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问政 孔子曰 政在来远附迩翻译

作者&投稿:丰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是什么意思?~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意思是一年后,孔子游历列国,自蔡来到叶,希望来楚碰碰运气,叶公是楚国方城之外的军政重臣兼边防守将,所以孔子要想晋见楚王到楚国发展必通过叶地,先过叶公这关。孔子既至,叶公向其问政。
此句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作者司马迁。原文: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前往叶地。叶公问孔子为政的道理,孔子说:“为政的道理在于招纳远方的贤能,使近处的人归服“。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情况,子路不回答。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对子路说:“仲由,你为什么不对他说:'他这个人呀,学习起道理来不知疲倦,教导人全不厌烦,发愤学习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忘记了忧愁,以致于连衰老就将到来也不知道'。“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年后,孔子游历列国,自蔡来到叶,希望来楚碰碰运气,叶公是楚国方城之外的军政重臣兼边防守将,所以孔子要想晋见楚王到楚国发展必通过叶地,先过叶公这关。孔子既至,叶公向其问政,此事《论语》、《史记》和《韩非子》等都有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子贡曾经询问孔子为何这样回答,孔子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韩非子》)。可见当时叶地因纳入楚国版图不久,民众还不是十分的倾向于楚国。但在《说苑•政理》中却稍有不同。在《说苑》中孔子的说法是:"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这里荆代指楚国,并非指叶地,而且“地广而都狭”与“都大而国小”也大不一样。《韩非子》成书为早,《说苑》是乎更为在理,但无论如何,孔子说的是治国之道,两者皆适用。

话说叶公见孔子语出惊人,又试探问“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回答:“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时两人的观点就相反了,叶公认为父亲偷羊,儿子作证,这是直。孔子却认为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就在其中了。为了这事(指了解孔子观点),叶公又去问子路,子路对不出,于是叶公就对孔子学说有怀疑了。
两人会晤结果没有记载,推断叶公应该对孔子持保留态度,因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叶,返于蔡,孔子这次自我推销没有成功。在刘向的《新序》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张求见鲁哀公,鲁哀公七日都不理他,子张就说了个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很喜欢龙,家里周围都画着龙,一天,真龙下来,叶公却吓得走了。讽刺鲁哀公只是口头好士,却不能用。在孔门弟子心中,这条真龙怕是指孔子了,孔子见叶公正是哀公六年。这也证明了叶公见过孔子后并没有向楚王推荐叶公,导致了孔门弟子的埋怨,也造成了叶公好龙的千古冤案。

同年因为楚救陈一事,楚昭王终于碰见孔子商谈,一见倾心,准备封七百里地给孔子(这也侧面反映当时叶公没有向楚昭王推荐孔子,不然昭王早就见孔子了),最后在令尹子西劝说下才休罢。

政在来远附迩意思是政治的重点在于招纳远处的贤能,使近处的人归附,为什么呢?因为楚国吞并叶国不久,所以人烟稀少,作为楚国的北大门,需要迅速招贤纳士,聚集民众,叶县才能稳固,楚国北方无忧。

上面一段我以前写的叶公沈诸梁传略的一段,都是原创,希望采纳。

孔子从蔡来,叶公子高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为政的道理在于招纳远方的贤能,使近处的人归服。”


蔡甸区15361259709: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邴叶和络: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

蔡甸区15361259709: 请问有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句子 -
邴叶和络: 子路请益,孔子答以“无倦”.请益,即是请孔子加以说明.颜渊篇颜子请问其目,也是请益的意思.无倦,即是先之劳之,永不懈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

蔡甸区15361259709: 孔子治学文言文翻译? -
邴叶和络: 译文 子路问孔子: “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 冉有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蔡甸区15361259709:  翻译下面文言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邴叶和络:[答案]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蔡甸区15361259709: 《论语》子贡问政的文章如何翻译 -
邴叶和络: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蔡甸区15361259709: 文言文翻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邴叶和络:[答案]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

蔡甸区15361259709: 谁有《论语》的全文翻译? -
邴叶和络: 学而第一 『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把学到的东西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

蔡甸区15361259709: 子政问政.子日,进者悦,远来者. - ---这如何做到 -
邴叶和络: 允许我说一个问题.可能我这样不是很礼貌,不过楼主的这句话不是“子政”所说的(其实我看了孔子集语,家语,论语,孔丛子,似乎无此子政这个人.)有句比较类似楼主的话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出自《论语·子路...

蔡甸区15361259709: 文言文翻译 -
邴叶和络: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蔡甸区15361259709: 初一 论语十则 全篇翻译兼逐字翻译 -
邴叶和络: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