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历史评价?

作者&投稿:东方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王莽?从历史角度,详细的。~

王莽在历史上一直评价认为他篡权夺国是个乱臣贼子,但是实际上他对历史有巨大推动作用。
推动:
首先一点王莽复古改制,为了解决当时汉朝激化的土地矛盾,解决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他采用了实质是井田制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其二置六队,改革中央机构,消除多余的官职,这六队是什么具体我记不清楚了楼主可以看后汉书开始部分,有提及,知名的几个像颍川,弘农,河东,河内,都是后来三国杰出人士出庐的地方或者落脚的地方,有利于国家行政上的管理
其三,王莽改革货币制度,推行统一钱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四,实行“五均六管”,恢复汉初汉武帝大臣桑弘羊的办法,盐铁官营,并且物价由政府统一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削弱地方势力。
其五,改变了部分少数民族的封地及番号。
其六,改革军职,中央部队巩固京师,地方部队戍边。
其七,王莽大权在握在某些程度上加固了中央政权,稳定了人心,毕竟王莽篡位前大家都认为他是谦谦君子,周公在世。声望极高。
个人弱点及对历史的阻碍:
王莽篡位,没有选贤任能而是任人唯亲,以至于没有太好的人才,昆阳大战一败王莽元气大伤,他没有及时振作,这是他性格的弱点。
王莽篡位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百姓的灾难,王莽由于需要对外战争,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兵役,给黎民百姓带来了灾难。
王莽篡位在后世评价较低,主要受宋明理学影响,谋朝篡位,大逆不道。
王莽在某些程度上建立的短命王朝给天下带来了战争,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生产力。
王莽此人功过相当,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短期上稳定了局势,调整了生产关系但破坏了生产力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人格上存有弱点。我们应该客观评价
一家之言,纯手打,望采纳

导读: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权力至高无上,拥有万人敬仰的地位。然而,皇帝却又是一项高风险职业,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夺权,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中国古代就有一位皇帝,他篡位自立,荣登宝座,却又缺乏治国之才,迅速被起义军所颠覆,死后还被人割掉了舌头,他就是西汉末年建立新朝的王莽。
王莽生于西汉初元四年(前45),父亲是新都哀侯王曼,他的姑姑就是西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元皇后王政君。王氏当时可是威名赫赫的外戚大族,不仅有皇太后王政君,还有五人在朝中担任大司马,绝对是足以撼动朝政的一股力量。然而,王莽的父亲却英年早逝,王莽因为年龄小而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所以说相比起王氏其他家庭,王莽一家要贫寒得多。尽管如此,王莽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就承担起了照顾母亲和寡嫂的担子,而且自己的学业也没有落下。对待家族的伯父叔父们也是谦谦有礼,从而赢得了家族人的一致好评。
当时,王莽的伯父王凤在朝中担任大将军,有一次,王凤生病了,王莽趁此机会日夜不离地守护侍奉在伯父王凤的身旁,令王凤颇为感动,从此对王莽很是器重。王凤在临终时,将王莽托付给皇太后王政君和汉成帝,再三嘱托要对王莽大力提拔。于是,王莽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在王莽38岁时成为了朝中的大司马。获得高位的王莽并没有趾高气扬、心浮气躁,而是重用德才之人,势力不断壮大。
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为了集中皇权,罢掉了王莽的职位,于是王莽便回到了封地新都。然而,王莽名声早已传播于朝内外,官员和百姓们纷纷要求王莽复出,无奈之下,汉哀帝不得不将王莽重新召回朝中。汉哀帝病逝后,王莽被重新任命为大司马,迎立九岁的中山王为帝,是为汉平帝。谁知,汉平帝只做了5年皇帝就去世了,于是,王莽又将年仅2岁的幼儿刘婴立为皇太子,自己称为摄皇帝。
王莽当时舍我其谁的态势让朝中许多大臣看清了形势,他们纷纷劝王莽自立为帝。经过再三劝进,王莽终于在西汉初始元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的这一举动气得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摔倒了地上。王莽篡位后,开始托古改制,无奈一系列措施不符合当时的现状,绿林、赤眉军蜂拥而起,于新朝更始元年(23年)攻破长安。新朝皇帝王莽在混乱之中被一商人杀害,人们对王莽谎话连篇的行为很是记恨,便将他的舌头给割了下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篡权的外戚,王莽一直被人当做坏人的典型,当然,与他改制失败,没有建立持久统一王朝也不无关系,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评价:

胡适:“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

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翦伯赞:“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中国史纲》)

葛承雍:“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个独具卓识的人物”。“我们以西汉末年社会的实际条件。来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认大多数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切中时弊。”(《王莽的悲剧》,《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韩玉德:“王莽是一位饱读古文经,坚持以经治国的大经学家,大政治家”。(《关于王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3年第1期)

何兹全:“王莽是个改良主义者,在政策上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同时又照顾了一般人民的利益的。比起当时黑暗的统治者来,王莽当然是比较进步的。”(《王莽》,《光明日报》1951年3月10日)

扩展资料:

王莽亡国被杀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人物评价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古代

王莽通过禅让的方式代替汉朝成为皇帝,被古代多数封建儒士所否定。

桓谭:“王翁自见以专国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权,使事无大小深浅,皆断决于己身。及其失之,人不从大臣生焉。更始帝见王翁以失百姓心亡天下,既西到京师,恃民悦喜,则自安乐,不听纳谏臣谋士,赤眉围其外,而近臣反城,遂以破败。”

班固在《汉书》中云: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俱用灭亡,皆炕龙绝气,非命之运,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虐烈商辛。伪稽黄、虞,缪称典文,众怨神怒,恶复诛臻。百王之极,究其奸昏。

夏言(1482年-1548年)《申议天地分祭疏》有云:“用《周礼》误天下者,王莽、刘歆、苏绰、王安石也。”

霍韬(1487年-1540年)《与夏公谨书》有云:“王莽之学,一传而得宇文泰,再传而得王安石。然而安石惟能行泉府一法而已矣。盖泉府之政,即桑弘羊均输之政也。安石行焉,遂致元丰熙宁棼棼如也,犹不如宇文泰焉。宇文泰为大蒙宰,尽行《周官》之法,其嗣遂为周天王,然犹不如王莽。法行《周官》,身为宰衡,遂上兼舜禹而宅帝位。故曰:敢用《周礼》王莽其上也,宇文泰其次也,王安石其下也。”

杨慎(1488年-1559年)说:“以乡愿窃相位胡广也,以乡愿窃天位王莽也。”

王莽 (新朝开国皇帝)

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如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就把王莽列作“逆臣”一类,可见一斑。而后世评价也大抵是受到了后汉时代史家所影响。事实上王莽本身是篡汉而取得帝位,而同时也是汉朝宗室所灭,从汉朝政权来看,王莽被视作“逆臣贼子”,并不奇怪。而他在取得帝位前的种种行径,更被视为王莽作为“逆臣贼子”的理据,如他杀了汉平帝而立了孺子婴为皇帝。

近人胡适开始为王莽平反:“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1]

但从另一角度看,王莽也是书生式政治家。王莽登位后推行之新政,大抵都是为了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如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都是不停回复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可是古今风俗不同,环境各异,源于古制的新法,未必一切都合时合宜。而这些新政都是违反了历史规律,所以推行失败,自属历史必然。所以这个角度看,王莽是一个事事复古,脱离现实的政治家,就正如史家钱穆所言:“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

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则指出,从王莽登位后发出的一系列诏书中看到,王莽的政策根本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环境,亦缺乏适当的用人安排。他在《中国大历史》里语带讽刺的评论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

一、传统史家所言及正史所记对王莽的评价

从东汉班固的《汉书》之后,历代史家和官修正史都有不少关于王莽评价的记录,似乎还没有看到有褒扬和肯定王莽的话语出现。 1,东汉班固《汉书》 且看班固对王莽的总体评价: 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俱用灭亡,皆炕龙绝气,非命之运,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

解读上述班固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班固对王莽起于外戚之家时的道德品行,以及辅政成哀之际时的表现,是以《论语·颜渊》中孔子所说的“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来判断的,就是说王莽是表里不一、骗取名望,“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第二,班固认为王莽是在非常的历史之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的,而且是“窃位南面,处非所据”。“篡盗”、“窃位”,这就是班固对王莽获得政权的基本定性。第三,班固就王莽政权对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的批判,真可谓是奋笔疾书,非议至极,无以复加。
此外,在《汉书·诸侯王表序》中,班固也有对王莽获得政权的情势所作的描述和评论:

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亡异。而本朝短世,国统三绝,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颛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价序而运天下。诈谋既成,遂据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汉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韨,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

若根据清代四库馆臣的见解,《汉书》列传部分的编次也是含有寓意的。《四库提要·汉书》有云:“其述《外戚传》第六十七、《元后传》第六十八、《王莽传》第六十九,明以王莽之势成于元后,史家微意寓焉。”

另外还有,“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班固《两都赋·东都赋》)

自班固之后,历代史家对王莽的人品多以“虚伪”、“奸诈”,对其获得政权也多以“篡”、“窃”、“盗”、“贼”、“作逆”等词语而书之。应该说这些都是属于道德评价范畴的,反映了评论者在政治上的正统观和道德观。


历史是怎样评价汉武帝的
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参考资料:http:\/\/zj.usb9.com\/zj\/book3.htm我们怎么评价他汉武帝在位期间,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实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打击地方势力;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隶...

刘秀为何是汉朝口碑最好皇帝?刘秀历史评价简介
刘秀为何是汉朝口碑最好皇帝?刘秀历史评价简介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校易搜全知道 2023-09-07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刘邦第九世孙。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后,刘秀就打算光复汉室,并且在暗中积攒实力。此后刘秀在南阳起兵,经过12...

以前人们对李自成的评价很高,为什么现在对他的评价越来越低?
这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统治者该有的行为,所以也为他最后势力的灭亡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李自成对当时官员也是非常不友好的,他对朝廷官员也是实行烧杀抢掠。所以在那些官员的眼中,李自成就是一个头脑非常简单的一名莽夫而已。但是历史上评价一个人要从正反两面来评价光从李自成的缺点来看确实有些片面。

三国历史人物评价
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庞统是可惜的;出场是很少的;长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惨的。云长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

历史上如何评价刘秀?
第一:他是个男人!第二:有人问:“你所说的五霸之道我已听明白了,敢问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是崛起于乡问,平定了天下战乱,开创了帝王大业。刘邦豁达大度,刘秀谨慎细心,各擅其美,龙飞凤翔,所以能收拾残局,保护人才,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就其济世之大德,帝王之天威而比较,谁优谁...

历史上,对西楚霸王项羽怎么评价,大英雄,战神吗?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力能扛鼎的大英雄,也是战神,但是他也是一介莽夫,有勇无谋。所以这样的项羽只能做将不能为帅,更不可能会成为一国之君。楚国名将项燕被秦军围歼之后,他的孙子项羽后来卷土重来,兑现了他临死前对秦的诅咒:“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那时候项羽还被秦国的严刑峻法束...

夏竦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是什么样?
当然不是,夏竦在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评价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让我们随着《清平乐》还原一个真实的夏竦。 1.满腹经纶,仕途顺利的才子 夏竦(song,三声),字子乔,江西德安县人,他是宋仁宗前期中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也是北宋时期为数不多的南方宰执。熟悉北宋历史的朋友可能对夏竦还是有一定...

如何评价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植历史评价 魏晋南北朝 陈寿: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刘勰: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钟嵘: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历史上厉害的大将
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项羽战绩辉煌,智勇双全,生平80余次战斗,百战百胜,所有碰到项羽的武将都是一合之将,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于马下。24岁时,力劝当时的天下第一英布抗秦,布不肯,项羽当众举起千斤铜鼎,...

西魏宇文泰是怎样的人?历史是如何评价宇文泰的?
历史如何评价宇文泰 总评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

桐梓县18943392341: 如何评价王莽?从历史角度, -
镡居嘉诺:[答案] 王莽是位书生式政治家.王莽登位后推行之新政,大抵都是为了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如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都是不停回复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可是...

桐梓县18943392341: 历史对王莽的评价如何? -
镡居嘉诺: 当王莽当年伪装自己礼贤下士、没有野心的时候,“如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桐梓县18943392341: 历史是如何评论王莽的? -
镡居嘉诺: 从东汉班固的《汉书》之后,历代史家和官修正史都有不少关于王莽评价的记录,似乎还没有看到有褒扬和肯定王莽的话语出现.东汉班固《汉书》 且看班固对王莽的总体评价: 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

桐梓县18943392341: 个人观点评价王莽
镡居嘉诺: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学到王莽篡权的时候,总觉得王莽是个面目狰狞的武夫,靠武力才夺得政权,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王莽能够夺得政权,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当...

桐梓县18943392341: 请问对王莽评价如何?如果他成功了,中国历史会怎样?
镡居嘉诺: 王莽是一个基本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光明日报》1951年3月10日刊载的何兹全《王莽》一文认为,王莽是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的改良主义者,王莽变法是一次改良主义...

桐梓县18943392341: 你如何看待王莽?(简短)
镡居嘉诺: 王莽的一生是个悲剧.不管史学家当时或者现在怎么说,从代表农民阶级根本利益的角度来看,王莽作为统治者当时实行的“均田制”,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政治的开明.王莽也应该因此而得到一定的肯定和褒扬.

桐梓县18943392341: 王莽到底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镡居嘉诺: 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 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王莽被看做盗国贼,一个失败者,被绿林起义军斩首的倒霉者,在中国的历史上,王莽被摆...

桐梓县18943392341: 如何评价王莽的改革以及他的王朝? -
镡居嘉诺: 首先说一句,历史评价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评价者所处的阶级、社会环境、认识水平等,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评价历史人事物是很个体化的行为,不能道听途说,应该是在熟读史书、掌握各种资料以后做出自己的评价. 关于王莽改制和新...

桐梓县18943392341: 客观评价新朝开国皇帝王莽 -
镡居嘉诺: 王莽的改革不会成功.以道德标准治国,不符合当时及现在的社会发展历程. 有观点表明,以道德标准治国,最后收获的一定是一群伪君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