有人能帮我解答 用文言文怎么说
愿公开吾鲁钝,实为幸甚!

有没有人能够帮我整理一下文言文中“但”字的所有用法?
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译为只、仅、唯独等含义,例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2、译为只管、尽管等含义,例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3、译为不过、只是,例句:无他,但手熟尔。4、译为徒然、白白地等含义,例句: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人工商之贡但赊之。5、译为...

求人帮忙的文言文
第二句我改了改,只是起个借鉴的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2. 英语翻译求人帮忙把这篇文章翻译成古文两年多以后,我再看自己写 为《感》文两年矣,今复审之,慨思纷乱.是时所思所书,多出于心,而不适于斯也.人之立世,所冀者何,常躬思之.上尊高堂桑梓,下娱刎颈之交,中庇所善善己之辈,至于此乎?非也,营...

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谁能帮我归纳一下?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常见文言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安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2)哪里,什么。沛公安在?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

帮忙文言文怎么说
1. 帮忙文言文翻译 《祁黄羊荐贤》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给人帮忙不落好的文言文
倘若没有一个得体大度,端庄典雅的夫人为丈夫张罗这些“不入眼”俗事,怕苏先生不会有几天清闲。 在密州,他们正过苦日子,苏东坡对。 5. 高人帮忙翻译文言文句子 一部分是我自己翻的,有些不确定的地方专门在网上查过了.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百姓都以为大王很吝啬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帮助天下人富起来的文言文
6. 帮忙翻译一下古文 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能跑千里的马吃一顿饭有时能吃掉一石的粮食。 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心思专一的缘故呀。 3. 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用文言文写求人帮忙怎么写
教训: 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3. 2篇关于大道之行也的文言文阅读 求人帮忙 1。甲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照应句:是故谋闭而不...

绛县19756181712: 初中文言文中“之”“而”“以”的用法整理?篇目为《曹刿论战》《小石潭记》《出师表》《桃花源记》《捕蛇者说》 只要这五篇不要多 -
枝文洛屈:[答案] 1.之“之”作为虚词,一般是做代词或主次,另外“之”在文言文中有时也作动词.(1)代词.可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2)助词,可作结构助词,音节助词等.做音节助...

绛县19756181712: 有人能帮忙归纳文言文中之、以、而的用法吗? -
枝文洛屈: 之的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

绛县19756181712: 初中文言文中“之”“而”“以”的用法整理? -
枝文洛屈: 1.之 “之”作为虚词,一般是做代词或主次,另外“之”在文言文中有时也作动词. (1)代词.可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 (2)助词,可作结构助词,音节助词等. 做音节助词时,用...

绛县19756181712: 文言文中的“之”“以”“而”都有哪些意思? -
枝文洛屈: 之:代词/的/主谓之间不译 以:因为,由于/而/拿,把,将/以为 而:表并列 不译(可颠倒的两个动作) 表转折 “但是、然而” 表递进 “而且” 表承接 不译(一前一后的两个动作) 表因果 “因而”(前因后果) 表修饰 不译(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前修后饰)

绛县19756181712: 文言文中,“之”“而”“以”这三个字的用法. -
枝文洛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

绛县19756181712: “之”“以”“而”等字在文言文中不同句式的意思 -
枝文洛屈: 以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绛县19756181712: 九年级下文言文虚词整理,之,以,而然,乃,为,焉,于,其,虽,因,且,则,者,乎.要整理归类. -
枝文洛屈: 之⑴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

绛县19756181712: 谁帮我总结一下“以,其,而,之”的文言用法
枝文洛屈: 之:1,作代词用 2,作动词,去,往,到 3,作结构助词“的” 4,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5,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以:1,用 2,凭借,依靠 3,把 4,用来 5,通已,已经 其:1,代词 2,其他的,其余的 3,难道 而:1,顺接连词 2,转折连词,但,可是,却 3,并列关系的连词 4,表示修饰关系

绛县19756181712: 高中文言文“以”和“而”的用法有哪些? -
枝文洛屈: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因果,因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和,与) 以:以有尺寸之地(连词,才) 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以地事秦,有抱薪救火(介词,用,拿) 秦以攻取之外(介词,凭借) 表修饰:修饰前面的词, 表递进:前后成递进关系 (例句“而”上有)

绛县19756181712: 古文中“之”“而"和“以”的用法
枝文洛屈: 之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55.htm 而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39.htm 以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52.ht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