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宫淳两度守洛阳而无传,永嘉之乱后怎么样了?

作者&投稿:辛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大一统的王朝中,估计最受人诟病的是西晋。要说篡位这事还真无所谓,毕竟哪个朝代不是前朝灭亡后建立的?但成立后,其行为并不值得称道,奢侈腐败、享乐、争权夺利,最后消亡51年也在意料之中。西晋的灭亡虽然并不意外,但和后来北宋的灭亡一样,京城并不是一次就被敌人攻下的。

西晋都城洛阳经历了三次进攻才能够攻下来,关键在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北公春。他在洛阳的防守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样一个人的史书中却没有他的传记,以至于我们需要通过许多零星的记载来推断他。

据已知资料,北宫春早年为凉州刺史张轨麾下大将,以骁勇善战著称于西北,在与异族(主要是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得以出任监军。

晋惠帝即位后,皇后贾南风通过除掉司马衷的祖父杨骏而获得权力,然后掌管国家事务。但诸侯不满,随后诸侯开始争权夺利,将国家推向万劫不复之地。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芜湖出兵,义兵蜂起,西晋王朝覆灭指日可待。


司马忠

眼看着国家失守,张轨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派兵前往王都,而其统领的正是北宫清正。

永嘉二年(308年),青州、徐州叛军在王弥的率领下攻占许昌,随后转向西北进攻洛阳。时,晋王领兵十余万,以强大的兵力和高昂的士气,抵御晋军主力的敌军,纷纷溃败,晋怀帝司马炽大惊。就在司马池俊和他的臣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北宫纯率军赶到了司马池俊和他的臣民们的包围圈。

五月,王弥入逼洛阳城下,屯兵晋阳门外。王弥依靠众人的力量和高昂的士气向北宫纯城发起了进攻,而北宫纯城外利用他的盾甲和重武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任凭王弥怎么打也无法攻破这道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弥军在城外的士气逐渐低落,北宫立即挑选了100多名勇士向叛军发起进攻。

突然来袭,叛军抵挡不住,大败而归,王弥只好率领残部逃离河东,投降了已经成立的匈奴首领刘渊。北公春击败王弥后不久就北上击败了河东的刘聪,这一战不仅解了洛阳之围,也让北公春名声大噪。


刘源

洛阳虽然暂时保住了,但局势依然十分紧张。活到八王之乱结束的东海王司马越,不顾国难,只知道排除异己,挟持皇帝,给了韩赵进攻的好机会。永嘉四年(310年)十月,刘渊派刘聪、刘曜、王弥等人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洛阳,随后又派大部空霍颜翼率数万步卒前来支援,洛阳局势再度危急。

刘聪、刘曜、呼延翼都是战星,根本比不上王密之流。司马炽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再次陷入恐慌之中。而北宫纯知道,韩赵大军来势汹汹,绝不能持久对峙,否则必将被拖垮。我们要主动出击,在敌人未到之前先下手为强,给敌人以打击,鼓舞我军士气。

考虑到这一点,北宫纯率军夺营,这一战不仅斩杀了无数匈奴兵马,还将敌军大将呼延浩斩杀。刘渊见状,只得退到水边大营,又因前线战事不利便命令刘聪率军后退。第二次洛阳保卫战结束。


司马池

两次救洛阳,应该得到朝廷的表彰和奖励,但我们却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甚至在第三次洛阳保卫战中也没有看到他的记录。据此,他应该与当时的当权者有矛盾,不能再带兵了。

没有北宫春的第三次洛阳保卫战几乎可以说是惨烈的。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再次南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晋微帝司马晔等人,包括北公春,后来被迫向汉赵投降。已经称帝的刘聪非常欣赏北宫淳,拜他为臣。

刘聪死后,刘粲即位,由国君金准执掌朝政。然而,金准九有篡位之心,见刘氏可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于是趁机在泰兴元年(318年)发动政变,弑君称帝。当时,北宫春率领汉人在东宫自卫,但寡不敌众,被金准的堂弟金康袭击杀害。



北宫淳这个人在永嘉之乱后就直接投降了匈奴,当时的朝廷内部争斗不断,出现了八王之乱,几尽覆灭,被逼无奈的他只好投靠了匈奴。

后来北宫淳由于立了功,被皇帝任命为司马将军,地位很高,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眼见国家丧乱,张轨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派出了人马前去勤王,而其统领便是北宫纯。
永嘉二年(308年),青州和徐州的叛军在王弥的率领下攻克许昌,紧接着就折向西北攻打洛阳。当是时,王弥拥众十余万,兵强马壮且士气高昂,晋军主力抵敌不住,纷纷败下阵来,晋怀帝司马炽大为惊恐。就在司马炽君臣不知所措之际,北宫纯率军赶到解了司马炽君臣之围。
五月,王弥进逼洛阳城下,屯兵津阳门外。王弥倚仗人多势众和高昂的士气向北宫纯所部发起进攻,而北宫纯在城外利用自己的盾甲和重兵武器构筑起结实的防线,任凭王弥怎么打也无法攻破这道防线。时间一长,长期顿兵城外的王弥军队士气便逐渐低落,北宫纯见状立刻挑选百余名勇士向叛军发起攻击。突然遭到攻击,叛军难以招架,败下阵来,王弥只得领着残部逃奔河东,投降了已经建国的匈奴首领刘渊。北宫纯打败王弥之后不久就挥兵北上大败刘聪于河东,这一战不仅解了洛阳之围,也让北宫纯名声大振。


北宫淳两度守洛阳而无传,永嘉之乱后怎么样了?
考虑到这一点,北宫纯率军夺营,这一战不仅斩杀了无数匈奴兵马,还将敌军大将呼延浩斩杀。刘渊见状,只得退到水边大营,又因前线战事不利便命令刘聪率军后退。第二次洛阳保卫战结束。司马池 两次救洛阳,应该得到朝廷的表彰和奖励,但我们却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甚至在第三次洛阳保卫战中也没有看到他...

端州区18439983977: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
乌亚盐酸: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 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

端州区18439983977: 北魏孝文帝于哪一年进行改革 -
乌亚盐酸: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

端州区18439983977: 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乌亚盐酸: 李白写的著名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里面的第二首“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当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在中原,前汉烈宗刘聪的相国刘曜,率军攻陷晋都洛阳,中原民众相继南迁避难的困苦. 在李白看来,安史之乱与历史上的永嘉事件极其相似,且刘聪是匈奴,安禄山是胡人.李白将“安史之乱”比起“永嘉南奔”来户供膏佳薇簧疙伪躬镰说,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永嘉之乱最后是亡了国的,所以唐朝当时所处的形势,只用“似永嘉”三字. 由此得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被方长期的战乱.

端州区18439983977: 东晋殷浩出山后为何沦为笑柄?
乌亚盐酸: 东晋殷浩出山后为何沦为笑柄?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晋末期,司马氏政权被“八王之乱”折腾得只剩半条命,随后遭遇了“永嘉之乱”的羞辱,...

端州区18439983977: 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的简单介绍
乌亚盐酸: 永嘉之乱 中国古代西晋晋惠帝时,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国号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

端州区18439983977: 文言文郭默,河内怀人.少微贱 -
乌亚盐酸: 郭默,河内怀人.少微贱,以壮勇事太守裴整,为督将.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默妇兄同郡陆嘉取官米数石饷妹,默以为违制,将杀嘉,嘉惧,奔石勒.默...

端州区18439983977: 寻求“向”姓根源出处 -
乌亚盐酸: 一、姓氏源流 向(Xià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史记》的记载,神农氏有裔孙名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 2、出自祁姓...

端州区18439983977: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名词解释 -
乌亚盐酸: 三张:张协、张载、张亢.西晋文学家.三人为兄弟.张载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

端州区18439983977: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注释
乌亚盐酸: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