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的意义及目的

作者&投稿:褚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义:
1.缓解当时社会就业压力。
2.缓解城市供给压力。
3.拉近阶级之间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4.大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战后的中国农村注入大量劳动力,一龚程度上解放农村劳动力,给农村带来新的种植理念,引导农业发展。
5.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给知识落后的农村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想,为以后政府执行政策起到了前期铺垫作用。
6.从某种程度上位终止文化大革命起到一定作用。
目的:
1、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因此当时认为他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十分必要;
2、希望他们把一些科技、文化传到农村;
3、部分反革命组织企图以此为借口,打击异己,全面夺权。
扩展资料: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下乡知青始于1955年,当时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共青团中央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知青的榜样:董加耕、邢燕子、侯俊等就是当年被《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大势宣传报道出名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进入高潮,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并在编者按中说:“主席最近又一次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至1973年12月8日,全国有800多万城镇青年上山下乡。这些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一政策一直执行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此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回城市。实际上,这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70年代末的上山下乡运动,总共涉及到将近1800万的知识青年。


知青下乡的意义及目的
意义:1.缓解当时社会就业压力。2.缓解城市供给压力。3.拉近阶级之间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4.大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战后的中国农村注入大量劳动力,一龚程度上解放农村劳动力,给农村带来新的种植理念,引导农业发展。5.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给知识落后的农村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想...

知青下乡的意义及目的
1. 缓解当时社会就业压力:知识青年下乡是解决当时城市就业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导年轻人到农村工作,减轻了城市就业人口的压力。2. 缓解城市供给压力:此外,知识青年下乡也有助于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压力,因为这些人将不在城市中消耗有限的资源和公共服务。3. 拉近阶级之间的距离:通过将知识...

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
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1、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2、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

大学生三下乡的活动意义
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一方面让青年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所获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则是让同学们宣讲改革开放成就、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帮助农村的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同时,让学生的专业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加强同学...

网友建议重启知青下乡,知青下乡会有什么样的利弊?
二、知青下乡的利处:缓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要义即是在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实现人人平等,但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到来,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慢慢扩大,而随着头部城市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愈演愈烈,致使了人才广为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而在农村地区却缺乏...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与上世纪知青下乡有何区别?
而其目的主要在于:1. 认为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需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2. 希望他们将科技、文化带到农村;3. 部分反革命组织企图以此为借口,打击异己,全面夺权。总的来说,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与上世纪知青下乡在目的、形式和意义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年轻村干部下乡的意义
青年驻村帮扶为帮扶人员谋长远、谋全局创造了条件,是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途径。驻村帮扶工作为帮扶人员提高能力创造了机会。帮助总是相互的,帮扶人员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的同时,也会得到贫困户的帮助。长期深入基层工作的干部,往往会有“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的深切感受。更为重要的是,...

知青下乡是哪一年?到哪一年结束?
知青下乡的意义 一是让知青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知青的自信心。上山下乡的经历,使知青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团结群众。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

所谓的知青下乡是怎么回事?
1、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2、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当年为什么要知青上山下乡
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为缩小城乡差距),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团市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

碑林区13091028580: 三下乡的意义和目的 -
桐卢口服: 三下乡的目的,就是在学习之余,锻炼我们大学生的意志,锻炼我们大学生的能力,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很多问题,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大...

碑林区13091028580: 具体性和形象性区别
桐卢口服: 1、具体性: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2、形象性: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 具体性和形象性区别 二者内涵不同.具体性是指一个事物展示或说明它的内容或内部组成,需展开涉及的详细细节.形象性是指一个事物侧重于展示外观、形色、气势,属于外部效果,属于形象化的展示.

碑林区13091028580: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可细分为哪些类别?
桐卢口服: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碑林区13091028580: 知青下乡是什么时候
桐卢口服: 知青下乡是1968年12月开始,1978年10月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