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满族为何比明朝还要推崇儒家思想?

作者&投稿:仪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时期满族为何比明朝还要推崇儒家思想?~

清明时期满足比明朝还要推崇儒家思想,这是因为吸取了之前元朝的教训,虽然元朝实现了统一,但可惜的是他不是很会治国,元朝的时候推崇的都是蒙古文化,他希望所有的汉人都能够褪去自己本身的文化,而是选择学习蒙古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元朝非常的短命,而清朝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大力推崇儒家思想,甚至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极端、夸张的地步。

儒家思想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有学习过《论语》,《论语》也确实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但我觉得它过于古板了,如果正确使用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的,但如果太过教条就会使它变得有些迂腐,而当时清朝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就是非常极端的,我觉得这从女性守节这方面就可以看出,在清朝的时候女性是必须要守节,女性的贞洁固然很重要,但是那个时期的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苛刻了。

女性在守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不能再嫁的,比如这个女性是在二十到三十这个年纪之间守寡的,那么她在五十岁之间都是不可以改嫁的,五十岁之后就可以了,虽然没有要求必须从一而终,但是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在最好的年纪都已经被浪费了,又有几个人会在五十岁之后选择改嫁呢?所以说虽然没有严格地要求,但实际却没有任何区别。

我觉得儒家思想确实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运用,它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如果是过分地追求那就是一种迂腐,很多陋习也是由此而产生的,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是要有一个度的,不然就会过犹不及。

前期肯定不是这样的!而是金钱鼠尾头。满清属于北方蛮族,北方是苦寒之地,出于头部保暖的需要,再加上满族的日常生产劳动以捕鱼打猎为主,时常需要戴帽子,这样把头发剃光相对于汉族的长发高髻更适合戴帽子。

比如我们汉族的头发,出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的教导,会蓄长发,最长的有两米,然后在头顶结一个高高的发髻。这样的发型戴儒生的头巾或士大夫的高帽子还行,戴头盔可就不行了,一不小心头盔就掉了。因此出征的时候必须把发髻解开散于脑后,这样头盔才能紧紧贴着头皮戴好。
所以满族剃头是出于戴帽子,戴头盔方便。所谓的金钱鼠尾,就是在脑后留一块铜钱大小的头发,将其结成辫,像一条老鼠尾巴,小辫必须能从铜钱中间的孔穿过去,因此叫金钱鼠尾。

这是满清入关初期的发式,随着汉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受汉族审美和《孝经》思想的影响,留的头发开始越来越多,大概到乾隆时期,一半剃光一半蓄发的阴阳头就形成了,虽然乾隆三令五申要求满人不要忘本,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防止完全汉化,但仍然挡不住旗人的蓄发之潮。
满清早期的皇帝不会说汉语,到后来既会满语又会汉语,再往后就不会写满文了,到了咸丰时期,皇帝亲贵基本没人会说满语了,反而个个是琴棋书画的好手。

事实再次证明,中华民族的诗书礼仪,子曰诗云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才是我们几千年来文明不断的根本武器。

满族是东北一隅的游牧民族,满族人以武力入关,为减弱汉人的抵抗情绪,而学汉人对儒家思想的崇拜,得到文化的飞跃,所以满族人比明朝的汉人更加的推崇才儒家思想。

游牧民族文化低于汉族,满族人对于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崇拜根源


一直以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就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学习的文化体系有所不同。所以虽然元朝完成了大一统,在迫使汉人学习蒙古文化,鄙视汉文化的制度之下,元朝很快就走向灭亡之路,所以满族吸取了这个教训,入关之后,正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生产力低下,且满族人长年居于东北,环境闭塞文化落后的事实,看到汉文化的成熟,农耕生产的发达,故而满族人对于汉文化从心底有了崇拜,对汉文化推行的儒家思想就更为推崇。

满族人对于儒家的推崇,减弱了汉人对于满清的不满,让满清出了百年康乾盛世


满人对于儒家的崇拜是一回事,推行却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千年儒家已经深入汉人的骨髓,作为一个外入的民族需要融入来,就必须让汉人减弱抵抗的情绪,那么推崇儒学是一个手段。而正是这一手段,让满族人的野蛮披上文明,拢得臣民的心,让君主制度得到一个新的巅峰,德治、人治让满清百年昌荣,康乾盛世是儒家思想体系与政治结合的一个奇迹,正是这个奇迹,让满清更为推崇儒家思想到达一个夸张的地步,远远超过汉人自我统治的明朝。

清代文化统治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满族人对于汉文化的崇拜而让他们以此为手段,统治了几百年的皇朝最终也败落,可谁能否认儒家思想对我国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清明时期满足比明朝还要推崇儒家思想,这是因为吸取了之前元朝的教训,虽然元朝实现了统一,但可惜的是他不是很会治国,元朝的时候推崇的都是蒙古文化,他希望所有的汉人都能够褪去自己本身的文化,而是选择学习蒙古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元朝非常的短命,而清朝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大力推崇儒家思想,甚至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极端、夸张的地步。

儒家思想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有学习过《论语》,《论语》也确实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但我觉得它过于古板了,如果正确使用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的,但如果太过教条就会使它变得有些迂腐,而当时清朝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就是非常极端的,我觉得这从女性守节这方面就可以看出,在清朝的时候女性是必须要守节,女性的贞洁固然很重要,但是那个时期的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苛刻了。

女性在守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不能再嫁的,比如这个女性是在二十到三十这个年纪之间守寡的,那么她在五十岁之间都是不可以改嫁的,五十岁之后就可以了,虽然没有要求必须从一而终,但是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在最好的年纪都已经被浪费了,又有几个人会在五十岁之后选择改嫁呢?所以说虽然没有严格地要求,但实际却没有任何区别。

我觉得儒家思想确实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运用,它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如果是过分地追求那就是一种迂腐,很多陋习也是由此而产生的,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是要有一个度的,不然就会过犹不及。



清朝的满族长期生活在我国的东北一带,环境相对闭塞,长期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也比较低下,导致满族文化比较落后。满族文化与当时的先进成熟的汉文化相比,其落后、甚至野蛮完全的显露出来,在满族逐步向内地进行的时候,汉文化也吸引了他们,是他们对儒家思想及孔子充满了崇拜。

再一个清朝的满族之所以推崇儒家思想,还有他们自己的考量,那就是想借此削弱或消除汉人对满族人抵触情绪。儒家文化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从上至下的人们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前朝的官吏、士大夫,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对入侵自己的满清成为自己的统治者,心里的抵抗情绪更甚。更不能接受曾经的“蛮夷”来做自己的王。所以满族统治者只有维护和继续儒家文化,以此为手段,维护其统治。

儒家文化总结下来有四个特征,宗经、法古、守礼、重德。儒家学问虽然条目庞杂枝节难理,但是不外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满清入关后,提倡德治与人治,使满足从野蛮向文明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在满清政府对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崇下,那些前朝的旧臣也愿意在满清朝廷任职,帮助满清巩固自己的政权,并且有力维护了中国的“大一统”。

在满清统治的2百多年间儒家思想得到了批判与发展,构筑了新时代特色的儒家思想体系。涌现出了顾炎武等新儒学代表,17世纪的时候,“汉学运动”到乾隆、嘉庆时达到了顶峰,历史上称作“乾嘉之学”。清朝的满族本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推崇儒学,后来竟然将儒学进行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经顺、康、雍、乾四朝的开拓奋进,以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康乾盛世”出现了。



因为儒家思想好用啊。儒家思想最重视长幼尊卑,他引导人们忠于君主、重于朝廷,这么好的控制人的手段清朝怎么可能不用。

因为清朝时期虽然满族是统治阶级,但是还是有很多汉人在朝廷的,所以为了能够让这些汉人能够臣服,所以就推崇了儒家思想。


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清比明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满族是中国的满族,满族文化最终还是被汉族文化所同化,但由此说满清统治者民族政策开明则是不对的。与元朝统治者相比,满清的民族政策是相对开明的,但其中也是有极大的保守和狭隘。奴化思想的教育更是给中国人心中种下了劣根性。相比之下,明朝的民族政策比满清则开明的多,明朝初期,对归附的蒙古王公一...

明朝和清朝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朝代,明朝比较强大还是清朝?
所以,如果要比军事,或许不能野战,但守城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有好的统领那就可以野战打败清军了;如果比经济,全盛时期,明朝绝对在清朝之上,这不能从赋税看,因为明的赋税收的确实少,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少的吧,但不是经济不行,而是祖宗规矩还有就是地方豪绅隐瞒土地、人口。明朝拥有世界三分之一...

求:满洲族的前身资料
清代的满洲侍卫满族人口截止2000年超过1,000万,大部分为父母一方有满族血统或者祖上据查还有满族血统,另外也有一部分是祖先为汉军(或朝鲜、蒙古)旗人。满族有语言满语和文字满文,辽(相当於中国北宋)时期,女真人在现中国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北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除语言风俗统一外,这些女真部族...

如果满族没有入关.中国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有几种可能: 先假设个前提。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不急于清算明朝迎降官吏的贪腐问题,厚葬崇祯,不关杀吴三桂的家人,刘宗敏不夺陈圆圆,吴三桂将降附大顺政权,断不会降满清鞑虏,不出兵攻打吴三桂,就不用退出北京 那么,形式就会发展成:1:也许是李自成的“大顺”朝廷建立起新的政府,皇帝从姓“朱”...

明清内阁制与英国内阁制有什么不同???
在组织上,清之内阁制度较明更为有制度性,明内阁并无定额,最少曾为一人,最多至八人,并无关居。除有首辅外,职位并无特别划分。清制别有定额,非有秩不得递辅,有首辅,次辅之分。另有协办学士之设,共分十二机构,内阁官员过百人,组织比明庞大。在阁臣的任用上,虽然两者多出自翰林,但...

册亨县13248718339: 明清两朝的官员们对待西方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
俟齿幼泻: 1,因为清朝满汉矛盾还是暗流涌动~~白莲教天地会等使清朝深恶痛觉,以致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且乾隆中前期,物阜民丰,满族官员都有点轻飘飘,自视天朝.2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必然的,因为清朝是从一个奴隶制社会直接进化为封建制...

册亨县13248718339: 为什么满族能统一中国,统治了三百年,满族人统治下的汉人地位怎么样? -
俟齿幼泻: 首先首先清朝懂得联合其他民族;其次,清朝在官制,法律,文化等方面沿用了许多明朝的制度;再次,清朝推行汉族的儒家学说来作为治国方针.以上这些就是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确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主要原因.

册亨县13248718339: 清朝用什么文字 -
俟齿幼泻: 官方文字是满文,但普遍使用汉字,到乾隆时就基本不咋说满文了,乾隆一再要求国语骑射.到溥仪时,溥仪都不会满州话了,就会一句“平身”.原因很简单,满族没啥文化,于是全面学习汉族的儒家文化,把大多数人在使用的汉字翻译成满文,工程很大.而且满文是表音字,汉字是表意字.如果用了表音文字,会大大加深民族隔阂.到时不要说满汉了,就是南北汉人都会分裂.

册亨县13248718339: 清朝时君臣说话,写文书,都说满语吗?? -
俟齿幼泻: 入关以后,汉化开始,汉大臣不会满语,但是朝臣中汉大臣十停占七停,所以朝会还是讲汉语. 不过文书是满汉两文,有时候也有蒙文.有历史学家认为:雍正夺皇帝,汉语“十”可以变成“于”,但是满文不能这么变.所以,雍正夺嫡“十”变“于”这种说法不可靠.这就是满汉同书的好处,留给后人相互印证.满大臣单独奏队的时候,多半讲满文.但是满人后来骄散,很多人都不会满文了,除了宗室还在学习以外.好像是在咸丰同治年间,朝廷干脆就不提满语的事了.

册亨县13248718339: 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
俟齿幼泻: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主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初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形成割据势力,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70年的斗争...

册亨县13248718339: 为什么清朝和明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方法不同 -
俟齿幼泻: 清朝的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

册亨县13248718339: 清朝时期的满族和汉族 -
俟齿幼泻: 因为当时清朝刚入关的时候比明朝要好的多,老百姓图个啥,就是安稳而已,但是也有反清复明的啊 ,天地会,白莲教,为什么都失败了,他们也不见得好到哪去!清朝的康熙,乾隆虽然是满人,但是对老百姓还是可以的,比明朝末期好,其实整个明朝都是很严酷的,等级制度非常残酷.这是其一,再者在后期满族又如何,还不是用汉族人当官,其实满族人确实挺聪明,他知道汉族人更理解怎么统治,清末的时候名师满足,实际是汉族的天下!其实无论哪个族统治中国,最后为什么都成汉族了呢,因为汉族的同化能力是最强的!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叫少数民族而已,早被汉族同化了,都是汉族的活法!

册亨县13248718339: 为什么清朝可以统治中国那么多年? -
俟齿幼泻: 满州统治者吸取汉族王朝和金、元的教训,采取合理的方法,努力巩固统治:1、吸收吴三桂等汉奸武装,进入中原,建立统治;2、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团结汉族地主武装,消灭农民军...

册亨县13248718339: 清朝皇帝中谁的箭法最准?
俟齿幼泻: 满族是骑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满人把骑马射箭看成是立 国的重要条件.清代皇室在教育皇子时,要文武兼修,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要学习骑马射箭等满人的传统习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