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生”的意思?贾’的读音?

作者&投稿:宗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部分的翻译,急求~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侯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赋文这样说:
我恭奉天子诏命,带罪来到长沙任职。曾听说过屈原啊,是自沉汨罗江而长逝。今天我来到湘江边上,托江水来敬吊先生的英灵。遭遇纷乱无常的社会,才逼得您自杀失去生命。啊呀,太令人悲伤啦!正赶上那不幸的年代。鸾凤潜伏隐藏,鸱枭却自在翱翔。不才之人尊贵显赫,阿谀奉承之辈得志猖狂;圣贤都不能顺随行事啊,方正的人反屈居下位。世人竟称伯夷贪婪,盗跖廉洁;莫邪宝剑太钝,铅刀反而是利刃。唉呀呀!先生您真是太不幸了,平白遭此横祸!丢弃了周代传国的无价鼎,反把破瓠当奇货。驾着疲惫的老牛和跛驴,却让骏马垂着两耳拉盐车。好端端的礼帽当鞋垫,这样的日子怎能长?哎呀,真苦了屈先生,唯您遭受这飞来祸!
尾声:算了吧!既然国人不了解我,抑郁不快又能和谁诉说?凤凰高飞远离去,本应如此自引退。效法神龙隐渊底,深藏避祸自爱惜。韬光晦迹来隐处,岂能与蚂蚁、水蛭、蚯蚓为邻居?圣人品德最可贵,远离浊世而自隐匿。若是良马可拴系,怎说异于犬羊类!世态纷乱遭此祸,先生自己也有责。游历九州任择君,何必对故都恋恋不舍?凤凰飞翔千仞上,看到有德之君才下来栖止。一旦发现危险兆,振翅高飞远离去。狭小污浊的小水坑,怎能容得下吞舟大鱼?横绝江湖的大鱼,最终还要受制于蝼蚁。
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支鸮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楚国人把鸮叫做“服”。贾谊原来就是因被贬来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赋文写道:
丁卯年四月初夏,庚子日太阳西斜的时分,有一支猫头鹰飞进我的住所,它在座位旁边停下,样子是那样的自在安闲。奇怪之鸟进我家,私下疑怪是为啥。打开卦书来占卜,上面载有这样的话,“野鸟飞入住舍呀,主人将会离开家”。请问�鸟啊,“我离开这里将去何方?是吉,就请告我;是凶,也请告我是什么祸殃。生死迟速有定数啊,请把期限对我说端详。”�鸟听罢长叹息,抬头振翅已会意。�嘴巴不能说话,请以意相示自推度。
天地万物长变化,本来无有终止时。如涡流旋转,反复循环。外形内气转化相续,演变如蝉蜕化一般。其道理深微无穷,言语哪能说得周遍。祸当中傍倚着福,福当中也埋藏着祸。忧和喜同聚一起,吉和凶同在一个领域。当年吴国是何等的强大,但吴王夫差却以此而败亡。越国败处会稽,勾践以此称霸于世。李斯游秦顺利成功,却终于遭受五刑。傅说原为一刑徒,后来却成武丁相。祸对于福来说,与绳索互相缠绕有什么不同?天命无法详解说,谁能预知它的究竟?水成激流来势猛,箭遇强力射得远。万物循环往复长激荡,运动之中相互起变化。云升雨降多反复,错综变幻何纷繁。天地运转造万物,漫无边际何浩瀚。天道高深不可预测,凡人思虑难以谋算。生死的迟早都由命,谁能知其到来时?
何况天地为巨炉,自然本为司炉工。阴阳运转是炉炭,世间万物皆为铜。其中聚散或生灭,哪有常规可寻踪?错综复杂多变化,未曾见过有极终。成人亦为偶然事,不足珍爱慕长生。纵然死去化异物,又何足忧虑心胆惊!小智之人顾自己,鄙薄外物重己身。通人达观何大度,死生祸福无不宜。贪夫为财赔性命,烈士为名忘死生。喜好虚名者为权势而死,平民百姓又怕死贪生。而被名利所诱惑、被贫贱所逼迫的人,为了钻营而奔走西东。而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被物欲所屈服,对千百万化的事物等量齐观。愚夫被俗累羁绊,拘束得如囚徒一般。有至德的人能遗世弃俗,只与大道同存在。天下众人迷惑不解,爱憎之情积满胸臆。有真德的人恬淡无为,独和大道同生息。舍弃智慧忘形骸,超然物外不知有己。在那空旷恍惚的境界里,和大道一起共翱翔。乘着流水任意行,碰上小洲就停止。将身躯托付给命运,不把它看作私有之体。活着如同寄于世,死了是长休息。内心宁静就如无波的深渊,浮游就如不系缆绳的小舟。不因活着重已命,修养空灵之性不拘泥。至德之人无俗累,乐天知命复何忧!鸡毛蒜皮区区小事,哪里值得忧虑生疑!
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我有过书信往来。到汉昭帝时,他担任九卿之职。

太史公说:我读完《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之后,深受屈原情志的感染,悲伤不已。当我到长沙时,特意去看了屈原沉江自杀的地方,不禁掉下眼泪,由此更加想见他的为人。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又责怪屈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呢?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读过《服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禁默然若失了。

古诗《贾生》的翻译: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注释: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古诗《贾生》原文:
唐代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下面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jia(三声)指贾谊,贾是姓氏.gu(三声)。商人的意思。此处显然是取前者

合并写传是因为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屈原在战国,贾谊在西汉)但两人有相同点:都满腹才华,是当时的大才子;都怀才不遇,受人排挤;结局相似,都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忧郁而死。
屈原的情况大家了解较多,贾谊则相对较少.这里介绍一篇李商隐的《贾生》以增进了解:
贾生
  贾生①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②。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③。
  
  [注释]
  ①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②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
  
  ③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

因为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屈原在战国,贾谊在西汉)但两人有相同点:都满腹才华,是当时的大才子;都怀才不遇,受人排挤;结局相似,都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忧郁而死。“贾”应读"jia

jia读三声,指的是贾谊
因为屈原和贾谊都是怀才不遇、遭遇凄惨的人。而司马迁遭宫刑,其忧愁幽思与此二子相似,所以以写前人而伤自己。正所谓“萧条异代不同时”。

jia(三声)指贾谊,贾是姓氏
和屈原一样怀才不遇,所以放在一起。司马迁经常这样写。

在这我觉得应该念gu,三声!商人的意思!不过这个字也念jia,三声!通常都是姓!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原文(节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正道...

屈原贾生列传注解
楚之同姓:屈、景、昭氏均源自楚国王族,原姓芈,后分支出三姓。屈姓源于楚武王子瑕,封于屈地(今湖北省秭归县东),以此为姓。屈原为屈瑕后裔。左徒:楚国官职名称。闻:通晓,知晓。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求原文加翻译
屈原,名平,是楚国的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博学多才,明晓治乱之道,擅长辞令。在宫中,他与王共商国事,制定法令;对外,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与屈原官位相当,因争宠而心生嫉妒。怀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屈原正在草拟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状,企图夺走草稿,但屈原不给...

翻译“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这句话翻译为: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指:同“旨”;迩(ěr):近;见:同“现”。这句话出自《屈原列传》,其节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列传》介绍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翻译
2014-10-15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中人君无愚……怎么翻译 24 2018-01-24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人君无愚怎么翻译? 1 2012-09-16 屈原贾生列传 字词翻译 7 2011-04-22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部分的翻译,急求 33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接种hpv疫苗对女性这些实质性的好处...

《汉魏六朝散文·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原文鉴赏
近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卷《廖季平论离骚》:“谢无量先生在其《楚辞新论》中说: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楚辞新解》给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个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全篇文意都不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

翻译: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原文: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文: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一、“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出自《屈原列传》。《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般认为太史公变调是由于司马迁寄寓个人“政治忧愤”的需要,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史记以前文献较少,无法表达屈平...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的翻译
理解这个翻译是需要结合原文来分析的,原文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它出自《屈原列传》,记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屈原列传》的由来:《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 无状 ,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当涂柳及克:[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 (1)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都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都出自贾谊.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 -
当涂柳及克:[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 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文言文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什么意思 -
当涂柳及克:[答案] 试为解答如下: 这句话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生(贾谊)”部分. 原句及其上下文如下: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译文: 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选自《史记·... -
当涂柳及克:[答案] 答案:解析:1.C(注意“其”“自”“发”的意思.) 2.B(“害”在此用作动词.) 3.C(例句的“辞”解作“告辞、辞别”;C项同,A项为“推辞”,B项为“致辞”,D项为“托辞、借口”.) 4.D...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生”的意思?贾'的读音? -
当涂柳及克: 下面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贾生》李商隐一诗中有什么典故? 要直接说明典故,不要废话! -
当涂柳及克:[答案] 《贾生》 诗词赏析编辑本段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贾生”,就是贾宜,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翻译几个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中的句子 -
当涂柳及克: 1.于是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以及御史大夫冯敬等人群起而攻之,对皇上说:“贾谊这个人,年纪轻轻,刚有点学问,就一心想把持大权,自作主张,将朝政搞得乱七八糟. 2.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 3.后来看到贾谊的《吊屈原赋》,又奇怪屈原,以他那样的才能,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能容纳呢?但却让自己走上自杀这条路.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司马迁《史记... -
当涂柳及克:[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B两项均读“zhǔ”,A项意为“连缀”,与例句同,B项意为“嘱咐”.C、D两项均读“shǔ”,C项意为“归属”,D项意为“属类” 小题1:可通过语法分析得知. 小题1:理解“秀才”的古今异义. 贾生名叫贾谊...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为什么苏轼评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实不足也”?结合选文内容,写一篇人物选 -
当涂柳及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节选) 贾生名谊①,雒阳人也②.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③.吴廷尉为河南守④,闻其秀才⑤,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⑥,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⑦,乃征为廷尉⑧.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⑨.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⑩,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哈密地区19792389435: 贾谊为什么又叫贾生 -
当涂柳及克: 贾生,即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就是别名,小名之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