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并举出例句来

作者&投稿:银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将"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并举出例句来~

将 #jiāng

【释义】 ①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会发生:将要|即将|大风将至。②把;用;拿:将车门打开|将计就计|将功折罪。③表示接近某种状态:带的干粮将够吃一天|他出去将近三个小时了。④调养;保养:将养|将息。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一军|再有一步就将死了。⑥又;且:将信将疑。⑦用言语刺激:几句话就将得他没话说了。⑧姓。

【将计就计】 #jiāng jì jiù jì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例句〗敌人想调虎离山,咱们何不将计就计,打他个措手不及。

【将就】 #jiāngjiu 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

〖例句〗床小了一点,你就将就着睡吧。

【将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例句〗做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考虑。

【将信将疑】#jiāng xìn jiāng yí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指不敢轻信。

〖例句〗听说自己中奖了,他将信将疑,直到自己核实后才知道真的中了。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


将(将)jiāng


⒈快要:~要。她~去北京。


⒉介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⒊拿,用,随顺:~功补过。~计就计。


⒋调养,保养:~养。~息。


⒌扶,持,带领:出入相扶~。挈妇~雏。


①对高级军官的称呼。


②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又〈喻〉使人为难:~了他一军)。


⒍用语言刺激:你把他~急了。


⒎〈方〉兽类生子:~驹子。~小猪儿。


⒏副词。又,且:~信~疑。


⒐连词。和,与,同:暂伴月~影。


⒑助词。用于动词"出来"、"起来"、"进去"等的中间:跳~出来。喊~起来。打~进去。迎~上去。








将(将)jiàng


⒈带兵的人,高级武官:~领。猛~。虎~。


⒉敢想敢干的人:闯~。


⒊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少~。上~。


⒋统率,指挥:~兵打仗。


将qiāng 1.愿;请。

  “王”字在古文中有两种读音: wáng和wàng。
  读wáng时,是名词,本义是天子、君主,后指诸侯、王侯、藩镇,乃至善寇自封的大王。引申为“同类中最突出者”,如:画王。这些名词不需举例,看文字一目了然。
  读wàng时,是动词。
  表示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如: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表示当皇帝,称王。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胜过。如: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举”字的繁体汉字为“举”。 “举”的繁体字“举”
①向上托;向上伸:举重|举手|举头望明月。②行动;动作:举止|举动|壮举|一举两得。③发起;兴起:举行|举办。④提出:列举|举例|举一反三|不胜枚举。⑤推选;推荐:选举|推举|举荐。⑥全:举国上下|举世闻名。   举 <动>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飞,飞起;飘动   举(举、擧)jǔ   ⒈抬起,向上托:~头。~手。~枪。~案齐眉。〈引〉   ①行动,动作:~动。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   ⒍①点火。②生火做饭。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1.共举,对举。 《后汉书·张让传》:“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车入门。”   《三国志·蜀书·杜微传》:“微固辞,~而致之。”   2.同“舆”。车。   《墨子·公输》:“邻有敝~而欲窃之。”   萧嶷《自陈启·又启》:“出篱门外,乘~鸣角。”   3.同“舆”。众,多。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人众车~,万物殷富。”   《汉书》:作“舆”。   4.承放酒器的礼器。同“棜”。   《仪礼·既夕礼》注:“棜,今之~也。”

“举”,作为实词,其课本中常见用法如下:
①<动>举起;擎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百钧。”
②<动>拿,用。《赤壁之战》:“吾不能~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③<动>举出;提出。《屈原列传》:“~类迩而见义远。”
④<动>起身;腾起。《吕氏春秋?论威》:“兔起凫~。”
⑤<动>挂起;升起。《赤壁之战》:“中江~帆。”
⑥<动>推举;推荐。《陈情表》:“后刺史臣荣~臣秀才。”
⑦<动>举用;任用。《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贤以自佐。”
⑧<动>发动;兴起。《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而争起矣。”
⑨<动>举行;实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⑩<名>举动;行为动作。《谭嗣同》:“全在天津阅兵之~。”
⑾<动>攻克;攻占。《过秦论》:“南取汉中,西~巴蜀。”
⑿<动>完成;成功。《孔雀东南飞》:“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
⒀<动>生育;养育。《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母窃~生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生女哺用脯。”
⒁<动>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论上》:“恤孤寡,~阿党。”
⒂<名>科举;科举考试。《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下第。”【又】<动>应举;参加科举考试。韩愈《讳辨》:“愈与李贺书,劝贺~进士。”
⒃<动>中举;考中。《芋老人传》:“乙先得~,登仕路。”
作为虚词,其意义用法多解释为“全,都”,表范围,副词。
举疾首蹙頞。——《孟子•梁惠王下》
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杀人如不能举。——《史记•项羽本纪》
或形容词,“所有的,全部的”。
举家锦衣玉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举门(满门,全家);举时(举世);举族(全族)


"学""举"这两个字用部首查字怎么查啊
学 笔画数:8,部首:子 举:`点(第一笔)成:先横再撇 然后中间 然后右边 竖勾,撇,点

带有"举"字两个的成语,带有"唯"字的两个成语
举足轻重 举步维艰 唯命是从 唯利是图 唯我独尊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中举的意思
【原文】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举”是举例的意思。【评析】这里是孔子...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是什么意思
这是介宾结构后置,,【于】翻译为【从】,【举】翻译为【被推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泥墙的建筑工人之间被推举出来 间:中间;

含"举"四字词语
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示例: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 ★清·...

饱经风霜的"饱",神态自若的"若',举世无双的"举"是什么意思
饱:多。经历的事多。若:如。像原来一样。举:全。

举不胜举的后面的"举"的解释是1提出2全?
应该是选第一个--“提出”。“举”字当“全”讲的时候一般用在“举国上下”、“举家南迁”等~~应该注意到,在当“全”讲的时候,一般后面跟名词。“提出”是个动词。“举不胜举”的第二个“举”也是个动词。

请教押韵的字:与"子、举″押韵的字有哪些?
与“子”的韵脚相同的字有:梓、姊、紫、仔、吹、泥、匕、咨、孜、谘、嗞、呲、笮、秭、耔、茈、菑、訾、趑、锱、龇等。与“举”的韵脚相同的字有:举、据、踽、窭、钜、屦、簴、醵、踞、沮、举、具、俱、剧、惧、据、据、炬、犋、距、飓、倨等。需要说明的是,汉语的押韵是“顶...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中举的意思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

何为"武举"?
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

石峰区17796216938: 文言文一词多义:病,会,举,去,亡, -
卢彦奥得: 举:传扬、发动 、被举用、参加、全; 去:走开,离去 、距离 ; 亡 :逃亡,逃跑、失去,丢失、死亡,死、灭亡、通"无"没有 还有两个,我忘了,明天帮你查

石峰区17796216938: "举棋不定"和"犹豫不决"在使用时的区别 -
卢彦奥得: 举棋不定一般指办事做不出决定,犹豫不决指办事前考虑再三不敢轻易动手. 词目 举棋不定 发音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

石峰区17796216938: "过"在古文中的意思 -
卢彦奥得: "过"【释义】姓.过 <名>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动>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呙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

石峰区17796216938: 文言文中"之"到底有几种意思? -
卢彦奥得: 知道就好,没必要记住....文言文重在理解大意 ⑴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⑵的.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

石峰区17796216938: 请问文言文中"乃"的问题 -
卢彦奥得: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

石峰区17796216938: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的用法 -
卢彦奥得: 【“以”字的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仅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就有18处之多,表意复杂、现对其辨析如下.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

石峰区1779621693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
卢彦奥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

石峰区17796216938: “举"字的部首 -
卢彦奥得:[答案] 兴

石峰区17796216938: "等"字的用法 -
卢彦奥得: 没错啊 语文书上也有类似的. 助词“等”常用于书面语,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词或短语之后,其作用有二: 1.表示列举未完.运用情况是:被省略的部分或因不重要或不必要而不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确切而无法说出.例如: ①房间...

石峰区17796216938: "仕"的意思是什么? -
卢彦奥得: 仕 shì (1) ㄕˋ (2) 做官:出~.~宦.学而优则~.~途.~女(a.宫女,贵族妇女;b.以社会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均亦作“士女”). (3) 审察:“弗问弗~”. (4) 古同“事”,事业. (5) 郑码:NBVV,U:4ED5,GBK:CACB (6) 笔画数:5,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