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人多就一定胜算大吗?

作者&投稿:寿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打仗人多就一定胜算大吗?

符坚本是古代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他率领强大的前秦军队东征西伐。

击败了一个个诸侯小国,而只需最后一战,打败弱于前秦的东晋政权,就基本算是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然而符坚信心十足过于自负,亲率大军于公元383年出兵伐晋。

这一战,史称淝水之战,前秦用多于东晋十倍的兵力结果却反败,霸主符坚也死于此战,前秦随之土崩亡国。

根据史料记载,符坚当时亲率大军号称约三十万人,后来又从国内抽调八千人增援,所以总兵力可以算是接近四十万,而后他进行分兵进攻,调一部分人攻取荆州,结果久攻不下,于是他又分拔荆州一部分人马,也就是说,他亲率的队伍在二十多万人左右,虽然兵力略有缩减,但是对付小小的东晋还是有多余的了?东晋当时也就几万兵力,相比之下,前秦以人数优势足以碾压它,但是为什么最后反而失败了呢?这就是因为人多产生的负担,影响了作战整体安排。

首先符坚的军队虽然人数很多,但他们是多民族部队组成。

彼此之间不熟悉达不到配合作战的默契,而还有一半的士兵是符坚征服当地后临时硬扩编进去的,这类人本来就对符坚存在着意见,甚至心怀怨气。所以上战场时士气极低,完全没有想去拼命的气势。

其次各民族之间语言不通,军令难以传达。

所以行成不了统一有效的指挥,当前秦军前军开始败退,后军就跟着骚乱,这种跑得越快才能活命的思想在小兵中蔓延,因此谁都不想死,所以他们跑的越来越快,孰不知东晋那边只是小股军队,前秦若统一抵抗,可以说亳不费力就能歼灭掉。

最后前秦军队被“自家人”踩死者却比战场死亡人数更多,史上用“蔽野塞川”来形容了这次事件的惨烈。

经过此次大战以后,前秦迅速亡国,北方各民族纷纷离开他的统治自建了国家,而东晋却以少胜多趁机北伐,扩张土壤到了黄河边界,延续了王朝几十年的寿命。

所以符坚之败,败在思想不统一上,人员编制不规划上,若是他能像今天一样,普及普通话,做好军队思想训练工作,我想,历史早就被他改写了。




打仗人多就一定胜算大吗?
根据史料记载,符坚当时亲率大军号称约三十万人,后来又从国内抽调八千人增援,所以总兵力可以算是接近四十万,而后他进行分兵进攻,调一部分人攻取荆州,结果久攻不下,于是他又分拔荆州一部分人马,也就是说,他亲率的队伍在二十多万人左右,虽然兵力略有缩减,但是对付小小的东晋还是有多余的了?东晋当时也就几万兵力,相...

古人带兵打仗不是人越多越好吗,为什么人数多反而会不行?
古人带兵打仗不是人越多就越好的,数量从来就不能够保证你一定会胜仗,你要看领队人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战略计谋等等才会保证你的胜率。相反的人数越多有时候还会是一个问题,带兵人的带兵能力是对一个将领的综合考验,人越多的时候会出现不好管理的局面,导致你作战计划随时可能因为人数多而发生大变...

古人到底都是怎么打仗的?为何都一直不断的扩大军队的规模?
古代行军打仗确实是看人的人数越多越占优势,毕竟古代讲究的是排兵布阵,单兵作战能力本身是十分有限的。毕竟那时候是冷兵器的时代,个体的战斗力提升空间有限,而提升人数是提升整个针对战斗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古代所谓的大军压境,讲的就是军队的事,而不是说个人能力,古代确实也有一些非常精锐的部队...

中国真的跟印度打起仗来,我们的胜算应该很大吧!
肯定赢,阿三的装备,后勤,战斗意志都太垃圾,历史上都被征服几十次了

《孙子兵法》降低战争成本胜算高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回运送。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就是由于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得百姓陷于贫困,临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必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之家资财枯竭,财产枯竭就必然...

孙宏斌的经典语录
26、当你年龄越来越大,当你经历了很多事,你就会知道,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常识。当一件事用常识判断是对的时候,它肯定是对的;当一件事用常识判断错的时候,它肯定是错的。当一件事用常识判断不出对错的时候,你最好别干。制定政策的人,缺常识。适应现有和将有的政策无论多么不合理;调整节奏和价格让自己活着...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他的胜算大吗?
看到了吧,在分兵发展之前旅长都8000人了。李云龙从一千多人发展到一万多人,增长十倍。就算其他团发展没那么快,按5倍来算,也四万多人了。说李云龙被完全碾压不过分吧。对比带兵打仗能力:陈庚作为十大将之一不用对比就比李云龙这个少将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况且还有和李云龙能力不相上下的孔捷、丁伟、...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为什么找英国借钱,而且利息根本不考虑?
这点钱只能维持将士一段时间,一旦战争开始,那么军费那将是一个无底洞,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在背后作支撑。打仗其实就是在拼钱,你的钱越多你的胜算就会越大。再向朝廷索要,朝廷肯定不愿意给,甚至有可能都不会让你去打仗。最后左宗棠就苦思冥想向英国银行借了一大笔钱,解决了问题。英国汇丰银行是当时...

诡计,就是引诱对方犯错误
拿破仑就这么俘虏过奥地利的军队,他在战场上突然和一支奥地利军队遭遇,他的人少,对方人多。拿破仑摆出主力的架式,直接大大咧咧地就命令他们投降。奥军就上当了,举手缴械投降。等他们都缴械了之后才发现,本来是他们可以俘虏拿破仑的,结果反而被拿破仑一诈,就被拿破仑俘虏了。拿破仑能够俘虏奥地利的军队,为什么?因为头上...

怎样不打没把握的人生之仗?
人生之中有时失败一次,要付出半生甚至一生的代价。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成败对你极为重大的事,一定要先做好“知彼知己”,有了胜算的可能才去做,这样就可避免必然的败仗!特别这种事先评估了解的做法,对你日后细致稳妥地做事也有帮助!“不打没把握之仗”,这一点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谨记的。

仓山区19615787161: 现在的战争,人多力量大吗?
宗圣潘干舒: 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了,要靠科技,要靠尖端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指挥.

仓山区19615787161: 古代人打仗是比人数致胜的吗?
宗圣潘干舒: 人数不一定就是决定胜负的原因,关键要精,所谓精兵一百,抵三千,这好像说得是有点夸张,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士气,两军对阵的阵形,心理战也非常的重要,主将很重要,能纵观全局,有谋略,随机应变,主将不能有事,不燃影响军中士气,各部之间的配合,先锋一般都是军中大将或上将,武里非凡不说,胆识过人,还要有一定谋略

仓山区19615787161: 为什么有的人总爱集体行动呢? -
宗圣潘干舒: 其实我不太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在为什么有的人爱集体?还是集体为什么爱以多欺少?两个都回答一下吧: 为什么有的人爱集体:有的人,每天必须和人在一起,天天自己呆着会想死;有的人,每天必须自己独处,不让自己待会儿会想疯....

仓山区19615787161: 打仗是不是人越多越好?包括现代和没枪的时代 -
宗圣潘干舒: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仓山区19615787161: 刘备带500人打大胜仗,带75万人却为何全军覆没 -
宗圣潘干舒: 打仗不一定是人越多越好. 人多需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大部队行军容易暴露目标,庞大的部属的协调行动要有效率……总之不是越多就越能打胜仗,有时候人太多挤在小战场上,只会互相践踏,互相惊扰,反而不如小部队机动灵活,这样的例子不仅仅是夷陵之战,在淝水之战中也是这样.

仓山区19615787161: 一个国家人口多了有什么坏处和好处啊? -
宗圣潘干舒: 1、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多了,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也就多了. 2、人多了,市场就大,商机也就多. 3、人口基数大的话,敌对国家或集团对你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小了,顾及的因素也就会比较多.而且整个国家被征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就丰富,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低,适合于发展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 5、人口多,无论什么总数就大,虽然平均不一定大. 人口少你就从中国的抗日战争说啊.不是中国人口多也是抗站胜利的一个因素啊.

仓山区19615787161: 打架是人多还是武力
宗圣潘干舒: 打架比的不是人多也不是武力 是看谁不怕死 抱着不怕死的心态 相信谁看了都会畏惧的

仓山区19615787161: 为什么古代打仗武将的武力很重要呢?在一场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战场上个人再强也没用的啊,但是为什么往往 -
宗圣潘干舒: 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理解武力了,谋略这种东西咱战略上有用但是队带兵是没什么帮助的,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基层军官的素质和士兵的素质往往能决定战斗的结果.孙子兵法中说“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侵略如火,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仓山区19615787161: 1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武器、战法、战略是不是先进. -
宗圣潘干舒: 主要是取决于经济,打仗就是打钱,首先要经济实力,然后有好的军事人员素质和军事设备,加上国际情势的变化.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仓山区19615787161: 个子高,重量重打架一定占优势吗 -
宗圣潘干舒: 个子高手臂就长,你还打不到他的时候他就能攻击到你.重量重力气就大,就算力量相当了,肉多就扛打.除非是打得中要害,比如裆部,那些地方没有保护,谁也练不到,其他有肉保护的地方,肉多就能挨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