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草在古代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作者&投稿:仝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蓬草”在古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

“蓬草”在古诗代文中一般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上为360问答copy过来的)
“蓬草”和“浮萍”应该是一样吧,是指漂泊不定,无所依靠。“征蓬”表达的含义要看诗文中心思想,可指“漂泊不定,常年羁旅的哀伤困苦”,也可指“对战士在外戍守边疆的艰苦环境的描写”等等。
(下为360百科copy)
征蓬 
(1).犹飘蓬。比喻飘泊的旅人。 南朝 梁 吴均 《闺怨》诗:“胡笳屡凄断,征蓬未肯还。” 唐 王勃 《冬郊行望》诗:“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蓬。”
(2).泛指远行之人。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征蓬出 汉 塞,归雁入胡天。”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蓬”,草名,俗称扎莫棵。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由于外呈圆形,似草球,遇春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也叫“飞蓬”、“飘蓬”、“转蓬”、“孤蓬”。依其断根飞向远方,而且飘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征蓬”就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心曲。

  温庭筠《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这是一首怀古诗,实际上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即表面上是过陈琳墓而凭吊古人,其实是感叹自己身世遭遇,无人赏识。陈琳以文章名世,曹操的军国檄文多出自其手,词人过古迹而思遗文,在钦慕陈琳之余,感叹自己以飘蓬之才而不为人所用,因此黯然神伤。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本是一首爱情诗,写爱情被阻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一点通”的感叹,但感叹之余,不知不觉中催促上班的鼓声已经响起,官场应差的时间到了,自己不得不象飘转不定的蓬草一样,匆匆走马兰台(任职的地方)。作者自比转蓬,把对美好爱情的想望和对官场生涯的厌恶融合起来,抒写自伤身世的心理。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一生多次旅居在外,飘泊无定,有如飘蓬,这一次又是与友人宴别离去,顿生旅愁,所以“长恨飘蓬”。并在词中写到烟柳、孤雁、落日等令人感伤的意象,表现一个饱经风霜的旅人的飘泊之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作者以“雁”、“蓬”作比,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五处,各自飘零,各各像分飞千里的孤雁,形影相吊;又像是秋天里断根的蓬草,辞别故乡流落他方。

  李白常在送别诗中采用飞蓬的意象感叹友人的身世飘零。如: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中想像这次分别后,友人就像是孤蓬一样,万里之外,飘飞无定。怀想之情,意在言外。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为杜甫饯别,赠诗中想像两人分别后,各自会像飞蓬一样飘流远方,相见时难矣。此情说不尽,且尽饮杯中酒,让一切离情别恨都寄予在酒中吧。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蓬”,草名,俗称扎莫棵。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由于外呈圆形,似草球,遇春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也叫“飞蓬”、“飘蓬”、“转蓬”、“孤蓬”。依其断根飞向远方,而且飘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征蓬”就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心曲。

  温庭筠《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这是一首怀古诗,实际上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即表面上是过陈琳墓而凭吊古人,其实是感叹自己身世遭遇,无人赏识。陈琳以文章名世,曹操的军国檄文多出自其手,词人过古迹而思遗文,在钦慕陈琳之余,感叹自己以飘蓬之才而不为人所用,因此黯然神伤。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本是一首爱情诗,写爱情被阻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一点通”的感叹,但感叹之余,不知不觉中催促上班的鼓声已经响起,官场应差的时间到了,自己不得不象飘转不定的蓬草一样,匆匆走马兰台(任职的地方)。作者自比转蓬,把对美好爱情的想望和对官场生涯的厌恶融合起来,抒写自伤身世的心理。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一生多次旅居在外,飘泊无定,有如飘蓬,这一次又是与友人宴别离去,顿生旅愁,所以“长恨飘蓬”。并在词中写到烟柳、孤雁、落日等令人感伤的意象,表现一个饱经风霜的旅人的飘泊之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作者以“雁”、“蓬”作比,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五处,各自飘零,各各像分飞千里的孤雁,形影相吊;又像是秋天里断根的蓬草,辞别故乡流落他方。

  李白常在送别诗中采用飞蓬的意象感叹友人的身世飘零。如: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中想像这次分别后,友人就像是孤蓬一样,万里之外,飘飞无定。怀想之情,意在言外。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为杜甫饯别,赠诗中想像两人分别后,各自会像飞蓬一样飘流远方,相见时难矣。此情说不尽,且尽饮杯中酒,让一切离情别恨都寄予在酒中吧。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蓬草”在古诗代文中一般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望采纳O(∩_∩)O谢谢!
(*^__^*) 嘻嘻……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把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勇“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征蓬 
  (1).犹飘蓬。比喻飘泊的旅人。 南朝 梁 吴均 《闺怨》诗:“胡笳屡凄断,征蓬未肯还。” 唐 王勃 《冬郊行望》诗:“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蓬。”
  (2).泛指远行之人。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征蓬出 汉 塞,归雁入胡天。”

远征


古代各颜色的别称
古代对颜色的雅称有以下:一、对红色的称呼: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桃红;海棠红,即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二、对黄色的称呼:姜黄色,缃色;橙色;茶色。三、对褐深色的称呼:深棕色称棕黑;红褐色称棕红;浅褐色称棕黄;红色、赤红色称...

《诗经》:名副其实的花草集,堪称古代的植物百科
茅草花比狗尾巴草好的地方就是,她的花穗比较柔软,颜色呈白色,也更好看一些,所以也代表了纯洁和柔顺。《诗经》当中的茅草花通常出现是用“白茅”的名字出现的,比如说《召南·野有死麕》里面说:“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这句诗其实体现的男女之间自由追逐的一种乐趣,在古代民风还比较开化,...

五谷在古代文言文中的名称?
稷,是指小米(去了壳的谷子的籽),又叫谷子、高粱、不黏的黍三种叫法。古代把稷作为百谷之长,所以帝王信奉谷物之神,也因此把天下称为江山社稷。黍,是北方所称的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成线状,仁熟了以后是淡黄色的,又叫做黄米,比小米大些,煮熟了后有糯米的粘性。通常和稷连起来称为黍...

我想知道古代文化中的生活习惯。谢谢。
我想知道古代文化中的生活习惯。谢谢。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匿名用户 2012-02-09 展开全部 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们用什么来洗头呢?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

描写蓬草的诗句
3.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是中大张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蓬”,草名,俗称扎莫棵。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枯后往...

表草古汉语词
”这段描述告诉我们,在完成正式的表文之后,还有一份草稿被保留了下来,以便于进行修改和审阅。表草的使用,在古代文书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官府公文、奏折等正式文书中更为突出。通过保留草稿,可以有效地减少正式文书写错误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审阅和修改提供了方便。在古代,文人学士们对文稿的草稿环节...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表现形式
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9、“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

古代词文言文古典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6. 高考作文中比较常用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语句段落 这个东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想用的好,恐怕必须要...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能否在课本这去掉的作文
扼杀了学生的热情 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如今古诗词在现代...

保靖县17741917084: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
邬广羚黄:[答案] 在古诗文中,“蓬草”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蓬草来寄...

保靖县17741917084: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邬广羚黄:[答案] “蓬草”随风飞转,在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保靖县17741917084: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 -
邬广羚黄: “蓬草”在古诗代文中一般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望采纳O(∩_∩)O谢谢! (*^__^*) 嘻嘻……

保靖县17741917084: “征蓬出汉塞”,“蓬草”在古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邬广羚黄:[答案] 比喻飘摇在外的游子,像草一样孤独无依,表达诗人漂泊流离,对家的思念

保靖县17741917084: 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为什么选?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 -
邬广羚黄:[答案] 选B,“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是说已经过了居延,而不是到居延去. 作品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疆,我过了居延. (我)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朝的边塞,像北归大雁飞入胡人的天空. 浩瀚沙漠中一缕烽烟笔直,黄河边上的...

保靖县17741917084: 《使至塞上》涉及的“蓬草”在古代文学中一般比喻什么? -
邬广羚黄: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古诗中多用于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自喻).

保靖县17741917084: 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邬广羚黄:[答案] 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这里指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

保靖县17741917084: 蓬草意象代表什么 -
邬广羚黄: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蓬”,草名,俗称扎莫棵.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

保靖县17741917084: 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意为远飞的蓬草,在这里比喻什么?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 -
邬广羚黄:[答案] 比喻王维自己.“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篷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

保靖县17741917084: 征蓬出汉塞的征蓬是意为飘雪的蓬草,在这里比喻什么 -
邬广羚黄: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作者把自己比作是四处飘零、没有根基的蓬草,表现了内心的孤寂无助的感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