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诗我忘记了就是里面有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忘记了,这首诗的全文能告诉我吗?

作者&投稿:将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一首古诗说的是重阳,我只记得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那首诗叫什么,谁记住了全部,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说的是九月九日重阳节。
意思: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4、佳节:美好的节日。
5、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6、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扩展资料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诗歌开篇一句就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后两句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然而诗人想到的不只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收句后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现了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2、白话译文:

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兄弟们登高的时候,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3、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4、文学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那首诗我忘记了就是里面有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忘记了,这首诗的全文...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

饿...小儿垂钓这首诗我忘记了...记得滴人请告诉我!!急!!!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忘掉该忘的人,用一首诗来形容忘记该忘的人
1.相懦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的故事
于是走进店里,只见屋里桌旁坐着一个县令正在歇息。李白对店主说:“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店主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听出李白是用诗谜在问他,心中十分佩服,就答道:“跟您说吧,这是有名的山西老陈醋,味道极佳,先生尽可品尝。”李白说:“醋我可...

好像徐志摩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你若站在风中,我就这样静静看着你就挺...
这是顾城的诗歌《门前》,出自《顾城诗集》原诗句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门前》是首童心外溢的诗,写丁1982年8月,词句平淡明白,以儿童般的遐想完成节律与意境卜的天然纯真。然而,这毕竟是一篇成年人的童话,它不是把美好寄托在遥远的地方,它也不...

徐志摩的陌上花开原文。
徐志摩那些黯然心动的诗句 1.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

泰戈尔诗集赏析
泰戈尔13岁丧母,对母亲的记忆也早已变得模糊,正因如此在他的这首诗里,反复说着“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对母亲的记忆却又在模糊中升起温情,可能不记得她的样子,但永远都不会忘记她的温暖。泰戈尔的诗句仿佛有把时光放缓的力量,空气中浮动着的合欢花香、回旋的玩具、哼唱的歌谣,都以肉眼可见的...

记得有一首诗里面同时出现了六个地方,现在忘记了,谁可以告诉我啊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这两首诗以写鹿门景色为内容,诗中却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地名。嵌入的方法是前一句的末一字与第二句的头一字组成一个地名。这样就组成了桂溪、鱼台、百泉、石门、新野、菊潭六个地名。陆龟蒙见到...

《示儿》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2、作者:宋代的陆游 3、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儿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示儿》的古诗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原文:《示儿》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承德县15173323096: 有一首古诗说的是重阳,我只记得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那首诗叫什么,谁记住了全部,求… -
大叔俭迪维:[答案]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承德县15173323096: 谁记得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里面有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
大叔俭迪维: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承德县15173323096: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首诗,原文是什么? -
大叔俭迪维: 是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

承德县15173323096: 每逢佳节倍思亲整首古诗 -
大叔俭迪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百度汉语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

承德县15173323096: “每逢佳节胖三斤”全诗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 -
大叔俭迪维: 这是一首打油诗.全诗如下: 《胖胖诗》 每逢佳节胖三斤, 仔细一瞧三公斤. 减肥拼命小半年 , 未到功成又过年 . 人瘦穿啥都百搭, 人胖穿啥都白搭.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胖三斤.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吃猪肉少一人. “每逢佳节...

承德县15173323096: 每逢佳节备思亲.后面是什么?出自哪首诗或词啊? -
大叔俭迪维:[答案] 您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遥知兄弟登高处,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释】 ①异乡:他乡. 为:做. 异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 ③遥知:这里是在遥远的地方想象着的意思. ...

承德县15173323096: 有一首诗我忘了就记得其中一句,又是一夜秋风凉,帮我把完整的读出来 -
大叔俭迪维: 【作者】:佚名. 【诗题】:《无题》 闲来春雨秋风凉,一过淮河日影长.院落黄发跳石阶,石阶青绿转鹅黄. 默默蝉声藏,转眼一季忙.大雪满朔北,胡笛又苍凉. 曾经少年不知愁,黑发三日薄染霜. 梦里过客笑眼望,望回廊,秋螽藏,人世短,人间长. 星汉西楼夜未央...... 在网络上寻不见你的'又是一夜秋风凉'原诗,找到相近的诗词提供给你,供你参考.

承德县15173323096: 哪一句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 中秋节,人们往往因“月圆而人不圆”,就会产生“每逢佳 节倍思亲”的感觉.下边的诗句都是写月亮的,哪一句... -
大叔俭迪维:[选项] A.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B.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承德县15173323096: “遍插荆棘少一人”出自哪首诗? -
大叔俭迪维: 是不是打错字了,我好像记得只有这首诗:>中的诗句,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