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明朝的思想学术变化.

作者&投稿:舒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明朝到清朝的环境变化~

清朝的
迁海令 凡是沿海数百里的树木都要烧毁 森林摧毁
垦屯令 随着人口恶性增加结果使土地恶性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更加破坏
废弃了明朝保护环境的一贯华夏良好政策
废弃了明朝合理的屯耕制度
比如徐霞客明末的环境报告,据我所知 中国的虎的数量还是很普遍的
但是到清末就只有东北虎和华南虎
鹤在古代是普遍存在的
在清末就只有华南和江南有了

虎和鹤这两种生物生存要求比较高
可以看出明清的环境的不同了
明朝的中国环境是90 清朝就是50 今天就是5

原因:
1.明朝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2.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有的各项赋役合而为一,折成银两,使得农民可以纳银代役.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生依附关系松弛,并使白银大量流通,取代了原来的铜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览馆,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
3.1699年,康熙"更民田'',1712年,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来,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统一征收"地丁银'',人头税被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大大创造了剩余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4.开始出现一些棉花、茶叶的专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商品化;
5.手工业进步,出现新的社会分工;
6.航海技术进步,与外国的交往增加,出现了"西学东渐''(但后来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使得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
7.商业繁荣,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进步思想及思想家出现,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趋时更新,反对封建主义的剥削,不平等.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

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

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明朝中后期的启蒙思想有哪些
(1)政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①《日知录》说:亡国——改朝换代,亡天下——整个民族的沦亡.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学术思想:倡导“经世致用”思想.① 主张走出家门...

论述与唐朝相比较,明朝法制指导思想和明律的特色及其历史背景谁有啊_百...
唐朝建立时就确定了宽简的立法思想,贞观年间 根据这一思想删简了旧律,作了不少改重为轻的规定,并保持了法律的稳定与划一。三是严格守法与执法。为维护封建法制的权威,唐朝严格了贯彻守法与执法的原则,使得内外官吏“多自清谨”,守法、执法情况较好,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与之相比明朝...

明清两朝在思想方面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和影响
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朝代能和明朝比,虽然弄的人人自危,但确实起到了维护统治者巩固政权的目的。其次,明朝清朝的科举实行八股文选拔人才的制度,天下的读书人都成了书呆子,成了统治者的忠实走狗,实行文字狱控制人民的思想。虽然大开历史倒车,但确实要承认明清俩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稳固的两个朝代...

历史上秦朝汉朝明朝和清朝为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分别实行了那些措施...
清:清朝实际上是延续明洪武时期的政策,在思想上被死死的要求在八股上,凡是跳出的基本就被杀戮了(注意,明朝多数时期是不以言杀人的) ,文字狱唯康熙和乾隆两朝最为严重,以至于,在嘉庆以后,整个社会都变的死气沉沉,唯有在鸦片战争以后,国人的思想才开始重新走向解放。至于影响,你自己看着吧。

明末清初为什么有那么多反清思想呢?
3、明代以来士人的士气高涨。明代虽然一改宋代“不杀士大夫”的政策,其士人俸禄微薄,而且廷杖、诏狱和杀戮等如影随形,但这些非但没有打击他们,反而士气空前高涨。他们非常注重民族气节,重“夷夏之大防”。4、学术思想的影响。明代遗民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黄宗羲的《明夷...

明代诗文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浸淫薰习”,造成了“近代文章,河决鱼烂,败坏而不可救”(《有学集》)的严重后果;而且在《列朝诗集》以及某些文学论文中,具体地分析了明代文学及其理论...他们都是爱国志士、进步思想家,因此对明代士风、学风、文风的批判,站得高,看得深,文学见解也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黄宗羲强调“诗以道性情”,顾炎武申论...

清朝时期满族为何比明朝还要推崇儒家思想?
康乾盛世是儒家思想体系与政治结合的一个奇迹,正是这个奇迹,让满清更为推崇儒家思想到达一个夸张的地步,远远超过汉人自我统治的明朝。清代文化统治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满族人对于汉文化的崇拜而让他们以此为手段,统治了几百年的皇朝最终也败落,可谁能否认儒家思想对我国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清朝与明朝,有哪些不同?
清代与明代的不同点简直太多了。首先统治的民族不一样,清代的统治者是满族,而明代的统治者是汉族,有这一差别而引出来的差异就更多了,比如说清代虽然一直提倡满汉平等但是满汉在众多方面还是有很多差异,满族优于汉族体现在很多方面。其次清朝和明朝的疆域面积也是不一样的,明代对蒙古、西藏、东北等地...

明朝理学家潜谷先生邓元锡简介,邓元锡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他极力推崇古代圣贤的经论,反对将“心”与“道”、“知”与“行”混为一谈。这与当时“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学”学说无异水火。因此,应该说,邓元锡的学术思想源于“心学”,但宗旨归于《六经》。他对古典《六经》崇拜至极,由衷赞道:“大哉!先师之《六经》乎,洋洋乎天人之奥,伦物之情备是矣。删述...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主要观点有:理气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存天理,灭(或去)人欲”、心性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反对理学的繁琐回归本心。1、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2、王阳明(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革新与发展 -
泰迹赛德: 1.心学崛起与发展(明初,程朱理学被奉为正统哲学) (1)陈献章:白沙人,世称白沙先生.强调自我存在和价值,将理心合为一体,开明代心学先河. (1)王守仁:曾在浙江阳明洞学院读书,世称阳明先生.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发展、完善...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和文学艺术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泰迹赛德: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古典科学技术巨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而古典小说则到达了高峰,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戏剧方面,有很有名的汤显祖,其代表作《牡丹亭》更被国人熟知,京剧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书法方面,以行书、草书见长,涌现了董其昌等一批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绘画方面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朝的徐渭,善用泼墨,他的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时期的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 -
泰迹赛德: 明清时期是文学艺术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明代学术研究趋于低落,小说创作却开辟了文学史的新阶段.明初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至清代孕育出《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在元代戏曲繁荣的基础上,...

朔州市19254067307: 先秦两汉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是怎样变化的 -
泰迹赛德: 1.先秦:是儒学初创,开始发展传播.这个时候的儒学还是很质朴的 2.两汉:董仲舒独尊儒术.儒学开始爆发式发展.这个时候儒学开始畸形发展,儒学已经开始变味了.夹杂了法家思想.而且不在淳朴,已经有了杂质. 3.宋代:朱熹开创理学. 4.明朝:发展理学.王阳明开始完善心学,并开始发展心学 5.清朝:儒学更是开始为统治者服务改变儒家的基本教义,原始的儒学教义一半都不剩

朔州市19254067307: 清朝与明朝出现进步思想的原因为什么在明朝与清朝前期的思想.文学领
泰迹赛德: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没有再进步的余地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已经违背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比如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的控制也过于极端).虽然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其弊端远远大于其积极作用了,就像是气数已尽,必将被推翻.那么这种情况下出现这种顺应潮流的反封建专制思想也就是必然而且必要的了.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
泰迹赛德: 不同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各有不同特点.明清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所以在封建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科技文化发展的余地很小了.所以当时科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不是创造,而是总结,即集大成.例如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有怎样的变化?
泰迹赛德: 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后面的没写了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朝时思想文化及科学的发展 -
泰迹赛德: 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为明朝时期皇权膨胀到了极限,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及创造力.并且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对其进行了扼杀,使得整个社会进展缓慢...

朔州市19254067307: 明清时的中国与西方的比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 -
泰迹赛德:[答案] 1、政治方面:中国--明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清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西方--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2、经济方面: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统治者重农抑...

朔州市19254067307: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 -
泰迹赛德:[选项] A. 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 B. 使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趋于民主 C.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D. 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