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投稿:权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巧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但是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批评总是不绝于耳。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阅读教学到底怎么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期中的一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到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为此,近几年来我坚决摈弃了逐段串讲串门的模式,并探索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特别是如何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重点词句,有效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呢?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
一、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精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一)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教学中不能对所谓的重点词句加以单一、孤立的分析、讲解或者简单地一股脑儿地对字、词、句面面俱到地“肢解”,也不一厢情愿地设计一些练习横亘在研读品析中,而是保存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意境完美性。以读促解,以读悟法,以读动情。如我在《游山西村》教学中,为指导学生读好“丰年留客足鸡豚”里的足一词,我这样设计教学:
生(有气无力):“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他足吗,同学们!看来,他有点饿,老师也要像山西村的山民一样要准备酒肉给你吃。”学生大笑。
生(洪亮有力):“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好 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足”,不但酒菜足,而且情谊足。
这不仅让学生理解“足”的含义,而且让学生对“足”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可见,教师找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目的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一石数鸟”的效果。
(二)抓住中心句,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学的许多课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仔细思考,全文处处与之紧密相连。如果抓住这些中心词句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 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个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课文写风景优美的段落有哪些?写物产丰富的段落是哪几段?优美的风景体现在哪些景物上?丰富的物产又是什么?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初步懂得整篇课文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来写,用了总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这两个词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三)抓住过渡句或关键词,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框架。
1.抓过渡句。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如《赵州桥》一文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总结了上文,又开启下文,像一座桥梁,使课文的前后部分自然、连贯地衔接,并使课文的结构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
2.抓关键词。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中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眼。凭借这个词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飞夺泸定桥》一课,抓住课题中“飞夺”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分段思路。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飞夺”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① 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容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飞夺”)。
②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从而给课文分段。
③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能精导一词,对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0多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片断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二、针对词句特点,确定词句的教学方式。
全国特级教师虞大明在《走过10年》一书中指出:阅读课训练的内容要淡化篇章意识,要抓住最富表现力的词句,通过理解、转换、运用,达到理解课文,增强语文能力的目的。训练的方式要具体,可操作。训练提示要有明确的指向,以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4]据此,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词句的教学方式。
(一)在语境中悟意
“语境”是一种言语的背景,是制约语意的“场”。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词句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词句的应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教师可借助于模型或实物、表情、表演等创设语境,帮助学生体味词句的含意和情愫。[1]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如果出示投影片,让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眼帘,那么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又如《盘古开天地》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顶天蹬地”,为了让学生发掘它内在的意蕴,在教学该词时,我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表演盘古“顶天蹬地”这个动作并坚持1—2分钟,我则在旁边深情并茂地引读:几百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千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仿佛真的穿越时空,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感受到了他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与文本进行了一次真正的交流对话。
(二)在比较中辨析
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比较在强化感知的差异度、显示事物的不同特质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在词句练习中,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
1.“删除”比较。如教学《花钟》的第一段时,教师将描写花开放的短语删掉,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思考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花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开花……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醒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在这篇课文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段落的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丰富、优美,显然这一训练是极富价值的。
2.“替换”比较。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设计比较题如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长出)
请问“抽出”能否用“长出”来代替?
显然,“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三)在整体感知中深化
有些文章中具有概括作用的语句,由这样的语句引发了对课文的把握。这种方法同“词语突破法”一样,乍一看是从部分入手而不是从整体入手的。但抓这个句子并不是讲这个句子,而是为了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这个句子不过是完成整体认知任务的一个凭借。
例如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小珊迪》一文中,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是全文的中心句,支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这句话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与思考后,了解到这句话共讲了三个内容:一是说小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孩子;第二,说小珊迪具有美好的品质;第三,说小珊迪美好的品质打动人心。
在这个教例中,支老师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中心、结构三个方面的整体认知,为进一步读文理解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认识。[2]
(四)在运用中提升
语言文字训练不仅是理解还要运用。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靠了这些例子让学生训练阅读的能力,训练写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子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运用语言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包括造句、范式作用的句式的仿写、词句的扩写等等。它不仅发挥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但也有一些课文没有明显的关键性的词、句、段,教这些课文是否一定要逐段串讲串问不可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俗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这些课文,教师头脑中应有“攻破一点,举一反三”的设计理念。但选择这“一点”是需要留些脑筋的,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考虑编者的训练意图,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敲定。
当然我们在讲读课文方法上还要不懈地进行改革、丰富和创新,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一、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功夫。
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这类书本有《西游记》、《封神榜》、《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其汲取更多的文学养分,而不是去增加学生学习以外的负担,为此,我们必须得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1)要求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读书。(2)让学生从开始读书便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都用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平时阅读中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用词……可以摘录下来,在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琢磨琢磨,以加深记忆,循序渐进,阅读中积累一些原始的东西。引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记忆。
要善于加以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利用工具书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例如不会的字词,不懂的生活常识用语等。教师经常注意本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使他们的思考问题能力与判断力得到发展,同样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再不会因为区区二三百字的阅读小短文而皱眉头,挠笔头,咬笔头了。我们也在教学阅读中不会因提中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老虎吃天,无处着手,总不见大的效果。同时学生由于在阅读活动中积累了足量的文学素材,在作文时也不会没头没尾,流水帐,错字错词乱句子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产生活动行为的意识源、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第一、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现象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
第二、开展多种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大型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开展和举行一些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速拟提纲复述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由易而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第三、多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如果条件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奖励。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平常做起来就难。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批评、指责,小学生逆反心理强,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受到影响。
三、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目的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阅读能力较弱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因此,我们年级组的研修主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大问题下,我确立的个人研修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是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甲”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哪些具体的景物来突出这个“甲”字?桂林的山究竟有哪些特点?桂林的水又有哪些特点?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初步懂得整篇课文是围绕着这个“甲”字来写,用了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甲”字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如《乡下人家》中“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这句话的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你见过的城里的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乡下见到的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进而比较来理解乡下的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抓住“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把漓江的水说成“碧波”,把游览桂林山水说成“在画中游”,这分明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是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围绕研修主题,本学期我认真地参与各种研修教育活动,在准备集体备课区内展示时,我积极虚心地参加,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组的活动比较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这次研修活动,我自身的素养有所提高,对研修主题有了进一步的探究。我本人在准备中心诊断组的诊断课《乡下人家》时,结合自己的研修主题,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后,听取组内教师的集体备课的建议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上得比较成功。课后,在校内教师评课的基础上,我再次结合自己的研修主题进行反思,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改进、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自身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收获,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提高,尤其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在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还将继续这一研训主题,扎实地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懂每句话,理解大概意思,划出重点。增加阅读量。每天最好读一到两篇文章。

多读多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得多了 自然而然的就培养出语感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①,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阅读空间
提出疑问设下悬念。只有不断思考,才会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所以,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疑问,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想法与猜测进行阅读。在对未知知识的摸索中,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使得在阅读文章后有着更深的记忆。如文章《丑石》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

教育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可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三少一多”,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主题阅读教学
其教学过程,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来指导。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法的4倍以上。我们把这种教法叫做“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两种教学,反映了两种课程观,前者是“教教材”,以传授知识为本,把一套教材当作课程的全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该说,小学语文学科要达到像大纲中要求的那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诸方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阅读教学来完成一篇篇课文的。以达到教学之...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用扩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教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在分别指导学生初看图和初步读文之后,抓住...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师随笔
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阅读习惯也是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高中学生课外几乎没有预习阅读的时间及习惯。为了保证语文学习的时间和阅读质量,可以将学生应在课前进行的预习阅读环节放在课堂内进行。一篇课文,学生自己独特阅读感受与体验是任何高明的讲授所替代不...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抓住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求解答 -
贡飞复方: 1、联系词义入情.抓住一个或一连串的词,通过解析词义达到读得入情入境.例: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人教版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朗读时先标出重音符号,这样孩子...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
贡飞复方: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可学生阅读能力较弱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大困惑,尤其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抓关键词句进行教学也是由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决定的,这个阶段的学...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
贡飞复方: 一、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二、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三、抓住过渡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抓住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
贡飞复方: 一般具有画龙点睛的、意味深长的、拟人的比喻的、用了多种描写方法的句子;还有成语,词语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教学设计 -
贡飞复方: 教学目标:归纳、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利用所学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句子,提高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复习重点: 用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含义.教学过程:一、交...

上饶市17615308877: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推荐.ppt -
贡飞复方: 【内容提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

上饶市17615308877: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词语教学 -
贡飞复方: 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1、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要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

上饶市17615308877: 小学语文教学中捕捉中心的方法有哪些 -
贡飞复方: 采用阅读教学法,由课文题目切入,在抓住关键词在读中去体会重点,把重点词去掉和有重点词的句子经行对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