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是什么样?

作者&投稿:程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电视剧《清平乐》当中,有很多宋仁宗时期的著名的官员,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学天团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夏竦。夏竦在剧中不算是什么好人,而且作为朝臣,还与宫中的贾教习有私情,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夏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夏竦在历史上宋仁宗时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夏竦是怎样,他与宋仁宗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夏竦为人是好是坏,在历史上,夏竦会不会和电视剧里面演绎的夏竦那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陈寅恪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其文化、经济领域的创新与贡献是登峰造极的。很多人不了解宋史,对宋朝的印象只单单停留在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靖康之变的丧权辱国、绍兴和议的屈辱称臣。然而这些看法过于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刻板,两宋期间也不乏有像仁宗朝这种让人趋之若鹜的大治之世。《清平乐》作为一部描写宋仁宗一生的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对于不了解宋史,想了解宋朝历史的人,观看这部剧是很不错的选择。

随着晏殊、韩琦、吕夷简、范仲淹、李迪等人的逐步登场,《清平乐》的剧情也慢慢的开始复杂精彩起来。但是有观众可能会好奇,同为宰执,剧中对夏竦的镜头可以说非常少,只有短短的几个镜头,难道夏竦在仁宗朝的存在感这么低吗?当然不是,夏竦在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评价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让我们随着《清平乐》还原一个真实的夏竦。

1.满腹经纶,仕途顺利的才子

夏竦(song,三声),字子乔,江西德安县人,他是宋仁宗前期中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也是北宋时期为数不多的南方宰执。熟悉北宋历史的朋友可能对夏竦还是有一定的印象,他的出现一般是作为反对庆历新政的守旧派,诬陷石介等人的小人奸贼,于是夏竦与王钦若、丁谓被认为是同一类人,这实际上是大大不妥的。

夏竦出身在传统的封建世家,但并非名门望族,其祖上所担任的官职非常的低,直到夏竦父亲夏承皓才开始逐渐担任要职。夏承皓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上《平晋策》,为宋太宗出师北伐提供策略,随后被提拔为右侍禁,前往北京大名府驻扎,后来在夜间偷袭辽军的时候不幸身亡。

夏竦因其父夏承皓没于王事,为国捐躯,他被宋廷录为三班差事,三班差事是北宋元丰改制前没有品级的武阶官,只能勉强混上一口饭吃。但是我们常说,有才华的人到哪都吃得香,夏竦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史书记载:(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可见夏竦在文学上是有很高的造诣的。

后世对夏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的评价可以在夏竦与圣相李沆的一次相遇得到体现。也许是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也许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夏竦在一天李沆退朝的时候拦下了他,并将自己的诗文交与李沆。当李沆拿到诗文后,被其中的一句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所惊艳到,李沆爱才,他随即在第二天将夏竦的诗文与遭遇讲与宋真宗,并为其谋得润州丹阳县主簿一职,夏竦的仕途自此有了好转。

在宋真宗景德四年时,夏竦参加了朝廷的制科贤良方正科,这种考试制度是专门用来选择国家的特殊之才,并且还必须是品行端正。参加制科需要被皇帝召对,夏竦的策论可以说中很优秀,他通过了制科,并被授予了光禄寺丞的职务。

也许是因为夏竦才华过于出众,仅仅在四年后的大中祥符四年,夏竦便被再次擢升为秘书丞、直集贤院,年纪轻轻便进入馆阁,可谓是名动一时。又过了三年,也就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决定封皇子赵祯为庆国公,他也就是未来的宋仁宗。宋真宗决定寻找有才学的朝臣为赵祯讲经念书。此时的宰执之一是真宗朝二王中的王旦,王旦为人正直老实,他认为夏竦的才学可谓是旷古烁今,便轮番向宋真宗推荐,最后既然得到了允许。就这样,夏竦阴差阳错成了未来帝王的老师,逐渐进入了北宋的宰执行列。

2.受制舆论,夏竦为何成为奸邪?

乾兴元年,这也便到了《清平乐》开始时的剧情,在这一年中,宋真宗赵恒驾崩,宋仁宗赵祯登基,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宋仁宗登基后,升夏竦为户部郎中、知寿州、安州、洪州三州事。可能有读者会对此有所疑问,为什么夏竦多了三州的差遣官?其实答案便在在宋真宗的天禧元年,也就宋真宗赵恒驾崩的前五年。夏竦因为床帏枕边的丑闻,被自己的妻子告上了开封府,这件事情弄的是满城风云。受到此事的影响,夏竦遭到了台谏的弹劾,被贬外放到了黄州(湖北省黄冈市),而后两年又改调邓州(今河南邓州),在接下来又被转调至襄州(今湖北襄阳)。

在天禧三年,夏竦在调任到襄州担任此地的父母官时,当地出现了大旱,百姓莫说是种田了,连口饭可能都吃不上。以正常人的理解,就像丁谓王钦若之辈,奸邪必定是只会阿谀奉承的那一类人,有效的处理地方事务基本属于不可能。可反观夏竦,他抗灾的政绩是非常的突出的:(夏竦)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

什么意思呢,夏竦开仓放粮,但是还是不够维持地方对粮食的需要,于是劝说州府之中有权势的人,让他们也多捐粮赈灾,一番操作下来,足足让四十多万人得以活命!若是古今的奸邪都像夏竦这样,相必那么天下早已大治了。回归正题,在《宋史》中,丁谓、王钦若和夏竦三人的列传被排在一起,宋史对前二者的描述可谓极尽贬低之意,但是在描述夏竦之时还是对其能力做了肯定。可见,区别于一般的奸邪,夏竦在是一个很有能力和手段的人,这在接下来的内容会得以体现。

相信大家读到此处已经有很多疑问了,既然夏竦如此的有能力,为何被后世人称之为奸邪亦或者是小人呢?我们还要从宋夏战争说起。

这一切的导火索可以从宋朝与西夏的战争说起。仁宗宝元元年,西夏景宗李元昊称帝,并且极其嚣张的向宋廷派出使者进行通告。宋廷此时环望四周,可以领兵并且有过枢密院工作经验的人只有夏竦一人了。

夏竦其实在天圣年间以及明道初年的时候曾担任过枢密副使,所以在电视剧中被人称之为夏枢相,他对朝廷调兵遣将的策略可谓是颇为了解。派夏竦前往西北筹备对西夏的战争可以说是那是宋廷最合理的决定。

宋廷先是任命夏竦为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目的是稳住西北的大后方,以防党项人突进过快。而后又改任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将夏竦调往更前线的位置以防备西夏人。夏竦对于宋廷这次的委派可以说做得非常的好,不随意出动,稳重判事,宋仁宗也从这次彻底地认识到了夏竦的能力之高。

随着战事的进展,宋廷决定任命夏竦为西北四路的最高指挥官,并委派韩琦与范仲淹作为夏竦的副手,一同前往。夏竦不同于锐意进取的部分武将以及大臣,夏竦认为应该主守来防备西夏,他还给宋仁宗上了《平边十策》,其中大多是建议边守边寻找机会的建议。而韩琦确认为应该先发制胜,结果在此后间接酿成了举世闻名的好水川之败。

在好水川之败后,大家没有把责任归咎于韩琦,而是指责夏竦的策略,认为他怯战,不愿意真正的去卖力。夏竦也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只得交出手中的权力,改判河中府。其实我们从大历史观来看,夏竦的这种策略其实在是正确的,这也被继续镇守在前线的范仲淹所沿袭。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被抹黑,身上有了污点,想要被真正的洗白几乎是不可能了。在此后的庆历三年,宋军因为鲁莽再次大败于定川寨,损失极为惨重。就连宋仁宗赵祯也忍不住感慨:悔不用公言。

而后韩琦自陕西回朝,也常言公(夏竦)所以制边之伏,韩琦对夏竦的策略可谓是大加赞赏。综上而言,夏竦的战略是真正符合宋朝长久利益的,夏竦的怯战二字是不存在的。

可是夏竦还能被洗白吗?自夏竦离任后,朝中的大臣都认为他是奸贼,甚至想除之而后快,我们来看以下两个著名的例子:

仁宗本听取韩琦之言要复用夏竦为枢密使,可是此时的台谏官欧阳修等人却说:夏竦在陕西,畏懦苟且,不肯尽力

夏竦被贬毫州后上万字书自辩,翰林学士孙抃却说他只是贪图名利,想要真正的消除流言,就要做好自己。此前夏竦与孙抃并不认识。

夏竦自明道二年离开中枢以来,已经十年有余。但因为台谏官员的奏折以及各处的舆论,让他与枢密使一职再次失之交臂,况且这次夏竦已经来到了宫门口,宋仁宗让夏竦改任毫州的命令是迫不得已临时下达的。

毫不夸张地说,夏竦此时已经被钉在了奸邪这堵耻辱墙上。

3.庆历新政的失败难道是夏竦一人所致?

随着夏竦被贬,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等君子开始逐渐把握朝廷大权,至庆历三年八月底,随着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上了副宰相,朝中除了个别高岁数宰执外,范仲淹一行人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朝廷重要的权力。庆历新政的施行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随着范仲淹、欧阳修的掌权,君子们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也许是喜不自胜,身在国子监直讲的石介写下了《庆历圣德赋》,他在文中不仅将夏竦的离去称之为大奸之去,还极力鼓吹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称他们回归中枢为众贤之进。

直到庆历四年四月份,这种君子的舆论高潮达到了顶峰。原因是欧阳修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朋党论》。其中君子以同代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更是试图将君子结党一事合法化、有理化。这在封建社会之中是最为忌惮的。其后更有范仲淹推举的官员说出: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趋为奴的反语,这场新政的成败已经可想而知。

庆历新政作为北宋第一次尝试的大规模变法,其出发点是好的,改变北宋中期冗官、冗兵等积弊的局面,这次新政的施行甚至可以说是皇帝赵祯主动要求的。为何最后失败了呢?庆历新政的失败原因有很多,夏竦作为既得利益者,又大肆打击新党成员比如说石介等人,这自然而然被认为是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罪魁祸首。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没有皇帝赵祯的允许,夏竦等一行的守旧派是没有办法成功扳倒范仲淹等君子的。由于权利失去了平衡点,君子们大肆集结在一起,他们甚至可以随意说出忤逆之言,这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可见,让庆历新政最终失败是皇帝赵祯的意思。再加之庆历新政实行的很没有章法,收效甚微,所以赵祯希望可以让夏竦等守旧派回来,重新维持政治秩序。

纵观全文,其实不难理解夏竦是一个非常稳重并且有手段的人。抛去层层迷雾,我们所看到的夏竦就会是一位正臣,他是一位为了大局着想,为了国家利益着想的人。客观地说,庆历新政如果继续毫无章法的施行,宋朝的运行秩序可能会瘫痪,所以夏竦等人让庆历新政瓦解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最后还有个故事:

好水川之战宋军失利之后,宋廷追究责任,韩琦先上书自劾,以表示认错的态度。夏竦派人收拾宋军尸体,他在任福的身上搜取到了韩琦嘱诫诸将不可轻举妄动的公文,于是上表表示好水川之役失败责任不在韩琦,最后韩琦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

夏竦最终谥号为文庄,经天纬地曰文,武而不遂曰庄,这也许是对夏竦一生很好的总结。




历史上“诸葛亮骂死王朗”是事实吗?
罗贯中为什么偏偏要把王朗漫画化为一个老迈迂腐的小丑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释。《三国演义》描写的是旧中国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的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反映是罗贯中的儒家正统思想,全篇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尊刘反...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诸军闻之,莫不震竦。就这样,许褚的儿子许仪被杀了,将门之后,未能幸免被杀。作为许褚的儿子,许仪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

历史上钟会的一生都经了什么?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当时先行官牙门将许仪在为钟会修缮道路,这个许仪就是当年威震疆战的“虎痴”许褚之子,可当钟会从后方上前经过时,一座小桥塌方,致使钟会的坐骑陷入了泥淖之中,结果一怒之下,钟会竟不顾麾下诸将的劝解,将许仪当场问斩。从此魏军这百万之众,上上下下对他钟会无不震竦。魏军杀至汉中,蜀军边关汉、乐等诸城全都据险...

历史上的五次中兴,一次回天无力,一次名不副实。
唐宪宗在历史上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把先祖唐太宗、唐玄宗当作学习的榜样。在他执政15年时间里,政治上选贤任能,几位宰相都是一时人杰。军事上平定藩镇,敢于用兵,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可惜唐宪宗在位时间太短...

胡姓的历史渊源
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归姓是畏方(鬼方)之姓,据《山海经》记载为威姓,源于少昊之子,胡国铜器铭文记作媿(wēi)姓。归姓胡国故址在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子孙以国为氏。历史上的门阀望族安定胡...

请问岕茶的产地是哪里?为什么叫岕茶,有什么历史,最好提供相关的资料_百 ...
然而,如今许多宜兴人,喝着香喷喷的本地茶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历史上宜兴曾有岕茶。 岕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尊崇,曾有人称它是“第一名茶”。宜兴人读“岕”为“卡”,意为介于两山峰之间的空旷之地。宜兴南部山区有很多地名里带“岕”字,岕茶就生长在那里,在金沙泉水的滋润下,再加上极佳的土壤条件,可谓是钟灵...

甄宓的历史
甄宓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人,自幼时起就非常的聪慧贤德。据记载,她十来岁的时候,到处烽火连天,再加上天灾不断,很多百姓没有粮食充饥。作为一个大族,甄家倒是囤积了不少粮食。于是小小的甄宓,便劝说自己的母亲道:“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

历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历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不幸De倒霉蛋 2012-05-13 · TA获得超过74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夏姓名人 夏育 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

关于历史的书籍.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汉代历史?
但是这问题仍可倒转来看:要是两汉确是一脉相传,何以两个时期的历史学会有这 样大的差异?今日我们展读西汉的历史,不期而然的会感觉到内中有很多令人兴奋,令 人竦惧,令人嗟叹,令人惊讶的地方。这种特点,很难在东汉史里看到。即使现今《剑 桥中国史》的主编人Denis Twitchett 也曾经对我说找不出一部读来令人...

马龙县17515821376: 珍妃之死的真相,珍妃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荣榕派得: 珍妃是光绪后妃当中最喜欢的一个了.但是在历史上关于她的死因一直都是一个迷,有的说是她自杀投井而亡,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慈禧太后将其杀害.至于到底是怎么死...

马龙县17515821376: 辛弃疾在历史上是各怎样的人? -
荣榕派得:[答案] 1、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22岁就拉起反金的起义军) 2、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3、一生志在报国,却一生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 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

马龙县17515821376: 甄姬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荣榕派得: 甄姬(甄宓)(?-221) 中山无极人,汉太保甄邯的后人,父亲甄逸官至上蔡令.三岁时失去父亲,九岁能文识礼,看懂过去的成败得失.建安年,袁绍为次子袁熙取她为妻.后来曹操与袁绍宣战,袁熙被外调出去守幽州,甄氏独自留在冀州....

马龙县17515821376: 胡公大帝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胡公大帝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荣榕派得: 胡公大帝曾是北宋初期的一位高官.姓胡名则,字子正. 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963年)农历八月十三生于永康县胡 库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官至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兵部侍郎 等要职.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1039年)农历六月十八日病 逝于杭州.他为官清正,操守过人,治世力主宽刑薄赋,兴革 便民,做了一些为民请命、造福乡民的善事,特别是“奏免丁钱” 一事给当地民众减轻了负担.民感其恩而为之立庙,他便从一位历史人物走进了仙家的殿堂,受享民间香火.他的 边上是他的夫人——胡公婆.

马龙县17515821376: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荣榕派得: 秦孝公赢渠梁为了变法图强,打出求贤的大旗.秦孝公许诺:能出奇计强秦者,与之... 门,下令说:“把它扛到北门的人,赏10两黄金.”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又提高赏金...

马龙县17515821376: 北宋朝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荣榕派得: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建都开 封(今属河南),其创建者为宋太祖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 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

马龙县17515821376: 岁差的发现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荣榕派得: 历史上记载喜帕恰斯发现了分点岁差,虽然确实的时代和日期并 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认为是他所做的天文观测推测,期间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在19世 纪的前半世纪,...

马龙县17515821376: 历史上的张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历史上有没有喜欢的人 -
荣榕派得: 1.汉高祖刘邦评论张良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张良有两个儿子,有无喜欢的人已不可考.2.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

马龙县17515821376: 屈原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屈原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荣榕派得: 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屈原.名平,字原,战 国时期楚国人,出身于与楚王同宗的没落... 屈原是我国文学 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以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特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