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此段翻译~《中论》徐干。请不要直接上网找~好像没有~求翻译啊~句读的工作我已经做好啦。给悬赏!~~

作者&投稿:庞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徐干《中论》译文~

曹丕《典论·论文》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教导别人要依据(这个人的)性格,治理水流要参照地势…那个‘因’意思我也不太确定,望楼主原谅则个…

徐干《中论》
  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自幼受家教薰陶。14岁开始读五经,与愤忘食,夜以继日,以至父亲担心他搞坏身体,常加以禁阻。20岁之前已能背诵五经,并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为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曾任司空军谋祭酒掾、五官中郎将文学等职,均为官府下级属吏。因当时朝廷内有权臣当政,外有群雄割据,政治动乱,士风沦丧,遂无意仕进,辞职归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授门徒。教人循循善诱,取长补短,使人不自觉而被感化。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瘟疫流行,染疾而亡。
  《中论》是徐干因病故而未竟之作,今存20篇,共2.1万字。为北宋曾巩校馆阁群书时编。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青州刊本。篇目如下:治学、法象、脩本、虚道、贵验、贵言艺纪、覈辨、智行、爵禄、考伪、谴交、历数、论夭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该书针对当时文人崇尚辞藻华丽,而不注重阐发大义、弘扬圣贤之道和传播教化的陋风而作,目的是“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 。《中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力图矫正时弊,重建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也是在阐明圣贤治学之道的同时,批判当时的不良学风和士风。清代龚自珍说:“徐干《中论》,论儒者之蔽,既见要害,击而中之。” 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学者,圣人之上务”
  徐干继承儒家重学的传统观念。《治学》篇作为《中论》首篇,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可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即在调理人的精神、思维、情感和本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圣人之上务”。如同太阳照到黑暗的屋室里。所存器物立刻昭然可观一样,学习就像照亮内心的太阳,可以启蒙开智。只有学才能“有懿德”、“经人伦”。徐干未具体论及人性问题,从《考伪》篇批评邪端异术使人“丧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来看,倾向于性善说。《治学》篇中也有“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的话。但徐干更为强调借助外界力量和条件。《治学》篇中指出:“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即使是圣人,也要“学乎神明而发乎物类”。贤者则以圣人为师,像颜回、子贡那样,做到“触类而长之,笃思而闻之”。关键在于立定求学的志向:“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对待学习就像日月之行一样,终身不辍,死而后已。总之,学习是个人长进的唯一途径。
  徐干对东汉后期朝政废弛、道德沦丧以至学风败坏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谴交》篇中指出,由于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朝廷选士只重虚名而不求实察,获赞誉多者即认作贤才。于是士人离开故土,四方交游。不修德行道艺,而是夸夸其谈,矫饰其行,沽名钓誉。拜师交友,为的是结党营私,互相吹捧、提携。尽管当时“冠盖填门,儒服塞道”,似乎尊学尚贤的风气昌盛,然而“为之师而无以教,弟子亦不受业”,师生关系竟然已失去教学的意义。至于那些“称门生于富贵之家者”,徐干揭露他们是:“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这些人志向低下,行为卑劣,还不知羞耻地高谈大论。该篇感叹:“王教之败,乃至于斯乎!”他要求杜绝交游。取缔请托。贤才应由乡里逐级察举,“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这样可防止矫饰伪作之行,使人们“咸相率以正道,相厉以诚悫”。徐干能从当时求师、论学、尚贤日盛的表面现象中洞察其虚假的实质,是颇有见地的。但他完全否定游学则是片面的。
  (二)“学者,大义为先”
  徐干也像汉代多数教育家一样主张博学。《治学》篇中以大乐非取于一音、嘉膳非取于一味为喻,说明圣人之德亦非取于一道。他指出:“学者,所以总群道也。群道统乎己心,群言一乎己口,唯所用之。”博采群道并非杂乱支离,他批评当时鄙儒之博学是:“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如不能有所统一,掌握学问的大义,这种学业再广博,不过如“女史诵诗,内竖传令”,起个传声筒的作用而已。徒劳思虑,白费时光而无成就可言。他强调。“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也就是说,学习的宗旨是领会掌握圣人之道的精神实质,一切具体内容均应服从于这个“犬义”。故“学者,求习道也”。
  圣人之道集中体现在圣人之书中。《治学》篇中将六经誉为“群圣相因之书”。圣人虽早巳辞世,但“其道犹存”于六经之中。“今之学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昭明而成博达矣”。这是儒者推崇六经的传统观点。不过徐干还推崇《周礼》中六德、六行、六艺的教学,认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他对当时儒生只知全力读经而鄙视技艺之学不以为然。《中论》中有《艺纪》篇专论技艺的价值,认为“艺”是智慧的体现,是从事具体事务不可或缺的。艺还是成人之德的必要条件。如果将人比作树木的话,那么德相当于根干,艺相当于枝叶,“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他还具体阐述了六艺的作用:“礼以考敬,乐以敦爱,射以平志,御以和心,书以缀事,数以理烦。”六艺的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均可使人的德行更加完美,故“盛德之士,文艺必众”。他认为先王“贱艺”是轻视只会靠技艺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如果能“通乎群艺之情实”、那就“可与论道”,也就是君子之业了。以艺明道,以艺成德,切不可“多技艺,好小智而不通于大伦” ,这也是学者的大义之所在。
  与重技艺的思想相配合,徐干在才智和德行的关系问题上也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智行》篇记载:“或问曰:‘士或明哲穷理,或志行纯笃,二者不可兼,圣人将何取?’对曰:其明哲乎!’”他认为圣人以尽之大才为美,并非空为行善,无有一智者又怎能“为仁”呢?他称誉管仲、张良虽德行有疵,但才智卓著,能兴功立业。同时又反对专重才智而不顾德行的片面性,这里也有量化的比重关系。他以水能胜火,但一升水扑不灭森林之火为喻,指出“作乱有余而立功不足”的人是不可取的。这些论述反映了汉未动乱形势下人才观的变化。
  (三)“用乎己者,谓之务本”
  徐干继承儒家重在修己的宗旨,并从本末论的角度加以阐发。《务本》篇中指出:“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用乎己者谓之务本,用乎人者谓之近末。”君子总是将学问道德首先用于自我人格完善,而小人懂得一点东西后,总是首先去对着别人。他批评只知闻察、思虑别人的问题而不能“自闻”、“自见“、“自虑”,可谓耳聩、目朦、内心糊涂。他认为不先求修己而欲治人是舍有而思无,舍易而求难。因为“身之与家,我之有也,治之诚易”,而“人之与国,我所无也,治之诚难”。修己可完全取决于自身意愿,而治人则非自己所能决定的。而且自身修养不足,也不可能使人信服,正如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的医生,人们是不会找他治病的。他引子思的话说:“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不能胜其心,如胜人何?”所以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条件。
  在“用乎己”的思想指导下,《务本》篇中提出以下学习和修身原则:
  1、急己宽人。他以孔子修《春秋》为例,凡鲁国本国之事,“小恶必书”;凡他国之事,“大恶始笔”。体现“详内而略外,急己而宽人”的原则。
  2、迁善改恶。对待他人的善恶,应首先作为自身修养的借鉴,即“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这样就可以使自身德行“日新”。《虚道》篇中进而指出君子之所贵者,不在于才敏、博辩、勇决过人,而在于“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3、言行相符。他认为行异于言“无周于智”,言异于行“有伤于仁”,均有损于己而失信于人。故行为比言论更重要。《贵验》篇中引孔子的话:“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力行在先,言论则尽量谨慎一些,含蓄一些,就不会有言行不符之事了。
  4、德贵不变。他以珠玉含杂质,需良工予以纯化为喻,说明道德修养就是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君子修德总是“积小致大”,而小人急于见功利,“行一日之善,而求终日之誉”,赞誉若不至,也就不再行善了。他指出:“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灭其道。”因此必须自强、自重,始终如一,这就是“德贵不变”的道理。
  (四)“导人必因其性”
  徐干主张施教需依对象而定内容及方式。《贵言》篇强调“君子必贵其言”。言贵则身尊,身尊则道重,道重则教立。他指出:“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例如与农夫则论以稼穑,与百工则论以技巧,与商贾则论以贵贱,与府吏则论以官守,与大夫及士则论以法制,与儒生则论以学业。这样可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要”。从而循循然各操其守,而不至于“过其任而强牵制”。论说如能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谓智者。
  基于这一思想,该篇提出君子施教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首先应“度其心志,本其器量,视其锐气,察其堕衰”,即把握学生志向、兴趣所在及气质、性情的特点。然后“唱焉以观其和,导焉以观其随”,即在施教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领会和接受情况,要从言语、视听、表情、行为等各个方面加以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学习情况的条件下:“于是乎 张以致之,因来以进之,审谕以明之,杂称以广之,立准以正之,疏烦以理之。”即为学生开辟学习途径,根据以往基础掌握学习进度,详细讲解使其明了,多方引证使其渊博,同时又要确立标准以使其学有正道,疏通线索以使其学有条理。要做到“疾而勿迫,徐而勿失,杂而勿结,放而勿逸”,使学生能够“自得之”,这就是君子“导人必因其性”的道理。
  徐干《中论》,以阐发中正之道为宗旨,其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较为精辟的论述,这在汉代学者的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其论述多为针对时弊而发,正反两面对照鲜明,实效性强。但全书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观点的理论深度稍差。各篇中的论述因侧重点不同,有些提法前后不尽一致。

有点难度,语文高手也不一定可以读的滚瓜烂熟,
我去查了网上确实没有,
希望楼主提醒一下,我理解了一小部分,
来自于哪,
还有,这段话有没有稍微提示一下,
建议可以花点十多元的小费去书店买古书翻译了解一下文化,
里面应该有记载,
因为我对古书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都一直没有研究,望见谅不能帮上您的忙,
不过还是可以试试我所说的方法的,
或是问老师,与读书厉害的同学,
有可能读的通,
鄙人不才,无法全解,

只能给您以下有关资料了,希望他人莫复制

徐干《中论》
  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自幼受家教薰陶。14岁开始读五经,与愤忘食,夜以继日,以至父亲担心他搞坏身体,常加以禁阻。20岁之前已能背诵五经,并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为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曾任司空军谋祭酒掾、五官中郎将文学等职,均为官府下级属吏。因当时朝廷内有权臣当政,外有群雄割据,政治动乱,士风沦丧,遂无意仕进,辞职归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授门徒。教人循循善诱,取长补短,使人不自觉而被感化。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瘟疫流行,染疾而亡。
  《中论》是徐干因病故而未竟之作,今存20篇,共2.1万字。为北宋曾巩校馆阁群书时编。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青州刊本。篇目如下:治学、法象、脩本、虚道、贵验、贵言艺纪、覈辨、智行、爵禄、考伪、谴交、历数、论夭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该书针对当时文人崇尚辞藻华丽,而不注重阐发大义、弘扬圣贤之道和传播教化的陋风而作,目的是“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 。《中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力图矫正时弊,重建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也是在阐明圣贤治学之道的同时,批判当时的不良学风和士风。清代龚自珍说:“徐干《中论》,论儒者之蔽,既见要害,击而中之。” 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学者,圣人之上务”
  徐干继承儒家重学的传统观念。《治学》篇作为《中论》首篇,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可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即在调理人的精神、思维、情感和本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圣人之上务”。如同太阳照到黑暗的屋室里。所存器物立刻昭然可观一样,学习就像照亮内心的太阳,可以启蒙开智。只有学才能“有懿德”、“经人伦”。徐干未具体论及人性问题,从《考伪》篇批评邪端异术使人“丧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来看,倾向于性善说。《治学》篇中也有“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的话。但徐干更为强调借助外界力量和条件。《治学》篇中指出:“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即使是圣人,也要“学乎神明而发乎物类”。贤者则以圣人为师,像颜回、子贡那样,做到“触类而长之,笃思而闻之”。关键在于立定求学的志向:“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对待学习就像日月之行一样,终身不辍,死而后已。总之,学习是个人长进的唯一途径。
  徐干对东汉后期朝政废弛、道德沦丧以至学风败坏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谴交》篇中指出,由于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朝廷选士只重虚名而不求实察,获赞誉多者即认作贤才。于是士人离开故土,四方交游。不修德行道艺,而是夸夸其谈,矫饰其行,沽名钓誉。拜师交友,为的是结党营私,互相吹捧、提携。尽管当时“冠盖填门,儒服塞道”,似乎尊学尚贤的风气昌盛,然而“为之师而无以教,弟子亦不受业”,师生关系竟然已失去教学的意义。至于那些“称门生于富贵之家者”,徐干揭露他们是:“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这些人志向低下,行为卑劣,还不知羞耻地高谈大论。该篇感叹:“王教之败,乃至于斯乎!”他要求杜绝交游。取缔请托。贤才应由乡里逐级察举,“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这样可防止矫饰伪作之行,使人们“咸相率以正道,相厉以诚悫”。徐干能从当时求师、论学、尚贤日盛的表面现象中洞察其虚假的实质,是颇有见地的。但他完全否定游学则是片面的。
  (二)“学者,大义为先”
  徐干也像汉代多数教育家一样主张博学。《治学》篇中以大乐非取于一音、嘉膳非取于一味为喻,说明圣人之德亦非取于一道。他指出:“学者,所以总群道也。群道统乎己心,群言一乎己口,唯所用之。”博采群道并非杂乱支离,他批评当时鄙儒之博学是:“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如不能有所统一,掌握学问的大义,这种学业再广博,不过如“女史诵诗,内竖传令”,起个传声筒的作用而已。徒劳思虑,白费时光而无成就可言。他强调。“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也就是说,学习的宗旨是领会掌握圣人之道的精神实质,一切具体内容均应服从于这个“犬义”。故“学者,求习道也”。
  圣人之道集中体现在圣人之书中。《治学》篇中将六经誉为“群圣相因之书”。圣人虽早巳辞世,但“其道犹存”于六经之中。“今之学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昭明而成博达矣”。这是儒者推崇六经的传统观点。不过徐干还推崇《周礼》中六德、六行、六艺的教学,认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他对当时儒生只知全力读经而鄙视技艺之学不以为然。《中论》中有《艺纪》篇专论技艺的价值,认为“艺”是智慧的体现,是从事具体事务不可或缺的。艺还是成人之德的必要条件。如果将人比作树木的话,那么德相当于根干,艺相当于枝叶,“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他还具体阐述了六艺的作用:“礼以考敬,乐以敦爱,射以平志,御以和心,书以缀事,数以理烦。”六艺的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均可使人的德行更加完美,故“盛德之士,文艺必众”。他认为先王“贱艺”是轻视只会靠技艺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如果能“通乎群艺之情实”、那就“可与论道”,也就是君子之业了。以艺明道,以艺成德,切不可“多技艺,好小智而不通于大伦” ,这也是学者的大义之所在。
  与重技艺的思想相配合,徐干在才智和德行的关系问题上也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智行》篇记载:“或问曰:‘士或明哲穷理,或志行纯笃,二者不可兼,圣人将何取?’对曰:其明哲乎!’”他认为圣人以尽之大才为美,并非空为行善,无有一智者又怎能“为仁”呢?他称誉管仲、张良虽德行有疵,但才智卓著,能兴功立业。同时又反对专重才智而不顾德行的片面性,这里也有量化的比重关系。他以水能胜火,但一升水扑不灭森林之火为喻,指出“作乱有余而立功不足”的人是不可取的。这些论述反映了汉未动乱形势下人才观的变化。
  (三)“用乎己者,谓之务本”
  徐干继承儒家重在修己的宗旨,并从本末论的角度加以阐发。《务本》篇中指出:“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用乎己者谓之务本,用乎人者谓之近末。”君子总是将学问道德首先用于自我人格完善,而小人懂得一点东西后,总是首先去对着别人。他批评只知闻察、思虑别人的问题而不能“自闻”、“自见“、“自虑”,可谓耳聩、目朦、内心糊涂。他认为不先求修己而欲治人是舍有而思无,舍易而求难。因为“身之与家,我之有也,治之诚易”,而“人之与国,我所无也,治之诚难”。修己可完全取决于自身意愿,而治人则非自己所能决定的。而且自身修养不足,也不可能使人信服,正如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的医生,人们是不会找他治病的。他引子思的话说:“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不能胜其心,如胜人何?”所以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条件。
  在“用乎己”的思想指导下,《务本》篇中提出以下学习和修身原则:
  1、急己宽人。他以孔子修《春秋》为例,凡鲁国本国之事,“小恶必书”;凡他国之事,“大恶始笔”。体现“详内而略外,急己而宽人”的原则。
  2、迁善改恶。对待他人的善恶,应首先作为自身修养的借鉴,即“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这样就可以使自身德行“日新”。《虚道》篇中进而指出君子之所贵者,不在于才敏、博辩、勇决过人,而在于“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3、言行相符。他认为行异于言“无周于智”,言异于行“有伤于仁”,均有损于己而失信于人。故行为比言论更重要。《贵验》篇中引孔子的话:“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力行在先,言论则尽量谨慎一些,含蓄一些,就不会有言行不符之事了。
  4、德贵不变。他以珠玉含杂质,需良工予以纯化为喻,说明道德修养就是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君子修德总是“积小致大”,而小人急于见功利,“行一日之善,而求终日之誉”,赞誉若不至,也就不再行善了。他指出:“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灭其道。”因此必须自强、自重,始终如一,这就是“德贵不变”的道理。
  (四)“导人必因其性”
  徐干主张施教需依对象而定内容及方式。《贵言》篇强调“君子必贵其言”。言贵则身尊,身尊则道重,道重则教立。他指出:“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例如与农夫则论以稼穑,与百工则论以技巧,与商贾则论以贵贱,与府吏则论以官守,与大夫及士则论以法制,与儒生则论以学业。这样可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要”。从而循循然各操其守,而不至于“过其任而强牵制”。论说如能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谓智者。
  基于这一思想,该篇提出君子施教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首先应“度其心志,本其器量,视其锐气,察其堕衰”,即把握学生志向、兴趣所在及气质、性情的特点。然后“唱焉以观其和,导焉以观其随”,即在施教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领会和接受情况,要从言语、视听、表情、行为等各个方面加以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学习情况的条件下:“于是乎 张以致之,因来以进之,审谕以明之,杂称以广之,立准以正之,疏烦以理之。”即为学生开辟学习途径,根据以往基础掌握学习进度,详细讲解使其明了,多方引证使其渊博,同时又要确立标准以使其学有正道,疏通线索以使其学有条理。要做到“疾而勿迫,徐而勿失,杂而勿结,放而勿逸”,使学生能够“自得之”,这就是君子“导人必因其性”的道理。
  徐干《中论》,以阐发中正之道为宗旨,其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较为精辟的论述,这在汉代学者的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其论述多为针对时弊而发,正反两面对照鲜明,实效性强。但全书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观点的理论深度稍差。各篇中的论述因侧重点不同,有些提法前后不尽一致。

1


论文中的文言文翻译
1. 典论.论文的文言文翻译 曹丕《典论·论文》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

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评论到哪几位作家?分别是怎样评论的?_百度...
徐干:(170~217),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与吴质书》中写“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翻译:他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品德,宁静淡泊,少嗜欲,有不...

鸠摩罗什翻译的经书有哪些?
1. 鸠摩罗什翻译的《雀闹颤大品般若经》。2. 《小品般若经》。3. 《妙法莲华经》。4. 《金刚经》。5. 《维摩经》。6. 《阿弥陀经》。7. 《首楞严三昧经》。8. 《十住毗婆沙论》。9. 《中论》。10. 《百论》。11. 《十二门论》。12. 《成实论》。13. 《十诵律》顷败等。以上...

徐干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魏晋·徐干《室思》 室思魏晋 : 徐干 沉阴结愁...

谁给我翻译《楞严文句》中的一段话?
“中谛括尽空有,即本经所诠空不空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是非故。”说的就是“中观”,也叫“中论”,其实这个中论是对“真空”和“妙有”的一个调和,因为前人争吵得太厉害,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再造出一个“中观”来。“中观”就是说,“真空”和“妙有”,都是如来藏性的功能。真空即是...

释道融相关故事
至而立之年,道融才华横溢,广泛涉猎,学识丰富,对高僧罗什的学问产生了浓厚兴趣,前往关中求学。罗什对道融的评价极高,称他为奇才,后秦君主姚兴也对其深感器重,安排他在逍遥园参与经书翻译。道融在翻译上颇有建树,如翻译了《菩萨成本》一书,广为流传。他还参与《中论》的翻译,见解深刻,讲解透彻...

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内容简介
5世纪初,鸠摩罗什大师将《中论》的青目释译成汉语,这一汉译版本对中国的佛教研究和宗派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龙树被誉为“八宗共祖”,奠定了他在佛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本书特别辑录了《中论颂》的梵藏原文,并与鸠摩罗什的汉译本进行对照,力求提供最优质的文本版本。我们还收录了笔者直接翻...

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原文及翻译
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已,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

入中论《入中论》原文
月称论师的智慧结晶,由法尊法师翻译,其梵文名为摩陀耶摩迦阿波达罗,藏语和汉语分别译为喔妈拉久吧意夏哇和入中论。此论颂扬曼殊室利童子的尊崇。声闻佛的诞生源于菩萨,其成就源于大悲心与无二慧的结合。悲心如水,能生广泛果报,我推崇这种大悲精神。初时,我执与对法的执着如同无自由的水车,...

三论“三论”的关系
在佛学领域,三论宗依赖的论典由龙树的《中论》、提婆的《百论》和《十二门论》构成。这些经典分别由鸠摩罗什翻译,它们针对小乘佛教的争议,旨在弘扬无所得的中观思想。《中论》和《十二门论》主要从大乘教义的角度破除迷思,而《百论》则更为广泛,不仅破除小大乘的偏见,还阐述了世间和出世间的真理...

固原市13225713843: 求徐干《中论》译文 -
东砖关节: 曹丕《典论·论文》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

固原市13225713843: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斯术之於斯民也,犹内关之疾也.非有痛痒烦苛於身,情志慧然,不....., -
东砖关节: 用法家方法治国治民,就好比身体内有小毛病.看不出身体有病,不痛不痒,也感觉不到得了病.然而当过了有一段...

固原市13225713843: 请翻译: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汉)徐干《中论)贵言》 -
东砖关节: 教导别人要依据(这个人的)性格,治理水流要参照地势…那个'因'意思我也不太确定,望楼主原谅则个…

固原市13225713843: 论语集注选段,求大神翻译成简单的文字 -
东砖关节: 樊迟向孔子求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自己闲居的时候要规矩,做事的时候要谨慎,与人相处要忠心.就算到了夷狄之地,也不能放弃这些原则.”(以上是论语原话.以下是朱熹的注释,因为不全是朱熹一个人的注释,也引用了程颐等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叫集注) 朱熹解释说:“恭”是对人外在的要求,“敬”是对人内在的要求,到了化外之地也不要效仿那些无君无父的夷狄,这是孔子勉励樊迟要努力的持守而不要放弃.程颐的解释说:这是大智慧的话,把仁的观念解释透了.圣人并无双重标准,这个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胡瑗说:樊迟三次向孔子问仁.估计这是第一次吧?"仁者先难而后获"是第二次、“仁者爱人”是第三次吧?

固原市13225713843: 论语集注选句,求翻译成简单的文字 -
东砖关节: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

固原市13225713843: 小不忍,致大灾请讲出讲此句格言的人的名字?
东砖关节: 小不忍,致大灾. 汉·徐干《中论·问易》计较小事,招致大灾大难.

固原市1322571384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br/与吴质书br/>魏·曹?
东砖关节: 【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C【小题4】(4分)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 少嗜欲,有不贪图权位隐退之心,可以说是文雅而又朴实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

固原市13225713843: 古诗文中对月亮的称呼请叫一下在古诗文中怎样称呼月亮,并请说出出处
东砖关节: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春宫...

固原市13225713843: 求此段的翻译~~ -
东砖关节: 位高不骄奢(韩滉虽是宰相的儿子,本性节俭,皮衣和被褥,十年才换一次.酷暑天不执扇,居的房屋简陋单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