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丘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的背景~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词背景: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年末,汉王刘邦撕毁与项羽在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订立的以鸿沟为界的“楚河汉界”和约,与韩信、英布、彭越会师追击项羽。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设下十面埋伏,引诱项羽陷入重重包围,并令汉军学唱楚国的歌曲,瓦解楚军斗志。项羽闻听四面楚歌,以为刘邦已尽取西楚,闷闷不乐地与夫人虞姬对酒唱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好好安慰一番对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遂拔剑自刎,人称霸王别姬。虞姬死后,项羽带着仅存的八百江东子弟兵连夜突围。后有灌婴五千追兵,项羽南渡淮河,且战且走,一口气跑到乌江,这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六人。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却说“天之亡我”,并说“且籍(项羽名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他让他当大王,他都独愧于心,无颜见江东父老。随后,自刎于乌江。八百江东子弟亦随项羽自刎。刎颈之交也源于此。

项羽重感情,所以无法达成帝王之业
自古成就帝王的皆是狠手 可以不择手段

杜牧于公元841年(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诗歌鉴赏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杜牧于公元841年(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自刎之处。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我就深深建设Z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回答:晚唐诗人杜牧会昌中(公元841年)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2. “乌江亭”指的是现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传说中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后自刎的地方。3. 当项羽被困乌江时,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返回,以图再次兴起。然而,项羽感到对不起江东的父老乡亲,选择了羞愤自杀。4. 杜牧的这首诗针对项羽的失败和死亡,批评他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没有抓住机会,...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2. 诗中提到的“乌江亭”,位于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传说为项羽自刎之地。杜牧在此地感慨历史,对项羽的失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3. 杜牧批评项羽不能吸取失败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以失败告终,同时暗示了讽刺之意。4. 诗的首句直接说明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强调男儿应当包羞忍耻。杜牧以此批评项羽...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的背景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词背景: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年末,汉王刘邦撕毁与项羽在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订立的以鸿沟为界的“楚河汉界”和约,与韩信、英布、彭越会师追击项羽。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设下十面埋伏,引诱项羽...

杜牧写题乌江亭的目的是什么
题乌江亭的写作背景:乌江亭相传是旧时楚汉之争,项羽失败自刎之处。通过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旨在说明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目的是告诉我们:人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杜牧写题乌江亭的目的是什么
题乌江亭的写作背景:乌江亭相传是旧时楚汉之争,项羽失败自刎之处。通过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旨在说明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目的是告诉我们:人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乌江亭 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

‘江南子弟多才俊’出自哪里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意思是:江东子弟人才众多。原文选段: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乌江亭王安石翻译
翻译为: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乌江亭》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亭》和《赤壁》有什么区别?
1、作者朝代背景不同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而《乌江亭》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王安石是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

东明县17865756946: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
捷须炎琥: 杜牧于公元841年(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东明县17865756946: 乌江亭 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
捷须炎琥: 这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

东明县17865756946: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的背景 -
捷须炎琥: 《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诗词背景: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年末,汉王刘邦...

东明县17865756946: 题乌江亭的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 -
捷须炎琥: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首诗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来自百度百科词条.

东明县17865756946: “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歌颂的古人的名字是? -
捷须炎琥: 这句诗所歌颂的古人是西楚霸王项羽.一、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题乌江亭》.二、原文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三、译文 胜败的事不能预料,能够经受住失败、羞辱的考验才是大丈夫...

东明县17865756946: 题乌江亭内容作者朝代作者简介诗的意思 -
捷须炎琥:[答案]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注释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

东明县17865756946: 形容逆袭的诗句 -
捷须炎琥: 形容逆袭的诗句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原文如下: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

东明县17865756946: 题乌江亭这首诗,我的赏析? -
捷须炎琥:[答案]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 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振旗鼓,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

东明县17865756946: 古诗词赏析题鸟江亭与赤壁同属于什么诗从题材上看 -
捷须炎琥: 怀古诗. 赤壁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题乌江亭是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

东明县17865756946: 杜牧《题乌江亭》出自哪本书?王安石《乌江亭》出自那本书? -
捷须炎琥: 《全唐诗》第523卷027首《题乌江亭》《乌江亭》出自《王临川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