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阅读指导+答案+写作-第六单元(2)

作者&投稿:有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加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目前,课外阅读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呢?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阅读教学所瞄准的是考试的得分点,两眼盯住的是死读课本,即使是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也被视为不务正业。请看某杂志社对50个城市所作的调查: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读物的老师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老师占61.2%。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读物,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5.1%,放任不管的占8.9%。这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囿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总是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外阅读则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甚至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正课的学习。其实,这都是片面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小学五年级时,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老师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听。还把自己的藏书--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那个时代是不准看的,偷偷介绍给同学们,就在这样的阅读生活中,徐老师在这群山村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恢复高考,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顺利考取了大学。
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以上名家的阅读经验无不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实在重要得很。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1、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没有受到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珍贵书籍的鼓舞,如果他们不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所感染进一步考虑自己,那么就还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奋并终身难忘的书。
2、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能够被他纳入从各种书籍中吸取来的知识体系中,课堂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对他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它成了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课外书读得越多,掌握知识就容易,用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
3、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常所说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对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有困难而言。他们往往对一项学习还没有理解,而把另一项内容忘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就采取减轻他们脑力劳动的程度,不许他们读课外书的方法,让他们重读教科书。苏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否定了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样做完全是错误的,是不利于开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智力。他认为,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各种书籍。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的照耀。当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决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须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
国内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也证实了课外阅读的价值体现:
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
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途径。
3、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
2.走出“课外阅读”指导的误区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的确,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然而,当前在图书馆和阅览室我们常常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游戏书架前气氛热烈,文学书、作文书架前廖无几人,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近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即使看文学书的也只是粗略翻阅……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相当贫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一种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情况不容乐观。造成目前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教师指导的误区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模糊,造成了观念上的偏颇;或淡化了指导,使课外阅读处于放任的地步;或弱化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反馈、交流与评价,于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不到养成……因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走出教师指导的误区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指导的误区及对策作一些思考,聊陈浅见,与同仁商议。
误区之一:对课外阅读认识的偏颇
新课程推进六年来,课外阅读在许多中小学还是处于一种“无动于衷”的状态,即便有“动”的,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认为课外阅读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课外阅读是可今天读可明天读,可此生读可彼生读的自由选择。我想,如果这种有失偏颇的观念不彻底破除,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牢固确立,再好的指导方略也是难以有效实施的。
对策思考:重新认识阅读,把准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1----2年级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50篇(段);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中的比重。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为此,作为教师应该着手抓好以下三点:
1、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遵循阅读规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且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形式要变,鼓励要多。
如看题目猜测文章大意;根据主要词汇猜测主要内容;根据首段猜测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确排序;展开想象故事接龙;抛砖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阅读;找段游戏,其乐无穷……
2、保证阅读的时空。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将它作为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可以实施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还要充分发挥网络阅读优势,可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辟一块经典阅读网页。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阅读资源,保证了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3、培养阅读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有计划地读。同时,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我想,对课外阅读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教师把握阅读指导的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阅读指导,提高阅读的实效。
误区之二:对课外阅读指导的淡化
不少教师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份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份外事,是“看闲书”。于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比较淡化;读什么样的书不去过问,该怎么读缺少指导,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况,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对策思考:引领经典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老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选读物,让学生享受经典阅读的快乐。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相关的书籍,让每个学生愿读、乐读、善读。
(2)推荐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3)推荐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域文化、人文资源等等。
(4)推荐与文本关联的读物。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课文是选自或节选自某作品集,教师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有的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该作者的整个作品。比如,在教学《江姐》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红岩》,在教学《少年闰土》后,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鲁迅的《故乡》……
2、读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学会阅读。
(1)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
(2)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些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三是创作性笔记。即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如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我想,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都拥有一把通往阅读殿堂的金钥匙,在经典阅读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误区之三:对课外阅读评价的缺失
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都有一定的意识,但因为种种因素,多数的课外阅读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评价、检查,缺乏对应的激励监控机制。长此以往,这必将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相应对策:实施多元评价,呵护阅读童心
笔者觉得,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绝不能撒手不管,或者只是泛泛说说而已,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多元的评价。
(1)在赏析交流中评价。可以组织学习开展赏析交流,既能检验阅读效果,又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可以从赏析一处绝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赏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地表达读书的乐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要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
(2)在成果展览中评价。通过成果展览的形式展示每个学生阅读的收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读书的热情。可以用墙上的统计表显示谁读的书多,谁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等,让进步看得见,掀起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可以举办“我为喜欢的书配上插图”,书写“我喜欢的一句话”等活动,通过图画、书法的形式进行展览,并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同学之间的互评,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以“展”代评的形式,将评价融入活动之中,让每一次展览都会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加油站、一个助推器。
(3)在话题辩论中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可以确定一些带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评论,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阅读效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误区之四:对课外阅读指导者的曲解
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的指导仅仅当作是语文教师的事,其他各科教师认为与己无关,成了局外人、旁观者,以至于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常常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相应对策:各门学科联动,构建大阅读的理念
诚然,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各个学生学习效果,况且与各个学科相关联的课外阅读读物不胜枚举,因此,课外阅读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各个学科的教师应善于推荐相关读物,并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扩大他们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儿童时期所读的作品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中对待阅读的态度。”我想,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定会使老师们相信:“从小爱阅读的孩子不会是平庸的人,因为阅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品位。”
3.在现代社会提倡读经之基本理论
一、“经典”是智慧之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不仅构成其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二、中国儒、释、道三家之经典自古流传,为所有知识分子所必读,以搏成中国文化之特色,而且影响由东南亚而及于全世界。民国五四以来,反传统而反对读经,并反对读古文。长期以来,民族自信心完全丧失,社会文化日渐没落,现今青年一辈,几乎完全不能阅读自己祖先的文献,何况上及“经典”?中国文化已面临断绝之地步!倡导“读经风气”是想从根本处着手,以救助中国文化。此外,如欲学习外语外文,吸收外族文化,亦应从其经典诵读着手,最为方便有效。
三、倡导“读经”用意有二:第一、“经典”本来就是古文,读经可以训练古文基础。第二,直接研读“经典”,直接接触文化传统中之最高智慧;两件事一次完成。而有了古文基础,将有助于白话文写作;有了传统智慧,才有能力会通西洋。
四、现今国内的教育理论尚受五四影响,一时很难在体制上恢复“读经”之课程,故当先以“社会教育”的方式推广。等到时机成熟,理念深入民心,风气普及于社会,再行影响体制。
五、在社会中倡导“读经”的方式有三:第一、用“读经”的方式倡导,由名师宿儒讲授,此适用于成人。第二、用“读经会”的方式,即由若干有兴趣者自读书会,而选用“经典”作为研读文本,此亦适用于成人。第三、提倡“儿童读经”,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长自行教导其小孩读经,或鼓励公寓大楼、社区邻里、文化社团、才艺教室、教堂会所、道场寺庙等开办“儿童读经班”,而最好是学校中级任导师在一班上随机教学,或在团体活动成立读经项目,或全校性利用当时机一齐教学。而如欲培养高度人才,最有效者,则是开设读经学校,或以私塾方式,施行全天候以读经为主的教育。
六、就成人之读经活动说,“经书”深奥难懂,一般人不敢尝试。其实越不读越难入门,而一切语文之学习,亦在由接触而熟悉。只要打开“读”的风气,常常去读,自然渐渐培养出能力,越读越懂。而社会中读经的人多,从小方面说,可以陶养个人心性气质,从大方面说,历史文化的传承就自在其中。
七、就儿童之读经活动说,“经书”更是难懂。但儿童之心智发展重点在于“记忆力”而不在“理解力”。所以不要勉强要求理解,而应趁此时一面利用其记忆之强,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同时也训练了他的记忆力能力,待其长大后,阅读能力自然增强,对本国文化也会有亲切之感,所记得的文句不仅自己可以渐渐领略,如遇有人指教,更能触类旁通。众人之中,将可出现“为往圣继绝学”之人才。
八、由儿童之读经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经典之兴趣,若父母子女一起读经,更可增进亲子之祥和;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九、单从语文程度上说,儿童读经一年,可有高中国文程度;读经二年,可有大学国文程度;读经三年,可有中文系国文程度。至于人格之陶治、气质之变化.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目前,课外阅读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呢?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阅读教学所瞄准的是考试的得分点,两眼盯住的是死读课本,即使是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也被视为不务正业。请看某杂志社对50个城市所作的调查: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读物的老师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老师占61.2%。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读物,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5.1%,放任不管的占8.9%。这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囿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总是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外阅读则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甚至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正课的学习。其实,这都是片面的看法。《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小学五年级时,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老师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听。还把自己的藏书--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那个时代是不准看的,偷偷介绍给同学们,就在这样的阅读生活中,徐老师在这群山村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恢复高考,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顺利考取了大学。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以上名家的阅读经验无不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实在重要得很。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1、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没有受到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珍贵书籍的鼓舞,如果他们不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所感染进一步考虑自己,那么就还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奋并终身难忘的书。2、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能够被他纳入从各种书籍中吸取来的知识体系中,课堂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对他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它成了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课外书读得越多,掌握知识就容易,用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3、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常所说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对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有困难而言。他们往往对一项学习还没有理解,而把另一项内容忘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就采取减轻他们脑力劳动的程度,不许他们读课外书的方法,让他们重读教科书。苏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否定了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样做完全是错误的,是不利于开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智力。他认为,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各种书籍。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的照耀。当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决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须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国内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也证实了课外阅读的价值体现: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途径。3、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2.走出“课外阅读”指导的误区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的确,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然而,当前在图书馆和阅览室我们常常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游戏书架前气氛热烈,文学书、作文书架前廖无几人,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近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即使看文学书的也只是粗略翻阅……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相当贫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一种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情况不容乐观。造成目前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教师指导的误区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模糊,造成了观念上的偏颇;或淡化了指导,使课外阅读处于放任的地步;或弱化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反馈、交流与评价,于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不到养成……因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走出教师指导的误区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指导的误区及对策作一些思考,聊陈浅见,与同仁商议。 误区之一:对课外阅读认识的偏颇 新课程推进六年来,课外阅读在许多中小学还是处于一种“无动于衷”的状态,即便有“动”的,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认为课外阅读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课外阅读是可今天读可明天读,可此生读可彼生读的自由选择。我想,如果这种有失偏颇的观念不彻底破除,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牢固确立,再好的指导方略也是难以有效实施的。 对策思考:重新认识阅读,把准目标定位《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1----2年级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50篇(段);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中的比重。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为此,作为教师应该着手抓好以下三点:1、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遵循阅读规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且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形式要变,鼓励要多。 如看题目猜测文章大意;根据主要词汇猜测主要内容;根据首段猜测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确排序;想象故事接龙;抛砖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阅读;找段游戏,其乐无穷…… 2、保证阅读的时空。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将它作为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可以实施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还要充分发挥网络阅读优势,可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辟一块经典阅读网页。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阅读资源,保证了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3、培养阅读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有计划地读。同时,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我想,对课外阅读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教师把握阅读指导的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阅读指导,提高阅读的实效。 误区之二:对课外阅读指导的淡化 不少教师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份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份外事,是“看闲书”。于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比较淡化;读什么样的书不去过问,该怎么读缺少指导,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况,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对策思考:引领经典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老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选读物,让学生享受经典阅读的快乐。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相关的书籍,让每个学生愿读、乐读、善读。 (2)推荐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3)推荐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域文化、人文资源等等。 (4)推荐与文本关联的读物。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课文是选自或节选自某作品集,教师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有的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该作者的整个作品。比如,在教学《江姐》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红岩》,在教学《少年闰土》后,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鲁迅的《故乡》……  2、读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学会阅读。 (1)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 (2)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些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三是创作性笔记。即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如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我想,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都拥有一把通往阅读殿堂的金钥匙,在经典阅读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误区之三:对课外阅读评价的缺失 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都有一定的意识,但因为种种因素,多数的课外阅读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评价、检查,缺乏对应的激励监控机制。长此以往,这必将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相应对策:实施多元评价,呵护阅读童心 笔者觉得,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绝不能撒手不管,或者只是泛泛说说而已,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多元的评价。 (1)在赏析交流中评价。可以组织学习开展赏析交流,既能检验阅读效果,又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可以从赏析一处绝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赏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地表达读书的乐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要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 (2)在成果展览中评价。通过成果展览的形式展示每个学生阅读的收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读书的热情。可以用墙上的统计表显示谁读的书多,谁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等,让进步看得见,掀起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可以举“我为喜欢的书配上插图”,书写“我喜欢的一句话”等活动,通过图画、书法的形式进行展览,并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同学之间的互评,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以“展”代评的形式,将评价融入活动之中,让每一次展览都会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加油站、一个助推器。 (3)在话题辩论中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可以确定一些带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评论,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阅读效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误区之四:对课外阅读指导者的曲解 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的指导仅仅当作是语文教师的事,其他各科教师认为与己无关,成了局外人、旁观者,以至于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常常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相应对策:各门学科联动,构建大阅读的理念 诚然,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各个学生学习效果,况且与各个学科相关联的课外阅读读物不胜枚举,因此,课外阅读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各个学科的教师应善于推荐相关读物,并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扩大他们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儿童时期所读的作品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中对待阅读的态度。”我想,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定会使老师们相信:“从小爱阅读的孩子不会是平庸的人,因为阅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品位。”3.在现代社会提倡读经之基本理论一、“经典”是智慧之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不仅构成其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二、中国儒、释、道三家之经典自古流传,为所有知识分子所必读,以搏成中国文化之特色,而且影响由东南亚而及于全世界。民国五四以来,反传统而反对读经,并反对读古文。长期以来,民族自信心完全丧失,社会文化日渐没落,现今青年一辈,几乎完全不能阅读自己祖先的文献,何况上及“经典”?中国文化已面临断绝之地步!倡导“读经风气”是想从根本处着手,以救助中国文化。此外,如欲学习外语外文,吸收外族文化,亦应从其经典诵读着手,最为方便有效。三、倡导“读经”用意有二:第一、“经典”本来就是古文,读经可以训练古文基础。第二,直接研读“经典”,直接接触文化传统中之最高智慧;两件事一次完成。而有了古文基础,将有助于白话文写作;有了传统智慧,才有能力会通西洋。四、现今国内的教育理论尚受五四影响,一时很难在体制上恢复“读经”之课程,故当先以“社会教育”的方式推广。等到时机成熟,理念深入民心,风气普及于社会,再行影响体制。五、在社会中倡导“读经”的方式有三:第一、用“读经”的方式倡导,由名师宿儒讲授,此适用于成人。第二、用“读经会”的方式,即由若干有兴趣者自读书会,而选用“经典”作为研读文本,此亦适用于成人。第三、提倡“儿童读经”,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长自行教导其小孩读经,或鼓励公寓大楼、社区邻里、文化社团、才艺教室、教堂会所、道场寺庙等开“儿童读经班”,而最好是学校中级任导师在一班上随机教学,或在团体活动成立读经项目,或全校性利用当时机一齐教学。而如欲培养高度人才,最有效者,则是开设读经学校,或以私塾方式,施行全天候以读经为主的教育。六、就成人之读经活动说,“经书”深奥难懂,一般人不敢尝试。其实越不读越难入门,而一切语文之学习,亦在由接触而熟悉。只要打开“读”的风气,常常去读,自然渐渐培养出能力,越读越懂。而社会中读经的人多,从小方面说,可以陶养个人心性气质,从大方面说,历史文化的传承就自在其中。七、就儿童之读经活动说,“经书”更是难懂。但儿童之心智发展重点在于“记忆力”而不在“理解力”。所以不要勉强要求理解,而应趁此时一面利用其记忆之强,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同时也训练了他的记忆力能力,待其长大后,阅读能力自然增强,对本国文化也会有亲切之感,所记得的文句不仅自己可以渐渐领略,如遇有人指教,更能触类旁通。众人之中,将可出现“为往圣继绝学”之人才。八、由儿童之读经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经典之兴趣,若父母子女一起读经,更可增进亲子之祥和;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九、单从语文程度上说,儿童读经一年,可有高中国文程度;读经二年,可有大学国文程度;读经三年,可有中文系国文程度。至于人格之陶治、气质之变化


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1. 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 、2. 用()画出一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并用“△”标上表示动作的词语。用___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3. 请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___(一)___三国时期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认真自觉地做家务活,最终得到了球票.(或文章围绕一张球票展开,讲述了球 票最终归属的故事)15.“我”是一个听父母的话、爱劳动的孩子. 16.谁做家务活球票就属于谁.17.可围绕“在家中要多体谅父母、力所能及地多帮助父母、做一个勤快的孩子”或“实 现梦想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展开...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
3、文中的你指( ),它走过的地方有 、 、、 。4、仔细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1)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用“——”画出比喻句。(3)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  ;描写味道的词语有 、 、  。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 、 。(4)选择正确的读音。硕果累累(lei lei)  劳累(lei lei)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复习资料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 (一)短文《 “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

小学四年级暑假语文阅读训练题
2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想:(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又想:4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三)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卷
学语文,多阅读。下面是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卷,欢迎练习。 1、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第四段: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四年级下语文阅读训练答案
一、茅庐 恭敬 哀悼 慎重 违犯 拒绝 奈何 举荐 接替 领悟 二、3.四、⑴料事如神 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独木难支 ⑷胆大心细 ⑸才华横溢 五、⑴鱼儿得到水一样啊!⑵①远远望去,大地好像被铺上了绿色的地毯。②河岸上,桃花盛开好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⑶把“前进”改成“提高”⑷①在...

如何提高四年级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
1、聆听阅读。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孩子进行聆听阅读的训练,通过读书来让孩子感受语感,感受词汇,从而有效地帮助孩子对于词汇的理解 2、书本攻势。在家中放置一些读物,让孩子可以在学习之外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加阅读的兴趣。3、参与阅读。当培养孩子兴趣后,可以进行时间限定的阅读,每天10-15分钟,...

求四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3、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 ⑥__4、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 ___ ___ ___5、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

求四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求四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急急!要短一点的... 急急! 要短一点的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00呜呜呜555 2010-05-01 · TA获得超过2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阅读一 这个无名小岛是鸟的天下。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四年级 -
谷咏爽尔:[答案]当2015年的钟声缓缓敲过,我的眼泪也随之缓缓流淌,那些给予我心灵、生命帮助的贵人,让我怎样感谢您们呀?!让我怎样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训练13参考答案(四年级) -
谷咏爽尔:[答案] 1.fù zhēnɡ bó zhàn 2.(1) √ (2)√ (3)* 3.清醒 我并非即将死亡 呼吸 没有脉搏 睁开眼睛 4.不是的,因为文中说道:“他什么也感觉不到.” 5.不是.因为只有她们对格林的执著的关切和永不放弃的努力才能使得格林最终睁开眼睛,起死回生. 6.如果你相信...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四年级的真题备考3阅读答案 大各大姐们帮帮忙啊!急用啊,200分赏阅的我等会会加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四年级的真题备考3阅读... -
谷咏爽尔:[答案] 1、字典里有 2、5段1句 6、灵验的钥匙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四年级)答案.急急急急啊,速度 -
谷咏爽尔: 1.fù zhēnɡ bó zhàn 2.(1) √ (2)√ (3)* 3.清醒 我并非即将死亡 呼吸 没有脉搏 睁开眼睛 4.不是的,因为文中说道:“他什么也感觉不到.” 5.不是.因为只有她们对格林的执著的关切和永不放弃的努力才能使得格林最终睁开眼睛,起死回生. 6.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 这是训练13,本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帮到你.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理解怎么讲解 -
谷咏爽尔: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一般注意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云霄县14783466340: 四年级高效A计划语文提优训练五 课外阅读的第三小题的作文《友谊》怎么写? -
谷咏爽尔:[答案] 给你提供思路: 1.写青梅竹马类的 2.铁党 3.曾经玩伴,如今陌路 4.…… …… ……

云霄县14783466340: 四年级语文下册名校课堂第二单元阅读训练课外阅读梅雨潭(节选)'第一,二自然段中,作者描述梅雨谭围i的景象时,用了很多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谷咏爽尔:[答案] 运用比喻更加生动贴切,形象的展现了梅雨潭的美丽景色. 这篇散文热情的描写了梅雨潭的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梅雨潭的生命之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强力的热爱之情.

云霄县14783466340: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里的阅读短文有什么技巧 -
谷咏爽尔: 、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云霄县14783466340: 有谁能够提供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和答案 -
谷咏爽尔: 朋友,你可以去新华书店看看,那里面的学习资料比较全面.一般来说,课外阅读都会有配套的答案.但是个人建议答案只是参考,课外阅读,是扩撒孩子的思维能力,如果局限于答案,不利于小孩充分发挥.

云霄县14783466340: 胜利的故事(四年级下册语文小练习册阅读短文) -
谷咏爽尔: 金色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