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佛教里的什么典故?

作者&投稿:笪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佛教典故出处?~

你看到的典故应该是佛讲的袈裟的殊胜功德

《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高僧传))玄奘升天前,全身疼痛,他心想,我翻译佛经,功德大,为何受此大苦.菩萨说,大师前世曾为国王,苛捐杂税甚重,以自享受,百姓甚苦,本应下地狱,因翻译佛经,受此小苦.(很有现实意义,屠夫七世下地狱)中国是官制,非法制,关系网,潜规则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言自性风光,但是

是否真达到最高境界,未必/如慧能大师自己所说的:

熟则熟矣,犹欠筛也/
........................................
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

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

1.关于六祖的开悟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慧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他因之有寻师之志。咸亨初(670),他把母亲安顿后,即北行。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刘志略,引其出家之姑无尽藏尼,持《涅盘经》来问字。慧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了解其义。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闻其言,深为惊异,遂告乡里耆老,竞来礼敬,即请慧能居于当地宝林古寺,称他为卢行者。

慧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至乐昌西石窟,从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劝他到黄梅东禅寺(寺在黄梅双峰之东,亦称东山)去从弘忍受学。慧能于咸亨三年(672)到了黄梅东山,弘忍见着他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慧能说:弟子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中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和尚佛性与獦獠佛性无别;和尚能作佛,弟子当能作佛。弘忍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间踏碓八个月,当时东山禅众达七百人。相传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大众禅解的浅深,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慧能在碓房间,闻僧诵这一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众见此偈,皆甚惊异。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慧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因此慧能回到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今广西怀集县)二县间,过了十余年,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请问深义,慧能回答,言简理当。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名德智光律师等为他授具足戒(按法性寺即今广州光孝寺。寺中有六祖瘗发塔、菩提树、风幡堂、六祖殿诸古迹)。两月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
可是师父也叮嘱他要好好修行,拂拭尘埃。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对这个事件有兴趣,不妨自己翻阅《坛经》。

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
海慧变之为水:《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海慧菩萨前来听法的一段故事。有兴趣自己看,就在开头一段。
龙女献之为珠: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龙女献珠的故事。
善友求之为如意宝:如意宝就是有求必应的宝贝。
至于那个修之,变之,献之,求之的“之”到底是什么,自己参参看。我说了反而害你慧命,担当不起。

六祖坛经


佛教问题
如上所述,相信您应该知道了过去佛现在去那里了。2:过去佛不一定是地球人吗?答:确切的说,我们现今的地球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位佛在此星球诞生,因此过去佛不是地球人是当然的事啦,都说是过去佛啦,地球才多久啊,这又引出了佛教广大的宇宙观,在此不赘述。那又问了,那这些佛菩萨的生日如何解释...

问佛教信徒十方虚空在汝心中,犹如白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这...
有的人就说了,又不让我打妄想,又不是什么也不想,那可怎么办?那不是无路可走了吗?佛法妙就妙在这里,它不直接告诉你,就是要把你逼到绝路上,让你自己去参,禅宗有一句话:离四句,绝百非。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这可难坏了我们这些大凡夫,悟道了的就是大丈夫,我们就是彻彻底底的...

关于佛教六道问题,寻求有心人解释
五,这个主要看心,佛说一心善,立地成佛,一心恶,一念成魔。所以心也很重要,(佛家认为,宇宙的生灭也关乎心,人心向坏,恶业深重之时,整个大千世界都会毁坏,有红莲业火生出净世)心与结果互有善恶,则看其善果与恶果大小,善恶可以相抵。有时候心也许更重要,你捡回的一只猫,死是其命中注定,...

蝉在佛教是什么意思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问题二:什么是禅??佛教中的禅,是什么意思? 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

问下,佛教中最殊胜的佛土是不是极乐世界。我也觉得是,因为这个名字就可 ...
南无阿弥陀佛!佛法中对我们众生而言极乐世界是最殊胜的佛国土。您所理解的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种种妙好《无量寿经》中说的非常详细,那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去极乐世界的门槛太低了,阿弥陀佛把念佛作为往生的条件,九法界众生人人有份,都是平等接引的对象。这才是最殊胜之所在。否则...

我不能明白佛教的这一个问题,是关于因缘果报的问题,问过很多人还是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每次我个人读到这里都面红耳赤,既激动又惭愧,为什么?这一比较,立判...

问几个佛教问题
法供养中,如说修行供养第一。我们真正实实在在把佛法做到,是最殊胜的供养。2.到寺院小住几天,除了给住宿费外,还要捐钱吗?捐的话钱给住持还是给谁呢?这个要看寺院自己的规定,去客堂问问比较好,每处地方不一样。3.到寺庙里见到出家僧人要注意什么呢?其实正在出家人,应该是比一般人更好,道德更高的人,所以...

...这个问题就是佛教的自性的束缚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为什么自性被...
自性清净,充满法界。从来没有被束缚,谁说自性被束缚了啊。自性,也称为“佛性”,每个人都有,只是凡夫不能认识而已,从来没有被束缚,永远也不会被束缚。因为众生有贪嗔痴,所以不能认识自己的自性(不能明心见性)。

什么是禅学?
太监鱼朝恩,权震当朝,一日,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 禅师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不客气地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此何为?’鱼朝恩听了勃然变色,正要大怒,药山禅师笑道:‘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了!’ 灵圳禅师参访归宗禅师,问道:‘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

有关佛教方面的问题
惠能大师进一步开导他,问他叫什么名字。 听到他名叫“法达”,就在“法达”名字上做文章。你名字叫“法达”,又哪里做到通达了法理?辜负了这个好名字,我再说个偈你听听。你的名字叫法达,勤奋读经不休息。但空口读诵只是因循声音文句,要明心见性才可以说是行菩萨道。你今天到这里也是有缘,我且告诉你佛教奥义。

浏阳市14753122585: 请问“芭蕉树下的鹿”,在佛教中是什么典故? -
宰治苏顺: 蕉叶覆鹿.典出列子.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蕉叶覆鹿”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浏阳市14753122585: 佛学中所谓 望月之手指 是什么典故? -
宰治苏顺: 1、六祖慧能说过:“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 2、我们学习佛陀的经典,要通过这些语言文字,体悟它背后所蕴含的深深义理,靠此义理指示,明...

浏阳市14753122585: 佛教中有这么一个典故,就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带他的弟子出去化缘,有一天他的弟子们都在争论着谁用的碗更好 -
宰治苏顺: 钵! 又名应量器.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为恶源,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拿摩.

浏阳市14753122585: 有个佛教典故忘了具体名字了,求教 -
宰治苏顺: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

浏阳市14753122585: 请问这个故事出自于哪部佛经?和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宰治苏顺: 此非佛经. 此句出自"席慕容"诗集,席慕容是八十年代很红的一位台湾女诗人.其中的一首爱情诗就有这么一句话.纯属文人杜撰. 原文:“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浏阳市14753122585: 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什么? -
宰治苏顺: 佛学大辞典/婆子烧庵 【婆子烧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三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于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个俗汉,遂令遣去,烧却庵...

浏阳市14753122585: 求一个佛家的故事 -
宰治苏顺: “我愿化做石桥 经五百年风吹 日晒 雨打 只求她从桥上走过”出处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会有多喜欢?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浏阳市1475312258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处,有什么典故? -
宰治苏顺: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浏阳市14753122585: 求一个佛教经典故事 -
宰治苏顺: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他先派了很多魔眷属,也就是军队,去想扰乱佛,但...

浏阳市14753122585: 佛祖拈花一笑是什么典故,有什么禅机? -
宰治苏顺: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