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鉴文言文

作者&投稿:宣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以人为鉴文言文阅读理解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

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

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公卿之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

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而必谏也。”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了本身得失,我经常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识的是‘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

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而能了解缺点,憎恶而能了解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可以兴盛了。”

那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

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hù)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启示:告诉人们以他人的成败得失作为告诫自己的启示参考资料:copy。

2. 文言文 以人为鉴

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忘矣。

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

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公卿之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

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而必谏也。”

翻译为: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了,可以明了本身得失,吾经常持保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徵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识的是‘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

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而能了解缺点,憎恶而能了解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可以兴盛了。”

那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

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3. 人鉴的译文(文言文助读上的饿)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以铜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裳;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以人为镜子,可以看出得失.我曾经保住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

4. 以人为鉴的原文及翻译要郑公魏征卒开头

成语 以人为鉴 发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出处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示例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征传》.编辑本段原文、译文、启示 原文郑公魏征卒 应该出自“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以妻其子叔玉.征薨,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而必谏也.”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了本身得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识的是‘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而能了解缺点,憎恶而能了解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可以兴盛了.”那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hù)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启示:告诉人们以他人的成败得失作为告诫自己的启示,也有一说为“要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 上:至唐太宗李世民. 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 指:指明. 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 叔玉:魏征之子. 薨:公侯死称薨. 鉴:镜子. 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 兴替:兴衰.替,衰落. 朕:皇帝自称.。




鉴的文言文解释和例句?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鉴) 大盆也。盆者、盎也。凌人。春始治鉴。注云。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按郑云如甀。醢人作醢云...

鉴的古代文言文怎么说?
原文: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梦溪笔谈》卷十九)...

照镜子文言文
1. 文言文:古镜(①鉴:镜子) 古 镜 ث宋ج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ح鉴大则平ح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ح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ح故令微凸ح收人面令小ح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ح后人不能造。 [乙...

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分别看出”之类的意思,清澈可鉴就是可以看到(从水面到水底的水都是)清澈的!

文言文中实鉴此心的鉴是什么意思
1、鉴是“表达、表明”的意思。2、原句: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3、翻译:我的赤子之心、我的忠诚,天地都可以证明。若有一日我背弃自己的道义忘记了别人对我的恩泽想,我愿意收到上天和百姓对我的惩罚。

古人铸鉴原文及翻译注释,古人铸鉴原文及翻译注释
【注释】铸:制造。鉴:镜子。则:就,便。令:使,让。微:略微。而:却,但是,表转折。纳:获得。比:一旦。师旷:春秋时期著名乐师。所以:……的原因 故:所以,因此 全:完全,都 【翻译】文言文翻译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造成平的,小镜子造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

世有透光鉴文言文翻译
1. 找文言文《透光鉴》的翻译 透光鉴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

鉴往知来鉴的意思是什么
鉴的意思是审察或引为教训。鉴往知来 [ jiàn wǎng zhī lái ]释义:看到以往的教训,便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例句:鉴往知来,古人是承认的,今人也必须承认,因为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近义词 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

古鉴文言文
1. 文言文《古人铸鉴》全文翻译 译文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 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

文言文《以人为鉴》的翻译与相关问题的回答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哪篇文言文中又体现? -
蒸砖心律: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文言文阅读理解 -
蒸砖心律:[答案]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 古文的翻译..... -
蒸砖心律: 典出《墨子·非攻中·十八》:“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的原文及翻译 -
蒸砖心律: 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过.今魏徵逝,朕亡一鉴矣.” 郑公魏征逝世了.魏征病倒在床的时候,皇帝(唐太宗)和太子一起到他床前探病,皇上想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魏征死后,皇上亲自为他题写了碑文,并且把碑文刻在石碑上.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以铜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裳;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以人为镜子,可以看出得失.我曾经保住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呀.”

大同区13260568956: 文言文 以人为鉴 -
蒸砖心律: 郑公魏征去世了.魏征生病躺在床上的时候,皇上和太子一起到他弟弟家里,说要把衡山公主只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为妻.魏征去世后皇上亲笔为他撰写了碑文,并写在石头上(或亲自写了适合课在石头上的字体),皇上和身边侍候自己的内臣说,“人用铜来磨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衣服有没有穿戴整齐,不争气就把它扶正;人用历史为镜,,能够知道朝代的兴替的规律;郑以魏征为镜,可以明白自己的作为的得失;郑平时常常保有这三个镜子来防止自己犯下过错,现在魏征死了,郑少了一个镜子啊!”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文言文阅读理解 -
蒸砖心律: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

大同区13260568956: 文言文"以人为鉴"道理 -
蒸砖心律: 以一个人为榜样,可以从他身上发现优点,从而学之.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他的缺点,从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从一个人身上可以看出优点和缺点,学习他的优点,思考他的缺点自己是否也有.

大同区13260568956: 文言文 以人为鉴急需翻译 大哥大姐帮帮忙滴哈 20分哦 -
蒸砖心律: 翻译:郑公魏征逝世了.魏征病倒在床的时候,皇帝(唐太宗)和太子一起到他床前探病,皇上想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魏征死后,皇上亲自为他题写了碑文,并且把碑文刻在石碑上.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以铜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裳;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以人为镜子,可以看出得失.我曾经保住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呀.

大同区13260568956: 以人为鉴,译文 -
蒸砖心律: 31、 以人为鉴译文 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了,可以明了本身得失,吾经常持保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徵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识的是'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而能了解缺点,憎恶而能了解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可以兴盛了.”那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引用的一位老师

大同区13260568956: 古文以人为鉴的翻译
蒸砖心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 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这是全文吧~~我来翻译一下吧!可能有点通俗,凑合着看看~~ 你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和帽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荣更替;用人做镜子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经常保存着这三面镜子,为了防止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徵去世,于是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