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公的名字是叫包龙图吗?

作者&投稿:唱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朝包公,包龙图,龙图是官方称呼吗?~

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宋仁宗皇帝之前,并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在民间传说提到:包公曾使仁宗皇帝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对包公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亲自为包公画了一张半身像,御赐给包公;因为是皇帝画的,所以就称“龙图”。“龙图”不是随便可以挂的,所以仁宗皇帝又御赐造一座楼阁,把“龙图”挂在里面,就叫“龙图阁”,作为包公的官府。后来,包公屡建功劳,仁宗皇帝又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从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公也叫做包龙图了。

包拯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北宋庐州合肥人,即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 包拯为官时,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断过许多大案,被人视为清官。经过旧小说、戏剧的宣扬,包拯名扬四海,深受世人推崇。 在传统的戏剧中,包拯被称作“包龙图”,也称“包黑子”和“包文正”。这几个称号都有来历,但都是传说,很难考证。 “包龙图”的名称,传说因皇帝宋仁宗给他画像而来。宋仁宗喜欢画画,擅长画肖像,包拯曾使宋仁宗母子团圆,仁宗对他很感激,加上包拯为官清廉,屡破要案,仁宗决定亲自为他画像,以示特别嘉奖。这张半身像因是皇帝画的,故称“龙图”。“龙图”不能随便挂,故仁宗又为他造了一座楼阁,把“龙图”挂在里面,这楼阁便称“龙图阁”。后来又封他为龙图阁大学士,从此,就有了龙图阁这一官职。 “包黑子”的称号有两种说法,一是在戏剧中,包拯是一副完全黑色的打扮,黑头、黑脸、黑胡须、黑衣服,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人。《三侠五义》中写包拯出生时外貌黑漆漆的,7岁时起名就叫“黑子”,后改叫“黑三”,所以,民间就有了“包黑子”的叫法。还有一说来自《梦溪笔谈》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说,漳州有条河叫乌脚溪,涉足者皆如墨。一日,龙图阁大学士梅公仪“梅龙图”渡乌脚溪,不慎坠入溪中,上来后 “举体黑如昆仑”。后来,写戏人把这个故事由“梅龙图”移到了“包龙图”身上,把“包龙图”写成了浑身漆黑的“包黑子”。实际上,包拯的肤色与常人一样,根本不像戏剧和故事里描绘的那么黑。人们之所以这样描绘,是因为人们认为黑色是刚正无畏的象征,代表着威严和铁面无私,与包拯的身份和精神相吻合。人们称他“包黑子”,是对他的褒奖。

  包公名叫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包龙图”的由来

  包公包拯包龙图,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但在宋朝仁宗皇帝之前,并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包公曾使仁宗皇帝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对包公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决定对包公特别嘉奖,决定亲自为包公画张像。原来仁宗酷爱画画,尤其擅长画人像。仁宗拿起御笔,画了一张包公的半身像,御赐给包公。这张像因为是皇帝画的,皇帝的尊称是“龙”,所以就称“龙图”。这在当时来讲,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因为“龙图”不是随便可以挂的,所以仁宗皇帝又御赐造一座楼阁,把“龙图”挂在里面,就叫“龙图阁”,作为包公的官府。

  后来,包公又屡建功劳,仁宗皇帝又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从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公也叫做包龙图了。

中国古代有把官职当称谓的习惯,包拯(包公)是龙图阁大学士所以有人叫他包龙图 ,就象包公也是一种尊敬的称谓一样.

不是,他叫包公,包文正

应该有

不是,叫包拯

包拯,字文正.包龙图是以他后来任龙图阁大学士而称呼.


包公叫什么名字
总之,包公的名字叫包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官员,以公正廉明、为民请命的精神被后人铭记和尊敬。他的事迹和精神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清官包青天,他的真实名字叫什么?
包青天真实名字叫包拯。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

历史上的包拯
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权臣贵戚为之敛手,知开封府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终年63岁.历史上的包拯当然没有传说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他既有政职、军职,亦有...

历史上包公的名字是叫包龙图吗?
包公名叫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

历史上是否有包拯,包清天这个人
包拯,民间又称包青天、包公。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於乡里。宋景佑四年(1037),包拯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

历史上真有包青天这个人么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名文正,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肥东);为中国北宋著名清廉官员。包拯为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申科进士甲科,初任建昌知县,官至开封府尹及龙图阁大学士。因为他进入“二府”成为北宋最高决策机关成员后,其衣著饮食和器具依然“如衣布时”,是古代中国...

史上真有包拯吗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注 1],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

历史上真的有包青天这个人吗?
包公到任之后,马上撤去了"门牌司",让人将衙门的大门敞开,允许百姓直接到公案前陈述递状,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府小吏们对百姓的盘剥。因此,《宋史·包拯传》里有这样的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当时,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待制",还送给他一个绰号"...

包青天的真正名字叫啥?
原名:包拯(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人,北宋人,官至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色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諡号「孝肃」。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於世,被後世称誉为「包青天」,将他...

包公史上真有其人吗?
当初,包拯有一个儿子,名叫“镱”,娶崔氏为妻,担任潭州通判时死了。崔氏为亡夫守节,不再改嫁。包拯曾经把她的陪嫁女送走,在娘家生孩子,崔氏暗中慰问她的母亲,让她好好照顾那个陪嫁女。包镱死后,崔氏把陪嫁女的儿子带回家,取名叫“包纟廷”。包拯有《奏议》十五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拯为什么又叫包龙图? -
余壮香连: 包拯(商都文化配图) 包拯为人公正廉明,被称之为包青天,包青天这个称号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但是包拯还有一个称号叫“包龙图”,这个称号一般只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警世通言》中“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铡美案》中“包龙图...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公为什么叫包龙图和包待制? -
余壮香连: 包龙图是包拯的官职.宋仁宗皇帝之前,并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包公曾使仁宗皇帝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对包公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亲自为包公画了一张半身像,御赐给包公....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公为啥叫包龙图? -
余壮香连: 包公包拯包龙图,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但在宋朝仁宗皇帝之前,并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包公曾使仁宗皇帝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对包公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决定对包公特别...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公为什么叫包龙图和包待制? -
余壮香连:[答案] 因他曾官龙图阁直学士﹐故称.参见"包公". 2.借指铁面无私﹑办事公正的人. 包拯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北宋庐州合肥人,即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公为什么叫包龙图?为什么 -
余壮香连: 即包拯.因他曾官龙图阁直学士﹐故称. 包拯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北宋庐州合肥人,即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为官时,执法严峻,...

肇州县17814011594: 包公是谁啊 -
余壮香连: 包公名包拯字文正,,是宋朝仁宗年间龙图阁大学士,后人也称其为包龙图.因为公正廉明,刚直不阿,民间称他包青天

肇州县17814011594: 历史上包拯的最高官职? -
余壮香连: 1.包拯的最好官职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2.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3.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肇州县17814011594: 为什么称包拯为“包龙图”?龙图指什么? -
余壮香连: 因为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肇州县17814011594: 历史上有没有包拯
余壮香连: 姓名:包拯 字:希仁 外号:包青天;包家;黄河清;包公;包龙图;包黑炭. 籍贯:安徽合肥 特征:额头上有个月形记号,而且脸比较黑.(此特征为小说杜撰,并非真实) 生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属相:猪 生日:夏历三月二十三日...

肇州县17814011594: 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是多大的官职 -
余壮香连: 包拯做过的最高职位是枢密副使,中央决策机构的9个成员之一,按照宋史来看,枢密副使是从二品官.包拯史载最后的实授官职是三司使,枢密副使,前者接近现在的经济部长,后者差不多是军事系统的副长官(不过宋代控制军队极其严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