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大事记

作者&投稿:桓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国君年表~

  鲁国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鲁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鲁炀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鲁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鲁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鲁厉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鲁献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鲁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鲁武公 姬敖 前825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鲁懿公 姬戏 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年
  鲁废公 姬伯御 前806年-前796年 在位11年
  鲁孝公 姬称 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
  鲁惠公 姬弗涅 前768年-前723年 在位46年
  鲁隐公 姬息姑 前722年-前712年 在位11年
  鲁桓公 姬允 前711年-前694年 在位18年
  鲁庄公 姬同 前693年-前662年 在位32年
  鲁闵公 姬启 前661年-前660年 在位2年
  鲁厘公 姬申 前659年-前627年 在位33年
  鲁文公 姬兴 前626年-前609年 在位18年
  鲁宣公 姬馁 前608年-前591年 在位18年
  鲁成公 姬黑肱 前590年-前573年 在位18年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鲁悼公 姬宁 前467年-前437年 在位31年
  鲁元公 姬嘉 前436年-前416年 在位21年
  鲁穆公 姬显 前415年-前383年 在位33年
  鲁共公 姬奋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鲁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鲁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鲁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鲁文公 姬贾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鲁顷公 姬雠 前279年-前256年 在位24年


  齐国

  (姜氏)
  齐太公 姜尚 (前1046年--前1000年) 47年
  齐丁公 姜及 (前999年--前???)
  齐乙公 姜得 (前???--前???)
  齐癸公 姜慈母 (前???--前???)
  齐哀公 姜不辰 (前???--前863年)
  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3年
  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9年
  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12年
  齐成公 姜说 (前803年--前795年) 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64年
  齐厘公 姜禄甫 (前730年--前698年) 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12年
  齐前废公 姜无知 (前686年--前686年) 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43年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前643年) 3月
  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前613年) 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4年
  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17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28年
  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前489年) 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4年
  齐平公 姜骛 (前480年--前456年) 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26年


  (田氏)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年
  齐前废王 田剡 (前378年--前375年) 4年
  齐桓王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37年
  齐宣王 田辟疆 (前319年--前301年) 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19年
  齐后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44年


  郑国

  郑桓公 姬 友 在位36年 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 姬掘突 在位27年 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 姬寤生 在位43年 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 姬 忽 在位1年 前700年
  郑厉公 姬 突 在位4年 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 姬 忽 在位2年 前696年—前695年(复位)
  郑子亹 姬子亹 在位7月 前694年
  郑子婴 姬 婴 在位14年 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 姬 突 在位7年 前679年—前673年(复位)
  郑文公 姬 踕 在位45年 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 姬子兰 在位22年 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 姬子夷 在位1年 前605年
  郑襄公 姬子坚 在位18年 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 姬 沸 在位2年 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 姬 睔 在位14年 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 姬 恽 在位5年 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 姬 嘉 在位36年 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 姬 宁 在位16年 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 姬 趸 在位13年 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 姬 胜 在位38年 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 姬 易 在位8年 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 姬 丑 在位31年 前454年—前424年
  郑幽公 姬 已 在位1年 前423年
  郑繻公 姬 骀 在位27年 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 姬 乙 在位21年 前395年—前375年

  宋国

  宋微子 子启
  宋微仲 子衍
  宋宋公 子稽
  宋丁公 子申
  宋前闵公 子共
  宋炀公 子熙
  宋历公 子鲋祀
  宋厘公 子举 (前859-前831)在位28年
  宋惠公 子覵 (前830-前800)在位30年
  宋哀公 (前799) 在位30年
  宋戴公 子武庄 (前799-前766)在位34年
  宋武公 子司空 (前765-前748)在位18年
  宋宣公 子力 (前749-前729)在位19年
  宋穆公 子和 (前728-前720)在位9年
  宋殇公 子与夷 (前719-前711)在位10年
  宋庄公 子冯 (前710-前692)在位19年
  宋后愍公 子捷 (前691-前682)在位11年
  宋前废公 子游 (前682) 在位1年
  宋桓公 子御说 (前681-前651)在位31年
  宋襄公 子兹父 (前650-前637)在位14年
  宋成公 子王臣 (前636-前620)在位17年
  宋中废公 子御 (前620)
  宋前昭公 子杵臼 (前619-前611)在位9年
  宋文公 子鲍 (前610-前589)在位22年
  宋共公 子瑕 (前588-前576)在位13年
  宋平公 子成 (前575-前532)在位44年
  宋元公 子佐 (前531-前517)在位15年
  宋景公 子头曼 (前516-前451)在位64年
  宋后昭公 子特 (前450-前404)在位47年
  宋悼公 子购繇 (前403-前396)在位8年
  宋休公 子田 (前395-前373)在位23年
  宋辟公 子辟兵 (前372-前370)在位3年
  宋后废公 子剔成 (前369-前329)在位41年
  宋康王 子偃 (前328-前286)即在位47年

  吴国

  古公禀父 (前?-前?)
  吴伯 太伯 (前?-前?)
  仲雍 (前?-前?)
  季简 (前?-前?)
  叔达 (前?-前?)
  周章 (前?-前?)
  熊遂 (前?-前1039)
  柯相 (前1038-前1009) 在位30年
  强鸠夷 (前1008-前958) 在位51年
  余桥疑吾 (前957-前920) 在位38年
  柯卢 (前919-前861) 在位59年
  周繇 (前860-前829) 在位32年
  屈羽 (前828-前795) 在位34年
  夷吾 (前794-前762) 在位33年
  禽处 (前761-前723) 在位39年
  转 (前722-前682) 在位41年
  颇高 (前681-前672) 在位9年
  句卑 (前671-前621) 在位51年
  去齐 (前622-前586) 在位35年
  吴王 寿梦 (前585-前561) 在位25年
  吴王 诸樊 (前561-前548) 在位13年
  吴王 余祭 (前548-前531) 在位17年
  吴王 余眛 (前531-前527) 在位4年
  吴王 僚 (前527-前515) 在位12年
  吴王 阖闾 (前515-前496) 在位19年
  吴王 夫差 (前496-前473) 在位23年


  越国

  越王 姒无余 (前1981年之前)
  越王 姒丕诚 (前621之前)
  越王 姒无壬 (前621—前591)
  越王 姒无译 (前591—前565)
  越王 姒夫镡 (前565—前538)
  越王 允常 (前538—前497)
  越王 勾践 (前497-前465)
  越王 鹿郢 (前464-前459)
  越王 不寿 (前459-前449)
  越王 朱勾 (前449-前412)
  越王 姒翳 (前411-前376)
  越王 诸咎 (前376.7—10)
  越王 姒错枝 (前375-前374)
  越王 之侯 (前375-前363)
  越王 无颛 (前363-前355)
  越王 无强 (前355-前333)
  越王 姒玉 (前333-前306)


  楚国

  熊蚤 (前1046年--前???)
  熊丽 (前???--前???)
  熊狂 (前???--前???)
  熊泽 (前???--前???)
  熊艾 (前???--前???)
  熊瞻 (前???--前???)
  熊胜 (前???--前???)
  熊杨 (前???--前???)
  熊渠 (前???--前???)
  熊挚 (前???--前???)
  熊延 (前???--前848年)
  熊勇 (前847年--前838年) 10年
  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年
  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年
  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22年
  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年
  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年
  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年
  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年
  楚武王 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年
  楚文王 熊赀 (前689年--前675年) 15年
  楚堵敖 熊艰 (前674年--前672年) 3年
  楚成王 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年
  楚穆王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年
  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年
  楚共王 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年
  楚康王 熊招 (前559年--前545年) 15年
  楚郏王 熊员 (前544年--前541年) 4年
  楚灵王 熊围 (前540年--前529年) 12年
  楚平王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年
  楚昭王 熊珍 (前515年--前489年) 27年
  楚惠王 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年
  楚简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年
  楚声王 熊当 (前407年--前402年) 6年
  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年
  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年
  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年
  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年
  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前296年) 33年
  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年
  楚考烈王 熊元 (前262年--前238年) 26年
  楚幽王 熊悍 (前237年--前229年) 9年
  楚哀王 熊犹 (前228年--前228年) 2月
  楚王 熊负刍 (前228年--前223年) 6年

  晋国

  唐叔虞 姬虞 (前1042年--前???)
  晋侯燮 姬燮 (前???--前???)
  晋武侯 姬宁族 (前???--前???)
  晋成侯 姬服人 (前???--前???)
  晋厉侯 姬福 (前???--前859年)
  晋靖侯 姬宜臼 (前858年--前841年) 18年
  晋厘侯 姬司徒 (前840年--前823年) 18年
  晋献侯 姬籍 (前822年--前812年) 11年
  晋穆侯 姬费王 (前811年--前785年) 27年
  晋殇叔 姬殇 (前784年--前781年) 4年
  晋文侯 姬仇 (前780年--前746年) 35年
  晋昭侯 姬伯 (前745年--前740年) 6年
  晋孝侯 姬平 (前739年--前724年) 16年
  晋鄂侯 姬却 (前723年--前718年) 6年
  晋哀侯 姬光 (前717年--前709年) 9年
  晋小子侯 姬小子 (前708年--前705年) 4年
  晋缗侯 姬缗 (前704年--前679年) 26年
  曲沃桓叔 姬成师 (前744年--前731年) 14年
  曲沃庄公 姬鳝 (前730年--前716年) 15年
  曲沃武公(晋武公) 姬称 (前715年--前677年) 39年
  晋献公 姬诡诸 (前676年--前651年) 26年
  晋惠公 姬夷吾 (前650年--前637年) 14年
  晋怀公 姬圉 (前637年--前637年) 1年
  晋文公 姬重耳 (前636年--前628年) 9年
  晋襄公 姬欢 (前627年--前621年) 7年
  晋灵公 姬夷皋 (前620年--前607年) 14年
  晋成公 姬黑肩 (前606年--前600年) 7年
  晋景公 姬据 (前599年--前581年) 19年
  晋厉公 姬寿曼 (前580年--前573年) 8年
  晋悼公 姬周 (前572年--前558年) 15年
  晋平公 姬彪 (前557年--前532年) 26年
  晋昭公 姬夷 (前531年--前526年) 6年
  晋顷公 姬弃疾 (前525年--前512年) 14年
  晋定公 姬午 (前511年--前475年) 37年
  晋出公 姬凿 (前474年--前452年) 23年
  晋哀公 姬骄 (前451年--前434年) 18年
  晋幽公 姬柳 (前433年--前416年) 18年
  晋烈公 姬止 (前415年--前389年) 27年
  晋孝公 姬欣 (前388年--前357年) 32年
  晋静公 姬俱酒 (前356年--前349年) 8年


  秦国

  秦非子 前900年~前846年 在位54年
  秦公伯 前846年~前844年 在位2年
  嬴仲 前845年~前822年 在位23年
  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秦襄公 敬仲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静公 早逝
  秦宁公 竫公 前715年~前698年 在位18年
  秦出公 谋杀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任好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嬴罃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嬴和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嬴荣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嬴后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厉共公 嬴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灵公 嬴肃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简公 悼子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献公 师隰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驷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荡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嬴稷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嬴柱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嬴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嬴政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
  秦二世 嬴胡亥 前209年-前207年 在位3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前206年 在位47天

  燕国

  燕召公 姬奭 (前?-前1046)
  燕侯 姬克 (前?-前?)
  燕侯 姬旨 (前?-前?)
  燕侯 姬舞 (前?-前?)
  燕侯 姬宪 (前?-前?)
  燕侯 姬和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惠侯 元常 (前865-前827) 在位38年
  燕厘侯 姬庄 (前826-前791) 在位36年
  燕顷侯 (前790-前767) 在位24年
  燕哀侯 (前766-前765) 在位2年
  燕郑侯 (前764-前729) 在位36年
  燕穆侯 (前728-前711) 在位18年
  燕宣侯 (前710-前698) 在位13年
  燕桓侯 (前697-前691) 在位7年
  燕庄公 (前690-前658) 在位33年
  燕襄公 (前657-前618) 在位40年
  燕前桓公 (前617-前602) 在位16年
  燕宣公 (前601-前587) 在位15年
  燕昭公 (前586-前574) 在位13年
  燕武公 (前573-前555) 在位19年
  燕前文公 (前554-前549) 在位6年
  燕懿公 (前548-前545) 在位4年
  燕惠公 (前544-前536) 在位9年
  燕悼公 (前535-前529) 在位7年
  燕共公 (前528-前524) 在位5年
  燕平公 (前523-前505) 在位19年
  燕简公 (前504-前493) 在位12年
  燕献公 (前492-前465) 在位28年
  燕孝公 (前465-前450) 在位15年
  燕成公 (前449-前434) 在位16年
  燕闵公 (前434-前403) 在位31年
  燕厘公 姬载 (前403-前373) 在位30年
  燕后桓公 (前372-前362) 在位11年
  燕后文公 (前361-前333) 在位29年
  燕易王 (前332-前321) 在位12年
  燕王 姬哙 (前320-前312) 在位9年
  燕昭王 姬职 (前311-前279) 在位33年
  燕惠王 (前278-前272) 在位7年
  燕武成王 (前271-前258) 在位14年
  燕孝王 (前257-前255) 在位3年
  燕王 姬喜 (前254-前222) 在位33年


  韩国

  韩武子 姬万
  韩献子 姬厥
  韩宣子 姬起
  韩贞子 姬须
  韩简子 姬不信
  韩庄子 姬庚
  韩康子 姬虎
  韩武子 姬启
  韩景侯 姬虔
  韩烈侯 姬取
  韩文侯
  韩哀侯
  韩懿侯
  韩昭侯
  韩宣惠王
  韩襄王 姬仓
  韩厘王 姬咎
  韩悼惠王
  韩王 姬安

  以下是详细地址,各诸侯的都有,非常详细,你自己去看吧。史料典籍,还原真实的历史 战国时代诸侯国世系

  http://hi.baidu.com/%D1%CC%D3%EC%D0%F9/blog/item/ced21ea9f440ccbaca130c3a.html
  http://hi.baidu.com/%D1%CC%D3%EC%D0%F9/blog/item/e4748dee5484dc1dfcfa3c3a.html

史记里有,可以看一下

春秋(前770-前475年)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 郑武王随平王东迁。次年灭郐,平王四年又灭东虢,在此地盘上重建郑国。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区别于西周时陕西的郑国,故将春秋、战国时郑、韩都城称为新郑。
周平王二十八年(前743年) 郑庄公母武姜为叔段请封地,庄公给京(邑名,故址在今荥阳市东南)地使居之,所以又称叔段为京城大叔。
周桓王二年(前718年) 郑军败燕师于虎牢(今荥阳市汜水镇西)。
周惠王四年(前673年) 因周王室内乱,郑伯和虢公率兵攻占王城,送周惠王复位,惠王赐郑伯虎牢以东的土地作为酬谢。
周惠王二十年(前657年) 楚侵郑。次年(前656年)取得中原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召集鲁、宋、陈、郑、卫、许、曹等诸侯国,计划攻楚,自此,郑国成为齐、晋、秦、楚等大国争夺对象,国势日衰。
周惠王二十三年(前654年) 齐国率诸侯伐郑,围新密,郑求救于楚。
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 滑人叛郑,郑国出兵征滑(在巩义市境)。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 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出奔,避乱于坎陷(今荥阳市穆沟)。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 晋伐楚获胜,筑王宫于践土(今郑州古荥镇西)迎周襄王,大会诸侯,史称“践土之盟”。自此,晋文公称霸。
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 晋师、秦师围郑,郑伯派烛之武赴秦说秦伯,两国结盟。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 秦军偷袭郑国,行至滑地,郑国商人弦高发现,便赶了自己的牛群,冒充是郑国使臣,前来犒赏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有所准备,不敢再去偷袭,便灭滑而回。
周匡王五年(前608年) 晋赵盾攻郑,楚�贾救郑,挫晋军于棐林(在中牟、新郑之交)。
周定王元年(前606年)-周定王十年(前597年) 楚军多次入侵郑国。前597年,楚军占领郑国,入其皇门,郑襄公肉袒牵羊,赴楚军请罪,楚军因此后退30里。晋国派大将荀林父救郑,屯兵于敖、鄗(在今荥阳市东北)间,与楚军大战,晋军大败,史称为“邲之役”。
周灵王元年(前571年) 晋国多次率诸侯之师侵郑,在虎牢筑城,长期驻军以威胁郑国。虎牢筑城开始于此。
周灵王十八年(前554年) 郑国新旧贵族斗争激烈,子展、子西率国人攻杀子孔。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公孙侨)为卿。
周景王三年(前542年) 郑国人常聚集在乡校里,议论国家的是非,大夫然明认为是在诽谤朝政,请子产封闭乡校,子产没有同意,说:“是我师也,若之何毁之?”
周景王七年(前538年) 郑子产制订“丘赋”,规定原属采邑主的不服兵役的人要出军赋、服兵役。
周景王九年(前536年) 郑子产“铸刑鼎”。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 郑太叔率兵镇压萑符(泽名,属圃田泽一部分,今郑州市东15公里的圃田村)一带的奴隶暴动,尽杀之。

战国(前475-前221年)

周元王七年(前469年) 晋知伯筑城宅阳(古荥阳城前身)屯兵以威胁郑国。次年,出兵伐郑。
周威烈王八年(前418年) 郑繻公伐韩,败韩军于负黍(今登封市西南)。
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年) 韩国伐郑,占领阳城(今登封市告成)。
周烈王元年(前375年) 韩国灭郑,将韩国都城自阳翟迁于郑(今新郑市)。
周烈王四年(前372年) 魏军在马陵岗(今新郑市东北)败韩军。
周显王二年(前367年) 赵与韩攻周,将周分为东周、西周两小国,东周都巩(今巩义市)。
周显王九年(前360年) 魏国兴工开凿鸿沟。鸿沟自荥阳引黄河水向东南流,与济、汝、淮、泗水会合。
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 韩昭侯用郑国京(今荥阳市东南)人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实行改革,使韩国富兵强。
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年) 合纵政策失败,魏、赵二国联军攻韩,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救韩,大败魏赵联军于华阳(今新郑市城北20公里)。
周赧王五十一年(前264年) 秦将白起攻韩,占韩城池9座,建广武城,设立敖仓,成为全国最大的存粮之所。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秦将蒙鷔攻韩,韩国献出成皋等地给秦国,秦国疆域扩大至大梁(今开封)附近,秦在此置三川郡,三川郡初治洛阳,后迁荥阳。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 秦军攻韩,擒韩王安,韩国亡,秦国在此地置颍川郡(辖今新郑、登封、禹县、许昌等地)。

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末君主纣,建立了周朝,这就是西周。西周时,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全国土地和人民都归他所有,他用封侯建国的方法交给诸侯和大夫统治。西周时期农业比商朝更发达,青铜铸造,陶器,纺织等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文字多铭刻在青铜器上,叫做钟鼎文或金文,所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也就更为丰富。

西周代传300多年,到公元前770年,幽王亡国,平王东迁于洛邑(洛阳)开始了东周历史。东周分为两断,春秋和战国。春秋从公元770年(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公元前722年算起)到公元前476年(也有人说到公元前403年)共300年左右。

东周春秋时期,诸侯左右了天子。据说周初分封诸侯几百个国,到春秋时只剩下一百多个。其中较强大的有齐,晋,楚,秦,鲁,卫,燕,宋,陈,蔡,郑,曹,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这此国家都想当霸主,因此连年生发兼并和战争,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在斗争过程中,诸侯国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就这是史书中所说的“春秋五霸”。

尽管春秋时代社会动荡,战争不止,但社会历史依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战争过程中,各民族人民频频来往,相互影响,这就加快了各族人民之前的渗透,同化和融合的步伐。众多小国的合并,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战国的时代,一统天下。

春秋时期,那动荡多变,错综复杂的政治,造成就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他们之中,即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雄心勃勃的霸主;也有卫懿公,晋灵公那样荒淫无道的昏君;还有管仲,晏子那样的伟大政治家;还有屠岸贾,伯(喜否)那样的阴谋家;有曹刿,孙武那样的军事家;也有囊瓦,先索那样的败军愚蠢之将;有孔丘,孟轲那样的圣人学者;亦有督戎,古治子那样愚智的武夫…………

他们的事情,教育了后人,感化了后人,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战国简史:

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定为战国的历史开端,从这一年,到秦始皇灭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现在,我简单来说说七国的疆土地理: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和甘肃东南部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战国中期,就是大战的时候。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

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

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亲政,以李斯为辅,开始大规模的用兵,同时又收买了六国权臣分化其内部,以配合军事。

秦始皇灭六国的时间: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以韩地为颍川郡。

公元前228年,用反间计杀赵将李牧,次年攻下赵都邯郸,活捉赵王迁,公子嘉逃至代,自立为王。公元前226年,秦破燕,燕王喜逃至辽东。次年,秦以河水灌魏都大梁,水淹城破,魏王降。

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率60万兵兵攻楚,活捉楚王,次年秦完全攻占楚国之地。

公元前222年,秦攻燕边东地,活捉燕王喜,攻代地公子嘉,燕赵二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攻占齐都临淄,齐亡。秦国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铁工具开始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开荒能力,种植面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

水利灌溉工程在战国时也有很大发展,最著名的有:秦昭襄王时,李冰开凿的都江堰(在四川灌县附近),解除了岷江水害,又使成都大平原地区,得到灌溉,通航。秦王政时期韩国人郑国,在关中开渠以通泾洛二水,开凿郑国渠。渠长三百多里,使关中之地成为沃野。

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和铁器应用,同时也大大推动手工业发展。冶金,青铜和纺织品,盐业,溱哭的生产都有大发展,至使商业更发达。

战国时期,还是伟人辈出的时代。哲学,文学,史学,儒学,等学术文化取得了辉煌与成就。那时候,孔,墨,弟子满天下,以后又产生了道,法,阴阳,名,兵,农,纵横各家。《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吕氏春秋》《国语》等众所周知的伟大著作相断涌现,对后世中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祥细的得要查<史记><纲鉴>。

简要的有春秋、战国时期大事年表
http://www.dzlgz.com/doc/Legend/Story/Blueski78.htm

可以看司马迁<史记>中的年表部分.


春秋战国一共多少诸侯国?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分为春秋...

春秋战国一共有多少诸侯国?国名都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百零九个诸侯国,包括: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剡、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

春秋战国时期共有多少个诸侯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战国:经诸侯争霸,大国兼并,战国时期共知诸侯国十四国,为齐国 ,楚国 ,燕国 ,韩国 ,赵国 ,魏国 ,秦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卫国 ,中山国 ,巴国 ,蜀国。回答者:浮生有韵 - 秀才 三级 7-30 22:45 周时...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2、战国时期,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以王侯自居。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之后,首先齐魏等五国相互称王,当时除了赵武灵王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尚不能称王。三、战争规模与模式不同:1、春秋时期,各国的战争还是比较讲究礼法的。春秋时期人口较少,所以导致其战争规模相对较小,所打的战役也比较小。当时的战争是以车...

春秋时代的详细历史资料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都喜欢去戚城会盟,戚城究竟有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都喜欢去戚城会盟,并不是说戚城究竟有什么好的宝贝啊,而是这个地方代表了各个诸侯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商讨政治,经济大事的一个占据点。而且这个 地方的人流量也比较大,人来人往,经济繁盛,条件不错,还有个原因就是这个地方早在之前都一直被用作各国诸侯来商议大事的地方,...

春秋战国各诸侯听周朝国君的话吗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和周王朝名义上是君臣和宗藩关系,但实际上周王已无力号令各国。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发生权力争夺,东周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 在河南(今洛阳)的称西周公(或西周君),在巩(今巩义)的称东周公(或东周君),公元前256分别被秦所灭。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

战国与春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的长期动荡,贵族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讲学的风气日益发展。(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到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有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为了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地主经济,加强封建统治,各国先后实行了封建的...

为什么要叫春秋战国时期?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春秋历史
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历史大事】 周平王迁都: 公元前770年,因为...

徐州市13295553909: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事年表 -
郗霭曲伏: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国之间发生的战役3例 -
郗霭曲伏: 长平之战:前260年;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战役 鄢陵之战 灭虢之战(公元前 658年) 假路伐虢 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战国历史 -
郗霭曲伏: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霸不断,请列举这一时期的著名... -
郗霭曲伏: 韩;赵;魏;楚;燕;齐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嬴政在...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战国的纷争 -
郗霭曲伏: 1.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 性质:奴隶主为取得诸侯国的控制权和争夺土地、人口而进行的战争,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2) 意义:①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②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③对于阻止夷狄等游...

徐州市13295553909: 有关战国的历史故事 -
郗霭曲伏: 发生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像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这一时期的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数不胜数,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政治军事人物有管仲、乐毅、孙子、孙膑、武起、商鞅,还有秦齐楚赵燕卫韩等等各个诸侯国的什么齐桓公、秦穆公的这个公那个王的;还有屈原、扁鹊、李斯、吕不韦、田忌赛马、西门豹治邺、荆轲刺秦王等等犹如星汉灿烂的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被我们概括为成语的更是特别多,例如:假道伐国、退避三舍、一鼓作气、完璧归赵、商鞅变法、合纵连横、鸡鸣狗盗、围魏救赵……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精彩?可以去看两本书,叫《东周列国传》和《史记故事》.

徐州市13295553909: 有关战国时期的资料 -
郗霭曲伏: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时期有哪些主要诸侯国?其争霸斗争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
郗霭曲伏: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徐州市13295553909: 春秋时期诸侯国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化 -
郗霭曲伏: 变化可以用两点概括:1、小国和弱国多被大国兼并.2、大国中也有变化:晋国一分为三---赵国,魏国,韩国.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是在春秋后期称霸的,但是现在...齐国发生田氏代齐,即国君换成姓田的,不是原来姜家的天下了.最后余下最强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剩下的小国如鲁国,卫国,宋国等不足道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