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司马光少时》翻译

作者&投稿:党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司马光少时》翻译~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退:回家后
自是:从此
至:甚至
庭:院子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得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到家后又给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抛下他逃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原文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
  退:放学。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少时》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得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到家后又给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抛下他逃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出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扩展资料:

《司马光少时》故事寓意:

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平时一定反复地思考问题,观察四周环境,学会急中生智。遇到问题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慌张。如果我们平时能多点思考问题,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深入考虑重要性问题,那么很多困难就都可以破解了。

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他费时十九年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成书是司马光一生为官为政、修学治学的经验总结。他对历史王朝的兴替盛衰的理性思考为后世承业皇帝提供了治国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砸缸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得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到家后又给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抛下他逃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宋史》,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在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主持修撰。《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人物背景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退:回家后
自是:从此
至:甚至
庭:院子 、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得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到家后又给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抛下他逃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原文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   退:放学。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担任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在其他兄弟会背诵了之后,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苦读,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我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等到他长大之后,(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六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3. 有木有六年级下的文言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

司马光文言文的特点
1. 《司马光好学》这则文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司马光好学》运用了对比手法 ,突然出司马光“好学勤学”的特点。 原文: 1司马温公幼时,2患记问3不若人。群居讲习,4众兄弟5既成诵,游息矣;独12下帷13绝编,6迨能7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8乃终身不忘也。温公9尝言:“书不可不成诵。10或...

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司马光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

文言文《司马光》和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有什么区别?
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文言文《司马光》是赞美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启示我们遇事沉着冷静,敢于思考

刘备少时文言文
(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参考译文】 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判断句)。 幼年丧父十分的贫穷,与母亲一起以靠贩卖草鞋作为职业,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怀大志,很少说话(倒装句),喜悦愤怒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倒装句)。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

有趣又有寓意的文言文
7. 有意义的文言文+分析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

求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故事?
王安石文采出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许多文章、诗词流传于世,著有《王文公文集》;司马光文采也极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但更为著名的是他编纂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少时就聪明,砸缸的故事千古流传,“警枕”表现了他读书刻苦用功,对后世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王安石入仕后,在地方...

《司马光救友》文言文课文朗读
3. 文言文《司马光救友》翻译 《司马光救友》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神情严肃的象大人一样,听了别人讲解,他非常喜欢。回家后再给家里人讲,书中的主要意思他已经完全理解。从这以后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以至于忘记饥寒冷暖。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惟不读易。
翻译: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孙权劝学》,原文节选: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译文: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

司马光的性格是什么!有20点
司马光少时已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少时砸缸救人已传为千古佳话。 而且颇好学勤力,曾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 可是他爱国,但为人颇为守旧,他竭力反对当时宋朝推行新政,与王安石在帝前...

吉利区15953824699: 文言文《司马光少时》翻译 -
彤常复方: 司马光担任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在其他兄弟会背诵了之后,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苦读,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我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等到他长大之后,(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吉利区15953824699: 司马光幼时译文!! -
彤常复方: 司马)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去.一婢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司马光五六岁(那年),(有一次)把弄(一个)青核桃,(他)姐姐想帮他把核桃皮剥掉,(结果)没有能够剥掉.(后来)一个女婢用热水把核桃皮剥掉了.他姐姐回来问谁剥掉了核桃皮,司马光说“我自己剥掉了”他父亲恰逢看见(这些),责备他说“你 怎么可以说大话”司马光从此不敢再说大话.

吉利区15953824699: 文言文《司马光少时》讲了什么事和什么事
彤常复方: 司马光担任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在其他兄弟会背诵了之后,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苦读,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我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等到他长大之后,(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吉利区15953824699: 走进文言文德<司马光幼时>德文章,急求翻译~> - < -
彤常复方: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吉利区15953824699: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
彤常复方: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吉利区15953824699: 翻译古文 司马光生7岁,凛然若成人.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彤常复方: 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象成年人一样稳重. 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子打碎,缸里的水流出来,小孩子得救了. 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持:拿. 迸:涌出.

吉利区15953824699: 文言文<<宋史.列传第九十五>>翻译 -
彤常复方: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吉利区15953824699: 古文《司马光》的翻译,急!退为家人讲 为:( )同列语之曰 语:(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文中写了司马光的哪几件事? -
彤常复方:[答案] 退为家人讲 为:(给 )同列语之曰 语:(对..说 ) 文中写了司马光的三件事,1:七岁开始爱读书.2:砸缸救人.3:不喜欢奢华

吉利区15953824699: 古文《司马光》的翻译,急!
彤常复方: 退为家人讲 为:(给 )同列语之曰 语:(对..说 ) 文中写了司马光的三件事,1:七岁开始爱读书.2:砸缸救人.3:不喜欢奢华

吉利区15953824699: 古文:司马光勤学 译文司马光,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手工远,乃终生不忘也.”我... -
彤常复方:[答案]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