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关于战国诸侯的问题!!

作者&投稿:满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主要诸侯过先后有哪些~

春秋初年有:宋、郑、齐、鲁、卫、楚、秦、晋、申、陈、蔡、燕、曹、虢、唐、虞、邢、许、吴、越,还有许多小国。
起初宋国爵位最高,郑国最牛,是第一个和周王朝开战的诸侯国。
到齐桓公后,齐国变得最强,楚国也兴起,然后楚国一直很强。
晋文公之后,晋国力压齐国,最强的就变成晋楚两国。秦穆公灭掉西戎,也渐渐强大。
春秋末年,晋国被六大夫把持,国力削弱,吴越兴起,吴国曾经差点灭掉楚国,而越国勾践灭掉了吴国,但吴越终究昙花一现。

韩赵魏瓜分晋国后进入战国时代,那个时候就是战国七雄了,当然还有郑卫宋鲁越等小国,不足挂齿。
起初齐国威王用邹忌为相,称霸一时,韩赵魏楚燕皆拜服。
然后魏国的魏文侯比较厉害,但是庞涓败于齐国孙膑后,魏国不复强大。
至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后,秦楚变得最强,其他国家就只有常常朝秦暮楚了。至张仪苏秦合纵连横后,秦国已经成为第一。
但是秦国最终灭掉了六国,完成一统。

  鉴于格式限制,不是表格。将就下:


  公元前 干支 周 秦 齐 楚 晋 赵 魏 韩 燕
  姜齐 田齐
  475 丙寅 元王1 厉共公2 平公6 惠王14 定公37 襄子1 孝公23
  474 丁卯 2 3 7 15 出公1 2 24
  468 癸酉 贞定王1 9 13 21 7 8 30
  455 丙戌 14 22 宣公1 34 20 21 43
  454 丁亥 15 23 2 35 21 22 成公1
  4451 庚寅 18 26 5 38 敬公1 25 4
  445 丙申 24 32 11 44 7 31 文侯1 10
  442 已亥 27 躁公1 14 47 10 34 4 13
  440 辛丑 考王1 3 16 49 12 36 6 15
  438 癸卯 3 5 18 51 14 38 8 文公1
  433 戊申 8 10 23 56 幽公1 43 13 6
  431 庚戌 10 12 25 简王1 3 45 15 8
  428 癸丑 13 怀公1 28 4 6 48 18 11
  425 丙辰 威烈王1 4 31 7 9 51 21 14
  424 丁巳 2 灵公1 32 8 10 桓子1 22 武子1 15
  423 戊午 3 2 33 9 11 献侯1 23 2 16
  415 丙寅 11 10 41 17 烈公1 9 31 10 24
  414 丁卯 12 简公1 42 18 2 10 32 11 简公1
  410 辛未 16 5 46 悼子1 22 6 14 36 15 5
  408 癸酉 18 7 48 3 24 8 烈侯1 38 敬侯1 7
  407 甲戌 19 8 49 4 声王1 9 2 39 2 8
  404 丁丑 22 11 康公1 和子1 4 12 5 42 5 11
  401 庚辰 安王1 14 4 4 悼王1 15 8 45 8 14
  399 壬午 3 惠公1 6 6 3 17 10 47 烈侯1 16
  395 丙戌 7 5 10 10 7 21 14 武侯1 5 20
  388 癸巳 14 12 17 17 14 桓公1 21 8 12 27
  386 乙未 16 出子1 19 1 16 3 敬侯1 10 文侯1 29

  公元前 干支 周 秦 齐 楚 晋 赵 魏 韩 燕
  姜齐 田齐


  384 丁酉 安王18 献公1 康公21 和子3 悼王18 桓公5 敬侯3 武侯12 文侯3 简公31
  383 戊戌 19 2 22 齐侯剡1 19 4 13 4 32
  380 辛丑 22 5 25 4 肃王1 9 7 16 7 35
  379 壬寅 23 6 (亡)26 5 2 10 8 17 8 36
  376 乙巳 26 9 8 5 13 11 20 哀侯1 39
  375 丙午 烈王1 10 9 6 14 12 21 2 40
  374 丁未 2 11 桓公1 7 15 成侯1 22 懿侯1 41
  369 壬子 7 16 6 宣王1 (亡)20 6 惠王1 6 桓公1
  368 癸丑 显王1 17 7 2 7 2 7 2
  362 已未 7 23 13 8 13 8 昭侯1 8
  361 庚申 8 孝公1 14 9 14 9 2 文公1
  356 乙丑 13 6 威王1 14 19 14 7 6
  349 壬申 20 13 8 21 肃侯1 21 14 13
  339 壬午 30 23 18 威王1 11 31 24 23
  337 甲申 32 惠文王1 20 3 13 33 26 25
  334 丁亥 35 4 23 6 16 后元1 29 28
  332 已丑 37 6 25 8 18 3 宜惠王1 易王1
  328 癸巳 41 10 29 怀王1 22 7 5 5
  325 丙申 44 13 32 4 武灵王1 10 8 8
  324 丁酉 45 更元1 33 5 2 11 9 9
  320 辛丑 慎靓王1 5 37 9 6 15 13 燕王哙1
  319 壬寅 2 6 宣王1 10 7 16 14 2
  318 癸卯 3 7 2 11 8 襄王1 15 3
  314 丁未 赧王1 11 6 15 12 5 19 7
  311 庚戌 4 14 9 18 15 8 襄王1 昭王1
  310 辛亥 5 武王1 10 19 16 9 2 2
  306 乙卯 9 昭王1 14 23 20 13 6 6


  公元前 干支 周 秦 齐 楚 晋 赵 魏 韩 燕
  姜齐 田齐


  300 辛酉 赧王15 昭王7 珉王1 怀王29 武灵王26 襄王19 襄王12 昭王12
  298 癸亥 17 9 3 顷襄王1 惠文王1 21 14 14
  295 丙寅 20 12 6 4 4 昭王1 li王1 17
  283 戊寅 32 24 襄王1 16 16 13 13 29
  278 癸未 37 29 6 21 21 18 18 惠王1
  276 乙酉 39 31 8 23 23 安li王1 20 3
  272 己丑 43 35 12 27 27 5 桓惠王1 7
  271 庚寅 44 36 13 28 28 6 2 武成王1
  265 丙申 50 42 19 34 孝成王1 12 8 7
  264 丁酉 51 43 齐王建1 35 2 13 9 8
  262 己亥 53 45 3 考烈王1 4 15 11 10
  257 甲辰 58 50 8 6 9 20 16 孝王1
  256 乙巳 (亡)59 51 9 7 10 21 17 2
  254 丁未 53 11 9 12 23 19 燕王喜1
  250 辛亥 孝文王1 15 13 16 27 23 5
  249 壬子 庄襄王1 16 14 17 28 24 6
  246 乙卯 秦王政1 19 17 20 31 27 9
  244 丁巳 3 21 19 悼襄公1 33 29 11
  242 己未 5 23 21 3 景珉王1 31 13
  238 癸亥 9 27 25 7 5 韩王安1 17
  237 甲子 10 28 幽王1 8 6 2 18
  235 丙寅 12 30 3 赵王迁1 8 4 20
  227 甲戌 20 38 楚王负刍1 代王嘉1 魏王假1 (亡于9) 28
  225 丙子 22 40 3 3 (亡)3 30
  223 戊寅 24 42 (亡)5 5 32
  222 己卯 25 43 (亡)6 (亡)33
  221 庚辰 26 (亡)44

诸侯王 其爵位就类似于后来的王爵 其称呼为“大(da)王” 其子称为“公子”,继承人为“世子” 女儿通常也称为“公主” 其夫人就称为“夫人” *古代是一夫一妻制,一妻多妾 所以诸侯王的妻称为“王后”这是以下称上的称法 但总体来说都是“夫人” 从秦始皇嬴政之始 国家统治者才有了专有称呼“朕” 在此之前没有特定自称词语 屈原在《离骚》中就自称为“朕”所以在秦以前国家统治者都没有特有自称词语 但常见的自称为“寡人”“孤”但这些任何人都可以用 不存在越级的情况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大王

古称诸侯的儿子:
《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诸侯的女儿亦称“公子”:
《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论语原话,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 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寡人

望采纳

皇上 殿下 公主 王后 寡人

1,王爷 2,王子 3,郡主 4,王妃 5,孤

个人答案,不一定正确~!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六个霸主的成语及其典故有哪些?
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在多是称公,如秦穆公,但楚王为什么都称王...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爵位多为周王分封世袭而来,爵为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中公爵的爵位最高、分封土地最多、实力最强,所以公爵们才有能力相互吞并壮大,出现了五霸七雄。战国时期随着王室的没落,诸侯势力的壮大,实力雄厚的公爵们开始自我膨胀,公爵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与虚荣心,...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有什么不同?
1.时间与国家不同: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分别对应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

哪七个诸侯是战国最杰出的代表?
每段历史都有它们存在的特有的意义,战国也不例外,不过诸侯国纷争不断,时而结盟,时而攻伐,这种混乱的关系,让很多的读者大为伤脑筋,其实我们换个方法解读,就会发现战国的历史其实很有意思,比如我们把战国看成一个班级,诸侯是学生,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美诠释了战国的历史。毫无尊严的...

关于春秋战国的常识
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 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 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提起春秋时期,我们就能想到当时的群雄争霸,战乱四起,互相牵制,民不聊生的局面。但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春秋时期会出现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局面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春秋时期之前的王室已经十分衰败了,当时皇权旁落,而且十分分散,分散在了各个诸侯上,诸侯们掌握的权力日益壮大的时候,...

关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成语故事和启示
战国七雄: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故事: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利与弊简答
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二、弊:诸侯争霸使得整个国家兵连祸接,没有宁日,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奴隶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

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秦朝如何破解
战国时期周天子以形同虚设,各个国家都划分势力范围,称霸称王,秦国作为强国,他除了正面用武力交锋,秦王暗地里派眼线到各国去探查,了解他们的动向,从而知道其实力大小,最后各个击破,统一中国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大事记
周惠王四年(前673年) 因周王室内乱,郑伯和虢公率兵攻占王城,送周惠王复位,惠王赐郑伯虎牢以东的土地作为酬谢。周惠王二十年(前657年) 楚侵郑。次年(前656年)取得中原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召集鲁、宋、陈、郑、卫、许、曹等诸侯国,计划攻楚,自此,郑国成为齐、晋、秦、楚等大国争夺对象,...

德昌县13752067685: 求关于战国问题15个, -
圭寿阿尔: 1、战国七雄指哪几个国家? 秦楚燕韩赵魏齐 2、马陵之战的失败方是哪个国家? 魏国 3、战国时期的哪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的晋国分裂出来的? 韩、赵、魏 4、秦孝公在位时,重用哪位改革家实行变法? 商鞅 5、长平之战的参战国? ...

德昌县13752067685: 关于战国诸侯的称呼问题 -
圭寿阿尔: 两周 春秋 战国由严格的等级秩序,这一时期实行分封制.由周天子予以分封.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称王,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等等. 地下的诸侯国共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在这里公的等级最高,仅次于王,其余依次类推.主要诸侯国的国军都称为公,如由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等等.在公的诸侯国内,依次向下分封,例如晋国当时下面的大臣就成为伯或者侯,例如智伯是伯、范氏、中行氏应该是侯. 但是有些国家,例如楚国,在当时被视为蛮夷,不尊周王法度,敢于和周王朝干架,自称为王,如楚庄王、楚怀王等.

德昌县13752067685: 战国公元前350年左右的各诸侯形式求战国时代公元前350年左右的各诸侯形式, -
圭寿阿尔:[答案] 字写错了,是“形势”

德昌县13752067685: 春秋战国是诸侯的问题
圭寿阿尔: 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是可以称王的.诸侯为王臣,世袭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中只有宋国是公爵,齐、鲁、晋等为侯爵,秦、郑等为伯爵,而楚国只是子爵,故史书中称“齐侯”、“晋侯”、“秦伯”等等.至于称呼“齐桓公”、“晋文公”,则是死后所赋予的尊敬的谥号,皆为“公”,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进一步的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的谥号则都僭越称“王”了.而楚国称王则是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不服从于周朝,自立为王,实质上楚国只世袭子爵. 至于你所问的有关名号的排序,从历史简表上看,倒没发现有严格的规律.

德昌县13752067685: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问题 -
圭寿阿尔: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说诸侯争霸这一上层建筑的实质问题,那么就应该从经济上找原因,从生产力上找原因.分封崩溃是诸侯争霸体现出来的表面问题;而深层原因则追究于井田这一社会赖以存在 维系的经济基础.和上题基本一致的思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开放表面上是由于各国开展改革变法,各大思想都开放出来去适合改革的浪潮,在改革中一展思维的先进性,看来,改革是需,思想是供;但这些依然是表面的,深层次的问题是井田的瓦解,因而让诸侯无法在原有社会秩序下继续发展,才寻求新的道路.这才是思想解放的根源.

德昌县13752067685: 春秋战国诸侯的称谓的问题 -
圭寿阿尔: 周朝采取了封建诸侯的政策,分封:鲁\ 姬姓,侯爵.齐\ 姜姓,侯爵.晋\ 姬姓, 侯爵. 宋\ 子姓,公爵.楚\ 芋姓,子爵.……1 “公”是爵名,五等之首曰公; 其余大国称侯; 小国称伯、子、男.(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如:宋襄公之“公”是爵名. 晋文侯之“侯”为爵名 2 诸侯称国君,也可称爵名;侯爵、伯爵诸侯在封国内也可以通称“公”.如:齐桓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齐公即齐侯. 3 王,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春秋时周衰 ,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僭号称“王”, 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如:前704年,芈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楚开始称王.齐威王-田因齐,于前334年,称王.

德昌县13752067685: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
圭寿阿尔: 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由于周天子实力衰弱,各国诸侯都想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各诸侯国通过不同程度的变法,国家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思想的萌芽和成长.反过来,新思想的发展又指引着社会的前进方向.奴隶社会向封...

德昌县13752067685: 关于战国七雄的问题 -
圭寿阿尔: 这是司马迁对管仲的赞扬.齐国任用了一个管仲为相,就使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成就了霸业,能九次聚合诸侯,号令天下,这都是出自管仲的谋略.

德昌县13752067685: 战国秦朝时期的一些问题. -
圭寿阿尔: 1,简单,赵国拦路,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推行的胡服骑射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第二,匈奴是个游牧民族,占了汉人的土地没有用,武帝时期匈奴也没有大规模入侵的意思. 2.当时周天子封的国都在中...

德昌县13752067685: 春秋时期诸侯国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化 -
圭寿阿尔: 变化可以用两点概括:1、小国和弱国多被大国兼并.2、大国中也有变化:晋国一分为三---赵国,魏国,韩国.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是在春秋后期称霸的,但是现在...齐国发生田氏代齐,即国君换成姓田的,不是原来姜家的天下了.最后余下最强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剩下的小国如鲁国,卫国,宋国等不足道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