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与才的论文

作者&投稿:栋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今社会,德与才,谁更重要.议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德与才:孰轻孰重

宋 圭 武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
第一种情况:有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才华。这是一种最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第二种情况:有德无才。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这时,虽然一个人有为社会办好事的愿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对社会也产生不了什么大收益,但至少不会产生什么大坏处。其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是:好心办不了好事。
第三种情况:无德无才。这时虽然一个人想做坏事,但才能有限,做坏事手段不高明。在这种情况下,其做坏事被社会发现的可能性就较高,从而也就降低了其做坏事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情况虽然无德者想做坏事,但做成的概率较小,从而也就间接降低了其对社会的破坏度。
第四种情况:无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想干坏事又具有干坏事的能力。由于手段高明,其干了坏事也不容易被人发现。这种情况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
针对上面四种情况,根据其对社会造成的收益从大到小和危害程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结果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无才,无德有才。所以,宁可用无德无才之人,也不可用无德有才之人。
下面举一例子来说明:
例如,有一少女,在一个2米高的围墙内正被几个坏人围住。假设:德表示救少女的表现;才表示具有跳过2米高围墙及高超武功的本领。这时,路过一个人:(1)有德有才,他会成功救下少女免遭坏人欺负;(2)有德无才,他想救少女,但自己无能为力,不过,这时他会想办法找别人来救;(3)无德无才,他也想眺进围墙干坏事,但由于能力有限,跳不进圈子,只能干着急,不过,这时他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从而为别人救少女提供间接条件;(4)无德有才,他本人也是干坏事的,而且有能力跳进圈子和几个坏人一同干坏事。四种情况中,第四种情况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大。
从上面的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唯才是举是不正确的,品德应是最根本的,其次才是才能。目前,我们选拔干部,最好是德才兼备,在二者不可兼锝的情况下,更应看重品德。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上述四中关于德与才绝对有无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人要么表现为德多才少,要么表现为德少才多,或者德才俱佳,或者德少才也少。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人仍应以品德为重。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真正重用那些一心想着为群众办事的人,而不是那些“身怀利器”,随时准备“杀人”的人。
通信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
第一种情况:有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才华。这是一种最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第二种情况:有德无才。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这时,虽然一个人有为社会办好事的愿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对社会也产生不了什么大收益,但至少不会产生什么大坏处。其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是:好心办不了好事。
第三种情况:无德无才。这时虽然一个人想做坏事,但才能有限,做坏事手段不高明。在这种情况下,其做坏事被社会发现的可能性就较高,从而也就降低了其做坏事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情况虽然无德者想做坏事,但做成的概率较小,从而也就间接降低了其对社会的破坏度。
第四种情况:无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想干坏事又具有干坏事的能力。由于手段高明,其干了坏事也不容易被人发现。这种情况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
针对上面四种情况,根据其对社会造成的收益从大到小和危害程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结果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无才,无德有才。所以,宁可用无德无才之人,也不可用无德有才之人。
下面举一例子来说明:
例如,有一少女,在一个2米高的围墙内正被几个坏人围住。假设:德表示救少女的表现;才表示具有跳过2米高围墙及高超武功的本领。这时,路过一个人:(1)有德有才,他会成功救下少女免遭坏人欺负;(2)有德无才,他想救少女,但自己无能为力,不过,这时他会想办法找别人来救;(3)无德无才,他也想眺进围墙干坏事,但由于能力有限,跳不进圈子,只能干着急,不过,这时他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从而为别人救少女提供间接条件;(4)无德有才,他本人也是干坏事的,而且有能力跳进圈子和几个坏人一同干坏事。四种情况中,第四种情况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大。
从上面的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唯才是举是不正确的,品德应是最根本的,其次才是才能。目前,我们选拔干部,最好是德才兼备,在二者不可兼锝的情况下,更应看重品德。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上述四中关于德与才绝对有无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人要么表现为德多才少,要么表现为德少才多,或者德才俱佳,或者德少才也少。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人仍应以品德为重。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真正重用那些一心想着为群众办事的人,而不是那些“身怀利器”,随时准备“杀人”的人。 摘要学界对于儒家和道家关系的重新熟悉,不应该始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在定州竹简《文子》中就已经有了可以证实这种"儒道相谋"关系的蛛丝马迹.本文通过对竹简《文子》中"道"与"德"两个重要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认为"德"是早期儒道之间相互联系的结合点.
要害词 "道" "德" "道德" 儒道关系
儒家和道家都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郭店楚简出土以前,学术界基本上都认为是对立的. 但"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一] 郭店楚简的出土使人们的熟悉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探索儒家和道家的某些联系.但笔者以为,学者们对于儒家和道家的这种联系的熟悉,不应该由郭店楚简开始.其实早在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所出土的竹简《文子》中,就已经有了可以证实这种"儒道相谋"关系的蛛丝马迹.以下笔者就以竹简《文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道"与"德"及其关系为例说明之,并求教于方家.
(一)
《文子》之始成书,实际上是为《老子》思想作进一步阐发.《老子》的基本思想是"道",这也是竹简《文子》的核心.在竹简《文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首推"道".据笔者粗略统计,在竹简《文子》总共277枚竹简、2790字中,共有73枚竹简的简文中有"道"字87处,而且贯穿始终.由此可见"道"在竹简《文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若仔细看来,则竹简《文子》的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天道
天道是竹简《文子》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是竹简《文子》道论体系的基础.竹简中记载了文子和平王之间的一段对话:
……[道."平]王曰:"请问天道?"文[子曰:"天之(2119)[二]……,天之道何如?"文子曰:"难言于天(1184)……,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能[文]其(2371)……胡象于天道?"文子曰:"天之道,高(0585)……大者,损有损之;持高者,下有下之.(0926)……曰:"何谓损有损之,下有下之?"文(0813)曰:"[此]不生而喜,不[而,](0822)……道."平王曰:"此天道也.(0887)……[乎是."平]王曰:"吾不能尽[学道,能学人],(2470)……法天道."平王曰:"人法天道奈何?"(0689)……
以上所引简文在今本《文子》中没有对应的文字,为佚文.但这段文字的重要性却不能忽视.当平王向文子请教天道时,文子认为很难讲("难言于天"),因为天道是抽象的规律,无法说出它的外形,而且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因物而异,很难描述("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平王请文子描述时,文子笼统地概括为"高"和"大". "高"说明天道与具体的人事有很远的距离,"大"则说明了天道对人事的重要影响.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不因人事的变化而喜怒无常("不生而喜,不[而,]"),而只是发挥其规律性的作用.因此,人必须按照天道来办事,是谓"法天道".至于如何做法,则因人而异,因为"道之于人也,亦有所不"(2439)[三].对于君王与下民来说,也就有不同的做法.
2、王道
王道是君主治理国家和人民的理论工具,其涵义也有深浅之别.深层次的王道即以君主为首的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浅层次的王道则指对于理论的具体实施,即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践.不管是在深层次上,还是在浅层次上,王道都是文子道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
在竹简《文子》中,文子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君主推行王道的重要性:
子有道,则天下皆服,长有(0590)社稷.公侯(0629)……道,则人民和陆(睦),长有其国.士[庶有],(2218)身,葆其亲,必[四]强大,有道则不战(0619).弱小有道,则[不诤得识.举事有](2462)……则功成得福.是以君臣之间有道,则(0625)……[间有道,则]慈孝.士[庶有道,则](2445)之,通之于人也,(1179)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0937)……则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者,天住也,天下不适不住,[](0990)……
由上引文可见,王道对君主等统治者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天下皆服".对于周天子来说,可以"长有社稷",对于诸侯来说,则可以协调国内人民之间的关系,"长有其国".而对于实力强弱不同的国家来说,行王道可使大国"不战(而克)",小国也可"不诤得识".[五]君主在多大程度上推行王道,他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有多大.此即所谓"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只有行王道,才能成就"帝王之功".也只有这样,君主才能获得天下臣民的拥护.即所谓"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住(往)也".[六]甚至农业生产也能有好收成.[七]
阐明了以王道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文子又指出了推行王道的做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推行"德政"."德"既是君主治理国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君主在推行"王道"中所必须采取的策略.竹简《文子》云:
王曰:"古者有(0829)以道王者,有以兵……(0850)以一道也?"文子曰:"古之以道王者‖,[八]……(2210)以兵王者……(1035)[者],谓之贪[兵.[恃]其国家之大,矜其人民]……(0572)众.欲见贤于适(敌)者,谓之骄[兵].义[兵]……(2217)[故王道唯德乎!臣故曰一道."平王]……(2385)
这里,文子明确提出了"王道唯德",由此"德"在君主行王道中所起的作用也就被突出了出来.这是竹简《文子》中"道"与"德"关系的一个非常要害的契合点.
3、人道
人道思想在竹简《文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文子的人道思想可以包容王道思想.竹简《文子》云:
……之,道之于人也,(1179)……,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0937)……则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者,天住也,天下不适不住,[](0990)……矣.是故,帝王者不得人不成,得人(0798)……徒暴,广奢骄洫,谩裾陵降,见余(1194 1195)……[为兵,始为]乱首,小人行[之,身受大秧(殃)],大[人行](2437)……
竹简《文子》又有下面的话:
为下[则守节,循道宽缓,穷](0582)……则敬爱、损退、[辞让、守服之以](0615)……生者道也,养(2466)……[不嬨(慈)不爱],不能成遂,不正(0600)……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也.此四(2259)…… 逾节谓之无礼.毋德者则下怨,无(0591)……则下诤,无义则下暴,无礼则下乱.四(0895)……立,谓之无道,而国不(0811)……


试以“德才兼备”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条理明晰、结构...
德才兼备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才”二字拆开了讲,分为“人”和“才”两部分。“人”可以理解为道德修养,“才”当然是才华和才干了。有德有才方为“人才”。宋朝的司马光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的论证,他明确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与...

德与才的关系议论文800字
总之,德与才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善于运用自己的才能,让自己成为既有高尚品德又有卓越才能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功和价值。议论文的特点:1、目的明确:议论文的目的是提出某种观点或主张,并试图说服读者接受这些观点或...

2015年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德才兼备
——司马光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

论德与才的论文
假设:德表示救少女的表现;才表示具有跳过2米高围墙及高超武功的本领。这时,路过一个人:(1)有德有才,他会成功救下少女免遭坏人欺负;(2)有德无才,他想救少女,但自己无能为力,不过,这时他会想办法找别人来救;(3)无德无才,他也想眺进围墙干坏事,但由于能力有限,跳不进圈子,只能干着急,不过,这时他的行为可...

德与才的辩论,才更重要!急求大量关于、才重要的辩词与辩论文段!
何轻何重,不言自明呀.自古美女爱英雄,美女爱英雄的什么,才干是也.多少佳人这样说:我就相中了他的才干.因为自古才子配佳人嘛,可见才干的珍贵.所以,我方认为,当今社会,德与才相比,才更重要. (11)[这段辩词我认为可以提高印像分,呵呵]当今社会,德固然重要,但才更重要.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过硬的...

论职业道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德与才统一,使人才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使人才知识和智能结构达到最佳状态的动力,从事创造性劳动是人才的基本特征,而人才的智能结构则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基础性因素。智能结构的最佳状态,就是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富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熟练的基本技能...

大学生应如何根据“德”与“才”的关系不断完善自己?
我方认为大学生完善自我应该以德为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道德品质决定人才成长方向。古话说,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在德与才之间,德是前提、是灵魂、是关键。德引导才能发挥的方向,是有益于社会,还是危害于社会,是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虽才华横溢但缺乏道德...

有德有才之人文言文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有德有才,谓之贤达;有德无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平庸兼无赖。 6. 称赞 *** 有才德的古文 语出《世说新语笺疏·咏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古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处事态度
东汉党人的舍身取义和曹孟德的唯才是举,从不同的侧面,共同酿成汉儒人格的断裂;而曹操人才思想的重才轻德,刘劭《人物志》的人格类型和何王玄学“圣人”人格精神的自然无为,为新的人格范型的诞生提供了思想营养。孔儒人格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并非一两句话能够囊括。究其大要,似可概括为“忠君”和“忧道”。《...

大一思修课考试题:如何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德与才共同发展”是我的观点。到了大学,学习才能——生存技能,这应该是你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目标。你应该在兼顾德育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你的“生存技能”。想要熟练的掌握生存技能,努力学习便是必须的。在学习上,决不能“大概”,要严谨,要自觉。“逃课”成了大学生间的普遍现象。说句实话,我很不喜欢逃课...

茂县17331185751: 谁帮我写篇论文 浅论“德”与“才” 100积分哦 -
前刚苯丙: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 第一种情况:...

茂县17331185751: 德与才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
前刚苯丙:[答案] 【教师下水】双翼才能翔天宇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才,很重要.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

茂县17331185751: 如何看待“德”与“才”的关系? -
前刚苯丙: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茂县17331185751: 先有德后有才 -
前刚苯丙: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古有秦桧、和绅,今有成克杰、胡长清,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经纶满腹.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

茂县17331185751: 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
前刚苯丙: 无才无德是谓愚人;有德无才是谓君子;有才无德是谓小人;德才兼备方为“圣人”. 德与才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又统一综合反映在一个人的身上.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有一个修身养性,不断提炼升华的过程...

茂县17331185751: 简述儒家“德才观”的现代意义. -
前刚苯丙: 对于“德”和“才”的关系,宋代的司马光,在他所撰写的《资治通鉴》中曾有多次的论述,强调“德”的重要.司马光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用人问题上,必须弄清楚“德”与“才”的相互关系,才能够正确地使用人才,保持一个国家...

茂县17331185751: 有关德与才的辩论——才更重要 -
前刚苯丙: 有了才就有了知识的基础,有了内涵,才能够立下大志向,放眼未来,追求人生价值. 古时候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错误的观点使得长久以来中国妇女缺乏主见,头发长见识短,只能呆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能接触外面的世界. 德固然是很重要,然而才却是为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他的抱负打下了基础.

茂县17331185751: 道德与才能之间的关系 -
前刚苯丙: 乱世才为先,盛世德为先.

茂县17331185751: 辩题:德和才哪个更重要,我的观点是德,求一辩陈词 -
前刚苯丙: 才德谁是理想是相对的,你不能否认才.要告诉对方,德能让生活和谐、社会有序、避免灾难.不是才不重要,而是德更重要.一个人德好,才一般,你会和他做朋友;但他才再好,德一般,你不会与他为伍.作为才,我们需要不断加强,他是生活的必须,才高还可以帮助别人,贡献社会,但只要能达到自己的标准,就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而德却能影响个人生活乃至社会秩序,德不好会危害社会,才越高危害越大,因此德更重要.为什么有法律,那是道德底线,你不会说只要才高,不用道德,依然社会秩序井然吧!每次道德危机,必然带还社会的扭曲,百姓的苦难.

茂县17331185751: 德与才的一篇文章?或如何看待德与才 -
前刚苯丙: 一个人的才能,确实很优秀.但是当一个有才之人却缺了德,比笨人坏千倍.所以自古奸雄都不是笨蛋,也许比你我聪明多了,就是缺了德罢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