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曲辞赏析《西厢记》

作者&投稿:施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厢记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了 解 作 者
王实甫
《西厢记》故事的来源
_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___ 北宋苏轼曾在诗词里多次引用《莺莺传》的材料.秦观,毛滂都写过莺莺故事〔调笑转踏〕词.宋,金对峙时期,南戏里出现《张珙西厢记》,没有流传.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董解元把轻薄文人张生改变为用情专一的青年;把深受封建礼教压抑的莺莺塑造成为能够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少女;加上对正面人物如红娘,法聪,白马将军和反面人物如郑恒,孙飞虎,老夫人等的刻画,初步完成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改造.
《董西厢》是说唱艺术,它以六分之一篇幅叙述孙飞虎与法聪,白马将军的战斗,不免偏离篇末提出的"才子合配佳人"的主题.至于对张生,莺莺,老夫人等人物性格的塑造,虽已扭转了《莺莺传》的思想偏颇,但有些地方为了耸动听众迎合小市民的情趣,在着力描摹书中人物的情态时,不免有过火的地方.唱词说白的生动,泼辣,是说唱家的长技,但通俗有余,优雅不足,未能充分显示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张生和莺莺的性格特征.这些地方,只有到了杰出戏曲作家王实甫手里才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从而完成了崔张故事由说唱诸宫调到杂剧的重新创造.
故事梗概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
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惊 艳
听琴
赴约
赖简
赖婚
闹斋
饯行
佳期
主题思想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 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
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结构安排与戏剧冲突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展开的冲突.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此外,《西厢记》还有由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种种矛盾引起的另一条戏剧冲突的线索,这些冲突虽然属次要,却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常常和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推动戏剧情节一环扣一环地发展,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这正是《西厢记》令人叫绝之处. 《西厢记》的角色不多,戏却很多,情节曲折.
《西厢记》的结构规模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空前的.它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惯例,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因此它避免了其它元杂剧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度的模式化的缺点,能够游刃有 余地展开情节,刻划人物.这是王实甫的一个创举.
人物形象塑造 《西厢记》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王实甫很善于按照人物的地位,身份,教养以及彼此之间的具体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鲜明地将其表现出来.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一百种.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_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 "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也正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难怪封建卫道士要视之为"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曾明令禁毁,甚至道光二十四年浙江学政还在省城设局收毁之,后来类似情况还不断重演.一些封建帮闲还大造舆论:"《西厢》,《玉簪》等,诸淫亵之戏,亟宜放绝,禁书坊不得yu卖也".他们说《西厢记》是"淫书之尤者","看了《西厢记》,到老不成器",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他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嚼舌而死",死后被打入阿鼻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全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

《西厢记》
第六才子书
——(明末清初)金圣叹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夺魁.
——(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 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
长亭送别
《西厢记》之
离愁别恨的绝唱
节选部分情节背景
莺莺,张生冲破礼教的樊篱,自主选择了婚姻,经过激烈斗争,迫使老夫人接受这一实事之后,老夫人再生枝节,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剧情层次,拟小标题,并说说切分的理由,
以别宴前后的时间发展为线索,精心安排19支曲子,集中刻画了崔莺莺送别的心情.依据时间及剧情发展,本折分为四个层次:
1,送别途中.共三曲两科白.写赶赴长亭路上的情景.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的心绪.
2,长亭饯别. 共八曲五科白.写的是在长亭别宴上的场景,突出刻画了崔张二人痛苦无奈的心情.
3,长亭分别 . 也是六曲五科白.写的是莺莺对张生的嘱咐.
4,别后目送.共两曲.写分手后莺莺心情.
戏 眼
离愁别恨
送别途中
怨功名
念羁旅
忧重娶
长亭饯行
长亭分别
分别目送
愁别离
赏析曲词
1,读完这套曲词,你印象最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在体现这一特点的曲子中选取出你喜欢 的,并说说理由.
这折戏情节 十分简单,读完后印象 最深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挥之不去的凄婉氛围:那高蓝的秋空,萎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四围的山色,夕阳的古道……在我们心中永远定格为"秋天的故事".用原文说,就是"早是离人伤感受,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用"暮 秋天气",营造出环境,背景和气氛,来渲染烘托人物内心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就是这折戏最突出的特点. 最能体现这种情景交融特色的曲子有[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等.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名曲鉴赏
景物(意象的选择)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霜林醉

离人泪

一切景语皆情语
哀怨忧伤
空间广阔色彩斑斓
意境
凄美悲凉
一,意象的组合,
典雅华美 :
二,情感的抒发,
委婉含蓄 :
三,动词的运用,
恰到好处 :
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
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
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前四句,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
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
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中,
经霜 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
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劝《太和正音谱》
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这一折开头一曲《正宫·端正好》,即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来十分脍炙人口.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真是无风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1,"碧云天,黄花地",来自范仲淹的《苏暮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滚绣球):要抓住表示依恋不舍的词语和三个"恨"字.这是一首咏叹曲."迟""疾""系""挂""快快""却告了"------又早"松了""减了",每一句都在咏叹不忍分离的苦楚.三个"恨"反复出现,越"恨"含义越深广,表现了炽热而又复杂的感情.垂垂的柳丝,在莺莺的眼中成为拴马的缰绳,疏朗的树林,也可挂住斜阳的绳索.拉住心爱的人儿不再前行,拖住将落的太阳,让时光永驻.周围的景物一切都成为莺莺抒发心中离愁的对象.经历了千辛万苦,多少波折,才结束了苦苦相思,还未等倾吐衷曲,又被发誓"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狠心母亲逼迫分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了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尤其是"马儿 tun tun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更是绝妙,马儿慢慢行,是莺莺的希望,更是张生的心愿,再慢也要前行,车儿只得快跟. 一慢一快,紧相追随,多希望马停车偎,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代,永在长亭.这一番微妙的心理,真是把莺莺的情思,写得淋漓尽致,真不知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一煞):要抓住"夕阳古道 "意象和两处 幻觉."夕阳古道 "萧瑟凄凉,不仅增添了苍凉的意味,更给人无穷联想,包含许多"潜台词".怅然痴立,极目远送,产生幻觉,先是耳闻无声,一片寂静中竟忽有马嘶传来;后恍恍惚惚对自己的举动举止竟无法理解.
(收尾):要抓住车儿"装不下许多愁"这一构思精妙处.离愁原是抽象的,这里借鉴了前人的用法,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了痛苦的深重.
2,四支曲子,两支在开头,两支在结尾,它们抒发的感情是不是一样 试结合第二,三部分曲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不一样.如果说开头两支曲子抒发的只是痛苦之情的话,那麽,到第二,三部分,作者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具体复杂的内涵,袒露在我们面前的是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其中有忧虑: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还有埋怨: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更有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止,停妻娶妻,忘情负义.这些忧虑,埋怨,不安,都是与莺莺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练习: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
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
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
相府千金催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
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
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
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
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
地吗 "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
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
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
改写[滚绣球]
修长的柳丝挽不住远行的脚步,萧瑟的树木止不了迫近的日暮,唉,马儿怎会了解离别的苦楚 夕阳又怎能体会相思的孤独,幸福的清泉为你在瞬间干枯……从今以后,伤心向谁来倾诉
《长亭送别》[一煞] 改写 青山, 你为什么阻隔了送行的目光 疏林怎么这般无情, 四周升起的暮霭 遮住你远行的背影 夕阳的古道 吹刮着让人心痛的寂静 莫非是马儿也不忍分离 才发出阵阵的嘶鸣 恍惚间 我听到你归来时马啼的声音 为你送行, 在这秋风中 在这十里长亭.
[收尾]改写 山影寂寞 包围 重叠的泪水 夕阳萧瑟 冰冷的花 蕊 还在 等谁 车载来思念的气味 带不走秋风的寒冷 还在等谁 空气里布满了心事 装不下 也无法入睡
[
阅读下面的曲词,完成1-4题.
[正宫·端正好]
[ 耍孩儿]
[四煞]
[一煞]
[收尾]
1,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答案:C."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2.对[ 耍孩儿]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答案:C 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3.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答案:D 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4.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
答案:D 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5,试以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6,【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夕阳:秋草独行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宜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霖·寒蝉凄 切》
7,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长亭
长亭短亭是古时设在官道旁的供旅客休息的亭子,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即言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折戏的文采性首先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长亭送别》这折戏充分表现了一对恋人被迫分离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在凄凉的气氛和痛苦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戏剧冲突在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发展。
《长亭送别》充分表现出《西厢记》作为一部抒情诗剧的艺术特色。开头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词句和意境,运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写情,情景交融,构成凄清哀婉的诗的艺术境界。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①(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
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
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殷的气氛。
但剧中写惠明和尚的唱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式,请看剧本第二本《楔子》:
[正官][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仟》,风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昝。
[收尾]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这是高亢激越,掷地有声的英雄誓词。
剧本中也不乏幽默解颐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著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著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著她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一段的曲白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红娘十分俏皮的“供词”,逼真地表现了红娘的绝顶聪明和老夫人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上面所举数例可使我们对《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西厢记》在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性情的刻划方面则使我们对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剧作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活动服务的,剧本为一部崔张爱情诗剧,剧作者描摹环境,突出诗情画意,结合人物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生花妙笔。剧中展开情节冲突的环境为僧舍普救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普救寺理想化地写成一个“幽雅清爽”,饶有诗意的胜境,请看:“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在这里,经常佛殿上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森严的罗汉菩萨、烧香的婆子俗客,以及念经的和尚,一概略而木写,而只写了相近青霄的琉璃殿、幽静的僧房以及青色的苔、红色的落花,使男女主人公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千古称颂的风流佳话。下面再看第三本第二折写莺莺的闺房是“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 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钉犹灿”。这里通过描绘莺莺的闺房,创造了一种幽深闲静,香气弥漫的美好氛围,这与茸茸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即使在剧中个别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在刻划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首肯。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剧中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便会感到人物的至情至性(或典型性格)无不一一凸现,令人有其声如其口出以至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戏剧不同于小说或其他文艺形式,后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戏剧则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不同的声口说话,以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西厢记》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请看第二本第一折,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莺莺则提出著名的“五便三计”:第一计献身于贼,第二计献尸于贼,老夫人皆认为不可,于是有第三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认为此计较可,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陷于贼中。此时,好一个张生,在众目注视下出场了:“(末鼓掌上云)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一句“何不问我!”有力地表现了张秀才的才智胆识,使人感到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无能的懦夫,而是临危不惧的勇士。由此,张生在众僧人和莺莺、红娘的心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这种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
莺莺: “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
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 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声口,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小姐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语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小姐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划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作品对民间俗语的吸收运用。当然,这也是为刻划各种人物不同性格服务的。纵观全剧,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请看第二本《楔子》惠明和尚出场所唱:[滚绣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怎惹草拈花没掂三。……
上述曲子中有口语: “打参”、 “驳驳劣劣”、 “忑忑忐忐”、 “天生敢”、“没拈三”,成语则有“虎窟龙潭”、“斩钉截铁”、“惹草拈花”等,通过这些口语成语的运用,刻划了惠明和尚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性格。
又请看剧作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有些曲子:“[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性情馅,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上述曲子中出现好些成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性情 ”、“将没做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很好地表现了红娘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这些成语口语俗语在曲辞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传神地刻划了人物性格,又使曲子通俗易懂并且琅琅上口,使全剧达到华美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地运用民间俗谚口语,是使这部剧作语言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性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
意惹人情牵。
“临去秋波那一转”乃曲中之眼,美而传神。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t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娟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下面再请看《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这里无庸再一一例举。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说到诗与词,若数词句华美、文采璀灿莫过唐诗宋词。《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采性。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第二本第一折营茸的唱词:“[混江龙]……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则是化用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生查子》句:“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苏东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者
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采用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化用这些诗词当中的经典名句,使之贴合剧中的人物,感情及环境,从而使这部剧作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璀灿文采。
《西厢记》的文采性在语词优美、娟丽动人方面确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作的文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类似这种精妙的迭字词还有许多,这类迭字词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写影写情述事皆臻妙境。其他的还有三十余种的修辞技巧就不一一例举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性是作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西厢记》文采璀灿的语言特色,绝不是形式主义的堆砌词藻,雕琢造作,使人晦涩费解。全剧语言华美秀丽而流畅自然,达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③的境界,这是同时代以及其他著名戏曲作者所不能企及的。
还必须指出, 《西厢记》是有着严格韵律限制的戏曲作品,要在一定的规矩内作出切合人物环境戏情又合乎韵律的精美曲辞,绝非易事,比如第一本第三折中张生唱:“[么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第二本第四折中莺莺所唱: “……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六字中三押韵,极不易制作,剧作者填写得既合韵律,又拟声写情,精美绝妙,确非大手笔不可。明朝何良俊所写的《四友斋丛说》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之雄”,然哉斯言。
三、结语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①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西厢记》第7—8页,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下文引《西厢记》均见此书。
②[宋]朱烹《观书有感》诗句,见(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7页。
③[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灾培良宰》诗句,《全唐诗》170卷,第1752页。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①(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
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

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殷的气氛。

但剧中写惠明和尚的唱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式,请看剧本第二本《楔子》:

[正官][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仟》,风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昝。

[收尾]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这是高亢激越,掷地有声的英雄誓词。

剧本中也不乏幽默解颐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著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著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著她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一段的曲白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红娘十分俏皮的“供词”,逼真地表现了红娘的绝顶聪明和老夫人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上面所举数例可使我们对《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西厢记》在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性情的刻划方面则使我们对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剧作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活动服务的,剧本为一部崔张爱情诗剧,剧作者描摹环境,突出诗情画意,结合人物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生花妙笔。剧中展开情节冲突的环境为僧舍普救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普救寺理想化地写成一个“幽雅清爽”,饶有诗意的胜境,请看:“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在这里,经常佛殿上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森严的罗汉菩萨、烧香的婆子俗客,以及念经的和尚,一概略而木写,而只写了相近青霄的琉璃殿、幽静的僧房以及青色的苔、红色的落花,使男女主人公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千古称颂的风流佳话。下面再看第三本第二折写莺莺的闺房是“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 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钉犹灿”。这里通过描绘莺莺的闺房,创造了一种幽深闲静,香气弥漫的美好氛围,这与茸茸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即使在剧中个别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在刻划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首肯。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剧中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便会感到人物的至情至性(或典型性格)无不一一凸现,令人有其声如其口出以至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戏剧不同于小说或其他文艺形式,后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戏剧则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不同的声口说话,以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西厢记》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请看第二本第一折,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莺莺则提出著名的“五便三计”:第一计献身于贼,第二计献尸于贼,老夫人皆认为不可,于是有第三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认为此计较可,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陷于贼中。此时,好一个张生,在众目注视下出场了:“(末鼓掌上云)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一句“何不问我!”有力地表现了张秀才的才智胆识,使人感到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无能的懦夫,而是临危不惧的勇士。由此,张生在众僧人和莺莺、红娘的心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这种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

莺莺: “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

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 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声口,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小姐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语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小姐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划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作品对民间俗语的吸收运用。当然,这也是为刻划各种人物不同性格服务的。纵观全剧,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请看第二本《楔子》惠明和尚出场所唱:[滚绣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怎惹草拈花没掂三。……

上述曲子中有口语: “打参”、 “驳驳劣劣”、 “忑忑忐忐”、 “天生敢”、“没拈三”,成语则有“虎窟龙潭”、“斩钉截铁”、“惹草拈花”等,通过这些口语成语的运用,刻划了惠明和尚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性格。

又请看剧作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有些曲子:“[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性情馅,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上述曲子中出现好些成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性情 ”、“将没做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很好地表现了红娘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这些成语口语俗语在曲辞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传神地刻划了人物性格,又使曲子通俗易懂并且琅琅上口,使全剧达到华美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地运用民间俗谚口语,是使这部剧作语言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性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
意惹人情牵。

“临去秋波那一转”乃曲中之眼,美而传神。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t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娟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下面再请看《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这里无庸再一一例举。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说到诗与词,若数词句华美、文采璀灿莫过唐诗宋词。《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采性。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第二本第一折营茸的唱词:“[混江龙]……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则是化用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生查子》句:“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苏东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者
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采用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化用这些诗词当中的经典名句,使之贴合剧中的人物,感情及环境,从而使这部剧作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璀灿文采。

《西厢记》的文采性在语词优美、娟丽动人方面确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作的文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类似这种精妙的迭字词还有许多,这类迭字词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写影写情述事皆臻妙境。其他的还有三十余种的修辞技巧就不一一例举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性是作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西厢记》文采璀灿的语言特色,绝不是形式主义的堆砌词藻,雕琢造作,使人晦涩费解。全剧语言华美秀丽而流畅自然,达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③的境界,这是同时代以及其他著名戏曲作者所不能企及的。

还必须指出, 《西厢记》是有着严格韵律限制的戏曲作品,要在一定的规矩内作出切合人物环境戏情又合乎韵律的精美曲辞,绝非易事,比如第一本第三折中张生唱:“[么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第二本第四折中莺莺所唱: “……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六字中三押韵,极不易制作,剧作者填写得既合韵律,又拟声写情,精美绝妙,确非大手笔不可。明朝何良俊所写的《四友斋丛说》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之雄”,然哉斯言。

三、结语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①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西厢记》第7—8页,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下文引《西厢记》均见此书。

②[宋]朱烹《观书有感》诗句,见(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7页。

③[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灾培良宰》诗句,《全唐诗》170卷,第1752页。


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
滚绣球这段曲词,比较多地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儿、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金钏减玉肌等等所有这些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亭送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赏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赏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第一个场面--莺莺赴长亭途中的三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联系剧情)复制粘贴的不要来我也不是没有自己找过好吗... 赏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第一个场面--莺莺赴长亭途中的三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联系剧情)复制粘贴的 不要来 ...

《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的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
赏析 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全折一共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端正好...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意思是:枫叶秋天是红的,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的脸一样。林中这么多枫叶,都被离人的眼泪染红了,足见泪水之多。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高二语文教案
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二、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明确: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如《脱布衫》的“下...

关于《长亭送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深衷密意,语短情遥。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绚丽多姿的元代戏剧时,我们不能不为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那一曲哀婉悱恻、情意幽眇的骊歌深深打动。崔莺莺与张珙两情相悦,却横遭老夫人干涉。无奈之下,张珙不得不在成婚的次日别妻远行,上朝取应。于是,“遍...

《长亭送别》曲辞赏析《西厢记》
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在刻划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首肯...

...中哪一个字最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2)王实浦《长亭送别》
当首推“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枫叶秋天是红的,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的脸一样。林中这么多枫叶,都被离人的眼泪染红了,足见泪水之多。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晓来谁染...

西厢记忠于爱情的曲辞是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崔莺莺希望张生忠于爱情的曲辞是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即是脍炙人口的《长亭送别》。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 的产物,没有丝毫的世俗考虑和利害打算。

长亭送别 体会下边曲词的情味,说明他们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中...
1,对仗,用典故。描写景物,烘托气氛。借景抒情。。2,排比。叠字。3,比拟。4,对仗,引用。还有比喻,是比喻中的借喻。把名利比成蜗牛角,苍蝇头,极言其小。把一对情人比成鸳鸯。都是形象生动地说明,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秦城区17156117038: 急求:《西厢记》长亭送别的鉴赏! -
乌连能全: 没找到现成的文章,给你提供点写作资料吧. 前人后人共赏《长亭送别》 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

秦城区17156117038: 长亭送别 赏析 -
乌连能全: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 -
乌连能全: 长亭送别》充分表现出《西厢记》作为一部抒情诗剧的艺术特色.开头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词句和意境,运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写情,情景交融,构成凄清哀婉的诗的艺术境界.下面《滚绣球》一曲,则以主观的情感去驱遣客观的景物,...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中“ 长亭送别”中对'一煞'所说的 赏析 -
乌连能全: 尽管莺莺和张生难舍难分,张生还是上马走了.这时莺莺流连徘徊,极目远送,思绪万端,不忍回去.作者在这里安排了一支名为【一煞】的曲子.这段曲词有景有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浑然一体.这里的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对场景的赏析 -
乌连能全: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 长亭送别任取一段鉴赏 200字.谢谢 -
乌连能全: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相邻醉 都是离人泪 恨 相见得晚 怨 分别得急 柳丝长 玉骢难系 恨不得玉疏林挂住斜晖 伯劳东去燕西飞 万水千山何日归 眼中流尽血和泪 心底还同未烬灰 我为送行先防你去 你未登程先约归期 合欢未几离愁又相继 昨夜成婚今朝就别离 此一去鞍马秋风自调理 顺时善保千金体 君瑞此去非得已 愿君珍重保玉躯 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 切莫为乌角虚名蝇头小利 扯散鸳鸯两下里 切莫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誓不归欸

秦城区17156117038: 帮我找找《长亭送别》的资料
乌连能全: 赏析]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由莺莺主唱,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这折戏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它以赴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话别以及别后思情为序,展现了一卷情景交融的暮秋别离图,主要通过19支曲子,集中刻画了莺莺送别时深细而复杂的心绪,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细腻、纯真而又充满内心矛盾的少女形象.莺莺的离愁别绪,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的严重束缚和压制.这折戏景物描写与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烘托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和微妙的心理.曲词雅俗相济,自然而华美,修辞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实甫深厚的语言功力.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对场景的赏析 -
乌连能全: 碧云天,万里晴空,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黄花地,虽美犹凄,不禁让人想起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西风紧,北雁南飞”,一个“紧”字点出秋风之急,秋之萧瑟.抬头望去,北雁南迁,此情此景,与人之离去相照应,更是凄凉.大雁秋去春归,人呢?今日一别,又将何日归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由经霜的红叶这一暮秋之景发出疑问,以红叶醉酒由景入情,引出离人泪.秋之萧杀配以离人的伤心泪.烘托出离别之际的悲伤,抒发了莺莺心中的悲痛之情,与“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相呼应,表现出深深的离愁别绪.这些景物是含情的,我们称之为意象.一个“泪”沟通了情与景的关系,使所有的景物都染上了离别的愁绪

秦城区17156117038: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鉴赏 越详尽越好~ -
乌连能全: http://hi.baidu.com/caoting0515/blog/item/5df2ab01049797051c95836b.html很详细的鉴赏

秦城区17156117038: 赏析《长亭送别》中人物形象 -
乌连能全: 1、崔莺莺的形象特征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