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闸门”理论在控制疼痛方面有何应用?

作者&投稿:连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它必然是来自生活的,最终又会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懂得和运用心理学的一些道理,你的生活必然会活得有滋有味。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恐怕是无人不知,他的英年早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但是,这位天才为什么过早的就离开了人世呢?殊不知这都是晕轮效应惹的祸。
那时的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入”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人长得美丽,可与普希金的志向、兴趣却相差甚远。
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她总是捂着耳朵痛苦地叫:“不要听!不要听!”她喜欢交际、玩耍,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或出席豪华晚会、舞会,而这些都是普希金所不喜欢的。
但普希金还是为她丢下创作,搞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娜坦丽的漂亮蒙蔽了普希金的双眼,他觉得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可是他错了,他为娜坦丽美丽的光环抛弃了理智,毁了自己光辉的前途及生命。
晕轮效应心理
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可能时常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此人身上就好像出现了积极的、美妙的、理想的光环。由于这种光环的照射,此人外貌、心灵上的缺点就会被忽略,更甚者你还会主观地赋予她很多本不具有的美好品质,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中出西施”,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
往往热恋中的男女最容易受这种效应的影响,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最帅的、甚至万里挑一的。可能结婚之后才会感叹:“当初我怎么就没发现这家伙这么多毛病呢?”
正如莎士比亚曾经感叹的,“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纤细瘦弱说成“苗条匀称”,脸色苍白称为“洁白无瑕”,身体肥胖成了“丰满健壮”,脸上黑痣也叫做“美人痣”。其实,晕轮效应就是“以偏概全”,是一种评价偏见,甚至会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
就像我们见到的那些近乎发狂的“追星族”或“粉丝”们,常因喜欢某位流行歌星或影星的某一特征而盲目模仿:模仿明星的发型、胡须、穿着,整容模仿明星的长相,甚至不惜代价去搜集歌星使用过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晕轮效应就成了行骗的工具,比如有些人刻意将自己打扮成某种人的外表,从而行骗,屡屡得手等。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随处可见。比如有些小青年穿着打扮或生活习惯花哨、怪异,上了年纪的人就会看不顺眼,就会觉得他们是没出息的败家子。年轻人选择恋人,往往很看重外表,全然不去考究人的内心,从而做出错误选择。
总之,晕轮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对人们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有较大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这种效应。
我们知道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有一次,他在教堂听牧师布道。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非常感动,准备捐些钱给教堂。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便有些不耐烦,于是决定少捐一些钱。又过了十几分钟,牧师仍然滔滔不绝,于是乎,他决定一毛不捐。冗长的布道讲演终于结束了,大家开始募捐。而大作家马克·吐温不但分文未捐,还气愤难消,竟然从募捐箱里偷走了几元钱。
超限效应心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也常常体现在人们的家庭教育中。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就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地重复对孩子做出同样的批评。孩子一开始可能感到内疚和不安,逐渐便会变得不耐烦,最后甚为反感。
孩子一旦受到批评,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从心理不安中恢复过来。受到重复批评时,孩子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便逐渐高涨起来。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要在一定的限度内,注意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即使非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种说法或角度,不应简单地重复。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小辫子被“揪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得以避免或减轻。
有一位著名杂技师,名叫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过,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很受欢迎。他能使“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项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检查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更贴近自己。
事实上,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另一份才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但多数参加者认为前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心理
这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人们却常常认为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算命,很多人算命后都会觉得算命先生说的“真准”。实际上,那些诉诸算命的人本身情绪低落、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
再加算命先生就是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的骗子,很快就能觉察到求助者的感受,说些稍加安慰的话语,求助者立刻会升起一股暖意。算命先生接下来的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的“人生预测”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了。
有一个希腊传说,说的是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名叫皮革马利翁的年轻王子,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皮革马利翁雕塑了一尊女神像。他十分钟情于自己的得意之作,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女神奇迹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皮革马利翁效应心理
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1965 年,罗纳德·梅尔扎克 [Ronald Melzack 1929.07.19]与英国生理学家沃尔通过精细的动物点生理实验提出痛觉的闸门控制理论(Gate - Control Theory of Pain)。该学说是当今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痛觉理论。闸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在脊髓与大脑连接处有一类似闸门的特殊结构,其作用是选择性控制通往大脑的讯息(感觉神经必须有脊髓而后传入大脑)。闸门也可随时关闭,以阻止某些由躯体神经系统传导来的讯息进入大脑。职司痛觉的感觉神经有两种:一种粗大神经,职司短暂尖锐而发生在固定部位的痛觉。这种神经的传入有可能引起闸门的关闭(镇痛);另一种是细小神经,职司持久而发生在不固定部位的痛觉(如酸痛),这种神经的传入不关闭闸门(致痛)。1993 年梅尔扎克又发展修正了闸门理论,其基本假设是:

1痛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形成突触,后者又称 T 细胞,但痛神经激活T细胞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
2形象的说,在痛神经和脊髓的突触连接处,有一个闸门。
3闸门控制着痛神经激活 T 细胞的能力。
4若痛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能激活T细胞的动作电位,那么闸门打开;如果痛神经元激活,但是不能引起T细胞的活动,闸门关闭。
5脑的活动能关闭闸门。
6脑中的认知加工控制闸门的开与关。
7一般情况下,T 细胞活动达到阈限时,感到疼痛。
疼痛开始取决于伤害性刺激所兴奋的传入神经的种类;生物电的兴奋与传导;脊髓和高位中枢(脑干)内源性生化机制的调控作用(即脊髓各节段的调控中心和高级中枢下行抑制通道的双重调控);同时心理因素对疼痛也有显著影响。换言之,伤害性刺激经外周感觉神经传入有三个系统:后角神经胶质细胞区(SG 细胞)、一级中枢传递细胞间细胞和后柱纤维。L 类粗纤维和 S 类细纤维的传导均能激活 T 细胞,但同时又与后角胶质细胞 SG 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当 L 类纤维的传导兴奋 SG 细胞时,该细胞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迅速使 T 细胞停止施电,形成关闭闸门效应,使疼痛性神经冲动不易通过,故可抑制疼痛;而 S 类纤维传导时则抑制 SG 细胞,使 T 细胞继续放电,形成开放闸门效应,使疼痛性神经冲动通过而产生痛觉(慢痛),并让大脑了解疼痛的位置、疼痛程度与刺激特性。此外 L 类纤维开始将疼痛传导时,已经后纤维向高位中枢传入(快痛),脑干调控机制的下行控制系统又起关闭闸门效应。

脊髓中神经元的活动决定闸门的开关,消极信号表示抑制突触,来自大脑的活动激活神经元,神经元释放出叫内啡呔(enkephalin)的鸦片样肽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痛神经元的终端和 T 细胞内。抑制通路的作用是阻断痛信息。如战士在战场上战斗时感觉不到轻伤的疼痛,仍奋勇杀敌,正是“轻伤不下火线”,但是退下战场后会感到伤痛。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由于压力的刺激作用,有时可将闸门关闭,故有时用手指压迫痛处会有止痛的效果。

情感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体验,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色彩和背景。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可能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体验,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喜怒哀乐伴随着我们,这些感受又会直接影响我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因而情感就像一个“晴雨表”,能随时反映出我们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和生活的适应状况。每当一种新的观念或新的情况出现,如果我们不能沿用以往的有效方式作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就可能出现情绪困扰,如果这种困扰被忽视或被压抑,就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的情绪体验,进而可能有损于身心健康。

参阅: www.chineseall.cn/book

举例你会相信? 自己去体验


CF是“恒流”的英文缩写吗?
CF作为一个缩写词,主要应用于研究和交流中,比如在闸门定流量控制的神经网络研究中,它用于描述连续、稳定的流速控制。同时,它也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描述流水对石头的磨砺过程,以及在烟草生产线上对恒定水分控制的重要性。在数字化的世界里,人们借助CF概念来管理和利用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就像用筛子接住...

四元数在物理中有什么应用?
哈密顿的这个创造,把代数学从传统的实数算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数学既可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来自人类的思维的自由创造,这种思想引起了代数学领域的一次质的飞跃,现代抽象代数的闸门被打开了。 我们知道,s0(n)群中,只有so(4)不是单李群。也只有在4维之上,霍奇算子能把曲率映为曲率。也只有...

群论博士毕业做什么工作?
Kielak也兴奋的表示,“现在数学家们的任务是了解Gardam证伪背后的原理”,“我们正处在闸门打开的状态,现在一切都将成为可能”。1什么是“单位猜想”1940年,一位名叫Graham Higman的数学家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在所有群代数中,只有一个项的元素(例如7a或8b)具有乘法逆元,但是具有多个项(例如r ...

物理问题(多项选择,注明原因)谢谢
摩擦力等于正面压力乘以摩擦系数,泥鳅表面有粘液可减小摩擦系数,故可以减小摩擦,故B项叙述正确。蚯蚓腹部长毛可以增大摩擦系数从而增大摩擦,故D项叙述错误!故答案为ACD 3.选项为C,物体收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故A项错误,所受水的压力与压强有关,即与谁的深度有关,故B项错误。液体中的体积等于...

相对论的火车隧道佯谬是怎么回事儿?
在火车有没有被隧道闸门砸中这件事儿上,隧道旁的观察者和火车上的观察者必须要达成一致意见,尽管根据狭义相对论,在火车和隧道的相对长短这件事儿上双方不必达成一致。于是这位不服气的大学生质问反驳他的大学生怎么解释这个火车隧道悖论,没想到他并没有难住他的反驳者,另外一位大学生从容不迫的...

一个关于物理学及热传递方面的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话题的关键不在这里.我觉得我们真得没有必要把水'锅'锅的上面'锅的下面'分得那么细.(它们之间都是亲密接触的.还有水由于受热是在不断的对流着的.剧烈的沸腾着的.这样它们之间的温差能差到那里去了?)而且加以讨论.在这个话题中我们更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才合理一些吧....

请语言爱好者回答! 谢谢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锌合金大门填充物哪个好
全水聚氨酯发泡。全水聚氨酯发泡,铺满隔音降噪实际效果特别好,做为填充料没缺陷。因为组合聚醚应用的是水做发泡胶,_有应用一切物理学发泡胶,因此,转化成的发泡聚氨酯不带有一切对臭氧空洞的化学物质。并且以水做发泡胶也是世界绿色、环境保护的。

LCD旋光物是什么
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从技术上简单地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

怎么使用标点符号?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金城江区13738973814: 关于镇痛药的调控作用的一种学说“闸门学说” -
乌奋保儿: 闸门控制学说是由Melzac & Wall在1965年提出来的.传导疼痛的神经纤维有二,即直径大的粗纤维和直径小的细纤维.前者传导浅表性的锐痛,后者传导深部性钝痛和灼痛.粗,细两种神经纤维把刺激传至脊髓后角的第二神经元的神经细胞(T...

金城江区13738973814: 如何控制大脑切断痛的知觉 -
乌奋保儿: 疼痛的闸门控制理论 为了解释为什么思想和情绪能够影响疼痛知觉,Ronald Melzack和Patrick Wall提出了一个理论.他们认为在脊髓背角可能存在闸门机制.小型神经纤维(疼痛感受器)与大型神经纤维(普通感受器)激活发射细胞(...

金城江区13738973814: ...1883年他出版了专著《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书中概述了自由联想和关于心理意象的问卷调查这两项在实验心理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 -
乌奋保儿:[答案] (1)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 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厘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A项“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过人...

金城江区1373897381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病理心理 第2题 (3) 分 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方面表... -
乌奋保儿:[答案] 1.D 2.A 3.C 4.C 5.A 6.B 7.A 8.C 9.D 10.B 11.B 12.D 13.B 14.C 15.B 16.B 17.C 18.D 19.A 20.D

金城江区13738973814: 记忆有选择性 探索大脑怎样抑制痛苦的事情 -
乌奋保儿: 早在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有些痛苦的事情,人不愿意再想起,就会被自动抑制而遗忘.这种说法被普遍接受,但却一直缺乏理论基础,人们一直不清楚大脑是如何抑制痛苦记忆的.近日,勒冈大学和斯坦福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