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作者&投稿:尾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①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②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③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本文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渐:渐进发展 ② 经事:常规之事。 ③论次:论述编次。

  9.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君不君则犯 犯:犯罪

  B.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

  C. 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 咸:全部

  D. 犹不能宣尽其意 宣:颂扬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的一组是( )

  ①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②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③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 ④《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⑤《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⑥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来看,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是他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不愿弃置天子圣明盛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予载述,从而违背先父的临终遗言。

  B. 因为上没有圣明君主,处在下面又得不到任用,所以孔子撰写《春秋》。留下一部空洞的史文来裁断礼义,当作一代帝王的法典。

  C.《春秋》之中记载了三十六次弑君事件,五十二次亡国事件和诸侯不计其数的不能保其国家的事件。所以《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

  D. 司马迁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 。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参考答案

  9.A

  10.C(①句是说《春秋》的作用 ④句是说《春秋》文字篇幅,要旨多。⑥句是说孔子写春秋的原因。)

  11.C(《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错。原文“非独讥刺而已也”。)

  12(9分)

  (1)(3分)答案: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晓《春秋》的要义,必定会蒙受首恶之名。(而,如果1分 蒙,蒙受1分,大意1分)

  (2)(3分)答案:礼于没有发生之前禁绝坏事,法规于坏事发生之后施行(未然,没有发生1分 状语后置1分 ,大意1分 )

  (3)(3分)答案: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不能使理想主张实现。(意,心中1分,通,使……实现1分,大意1分。)

  13. (3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译文:“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年寿被减,而且罚他贫困损耗,患难的事情纷至沓来。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记怎么读
记的读音:[ jì ]。部首:讠, 笔画:5 笔 。基本解释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忆。~性。~得。~不清。好好~住。2. 记录;记载;登记 ~事。~账。摘~。~一大功。3. 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于书名或篇名) 日~。笔~。游~。《岳阳楼~》。4. (~儿)标志;...

记组词和部首
记的部首是讠,组词有记住、记敍、记着、记府、记不、记过、记人、记事、记叙、记帐、记入、记错、记性、记账、记名、记歇、记工、记分、记牢、记下、记念。记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言、己声。记字的基本义为记录,就是把口头的话、口传的...

记的拼音组词
记的拼音是【jì】组词如下:笔记本、忘记、记住、切记、日记、牢记、记号、记忆、记载、记忆力、记者、记录、记性、记忆犹新、惦记、胎记、大事记、挂记、徽记、记录片、追记、散记、场记、表记、记事、记叙文、手记、印记、记取、记诵。记(拼音:j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

记的拼音
记的拼音:jì。部首:讠。笔画:5。解释:(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2)记录;记载。(3)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言、己声。“记”字的基本义为记录,就是把口头的话、口传的事写下来。记的组词。忘记、记得、记住、日记、牢记、 切记、记号、记忆、记者...

记怎么读 拼音
记的拼音是:jì。记字的基本含义与用法 记是一个多义的汉字,它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义为记录,就是把口头的话、口传的事写下来。后引申为写下来的书或文章,由此又引申为一种文体。“记”由本义又引申为记忆、记住的含义。还引申为标志、符号。表示记录与记忆 首先,"记"可以表示记录...

记的笔顺笔画顺序
"记"的笔画顺序:点、横折提、横折、横、竖弯钩。拼音:jì 注音:ㄐㄧˋ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讠 基本释义: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2、记录;记载;登记:记事。3、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于书名或篇名):日记。4、(~儿)标志;符号:标记。5、皮肤上的生下来就...

纪和记有何区别?
“记”和“纪”的具体区别如下:1、部首不同。记的部首是讠,繁体为訁;而纪的部首是纟,繁体为糸。2、读音不同。记只有一个读音是jì;而纪有两个读音,分别是jǐ和jì。3、意思不同。记一般指用大脑记忆下或笔记录下,通常是动词,名词者是指记忆力等;纪的含义有:读jǐ音,作为姓氏;读...

在人的姓氏后面加个“记”字,是什么意思?
标志;符号。如:张记,表示张某;李记表示李某。一、记释义 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2、记录;记载;登记:记事。3、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于书名或篇名):日记。4、(记儿)标志;符号:标记。5、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记。6、多用于某些动作...

“记”在古代都有什么解释?
(2) 同本义 [remember;bear in mind]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

记的组词有哪些
记的组词如下:记住、记事、记忆、诏记、札记、志记、注记、照记、篆记、一记、逸记、移记、遗记、隐记、茔记、应记、摘记、游记、奏记、玄记、稳记、图记、条记、诵记、识记、 记丑言辩、死记硬背、搜神后记、病梅馆记、勒石记功、新闻记者、老残游记、记里鼓车、权属登记等。1...

梁河县18056737991: 《史记·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从“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到“至于麟止,自黄迪始.谢谢大家. -
哀爽金菌: 1、解释词语 (1)祸:刑罚,灾祸.(2)演:推演,扩写 (3)述:追述.2、翻译句子 (1)《诗》、《书》中那些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之处,(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2)《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抒发愤懑而作的.3、历...

梁河县18056737991: 太史公自序繁体版 -
哀爽金菌: 太史公自序(《史记》)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

梁河县18056737991: 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看后有什么观点? -
哀爽金菌: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从重黎氏到司马氏的千余年家世,其父司马谈重老庄之学术思想,司马迁本人成长经历,继父志为太史公,及其著述《史记》之始末,无不具备于篇中.但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

梁河县18056737991: 《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是 -
哀爽金菌:[答案]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所做的序文,排在全书的最后.全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第二部分叙述司马迁自己的经历及作《史记》的原由旨趣;第三部分对《史记》中的每一篇作了非常简...

梁河县18056737991: 史记中太史公自序有哪些名句? -
哀爽金菌:[答案] 太史公自序中只有一句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但其史记中其他本纪列传中有很多,比如: 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

梁河县18056737991: 太史公自序 五部分内容概括1到3 4到6 7到10 11 12到13 -
哀爽金菌:[答案]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梁河县18056737991: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一篇读后感 -
哀爽金菌: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太史公自序》论文 读过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后,我感慨颇深.《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所做的序文,排在全书 的最后.全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 谈的论六家要旨...

梁河县18056737991: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诵读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愧九疑馥郁沅等什么意思? -
哀爽金菌: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耕田放牧为生于黄河岸边,年龄十岁开始诵读古文,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去南方旅游,曾经在江淮上一带会稽山那里探寻“禹穴”景点,慨叹于九嶷山馥郁沅的景色.

梁河县18056737991: 《史记 太史公自序》翻译 -
哀爽金菌: :“《诗》《书》言简义深,是想表达它们一定的思想.从前 西伯被囚在羑里,推衍《周易》;孔子厄困于陈蔡,作了《春秋》;屈原被 放逐于外,著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编了《国语》;孙子受了膑刑, 写了兵书;吕不韦流放蜀地,传下了《吕氏春秋》;韩非囚禁于秦国,写有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是先圣先贤发愤创作的结晶.这 些人都是内心积愤无处发泄,所以才叙述往事,启示未来的人.”

梁河县18056737991: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请问是什么意思? -
哀爽金菌:[答案] 法家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