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经〉〉是佛教的经吗?

作者&投稿:可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说修慈经是佛经吗?请高僧大德居士教授慈悲开示?末学合十!阿弥陀佛!~

不是。是伪经。

佛也说过佛的法无修无证。寂静涅槃。不修有为法。修清净心故。修离意识故,修自心本质故。

夫真想学佛者,岂专找旁门佐道之伪经来学?大般若经,大涅槃经,楞伽经,楞严经,大宝积经,圆觉经,金刚经,都是最上层的大乘了义经,其他一切小经短经,都不能及也。

特别是大般若经,佛说此法时,十方一切诸佛都请大菩萨前来听法,可见非同一般,绝无仅有。

不是。是伪经。

佛也说过佛的法无修无证。寂静涅槃。不修有为法。修清净心故。修离意识故,修自心本质故。

夫真想学佛者,岂专找旁门佐道之伪经来学?大般若经,大涅槃经,楞伽经,楞严经,大宝积经,圆觉经,金刚经,都是最上层的大乘了义经,其他一切小经短经,都不能及也。

特别是大般若经,佛说此法时,十方一切诸佛都请大菩萨前来听法,可见非同一般,绝无仅有。

这个,在网上查了看
应该是南传佛教的经典,属于巴利文大藏经
《小部- [慈经]》 (The Chant of Metta)
南传北传皆是佛说,既在巴利文大藏中,当然是佛教的经了
《慈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下面转帖一篇文章,应该很能回答师兄的问题
因为内容比较杂,而末学也向来没接触过南传佛教经典,所以没法为师兄整理,请师兄自己看看吧
南无阿弥陀佛

慈经是佛陀给予修禅比丘的无限爱心修习法,它能使人睡眠愉悦、不做恶梦,也可以使人远离一切的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还可以让人容易专注、外貌清新。
宛如母亲守护子女一般,慈经守护着你、我,在未知的成长路上。抛开杂念和烦恼,走入清新安详的非凡境界。

让我们的心跟着慈爱心跳动

应作慈爱经

导言
a 由于慈爱的无比威力,
妖魔不敢掘示畏怖的景象
b 谁若日夜精进修持此慈爱经,
他将能安眠及不会有梦魇.
来吧!让我们共同诵念有此及其它利益之慈爱经文.
1 一个善行者应做,
以获得安宁的事如是:
(他应当)能干.坦诚.绝对忠实谦恭,
及温文不骄傲.
2 知足.易于护持.少则身轻,
简朴.五官安祥及有智虑;
不粗鲁,
不执着家庭.
3 他不该犯上即使是至小的过失,
那是会令智者感到遗憾的.
而他应思想:愿一切众生快乐与安稳,
愿他们常生喜乐.
5 任何存在的众生,
不论是弱或强.
是高大或壮实,
矮小或中等体积,瘦小或肥胖,
6 那些可见到或不可见到,
及那些已出生的,
或那些等待诞生的,
愿一切众生快乐.
8 愿无一人怨恨他人,
或在任何地方轻视任何人,
怀者嗔恨或恶意,
愿他们不互相诅咒
9 就象母亲不惜生命,
保护她的独子一样.
同样地她应该对一切众生,
修习无量的慈爱心;
她应该对一切世界散发无量的慈爱心
10 无论上方.下方.四方,
没有障碍.仇恨和敌对.
11 无论住.行.坐.卧.
只要他不昏睡偷懒,
他应当培育这种觉醒/正念.
这就是现前的梵住.
12 不落入邪见,
持戒并且以见成就(具有如实知见)
降伏对欲乐的贪爱,
他肯定不在降生母胎中.
愿此真言保佑你永远平安;
愿此真言消除你所有的疾病;
愿此真言护持你事事顺利;
慈爱经毕 ——(出自小事戒之小诵经及经集)

慈爱禅诵
佛友们都知道, Metta是巴利文.华文翻译为慈爱---愿大家好的意思.这不只是愿人类好,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如动物.飞禽.鱼类.昆虫.饿鬼等等,

佛陀告诫我们培育慈爱心以便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我们都能散发亲善的思想.我们可以盘腿而坐的姿势或以行走. 站立和躺卧的姿势向众生散发慈爱心.我们也可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向众生散发慈爱心.

在心里散发慈爱心时,我们不大声说NO,只是在心里向众生散发或为他们祝愿.不过,在诵慈爱经时,我们是大声地诵着,这也是向众生散发慈爱心.当诵慈爱经时,我们也可体验平静和喜悦的心境.尤其是跟随着诵经的声调而沉浸于其中时,更能体会此心境.若一组人以和谐的声调诵出慈爱经,我们可感受到整个气氛充满了活力.

诵经时,我们应把杂念撇开.尽量完全投入其中.然后,跟随着声调的起伏.婉转或停顿,感受慈爱心,对众生的亲善思想.让我们的心脏跟随着慈爱心跳动.让他充满慈爱.感知自己向众生散发慈爱心.

若我们明白经文的涵义,我们会有更深的感受.

希望大家能从培育慈爱心中获得喜悦和安宁.在培育慈爱心的当儿,我们的心应是柔软的,暴躁的性情应该是逐渐减少的.心里不会再隐藏着愤怒.无论在何处,对于任何人,我们也不要培育妒忌或怨恨的心里.相反的,我们要撇开和放弃生气和怨恨的心里.我们不要再讨厌任何人,我们将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或误会我们的人.我们会祝愿他好.祝愿所有的人,甚至那些敌视我们的人.

愿大家培育慈爱心和智慧以至完全无嗔.从此不会再生气,愿大家证得涅盘之乐.

愿一切危难皆消除

愿一切担忧与疾病皆消灭

愿你完全没有不幸

那些拥有

孝顺虔诚的心及经常礼敬长辈者

他们将获得四项荣耀

长寿. 美貌. 快乐与力量

慈爱功德经

如是我闻: 有一次世尊安住在舍卫城附近,护法只树给孤长者的只园精舍,世尊召集比丘们然后对他们说:”比丘们,慈爱心能引发出不动摇之心.对于熟悉慈爱心并经常训练的行者,渐次掌握它并形成他的习性,该行者经过培育慈爱心后将获得十一种利益.哪些利益呢?

他安祥入眠; 他快乐醒来; 他睡时没有梦魇; 他受同伴爱戴; 他受众人爱戴;天神保佑他; 他不会被火,毒药或武器所伤害; 他容易获得定力; 他面容庄重;他不会因迷惑而死亡; 倘若他没有证得出世间智慧, 梵天界将是他投生之处

比丘们,因而慈爱心能引发出不动摇之心.对于熟悉慈爱心并经训练的行者,渐次掌握它并形成他的习性,该行者经过培育慈爱心后将获得十一种利益.
.
佛陀说完后,众比丘皆欢喜信受.
附录:
一 位 专 于 修 善 的 人 , 如 想 达 到 安 祥 的 境 界 , 他 必 须 做 到 : 有 才 能 的 、 诚 实 正 直 的 、 完 全 诚 实 正 直 的 、 顺 从 的 、 温 和 的 、 谦 虚 的 。
要 知 足 ; 要 做 一 位 容 易 被 供 养 或 扶 养 的 人 ; 不 要 多 管 闲 事 , 应 把 时 间 用 在 修 行 方 面 与 做 好 该 做 的 事 ; 生 活 要 简 单 ; 控 制 六 根 对 六 尘 的 粘 附 ; 谨 言 慎 行 ; 有 礼 貌 、 不 卤 莽 ; 对 家 人 眷 属 不 要 贪 恋 。
不 能 犯 任 何 些 微 的 过 失, 因 为 有 智 慧 的 人 会 知 道 你 的 犯 错, 而 可 能 谴 责 你。

愿 一 切 众 生 获 得 三 种 快 乐:
1 、 身 体 健 康 快 乐,
2 、 无 有 恐怖,
3 、 内 心 健 康 快 乐。
世 界 上 每 个 地 方 的 众 生, 不 论 是 心 中 有 恐 怖 的 或 没 有 恐 怖 的, 身 体 高 的、 矮 的、 胖 的、 适 中 的、 虚 弱 的 或 强 壮 的。
肉 眼 看 得 见 的 或 看 不 见 的, 住 在 远 方 的 或 近 处 的, 已 出 生 的 或 未 出 生 的。 愿 所 有 一 切 众 生 都 获 得 内 心 健 康 快 乐。
无 论 在 任 何 地 方, 不 要 欺 骗 或 轻 视 任 何 人, 不 要 以 嗔 恚 心 去 伤 害 别 人, 不 要 给 众 生 苦 恼。
如 母 亲 愿 舍 性 命 来 保 护 她 唯 一 孩 子 般 的 慈 爱, 将 此 慈 爱 的 对 象, 扩 展 至 世 界 上 所 有 的 众 生, 以 培 养 成 无 限 量 的 慈 爱 心。
培 养 成 无 限 量 的 慈 爱 心, 慈 心 地 对 待 世 界 上 所 有 的 众 生, 东 南 西 北, 四 维 上 下, 没 有 任 何 的 障 碍, 没 有 任 何 的 憎 恨, 没 有 任 何 的 敌 对。
不 论 行、 住、 坐、 卧, 只 要 在 清 醒 的 时 候, 应 该 专 心 于 练 习 慈 爱 的 静 坐, 以 趣 入 修 行 的 最 高 境 界。
得 到 这 个 最 高 境 界 的 修 行 人, 他 就 会 具 备 有: 没 有 错 误 的 见 解, 守 戒 律, 有 智 慧 的 观 察 力, 舍 弃 六 根 的 欲 望, 而 且 不 再 轮 回 了!
与 人 相 处 时, 有 人 和 蔼 可 亲, 有 人 却 格 格 不 入, 看 我 不 顺 眼。 如 果 当 下 默 诵 慈 爱 经, 对 方 会 起 欢 喜 心, 离 去 时 还 满 脸 微 笑 说, 「再 见」。
心 情 沮 丧 不 知 所 措 时, 读 诵 慈 爱 经, 向 内 心 探 索, 便 能 找 出 解 答, 不 需 外 求。
常 持 诵 慈 爱 经 , 会 产 生 不 可 思 议 的 信 心 及 安 全 感, 能 泰 然 面 对 人 生 的 起 伏 。
吃 进 胃 里 的 食 物 , 怎 么 会 变 成 骨 肉 脑 血 ? 我 们 不 知 道 。 慈 爱 经 怎 么 会 有 这 种 殊 胜 无 比 的 力 量 ? 我 们 也 不 明 白 。 慈 爱 经 的 力 量 非 文 字 语 言 所 能 畅 述 , 而 是 要 亲 身 体 证 。

慈 爱 经 的 由 来
佛 陀 有 一 次 在 舍 卫 城 指 导 禅 观, 众 多 比 丘 接 受 佛 陀 个 别 指 示 禅 观 对 象 后 , 去 森 林 中 坐 在 树 下 修 习。 林 中 树 灵 以 为 比 丘 只 静 坐 数 日 而 不 以 为 意 , 但 得 知 他 们 要 在 三 个 月 修 满 后 才 离 开 , 就 用 尽 各 种 方 法, 日 夜 不 停 地 干 扰, 来 吓 走 他 们。 比 丘 不 堪 其 扰 , 回 去 禀 报 佛 陀, 希 望 另 觅 他 处 , 好 让 他 们 专 心 修 禅 。 佛 陀 教 他 们 唱 诵 慈 爱 经 , 并 吩 咐 他 们 沿 路 唱 诵 , 回 到 原 处 , 一 方 面 用 慈 爱 经 保 护 自 己 , 建 立 信 心, 一 方 面 用 慈 爱 经 发 挥 爱 心 , 回 向 众 生 , 自 利 利 他 。 比 丘 依 教 奉 行, 到 了 森 林 时 , 整 个 僧 团 的 四 周 弥 漫 着 慈 爱 吉 祥 的 光 辉 , 树 灵 见 了 深 受 感 动 , 立 刻 消 除 敌 意 , 全 力 来 临 拥 护 。 比 丘 一 心 禅 修 , 结 夏 期 满, 都 证 得 阿 罗 汉 果 。
修 持 慈 爱 经 可 以 获 得 十 一 种 益 处 :
1、 睡 得 安 稳 , 2、 醒 后 舒 畅 , 3、杜 绝 恶 梦 ,4、亲 切 待 人 , 5、为 非 人 所 喜 , 6、神 佛 保 佑 ,7、不 受 火 毒 武 器 所 害 , 8、 做 事 专 心 ,9、 面 容 安 祥 , 10、临 终 不 乱 , 11、不 堕 三 恶 道 。

慈 爱 静 坐 的 修 持 方 法
佛 陀 开 示 了 一 种 静 坐 法, 称 为 慈 爱 静 坐。 此 方 法 可 以 增 进 我 们 内 心 的 安 祥 与 快 乐。 即 使 到 了 今 天, 能 依 法 修 行 的 人 也 都 有 同 样 的 经 验, 就 是 此 法 非 常 有 效 而 且 可 以 产 生 立 竿 见 影 的 效 果。
慈 爱, 就 像 是 一 位 好 母 亲, 甘 舍 性 命 来 保 护 她 唯 一 的 儿 子 一 般。 如 果 你 也 能 培 养 这 样 的 心, 来 对 待 所 有 的 人 (不 分 阶 级 、 性 别、 种 族、 贫 富、 贵 贱、 亲 疏 … …), 这 时 你 的 慈 爱 心 就 培 养 出 来 了, 心 量 就 可 以 无 限 地 延 伸。
慈 爱, 最 显 着 的 特 色 就 是 没 有 憎 恨、 嗔 心 及 恶 念, 所 以 一 个 人 如 果 培 养 慈 爱, 内 心 会 变 得 更 好, 而 且 整 个 个 性 也 会 随 着 转 变。 一 个 心 量 大 的 人, 才 容 易 成 就 清 净、 平 等、 自 在、 解 脱 等 的 自 然 流 露。 这 样 的 修 持 才 是 当 下 受 用, 自 利 利 他 的 菩 萨 行。 菩 萨 成 就 种 种 境 界 的 慈 爱 心 , 固 然 与 其 他 过 去 生 修 习 经 验 的 累 积 有 关, 但 是, 此 时 此 刻 如 果 我 们 不 发 心 (受 持 慈 爱 经 及 慈 爱 静 坐 法), 请 问 要 到 何 时 才 能 长 养 慈 悲 心? 才 能 修 行 得 力?
虔 敬 受 持 慈 爱 静 坐 法, 会 让 你 这 一 生 不 会 伤 害 众 生, 而 且 会 帮 助 别 人。 如 果 你 修 习 慈 爱 静 坐 稍 稍 有 一 点 点 受 用, 你 会 发 现 自 己 比 以 前 更 快 乐, 内 心 起 了 改 变 (贪、 嗔、 痴 等 习 气 显 着 减 少 了, 面 对 顺、 逆 境 缘, 起 心 动 念 的 幅 度 显 着 减 小 了。) 以 及 别 人 对 你 的 改 变。 所 以 建 议 你 能 够 耐 心 地、 有 规 律 地 在 每 天 清 醒 的 时 刻, 至 少 静 坐 几 分 钟。 并 奉 劝 诸 位 大 德 发 心, 在 有 生 之 年, 受 持 本 经 以 慈 爱 心 对 待 一 切 众 生。 你 将 因 而 体 会 到 多 么 的 快 乐 和 喜 悦。

一、 如 何 练 习 慈 爱 观
1 、 愿 自 己 健 康、 快 乐、 安 祥。
2 、 将 这 相 同 的 愿 望 伸 展 到 你 亲 爱 的 人。
3 、 伸 展 到 没 有 关 系 的 人。
4 、 伸 展 到 你 的 敌 人。
5 、 伸 展 到 所 有 的 人, 没 有 任 何 的 分 别 心。
二、 慈 爱 的 静 坐
了 解 所 有 的 人 和 我 自 己 一 样, 都 想 得 到 快 乐, 并 且 应 该 按 顺 序 地 怀 抱 慈 爱 心, 使 之 伸 展 到 所 有 的 人。
愿 我 快 乐, 没 有 任 何 苦 难, 也 愿 我 的 朋 友、 没 有 关 系 的 人、 怀 有 敌 意 的 人 都 和 我 一 样 地 快 乐。
愿 这 个 区 域 的 人、 这 个 国 家 的 人、 其 他 国 家 的 人、 以 及 这 娑 婆 世 界 体 系 的 人 都 永 远 快 乐, 乃 至 于 伸 展 到 整 个 宇 宙。
愿 所 有 人 类 (包 括 个 体 和 全 体, 不 论 男 女 贵 贱), 以 及 娑 婆 世 界 所 有 众 生, 都 永 远 快 乐。
愿 人 天 诸 神, 以 及 较 低 等 世 界 的 众 生 都 快 乐, 愿 法 界 所 有 众 生 都 快 乐。
愿 我 没 有 憎 恨, 愿 我 没 有 苦 难; 愿 我 没 有 烦 恼, 愿 我 快 乐 地 生 活。 也 愿 我 的 父 母、 师 长、 教 诫 阿 � 黎、 朋 友、 没 有 关 系 的 人、 怀 有 敌 意 的 人, 都 没 有 憎 恨、 苦 难 和 烦 恼, 愿 他 们 快 乐 地 生 活, 愿 他 们 免 除 受 苦, 愿 他 们 的 幸 运 没 有 被 刮 夺, 能 获 取 足 够 的 所 需。 每 个 众 生 都 拥 有 他 自 己 的 业。
愿 所 有 众 生, … 所 有 活 的 东 西 … 所 有 生 物 … 所 有 的 人 … 所 有 那 些 已 形 成 个 体 状 态 的 众 生 …, 所 有 的 女 人 … 所 有 的 男 人 … 所 有 高 贵 的 人 … 所 有 不 高 贵 的 人 … 所 有 的 神, … 所 有 的 人, … 所 有 的 非 人, … 所 有 那 些 在 地 狱 的, 在 寺 庙 的, … 村 落, … 城 市, … 这 个 国 家, … 这 个 世 界, … 这 个 银 河 系, … 愿 他 们 都 没 有 烦 恼, 愿 他 们 快 乐 地 生 活, 愿 他 们 免 除 受 苦, 愿 他 们 的 幸 运 没 有 被 刮 夺, 能 获 取 足 够 的 所 需。 每 个 众 生 都 拥 有 他 自 己 的 业。

让 我 们 谨 记: 愿 一 切 众 生, 永 远 安 乐。

附录2

南传巴利大藏 《小部- [慈经]》 (The Chant of Metta)
[慈经]
Aham avero homi abyapajjho homi anigha homi sukhi-attanam pariharami
愿我不受敌,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
Mama matapitu acariya ca natimitta ca sabrahma-carino ca
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 亲戚和朋友 我的同修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不受敌,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Imasmim arame sabbe yogino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愿 在这寺庙的 修行者, 不受敌,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Imasmim arame sabbe bhikkhu samanera ca upasaka-upasikaya ca
愿在 这 寺庙的 一切 比丘 沙弥, 男教徒、女教徒,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不受敌,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Amhakam catupaccaya-dayaka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愿 我的四资具的布施主, 不受敌,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Amhakam arakkha devata Ismasmim vihare Ismasmim avase Ismasmim arame
愿 我的 护法神 在这寺庙的 在这住所的 在这范围的
arakkha devata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所有的护法神, 不受敌,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愿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 一切有形体的 一切有名相的 一切 有身躯的
sabbe itthoyo sabbe purisa sabbe ariya sabbe anariya sabbe deva
一切雌性的 一切雄性的众生 所有圣者 未登圣者 所有天神
sabbe manussa sabbe vinipatika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所有人类 所有苦道中的众生 不受敌,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anigha hontu sukhi - attanam pariharantu
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Dukkha muccantu Yattha-laddha-sampattito mavigacchantu Kammassaka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作自己命运的主宰)。
Purathimaya disaya pacchimaya disaya uttaraya disaya dakkhinaya disaya
在东方的, 在西方的, 在北方的, 在南方的,
purathimaya anudisaya pacchimaya anudisaya uttaraya anudisaya dakkhinaya anudisaya
在东北方的, 在西北方的, 在东南方的, 在西南方的,
hetthimaya disaya uparimaya disaya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ta
在下方的, 在上方的, 愿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 一切有形体的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 - pariyapanna sabbe itthoyo sabbe purisa
一切有名相的 一切 有身躯的 一切雌性的 一切雄性的众生
sabbe ariya sabbe anariya sabbe deva sabbe manussa sabbe vinipatika
所有 圣者 所有 未登圣者 所有天神 所有人类 所有苦道中的众生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不受敌,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Dukkha muccantu Yattha-laddha-sampattito mavigacchantu Kammassaka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作自己命运的主宰)。
Uddham yava bhavagga ca adho yava aviccito samanta cakkavalesu
上至最高的天众, 下至苦道众生; 在三界的众生,
ye satta pathavicara abyapajjha nivera ca nidukkha ca nupaddava
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 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不受敌。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Uddham yava bhavagga ca adho yava aviccito samanta cakkavalesu
上至最高的天众, 下至苦道众生; 在三界的众生,
ye satta udakecara abyapajjha nivera ca nidukkha ca nupaddava
所有在水中生存的众生, 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不受敌。 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Uddham yava bhavagga ca adho yava aviccito samanta cakkavalesu
上至最高的天众, 下至苦道众生; 在三界的众生,
ye satta udakecara abyapajjha nivera ca nidukkha ca nupaddava
所有在空中生存的众生, 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不受敌。 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是,是南传佛教的经典,巴利文


〈〈慈经〉〉是佛教的经吗?
《慈经》是佛教的经典,属于南传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经《小部》。它由释迦牟尼佛所宣说,是一篇教导修禅比丘如何培养无限爱心的经文。修习《慈经》能够带来诸多益处,如睡眠愉悦、不做恶梦,远离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容易专注、外貌清新等。《慈经》的核心教导是培养对所有众生的慈爱心,包括人类、动物、...

〈〈慈经〉〉是佛教的经吗?
应该是南传佛教的经典,属于巴利文大藏经《小部- [慈经]》(The Chant of Metta)南传北传皆是佛说,既在巴利文大藏中,当然是佛教的经了《慈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下面转帖一篇文章,应该很能回答师兄的问题因为内容比较杂,而末学也向来没接触过南传佛教经典,所以没法为师兄整理,请师兄自己看看吧南无阿弥陀佛慈经...

慈经是小乘经典吗
慈经不是小乘经典。慈经是佛教的经,是南传佛教的经典,属于巴利文大藏经。慈经是佛陀给予修禅比丘的无限爱心修习法,能使人睡眠愉悦、不做恶梦,也可以使人远离一切的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还可以让人容易专注、外貌清新。

「慈悲喜舍」一语出自何处?所指为何?
慈悲喜舍,最早出自巴利圣典,就是距佛灭二百年的经典,相当于汉传阿含经,但汉传阿含经是佛灭五百年后,从梵文翻译的经典。 慈是metta,巴利圣典中有一编经叫慈经,metta sutta,在南传佛教国家,大部份修行人都要修慈经及慈心禅,以增长慈心,及发放慈心,使众生欢喜。 悲是karuna 其中有一编经文...

佛教,请问我修行该念些什么
回答:修行,贵在修心。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摄心的方便手段。末法凡夫,障深慧浅,心思散乱,如果方法复杂,则难以契入。 修心,本在破除妄想执着,所以方法越简单越好。越难,心思则就越易散乱。 佛门中言: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因为佛号字少,我们念时容易契入“一心”,还更易入定,所以...

慈心是最好的武器: 慈心三昧的实修方法 辛丑年正月的祈福良方……
然后,就讲了一个在南传佛教,原始佛教很有名的《慈经》。《慈经》现在翻译过来是这样写的: 愿我永远没有危险,永远没有人或非人对我抱有敌意;愿我永远没有精神的痛苦与肉体的痛苦;愿我能永远保持快乐。 愿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师父、我的同修们都没有任何危险,对他们抱有敌意的众生都不存在;...

佛教,我的心很痛,忍不下去了。怎么办
您可以读诵《大吉祥经》和《慈经》,将慈爱和吉祥的力量普及与您的母亲和您自己。您母亲批评您其实也是爱的体现,请不要误解和打击他们哦。

黄慧音著名评论
随后,黄慧音的创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如《慈经》的创作源于修习小乘佛教的朋友的介绍,她的音乐之路与佛法紧密相连,她的作品如《慈经》和《大悲咒》等,都在净化人心的同时,也让她坚信创作佛教歌曲可以作为谋生的途径。黄慧音的音乐之路充满了灵感和喜悦,她的生活因音乐与佛法的融合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从...

诵〈慈经〉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当然,先生还未达真“慈悲”,而是初步感通而已。为什么初步之感通就会“流泪”呢?“悲”生于“脾”,“脾”主“信”又为“气”,所谓“信为道元功德母”就是指此而言也。也就是说,只有在“信”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地实证到那个“道”,所以“信”感的第一步也就调动了“脾”的先天之本了。“...

黄慧音专辑曲目
唱诵篇: The Chant of Metta (巴利文\/英文解述) 慈经 (巴利文\/中文解述) 吉祥胜利偈 (巴利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中文) 大悲咒 (梵唱) 大悲咒 (藏音) 南无观世音菩萨 (圣号) 佛顶尊胜陀罗尼 (梵音)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粤语) 修行篇: 绿度母心咒...

隆回县17064583667: 为啥南传佛经用巴利文不用梵文,或者说为啥 -
住宜佰莫: 朋友,心经是没有巴利语,只有梵语以及汉语.巴利语是南传佛教大藏经记载而使用的文字.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是不同的,北传佛教才有心经.南传佛教没有信仰菩萨,所以这篇崇尚菩萨的经文是不存在于南传佛教,更不可能有巴利语版本.梵语是古代印度的雅语,北传大乘记载佛经的时候是以梵语记载.巴利语大藏经是有一篇'慈经',内容和心经完全不同.朋友,信不信随便你,巴利语藏经真的没有心经.有人拿梵语或者汉语翻译成巴利语?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其次,观自在菩萨以及后面的咒文要如何翻译呢?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教的主要经典包括哪些? -
住宜佰莫: 佛教的经典卷帙浩繁,主要有《阿含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及密宗《金刚顶经》、《大日经》等.《大藏经》是汇集佛教经典成为全书的总称,也称一切经,又略称藏经,其内容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摘自《民族宗教百题》

隆回县17064583667: 以下不属于佛教教义的内容是
住宜佰莫: 都不是佛教的.第一个佛教不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特权是真的,但反对的是种姓制度.第二个不严格说是佛教教义但不是欲望而是渴爱,欲在佛教是杂心所伴随贪就是贪欲,伴随慈就是慈欲,比如饿了吃饭这种欲就无记,第三个佛教从来没那么说过,佛教不承认灵魂,心也不是物质.第四个忍耐和顺从,佛教只强调忍耐,但前提是不能伤害到自己应得的利益,这是慈经的记载,因为佛教徒不是傻瓜

隆回县17064583667: 有个佛经里总唱没感觉的名字是什么 -
住宜佰莫: 善士,据我推测你说的是《慈经》-黄慧音居士.出自《南传大藏经》,略摘经文如下:愿我无敌意、无危险. 愿我无精神的痛苦. 愿我无身体的痛苦. 愿我保持快乐. 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 无敌意、无..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经有那些? -
住宜佰莫: 1·《大藏经》(如:大藏经第十三册《地藏菩萨本愿经》)、《 药师经》、 《观音经》、《六祖坛经》、《金光明经》、《阿弥陀经》、《金刚顶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 《苏悉地经》、 《佛说佛名经》、《大方等大集经》. ...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教有哪些经文,作用分别是什么? -
住宜佰莫: 佛教的经文据我所知,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当然还有很多经复书,就不制一一列举了.经是什么意思?经是路径的意思.就是成佛的路径.佛就是是指圣人.这些经书就是告诉你要怎bai么样修行,比如心经上面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告诉你修行最重要的是观和照du.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的存在,就能成为菩萨.经刚经说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梦幻泡影不就是空zhi吗?其实讲来讲去都是告诉你,修行是要向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而向内求就是关照自己而已,就这么简单.dao这就是所有经书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它所起到的作用.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教的四大经典是什么? -
住宜佰莫: 由佛生发了十二部经,由十二部经生发了契经,这是第一经典;由契经生方等经,也就是大乘,这是第二经典;由方等经生发般若波罗蜜经,这是第三经典;由般若波罗蜜经生发大涅槃,这是第四经典.读完这四部经典,佛经了然于胸,如醍醐灌顶,从此走上觉悟之路.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教经典是什么? -
住宜佰莫: 佛教经典:俗称佛经、藏经,也叫《大藏经》、《三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金刚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佛说阿弥陀佛经》等都是佛教经典.

隆回县17064583667: 佛教的十二经是那十二经? -
住宜佰莫: 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