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禅定。

作者&投稿:照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修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
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为成就大所以须要投注的资本也较多。首先须具足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练,那样很容易出毛病。修禅定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忏除业障。业障重的人常一修禅定,就为魔所乘,或为魔所缠,以致坏了所修之法。有时坏了自己修法还不说,最糟糕的是,常会为魔所用,而坏他人修法。如是,自坏坏他,修行就一团糟了。我们放眼望去,当今之世,这种在修行中自坏坏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业障重的人,欲发心修殊胜之行,须先修学忏悔业障,等业障较轻薄之后,再进修胜法。
第二:修习禅定者须持戒。经上说:佛弟子须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圆觉经、楞严经、楞伽经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净;身心不清净,极易为魔所扰。因为魔属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净戒,则与染法相应;与染法相应故,即为魔之内应,魔即得其便。又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称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习佛定者,必须同时亦持佛戒。
第三:须先通达佛之教理。修禅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错误百出。尤其是禅定止观法门及定慧法门,必须熟悉通晓。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门,切不可冒然修习禅定。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星期中偶而静坐一~二次,每次单盘坐个二十~三十分钟,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进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时~~~一小时以上,这种情形下,已非偶一为之的玩票性质,就应照上面所说,一一完成准备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僧人在旁就近指导才好。设若无人指导,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就盘起腿来坐,只觉得禅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里好奇,想“玩一玩”这断然是不行的;须知习定是“修道”非同儿戏。这种半玩票的修法,最好还是赶快停下来,不要继续玩下去;须“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会出事。
3、禅定有很多层级,先得过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包含粗念住、细念住、欲界定、未来禅,然后才开始“四禅八定”(即“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分别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 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练会这些,你才能更加精进。
顺便普及一下四禅八定的知识:
一、色界四禅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二、无色界四定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

禅定不好理解!六祖慧能大师解释禅定根据《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他说“外不着相,名禅;内不动心,名定”。你能理解这句话,可以用金刚经的方法,修禅定。如果不能理解,你怎么修?连禅定是什么,不知道!说修禅定没有这个道理!
但是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不知道什么是禅定,也可以修禅定!八万四千法门唯此一门!一心念“阿弥陀佛”,不夹杂一个妄念,就是修禅定。净土修行的目标是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是禅定的别名。

  一个非常简单的禅定,而是是甚深禅定----念佛三昧

  方法简单易行 而且成就殊胜

  “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者,寂为体,照为用。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因果,差别万千。实相与因果,喻如一球。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寂之与照,喻如水月,水静不动如寂,显月全影如照。不寂则不照,欲照则需寂。是故体须寂,照方用。体用一如,寂照同时。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双摄互融,故名寂照双融也,此为正定。
  妄伏真现者,妄心伏匿,真心发得也。要之,修四禅八定或参禅人,以唯仗自力,并无佛力,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现前,幻出幻没,恰如阴雨转晴之际,浓云忽绽zhan4,日光迸beng4发。此时恍兮惚兮,变化莫测。若非真开道眼者,则难识辨真伪。若错认消息(以魔境为佛境),则着魔发狂,不无可能。而修念佛三昧者,以真信切愿之心,执持名号。以持名故,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喻如杲日丽天,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灭迹无踪zong,即岐路是非之念,亦无由生。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此时于三昧中,或见西方之圣境,与净土三经所说无异;或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殊异超绝等等。所以由念佛而证三昧,其过程以有佛加故,并无魔扰。《观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 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即是妄伏真现,为正受也。
  《观经》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诸佛现前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hang2三昧”。以念佛之一行hang2(菩萨万行之一)。证入三昧故。《三藏法数•卷四》云:“一行hang2三昧者,惟尊一行,修习正定也”。《文殊般若经•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hang2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非修观想、观象念佛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由上可见,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处,即是“惟尊一行,修习正定”“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hang2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bo舟三昧”。以般bo舟之行,证入三昧故。梵语“般舟”译中文为“佛立 ”。此法出《般舟三昧经》。期七日或九十日专念阿弥陀佛,常行不间断,且无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说之是易,行之实难,若非过量圣人,末世实不易修,故印光大师《文钞•复恒渐法师书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见,般舟之行乃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又《悲华经》称其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经》称其为“普至三昧”;《荘严经》称其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别名也。《念佛三昧经•卷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盖念佛三昧以总摄一切诸法故,而为三昧中王,故又称 “宝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别名甚多。称cheng虽不同,其义一也。盖皆是以念佛心,于正定(三昧)中,见阿弥陀佛,以见阿弥陀佛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为此法之主本。
  又念佛三昧,竖论有三:(1)、凡夫念佛三昧。此位中人,以念佛力,伏住贪、嗔、痴不起。圆伏五住烦恼(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chen2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虽伏五住烦恼。但见惑毫未断除。即如天台宗之圆教五品观行位也(名字位中人,虽也大彻大悟,但五住烦恼丝毫未伏)。若以一心论,属相似事一心;以四土论,属凡圣同居土;以三昧论,属凡夫念佛三昧。(2)二乘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见惑者,为圆教初信位,念到断思惑者,为圆教七信位。此时即证入事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方便有余土,以三昧论。属二乘念佛三昧。(3)菩萨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尘沙惑者,在圆教八、九、十信位。仍是方便有余土,仍属事一心不乱,亦名相似理一心。若念到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者,此时即证入理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实报壮严土。以三昧论,属菩萨念佛三昧也。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入菩萨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虽有涅盘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人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益利,岂不一心求欲见佛。如婴儿不应离母,行道不离粮食,大热不离凉风、冷水,大寒不离火,度深水不离船,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云何得不离诸佛?
  答: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虽行福德,智慧薄少;虽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萨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嗔恚偏多,生毒虫中。菩萨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现生阿弥陀国。

一个非常简单的禅定,而是是甚深禅定----念佛三昧 方法简单易行 而且成就殊胜 “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者,寂为体,照为用。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因果,差别万千。实相与因果,喻如一球。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寂之与照,喻如水月,水静不动如寂,显月全影如照。不寂则不照,欲照则需寂。是故体须寂,照方用。体用一如,寂照同时。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双摄互融,故名寂照双融也,此为正定。 妄伏真现者,妄心伏匿,真心发得也。要之,修四禅八定或参禅人,以唯仗自力,并无佛力,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现前,幻出幻没,恰如阴雨转晴之际,浓云忽绽zhan4,日光迸beng4发。此时恍兮惚兮,变化莫测。若非真开道眼者,则难识辨真伪。若错认消息(以魔境为佛境),则着魔发狂,不无可能。而修念佛三昧者,以真信切愿之心,执持名号。以持名故,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喻如杲日丽天,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灭迹无踪zong,即岐路是非之念,亦无由生。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此时于三昧中,或见西方之圣境,与净土三经所说无异;或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殊异超绝等等。所以由念佛而证三昧,其过程以有佛加故,并无魔扰。《观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 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即是妄伏真现,为正受也。 《观经》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诸佛现前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hang2三昧”。以念佛之一行hang2(菩萨万行之一)。证入三昧故。《三藏法数?卷四》云:“一行hang2三昧者,惟尊一行,修习正定也”。《文殊般若经?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hang2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非修观想、观象念佛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由上可见,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处,即是“惟尊一行,修习正定”“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hang2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bo舟三昧”。以般bo舟之行,证入三昧故。梵语“般舟”译中文为“佛立 ”。此法出《般舟三昧经》。期七日或九十日专念阿弥陀佛,常行不间断,且无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说之是易,行之实难,若非过量圣人,末世实不易修,故印光大师《文钞?复恒渐法师书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见,般舟之行乃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又《悲华经》称其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经》称其为“普至三昧”;《荘严经》称其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别名也。《念佛三昧经?卷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盖念佛三昧以总摄一切诸法故,而为三昧中王,故又称 “宝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别名甚多。称cheng虽不同,其义一也。盖皆是以念佛心,于正定(三昧)中,见阿弥陀佛,以见阿弥陀佛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为此法之主本。 又念佛三昧,竖论有三:(1)、凡夫念佛三昧。此位中人,以念佛力,伏住贪、嗔、痴不起。圆伏五住烦恼(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chen2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虽伏五住烦恼。但见惑毫未断除。即如天台宗之圆教五品观行位也(名字位中人,虽也大彻大悟,但五住烦恼丝毫未伏)。若以一心论,属相似事一心;以四土论,属凡圣同居土;以三昧论,属凡夫念佛三昧。(2)二乘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见惑者,为圆教初信位,念到断思惑者,为圆教七信位。此时即证入事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方便有余土,以三昧论。属二乘念佛三昧。(3)菩萨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尘沙惑者,在圆教八、九、十信位。仍是方便有余土,仍属事一心不乱,亦名相似理一心。若念到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者,此时即证入理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实报壮严土。以三昧论,属菩萨念佛三昧也。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入菩萨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虽有涅盘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人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益利,岂不一心求欲见佛。如婴儿不应离母,行道不离粮食,大热不离凉风、冷水,大寒不离火,度深水不离船,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云何得不离诸佛? 答: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虽行福德,智慧薄少;虽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萨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嗔恚偏多,生毒虫中。菩萨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现生阿弥陀国。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请加分
yt

保持空明,保持忘我,忘物,忘时,忘世界的感觉,不想,不念,想着欲要探索宇宙,不能被周围事物所动时(包括自己的呼吸,流汗),此为禅定

想修禅定很简单,到禅宗寺庙请出家师指导你禅修就行了。出家师会根据你的情况、根性来因材施教的。不要指望靠打听就能修禅,修禅定不是那么简单的。大乘、小乘的修禅定功夫的程度都不一样,其中各个派别、宗门又很复杂,你要知道什么样的呢?!

知道定是什么,去做就好了


如何修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

如何开始禅修?
先修禅定,获得稳定的定力、定心,以四禅为最清净的定力; 修观次第:观名色、观因果、观五遍行、观五蕴、观心生灭、观十八界。次修观行。以观因果破我见,观心生灭破烦恼思惑。观十八界证空性。 定慧之路次第明晰,止观双运,其证量可勘可验,为佛学实修爱好者、探索者提供一条经前人验证的高效实修路线。 2、定...

如何修习禅定?入定是个什么状态?如何禅定才能入定?
1、业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2、业相的遍作定阶段...

禅修是如何练?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稳,而心情与呼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调心,必先从调息入手。不论中国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或中国的天台宗等,谈及修行禅定的次第,必定重视呼吸与气的调适问题。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动静,与呼吸的气和息,有着依存的关系。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钟十六次...

怎样禅定
关注 展开全部 禅定说简单再简单不过,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件最单纯的事,说难也难这要你多学习,多参考他们不同法门的共同特点与本质。以我看来你要想修定,要先找到禅定的本质是什么,直接去做到即可。不断去熟练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如何禅定
以下内容取自成观法师著作《北美开示录(一)》——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 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为成就大所以须要投注的资本也较多。首先须具足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练,那样很容易出毛病...

如何修禅定。
一个非常简单的禅定,而是是甚深禅定---念佛三昧 方法简单易行 而且成就殊胜 “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者,寂为体...

如何学习修禅定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 禅定 、智慧,应当先修 忏悔 之法。 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於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 忏悔 令其清净,而修 禅定 、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 忏悔 法,若戒...

初学者怎样修禅定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吾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每人的性格、习惯和喜爱都不相同,就是说根器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选择能适合自己的法门,才能借依这个法门去修习。下面列举通常习知的几种方法,作为修定入门的参考。如要深入了解,应该研习那些显密经论才对(在《楞严经》中有二十五位菩萨...

请详解如何进入禅定?
在欲界居住之众生都有无穷尽的贪欲;而色界、无色界境界是要靠修禅定才能进入的。而我们要想进入色界、无色界就得靠修行来完成,在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前,我们必须要经过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训练,要经历粗心定、细心定,欲界定、未来禅等四个过程,才能真正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灭尽定的过程。下面我们来...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修禅定 -
孛尚清热: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

毕节市13742296311: 禅定的方法是什么(坚持不懈很重要)
孛尚清热: 1、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快速进入禅定开悟与高能量状态 -
孛尚清热: 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般来说,禅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脱,...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做到禅定? -
孛尚清热: 禅是音译词,义译为静虑.只要能把心真正静下来思考问题就叫禅.可是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妄想,密密麻麻以致于我们根本觉察不出来心在产生妄念.所以想要禅定需要功夫,慢慢把心调伏,让它不乱跑,方法就是先让心只做一件事情,比如数呼吸、只关注呼吸、一心念佛,心念耳听等等,用种种方法慢慢把心收回来(训练时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注意力又转移了,没关系,收回来继续)等到心收回来了,不产生杂念了,会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就是进入禅定了.禅定也有层次,所谓的四禅八定,到四禅的时候就能学会五神通,等到修过八定到了灭尽定时已经就了生脱死了. 我说得粗,也不准确,可以从网上找找四禅八定的文章.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禅定? -
孛尚清热: 禅定又名修止,这其中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做到烦恼的止息,即散乱心,执取心,昏沉心要止息掉,做到放松,平静,清净.同时还要安止在所缘上,如果是修入出息念,就要安止或是定在息上,不能忘失呼吸.做到一境性. 这样你就做到了即单纯又一境性的状态了.这就是修定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才能禅定
孛尚清热: 方法: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

毕节市13742296311: 怎样深入禅定 -
孛尚清热: 入禅定的基础是戒.要在守戒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入禅定.修习禅定的具体方法,方法因修行法门不同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建议依师而修,更建议学习楞严经,诵持楞严咒.五十阴魔要知道,方不有入魔之忧.寺院早课诵持楞严咒,自有其妙用深意.修禅有几条要注意:一不要无师盲修瞎练,二不要求神通寻感觉,三不要急功近利,今天修明天就想成就.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修入到空境中?修入禅定的核心秘诀是什么? -
孛尚清热: 禅定,核心在定,先考验一下自己坐禅中能不能身心如出世,如果心静不下来,一会想要吃饭了,一会儿要买肉吃,又想房子快涨价了,,,等等,如果是这样,那就先练自己:明知别人故意踩你一脚,你能不能不动气、不报复?同事背后调侃你了,你会不会以牙还牙?旧日暗恋找上门能不能君子处之,,,,所以核心是:修去名利心,情爱欲望!!

毕节市13742296311: 如何学习修禅定 -
孛尚清热: 《占察善恶业报经》: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禅定 、无相智慧者, 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 禅定 、智慧,应当先修 忏悔 之法. 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於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 忏悔 令其清净,而修 禅定 、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 忏悔 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附注:这就是末学常说的,不要一开始就一窝疯追求 禅定 智慧 因为业障习气深重,容易遭受非人鬼神干扰或魔扰,这在楞严经中也说的很清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