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无文言文

作者&投稿:养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带有“曾”字的文言文,而且“曾”是竟然的意思的一句话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zēng

曾 :

竟,简直,还(h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2. 刘定之文言文翻译

刘定之,字主静,是永新县人。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他的父亲禁止他写文章。一天,父亲偶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感到非常惊讶。

刘定之考中举人后,正统元年又考中会试第一,殿试也拿到了名次,皇帝封他做编修一职。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

皇帝曾经命他做《元宵诗》,内使太监却站在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刻写好百首七言绝句。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告,笔不停书。有人问宋朝人的名字,他马上排列出世系相成的先后(其实就是家谱),一查族谱果然如此,人们对他的敏捷和博学感到叹服。

江西、湖广两地发生旱灾,但地方官员仍然照收百姓的赋税。刘定之上疏向皇帝进言:“现在国家粮库充足,储备厚实,而江西、湖广等地百姓因灾无收,张口待哺,还要照样交纳租赋,这不是皇帝怜爱百姓的本意,请圣主体恤下情”。皇帝被他的言辞所感动,立刻下旨停征课税。

扩展资料:

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中外。他文思敏捷,知识宏博,雄浑瑰丽,变化莫测,虽机轴多出自三苏,而理道过之。其为诗含蓄蕴藉;而忧国忧民之心常流露于字里行间。明朝中叶,刘定之名闻天下,擅一代文宗,虽武夫悍卒,亦无不慕传。

一次,皇上命他做《元宵诗》,内侍太监站立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成七言绝句百首,令人折节叹服。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诰,笔不停书。自他入内阁后,朝廷大作多出其手。

曾有人问他宋代大臣的名字,刘定之立马列出他们的世系先后,就像家族谱系一样,时人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

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历官编修、洗马、成化二年(1466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

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刘定之与彭时、商辂之后又联名上疏说:“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她为太后,下诏宣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都得大义。现在太后梓宫应当合葬裕陵,她的神主应当附祭太庙,这是无可更改之礼。

近来听说要另择地埋葬太后,臣等实是心怀疑惧。我们私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考虑到当今皇太后万寿之后,应当与先帝同尊,因此担心二后并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但考之古代,汉文帝尊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附祭长陵。

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附祭太庙。现在如果陵庙之制稍有不合适,则会有背前人之美,受后人讥笑。”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仍担心违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后更发出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

姚夔等两百余名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宪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头拒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自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跪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宪宗与周太后无可奈何,这才听从了刘定之等人的建议。

3. 穷而后工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无论诗歌还是文章,作者没有久历贫苦,其作品是决不能达到超凡入圣的水准的,屈原困苦,而《离骚》却成为经典。杜甫贫愁,但他的诗歌却冠烁古今。韩愈曾祈求别人施舍一顿饭的资费来活命,可他却破了“文章八代衰落”的局面,其文章造诣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孟郊有过开山种田的经历,贾岛曾柴米全无,可算是穷困到了极点。可是他们的诗歌却是清净悠然,境地高远,普通人绝对无法达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白石道人姜尧章,乍看他的脸色,甚至于担心他承受不住衣服的重量。可是他的笔力却足以扛起万斤巨鼎。家无立锥之地,但每顿餐饭都有食客登门。心中所藏有的知识是无限的。他的胸襟之宽广,体现出了晋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自由。无论是韵意还是词语的运用,并不期望高深的意境,但意境却自然而然地高深起来了。黄景说曾有过“上天没有用财富玷污姜夔,而让他的才华闪耀于永恒。”正好符合了前面的论述。

士人暂时的贫困并不足以忧虑,可是学识不充盈,道理不了解,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啊!

4. 曾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一点儿的意思吗

曾在文言文中没有一点儿的意思。

曾céng或zēng

1.曾 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2.曾 zēng ①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②动词。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③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5. 西陵峡文言文 翻译

【原文】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译文】 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

树木高大茂密,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6. 文言文 曾子不受赐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对曾子说,国王要封给你一块采邑,请你用来给自己添置几件衣服吧。可是,曾子坚决不受。国王派的人只好回去。国王又让他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曾子坚持不收。使者就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

后来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文言文中“得无”例子
得无:亦作“得亡”。亦作“行毋”。犹言能不;岂不;莫非。《论语·颜渊》:“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汉书·赵充国传》:“我告汉军先零所在,兵不往击,久留,得亡效五年时不分别人而并击我?”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客...

吾请无文言文
2. 文言文吾以无所畏惧的意思是什么 1.公输一、文章内容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拿去攻打宋国。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3、公输盘曰:“夫...

文言文 得无 耶句式 什么意思
在一般情况下,都可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能不有所不同吗?)“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

请无文言文
1. 没文言文翻译 管仲相齐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 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 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 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

无父无母文言文翻译
1. 弱弱的问问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小雅·蓼莪liǎo é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

无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出言无状的解释说话 傲慢 无礼。《四游记·洞宾二败太子》:“太子曰:‘此子前者出言无状,且烧吾海,父王不合放还其人。’”《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第七三回:“那一年跟随他小主人入京乡试,他小主人下了第,正 没好气 ,他却自以为 本事 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鲁迅 《...

“有没有”用文言文怎么说?
“有”,文言文常常用“存”。“没有”,文言文中常常用“否”。“有没有”文言文中这么说:存否。

语文文言文中,“无”若是通假字,那都是通“毋”还是“勿”?
通“毋”,但两个字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 “勿”和“毋”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有两点区别:一是声调不同,“毋”是阳平,“勿”是去声,二是否定语气有轻重不同,“毋”表示“不要”,带有劝勉 口气缓和,如“毋庸讳言”“宁缺毋滥”;“勿”表示“不要”,带有强制意味,口气强硬,如“请勿喧哗...

无道在文言文中是什么翻译
无道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解释:1.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例:《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3.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

身无长物文言文
1. 身无长物文言文翻译及昰什么意思 1、《身无长物》的翻译: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之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曾无 - 搜狗百科
裔雷韵洁: 文言文中表示"曾经"的意思时,多数用"尝",一般不用"曾".例如: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曾”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什么意思? -
裔雷韵洁: 一.zeng 1.增加.后作“增”.《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2.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孙”. 3.飞举.《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展诗兮会...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文言文翻译:曾无称有山水之美 -
裔雷韵洁: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 从来没有声称有山水之美 《百度文言文翻译》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文言文中“曾”的各种意思的例句.如下,每个意思举一个文言例句. -
裔雷韵洁: 1.竟,简直: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2.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尚,还: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急急急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归过臣不胜大庆.(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求文言文翻译 -
裔雷韵洁: 1.大禹和商汤有了错便做自我批评,所以使国家兴旺起来.有德的君主,犯错了不会忘记做自我批评,臣感到这是普天之庆,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曾经这个词用文言文怎么说 -
裔雷韵洁: 曾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如:“曾经看过”. 在文言文中,也有“曾经”,但那是词组,表示“曾经经历过”.如,“曾经沧海...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语文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
裔雷韵洁: 【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意思是:林逋死了以后,所在州官报告皇上,仁宗为他叹惜伤心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高缭仕于晏子 译文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2)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3)之人也,... -
裔雷韵洁:[答案] 高缭辅佐晏子,晏子把他赶走了.其他辅佐晏子的人向晏子进谏说道:“高缭辅佐您三年,您都没有提拔他,却把他赶走了.这从道义上怎么说的过去呢?”晏子说道:“高缭是个没有用的笨人,(四维之然后能直我也不会翻译),现在他辅佐了我三...

吉木萨尔县17551006343: 文言文《邯郸学步》中的 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对应成语故事中的哪句话? -
裔雷韵洁:[答案] 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