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阅读理解

作者&投稿:阙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文阅读(19分)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擅政:擅长政事

  B.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 得罪:获罪

  C.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疏解:疏通调解

  D.衰病侵寻 侵寻:渐进,渐次发展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A解析:“擅政”,独揽国政。

  【思路点拨】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①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②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③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④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字误作一个双音词。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父”“束”“世宗”“穆宗”等代词断句。

  【思路点拨】文言断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是先易后难,逐步分割;三是借助标志,巧妙断句,如看虚词,找对话标志词,分析修辞手法,重视名词和代词;四是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

  B.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分)

  (2)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⑴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⑵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解析:⑴“予夺”,给与或者剥夺;“捐弃”,被抛弃;“何以”,用什么;各1分,大意2分。⑵“比”,等到;“系狱”,被拘囚下狱;“不他适”,不改嫁他人;各1分,大意2分。

  【思路点拨】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采用直译法,遵循翻译的“信达雅”原则。注意重点实词、虚词含义的准确,注意文言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的用法等。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三个句子的翻译对偏重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应把语句放到原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翻译的正确性,还应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明史・左良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明史・左良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百 ...
选自《明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 檄:檄文 B.良玉适至 适 :恰好 C.贼营西 营:扎营 D.良玉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 闻:使……闻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

明史·陈瑄传阅读附答案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阅读训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B.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

《明史·张问达传》阅读理解
《明史·张问达传》阅读理解  我来答 1个回答 #活动# 参与造句大挑战,答题瓜分万元豪礼 得书文化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37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29.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

《明史·李文忠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去:离去 C.宴劳弥日。弥:终 D.次马邑次:驻扎 6.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

《明史·陈献章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明史·陈献章传》原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龟山[注]不如也。”扬言于朝,□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

明史 于谦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明史 于谦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点评:一、所选文章思想性很强,于谦的崇高品质为人称道,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对当代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二、题目设置较好,考查全面,设置的题目均为高考必考考点。三、翻译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第一句,这就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原文。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明史·宋濂传》的阅读答案是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概括选文内容的句子...

《明史·花云传》阅读训练及译文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①偾军:溃败的军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俾将兵略地 略:攻掠 B.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C.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像鸟翅膀那样保护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11.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

《明史·列传第四十》文言文选段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明史·翁正春传阅读附答案
工诗,殊多哀厉之音,正春诗有《益斋存稿》—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明史·翁正春传阅读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明史...12.【文意理解】(3分) C(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 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

固镇县13812683491: 明史(二十四史之一) - 搜狗百科
邴建博宁:[答案] 1.⑴①善恶,指评论人物好坏 ②离开,丢下 ③不久 ④非,如果没有(每词1分,共4分) ⑵C2.于 是∕ 帝 ∕廷 誉 之 曰3.⑴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 接踵而至.(“造”“先后相踵”各1分)⑵(一个国家)国内...

固镇县1381268349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明史》的记载,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
邴建博宁:[答案] 略(1)“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造成国家财力损耗.(3)不计经济效益的远航无益于国计民生,被当作“弊政”废止.明清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严格限制,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的绝响.

固镇县13812683491: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有所参决.” ——《明... -
邴建博宁:[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1)明太祖. (2)改变丞相专权的局面,加强君权. (3)后来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这一知识点.经分析可知,明太祖时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分理朝政,又设殿...

固镇县13812683491: 明史 张溥 阅读题 -
邴建博宁: 1、以故名高一时,中的故是什么意思?答:“故”是“原因”的意思2、如是者六七始已.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象这样反复做了六七次3、文中张博为什么把自己的读书之斋名为“七录”?答:因为张博每书必抄七遍4、读完《伤仲永》和《明史 张博列传》有什么收获?答:知道扎实地学习好 学习应该刻苦 持之以恒 一定成功

固镇县13812683491: 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 (五)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 )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 ) ③... -
邴建博宁:[选项]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固镇县1381268349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 -
邴建博宁:[答案] (1)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2分).秦朝,元朝(2分).(2)变化: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表述时应当注意史...

固镇县13812683491: 文言文阅读《明史 刘宗周传》全文翻译阅读理解 -
邴建博宁: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他的父亲刘坡是一个童生.他的母亲章氏怀他五个月时他父亲死了.生下宗周后,家里酷贫,章氏把他带到外祖父家里养育.后来因为宗周的祖父老而且生病,他回去侍候,挑水砍柴,煮药烧粥.但是宗周身体虚弱,...

固镇县13812683491: 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 -
邴建博宁: ①所读书必手『钞』(通“抄” )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 才) ③日『沃』汤数次( 洗 )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 命名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C)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固镇县13812683491: 明史张溥传 阅读答案 -
邴建博宁: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