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徙木立信,请问徙木立信的奖金是多少

作者&投稿:西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鞅徙木立信体现了什么样的绩效管理~

商鞅徙木立信体现了——有令必行,取信于人的绩效管理。

在生活中,诚信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样,在治理国家方面,“民无信不立”乃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通过商鞅立木取信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若要树立威信, 必须要言而有信,不仅要言必信,还要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从而取得成功。

任何政令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最终只是一纸空文。当年商鞅为了使“政必行”,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其二是对反对新法者严惩不贷,尤其是对权贵。有令出即行的决心,还有能够保证政令畅通的手段,才能保证“政必行”。

五十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的故事中,徙木立信的奖金是**五十金**。

50金


为什么商鞅在变法的第一步会是“徙木立信”呢?
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在等一个机会,那就是树立政府可信度的机会。他想了很久,决定用徙木立信的方法来取信于民。此前秦国的贵族和各地诸侯国的贵族是一样的,他们垄断了国家的官场,垄断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对百姓各种压榨,没有丝毫分寸。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

毛泽东论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在百多年前,毛泽东少年时,在湖南省的一所中学学习,在学校举行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毛泽东写下了这片商鞅徙木立信论,并夺得了第一名。是怎样一篇论文会获得第一名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原文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

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鞅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

什么是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
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就是商鞅立木取信。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秦孝公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有志之人,他们纷纷来到秦国,想通...

徙木立信的用法?
“徙木立信”指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威信。主要用来展现树立威信和讲求诚信。“徙木立信”出自《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孝公既用 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

商鞅徙木立信文言文
5. 徙木立信文言文和译文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

*** 论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

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的历史剧本,谢谢
商鞅:什么?都三天了,还没有人搬它吗?士兵:是的,大人。商鞅:(若有所悟)可能是赏金太低了。传令下去,凡将此木移至北门口者,赏金50两!士兵:是,大人。(士兵退下)商鞅:这回应该有人搬了吧!第二幕 咸阳南门,人们议论纷纷 农民甲:听说有个叫公孙鞅(商鞅)的当了左庶长。农民...

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原文
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

商鞅立木悬赏在当时和今天各有什么义义
在当时是为了树立威信,推行变法,在今天有利于笼络人心。

崇信县18566837544: 商鞅“徙木立信”是怎么回事?
乐妮伊甘: 商鞅在发布变法命令前,担心秦国老百姓对新法不相信,就叫人在国都的南门外竖了三丈长的一根木头,布告老百姓:有谁能把这根木头移到北门去,就赏予十两金子....

崇信县18566837544: "徙木立信"是什么意思? -
乐妮伊甘:[答案] 徙木立信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

崇信县18566837544: 徙木立信.是关于谁的故事啊? -
乐妮伊甘:[答案] 商鞅变法,为了改风气,时任第十六等官职,位不高,但有实权,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置10金,让人搬木头,有一壮汉做了 给10金 最后做到大良造(秦朝第四等官职,位高权重.总共20等)

崇信县18566837544: 商鞅徙木立信说明了什么道理 -
乐妮伊甘:[答案] 商鞅徙木立信是要确立一种政权的公信力,卫鞅初入秦地,深感秦的弊政,政出多门,政令不清,百姓对官府没有信任,因此徙木立信.让百姓确信,新的改革政府是说到做到的.

崇信县18566837544: 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 -
乐妮伊甘:[答案]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商鞅想以此建...

崇信县18566837544: 什么是徙木赏金?商鞅是怎么想出这个妙招的? -
乐妮伊甘: 商鞅当时变法,为了让民众信任自己,于是就想出了徙木赏金这个办法.徙木赏金也叫徙木立信,当时商鞅将一根木头立在南门,如果有人能把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不过没人去搬,后来加到五十金才有人搬,完成后商鞅立马赏了五十金.

崇信县18566837544: 商鞅变法前曾“立木赏金”,他的“立木赏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乐妮伊甘:[答案] 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用来...

崇信县18566837544: 举一个历史上与诚信有关的事例 -
乐妮伊甘:[答案] 徙木立信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

崇信县18566837544: 徙木立信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乐妮伊甘: 作用:表明政府改革的决心,树立政府有信用的形象.从而减轻变法阻力. 这个典故又称作“徙木立信”,讲的是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而设法取信于民的一则事例.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