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哪本书

作者&投稿:漕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哪本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作者:司马迁
  出自:《报任安书》
  注释:
  固:本来。
  或:有的人。
  于:表示比较。
  或重于泰山: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重于泰山的人有:岳飞、于谦、钱学森、邓稼先、雷锋、黄继光、江姐等人。
  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轻于鸿毛的人有:秦桧、张俊、汪精卫、李士群、袁世凯、蒋介石等人。
  意思
  人本来都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雁的羽毛还轻。
编辑本段
被引用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编辑本段
背景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原文节选: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翻译: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
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用时最长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马迁传《报任安书》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出自品德书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


有关于司马迁的资料
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

司马迁谏言受刑
汉法,死刑有两种减免:一是用五十万钱赎罪;一是受宫刑。司马迁无钱赎罪,也没人出钱帮助,他只得忍受腐刑。这对人体和精神不但是最残酷的摧残,对人格也是极大的侮辱,司马迁悲痛欲绝,甚至想自杀,但是他感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这样死去,谁来继续完成撰定《史记》的...

关于一些复习资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北宋)寸寸山河寸寸金。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明)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马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国...

司马迁隐忍苟活的原因
马迁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为完成《史记》,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束缚,选择了"生",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以生践志.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

你还知道其他名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的故事吗?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
李密挂角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忍辱负重完成不朽之作的史学家是谁
1.忍辱负重完成不朽之作的史学家(司马迁)2.身残志坚、生命活得光彩有力的中国作家(张海迪)

司马迁生卒时间、谁知道啊?
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

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司马谈病重,司马迁答应父亲,继承他的遗志,完成父亲编撰史书的心愿~考虑到父亲交给自己的伟大事业,在生与死的斗争中,也悟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并以古人前贤虽身处逆境、历经艰辛磨难,最终成就大业的事例来激励、鞭策自己。因此,虽然腐刑给司马迁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但他忍辱负重,用心血...

《大秦赋》中赵国丞相郭开很搞笑,历史上的郭开是怎样的一个人?
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廉颇和我在一起仅仅坐了一会儿,就多次往厕所跑。 很短的时间里多次往厕所跑,这是人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悼襄王一听,认为廉颇确实年纪大了,不适合再打仗了,最后,廉颇也是在郁郁不得志中客死他乡,就这样一代名将廉颇毁在了郭开手里。 再说说李牧。 战国末期赵国屡...

宫刑对司马迁与《史记》有什么影响吗?
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巨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记》是一部用尊严和生命撰写的巨作。凝聚了司马迁全部的心血和希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借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完成这生命和尊严浇筑的著作,他的死应该是重于泰山吧!

抚顺县19859512664: 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
彭脉溴隐:[答案] 人固有一死,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人固有一死,或重...

抚顺县19859512664: 解释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彭脉溴隐:[答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抚顺县1985951266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
彭脉溴隐: 意思: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 出自: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选段: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

抚顺县1985951266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达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思想 -
彭脉溴隐:[答案]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生死看得很轻,他认为人早晚要死,有的人死的有价值,有的人死的却毫无意义,所以他提倡人要死的有价值,要为国家,他人做出贡献.

抚顺县19859512664: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
彭脉溴隐:[答案] “人必定是要死的,(只是人的死)有的比泰山的还要重(伟大),有的却比一根小小的毛还要轻.”这句话就是用来激励人们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价值观,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虚度时光. 希望对你有帮助.

抚顺县19859512664: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什么在 -
彭脉溴隐:[答案]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

抚顺县19859512664: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这句名言的作者是司马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
彭脉溴隐:[答案]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抚顺县1985951266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表现了司马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
彭脉溴隐:[答案] 表现了他要死得有所价值

抚顺县19859512664: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含义,快其中两个或的含义 -
彭脉溴隐:[答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含义: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其中两个或的含义:有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