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钟的典故

作者&投稿:局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犹记当年饭后钟 古诗~

饭后钟:
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

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喻人才落魄民间。

典故: 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说为唐段之昌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

相关诗词

1、宋·陆游《枕上作》:“虽无客共俗中酒,何至僧鸣饭后钟?”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多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3、宋·苏轼《石塔寺》: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饭后钟的故事
  田永明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这两首绝句是唐代王播的诗,这两首诗叙述了一个故事,抒发了王播的无限感慨。
  查《新唐书·王播传》,他的事迹倒有不少,但大致说来,王播是一个很有能耐的人,曾经做过盩厔(现写做周至)尉,三原令(由于这两个地方都是我们的邻县,特别拈出),由于他的长项的“善治狱”,能做到“剖决如流”,官职最大时作到宰相,但后来王播比较喜欢聚敛,又常以贿求职,被许多正直的人所物议,不过,在他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曾“浚七里港以便漕引,后赖其利”,即在扬州疏通扬州的一条大渠,造福于后人。再是他在管理盐政时,也颇有功绩。总之,王播作为唐代有过非常高的职位的人,也算是一个很有能耐的人,但由于他喜聚敛财富,有喜欢以贿求职,曾被很多人所不满。
  然而,后世人知道王播的名字,更多的不是因为他的事迹,而是因为上面所引的这两首诗,以及诗中所叙述的故事。王播在少年时,家里比较贫困,曾寄食于扬州著名的石塔寺木兰院,有过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由于寄食于寺院,时间既久,寺院的和尚似乎也白眼相看。据说寺院每饭前以钟声提醒,由于王播在这里吃白饭,于是故意在饭前没有撞钟,而是在他们已经吃完饭后才敲钟,当王播闻钟声而去吃饭的时候,发现人家早已经各西东了。想来王播的尴尬自是免不了的。
  后来,王播发达了,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年,他成了扬州的长官,再次来到木兰院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曾经在这里受到的冷遇,他到了木兰院,自然是感慨万分。二十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让他感慨的是,由于他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以前所题的诗都用碧纱笼罩保护起来,这当然是一种很高的礼遇了。
  于是王播感慨而复又感慨,写了上面所引的两着绝句。第一首说二十年前他曾经到过木兰院,当时木兰花新发,木兰院也刚新修过,二十后再来到这里,那些木兰树已经老了看不到花了,当初的僧人已经成了白头老翁了。
  让王播能被后人不断提起,是因为他有第二首诗,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前两句记述二十年前的故事,当时在去吃饭时,僧人们早已经饭毕,各自西东了,让他感到十分惭愧的是,僧人故意在饭后才撞钟,这两句肯定有反讽的意味;但是,经过二十年的风尘,他又来到这个让他惭愧地木兰寺,却发现自己以前的题诗被碧纱笼了起来。
  这个故事所以能广泛留传,是因为可以看到人情冷暖,人情因贫贱而冷漠,因富贵而热情,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个例,古今中外,似乎概莫能外。就是说,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人生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贫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贫贱时人人嫌弃,富贵时人人攀附。不过细想一下,这似乎的确并不奇怪,好像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也正因为有道理,所以人们每读到这个故事后,便都会感慨而复又感慨。
  于是,这个故事也被唐以后的很多人所关注。例如,宋代苏轼任扬州知州时,曾作《石塔寺》一诗说:“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何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当然苏东坡虽然有戏说的意思,但毕竟表达了对王播的不更事的一种讥讽,大致是说,你怎么连自己什么时候肚子饿都会忘记呢,你怎么只知道灯是火,却不知道钟并不是饭,山僧和漂母(饭韩信之人)自然是不同的,你为什么二十年过后,还作诗再说这件事情呢?从这一点看,养活你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好处,只能留下祸患,从这个意义上看,饭后才敲钟的和尚可是别具只眼啊!

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说为唐段之昌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




饭后钟典故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了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下,其中王播的感慨被写成了一首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另一版本则提及是唐朝的段之昌的经历,这一记载可见于宋朝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三。这个“饭后钟”的典故,不仅描绘了王播的艰辛生活,也揭示了人性的微妙变化,以及当时社会...

饭后钟的介绍
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喻人才落魄民间。

饭后钟的解释饭后钟的解释是什么
饭后钟的词语解释是: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饭后钟的词语解释是: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拼音是:fànhòuzhōng。结构是:饭(左右结构)后(半包围结构)钟(左右结构)。...

周景王无射钟的典故
《史记》中有一则关于周景王无射钟的典故:公元前522年,周王朝的国君周景王想造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其中包括原来没造过的体积更大、声音更低的大钟。周景王曾派使者到国外贸易,带回了一只号称能够在无人敲打的情况下自鸣的神奇大钟。景王非常喜欢这只钟,于是命令工匠将其悬挂在宫殿中央...

曾侯乙编钟最下层有一镈钟,这一镈钟有什么典故吗?
这件镈钟的相关典故就是它是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是一件由六十五件大小不等的编钟组成的一套大型青铜乐器。这套乐器的编钟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最上层共有十九件编钟,分为三组。中间层的编钟个数则为三十三件,同样分为三组。最下层则有十三...

钟响磬鸣的典故
“钟响磬鸣”这个典故用以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要科学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磬:古代打击乐器。钟被敲响后,磬就自鸣了。此典出自《刘宾客嘉话录》。洛阳一座寺院的僧房中有只磬,不论白天黑夜,没有人敲打它,它动不动就自己发出声响,僧人又奇怪又害怕,以致吓出病来。于是他请了...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典故是什么?
典故:钟无艳、夏迎春为两个女子,前者奇丑,后者奇美,两个都喜欢齐宣王,都是他身边的女人,钟无艳十分有才,能替齐宣王做事,总能帮他的忙,夏迎春除了美色和哄齐宣王开心玩乐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齐宣王有难的时候就跑去找钟无艳,灾难一过就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一边。解释:齐宣...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阎黎饭后钟"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饭后钟,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说为唐段之昌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王播(...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典故是什么?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典故故事:钟、夏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前者奇丑而有才,后者奇美而无能。于是,齐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钟无艳帮忙;事情一过,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但是所谓“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其实历来并没有这个说法。夏迎春是当代人随便虚构戏说的,...

晨钟暮鼓典故
报时钟鼓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用于报时,还象征着城市管理。例如唐代,晨钟暮鼓意味着日出后城门开启,宵禁解除,而日落时鼓声响起则意味着城门关闭,夜间禁止通行。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在《李娃传》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然而,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则为晨鼓暮钟,与唐代的习俗相反,鼓声代表起始,...

阳城县15183383091: 古代诗词中饭后钟一词有何典故?
赫晨健豪: 五代•王定保《唐 摭言》七《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 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 纱笼.”古时,寺院僧人鸣钟进餐,饭后钟即餐毕鸣钟...

阳城县15183383091: “饭后钟”算成语吗?同题.关于李广霸陵亭有什么成语|?那关于“饭后钟”有什么成语?霸陵醉尉可以解释为:失败之后,受人侮辱吗? -
赫晨健豪:[答案] 饭后钟 只是一个典故.不算成语 关于李广霸陵亭有“霸陵醉尉”这个成语

阳城县15183383091: 扬州石塔寺作文100字左右 -
赫晨健豪: 提到石塔寺,会随之想起唐代王播“饭后钟”的故事.相传唐代的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每当吃饭钟响,王播即随僧斋粥.日久诸僧厌怠.一日,僧故意先餐,然后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去吃饭,结果扑空,因此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所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说的意思是遂用作为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喻人才落魄民间.)后来王播离寺而去,发愤攻读,于贞元年间中进士,出任淮南节度使,开府扬州.重访惠昭寺,见当年壁上题诗已笼之碧纱,对世态炎凉感慨至深,又续题二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石塔寺也因此出名.

阳城县15183383091: 饭后钟表达了王播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赫晨健豪: 释文:王播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双亡而特别贫穷,曾经去扬州的惠昭寺中的木兰院,跟着僧人们混口斋饭吃.僧人们都厌恶而怠慢他,常常王播去吃饭的时候饭已经吃完了.后来,王播从重要的位置下来,从京城出来镇守这个地方,因为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发现人们因敬慕他以前题的字而用薄纱把那些字给罩上了.

阳城县15183383091: 文言文好的进一.翻译下列文言文和文言文中的字词1.饭后钟王播(人
赫晨健豪: 1.饭后钟 王播(人名)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食.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慕其上. 释文:王播...

阳城县15183383091: 饭后钟前据而后恭之处是什么 -
赫晨健豪: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饭后钟的故事田永明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两首绝句是唐代王播的诗,这两首...

阳城县15183383091: 在生活当中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也很普遍你能举一例说明?在生
赫晨健豪: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典故)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洛阳城外有个穷书生叫吕蒙正.因为穷得上无片瓦,地无一垅.只好住在破窑里. 他虽贫穷,却日夜不忘刻苦攻读.那...

阳城县15183383091: 有关贫穷的诗词典故 -
赫晨健豪: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饭后钟 指因贫穷而遭冷遇.

阳城县15183383091: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古代相关故事. -
赫晨健豪: 王播在少年时,家里比较贫困,曾寄食于扬州著名的石塔寺木兰院,有过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由于寄食于寺院,时间既久,寺院的和尚似乎也白眼相看.据说寺院每饭前以钟声提醒,由于王播在这里吃白饭,于是故意在饭前没有撞钟,而...

阳城县15183383091: 壁间题句已笼纱怎么解释 -
赫晨健豪: 唐代王播少孤贫,客居扬州惠招寺木兰院,随僧斋食,为诸僧所不礼.后播显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该寺壁上所题诗句,僧已用碧纱盖护,因题曰:"上堂已散各西东,惭愧阇梨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在《笠翁对韵》下篇“六麻”中,有写到“桥上授书曾纳履,壁间题句已笼纱.”分别指张良和王播的典故.希望能够帮到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