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为何会写下《过零丁洋》?

作者&投稿:幸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起零丁洋,对于文天祥来说,这是伤心之地了。早在公元1278年,南宋的景炎三年,42岁的文天祥乘船经过零丁洋,看到波浪起伏的海面,思潮涌动,悲壮满怀,创作出了一首传颂千古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知名度很高,也非常的经典。它让我们看到了南宋最后的一介忠骨,以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祭奠这个破碎的山河,发出了宁死不屈,丹心留史的呐喊。

这首诗,也从此让零丁洋这个地名深入人心,被很多人所铭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零丁洋,这个文天祥的伤心之地。

零丁洋的地理位置

零丁洋,又被称为伶仃洋,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在广东省的南部,是富饶繁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像一条由北向南的血脉,滋润着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而在珠江水系的最末端,也就是珠江汇入大海的地方,有一片喇叭口形状的海域。

从地图上看,它北起东莞虎门镇,南到香港和澳门,整个水域面积可达2000多平方公里。

这片海域,就是零丁洋。

1278年,文天祥正是经过此处,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今天,零丁洋的海面平静而又蔚蓝,但是在80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伤心之地,写满了国破家亡的忧伤。

那么,文天祥为什么会途径零丁洋?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发出了响彻千年的慷慨悲歌呢?

要说明这些,就要介绍一下南宋末年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

崖山前夕

1278年,对于南宋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个悲剧而又绝望的至暗时刻。

这一年,蒙古人加紧了南下的步伐,步步紧逼,把南宋朝廷追赶到了广东沿海地区。曾经的大宋江山,如今只剩下了弹丸一隅,退无可退。

这一年的4月,宋端宗驾崩,大臣张世杰拥立只有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并且逃亡到了崖山一带。

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南宋将接近千余艘战舰集中在崖山的海面上,并集结了南宋的十多万军民,打算和蒙古人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而在这一年的12月,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屡次遭受兵败之后,在广州海丰县以北的五岭坡被俘虏。

抓捕他的人名叫张弘范,是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一员名将。

张弘范负责整个蒙古军队南下伐宋的军事总指挥,在当时,他正在组织和训练水军,打算向崖山一带的南宋残余军队发起最后的总攻。

于是,被捕后文天祥作为俘虏,登上了元军的战船,并从广东海丰一带出海,向崖山方向驶去。

一场决定南宋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来临,这场大决战就是著名的崖山海战。

崖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这里是潭江的入海口,由于西有汤瓶山,东有崖山,两座山像一道天然形成的拱门,所以也被称为崖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从广东海丰(今广东省汕尾市一带)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最终驶向崖山,途中正好经过零丁洋。

1278年的冬天,文天祥正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挟持在元军的战舰上,穿过了零丁洋。

可想而知,当时在船上的他,亲眼目睹元军浩浩荡荡的舰队,前去攻打自己国家最后的一隅领土,内心应该多么的煎熬和痛苦。

慷慨悲歌

在元朝的舰船上,张弘范还向文天祥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

由于蒙古人并不熟悉海战,而在崖山的海面上聚集着南宋的十多万誓死抵抗的军民,所以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海战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文天祥在南宋军民中具有非常高的威信,所以,张弘范想让文天祥写一封劝降信,劝说驻守崖山的张世杰投降。

对此,文天祥作出了一个坚定而又强硬的回答,拒绝了张弘范的要求: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我生不能捍卫自己的父母,却去劝说别人背叛父母,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然而,张弘范并没有理睬文天祥的回应,仍然逼迫他写劝降信。

文天祥为了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态度,于是便想写诗明志。此时,舰船正行驶在零丁洋上,他望着舷外波涛起伏的海水,回想起多年以来抗元战争的困顿与浮沉,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作为对张弘范的答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张弘范看到诗中的这两句时,终于知道了文天祥坚如铁石般的决心,是不可能再扭转的,只能尴尬一笑,无奈作罢。

就这样,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因此而诞生于世,传唱千古......

而在仅仅3个月后,也就是1279年的3月,崖山海战终于爆发。张弘范率领着舰队向崖山的南宋军队发起了总攻。十多万南宋军民见抵抗无望,纷纷跳海殉国,丞相陆秀夫也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

当时,文天祥也在崖山。他以一个俘虏的身份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可想而知,他的心当时在滴血......

在此之后,文天祥被俘北上,被带到了元大都(今北京)。他宁死不肯投降,5年以后,在北京街头从容就义。

他死的时候,面朝着南方行跪拜之礼,他朝的方向,正是崖山和零丁洋所在的地方。

今非昔比

一湾零丁洋,成为了文天祥的伤心之地,成为了那个时代所有南宋臣民的伤痛。

然而,时间在穿越了800多年后,来到21世纪的今天,这湾小小的海洋却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象征。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仅在9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10月24日,这座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而这座大桥横跨的地方,正是800多年前那个令文天祥伤心流泪的零丁洋。

一座大桥,像一条铺在海浪碧波上的丝带,连接起了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把所有中国人的心拴在了一起。

一座大桥,以最快的建造速度诞生,证明了中华民族崛起的雄伟步伐。

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如果当年经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能够看到今天横跨在洋面上的这条雄伟的大桥,心中是否还会那么惶恐和伤心呢?

结束语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实际上,慷慨悲歌的又岂仅仅是燕赵之士?

像文天祥这样,在国家危亡时能挺身而出,在泥沙俱下时又能够誓死明志,即便兵败被俘,还可以谱写出如此有精神感召力的诗篇,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慷慨悲歌之士。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民族才可以生生不息的繁盛数千年,像横跨过零丁洋的港珠澳大桥一样,雄伟而又壮丽,坚实而又绵长。




为什么“文天祥”会写下那首“过零丁洋”的诗呢?是在什么情况下写...
《过零丁洋》是在诗人被元军俘虏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时所写的。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

文天祥为何会写下《过零丁洋》?
文天祥为了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态度,于是便想写诗明志。此时,舰船正行驶在零丁洋上,他望着舷外波涛起伏的海水,回想起多年以来抗元战争的困顿与浮沉,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作为对张弘范的答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张弘范看到诗中的这两句时,终于知道了文天祥坚如铁...

过零丁洋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2、全诗 辛苦...

《过零丁洋》创作背景
那是因为文天祥被元军抓后,元军统帅张弘范劝说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视死如归,宁死也不肯投降,张弘范认为文天祥是位难得的人才,没有杀他,把他软禁在军船上。文天祥在船上面对零丁洋,思绪万千,如浪涛翻滚,一首诗突然在脑海里浮现,遂提笔写下千古流传诗作《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话...

文天祥是怎么死的,文天祥为什么要写过零丁洋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算是一首千古名篇了,这首诗读起来就有一种遗憾的悲愤,和很大气的慷慨,尤其是最后两句,一直以来想必都是很多人的信念吧。那作者文天祥又经历过些什么,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过零丁洋》这首诗也是文天祥死前所写,那他是怎么死的,临死之前的他又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12...

文天祥为什么要写过零于洋
《过零汀洋》——公元一二七九正月,元军从潮阳以海船押送文天祥去新会县南海中的崖山,意图让他劝降在这里用舟师锁海,拼死抵抗的宋水军统领张世杰。在经过珠江口的零汀洋时,文天祥气贯长虹,坦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他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誓死不屈的坚定意志。百度文库里的:《过零丁洋》是文...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宋祥兴元年的时候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随后被押解到了船上,在第二年过零丁洋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过零丁洋》为什么说是文天祥的决心书又是宣战书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死的不惧怕,对战争必胜的信心,于是在结尾写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从而我们跟能从这这首诗里看见的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对尘世生死的为所谓惧,摄人心魄的发表自己的决心,而不是抱怨不平的宣战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

文天祥怎样写下不朽的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南宋在�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是怎么写下《过零丁洋》的? -
訾月血府: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

焦作市17533409399: 为什么“文天祥”会写下那首“过零丁洋”的诗呢?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訾月血府: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 插画合辑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的背景 -
訾月血府: 【诗歌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时的背景和心情是怎样的? -
訾月血府:[答案] 文天祥当时是被元朝人所俘,元朝人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宁死不屈,写下过零丁洋,一心为国,当时的心情简单来说就是悲愤与满腔的爱国热情,与沸腾热血,那种誓死不为亡国奴的执着精神.大致是这样,不知有没有帮助.望参考.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为什么要写《过零丁洋》
訾月血府: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当时的时代背景? -
訾月血府:[答案] 1234年,蒙古灭金,后招降吐蕃,征服大理,为了统一,元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临安陷落后,南宋大臣文天祥,张士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不久,文天祥被俘,在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诗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当时的时代背景? -
訾月血府: 1234年,蒙古灭金,后招降吐蕃,征服大理,为了统一,元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临安陷落后,南宋大臣文天祥,张士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不久,文天祥被俘,在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诗

焦作市17533409399: 文天祥慷慨就义故事 越短越好SD字数大于20小于80 -
訾月血府:[答案] 文天祥为了抗元两次被捕,被捕后元将张弘范和南宋降将留梦炎千方百计让他投降,对他百般折磨;文天祥不从,反而痛骂留梦炎,之后写下《过零丁洋》,最终慷慨就义

焦作市17533409399: 过零丁洋的诗意和背景 -
訾月血府: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

焦作市17533409399: 为什么《过零丁洋》《正气歌》是文天祥诗文中最撼人心魄的? -
訾月血府: 首先,你要理解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诗后的故事,先说过零丁洋吧,这首诗,是元朝将领让文天祥写劝降书,劝降当时还在坚持抗原的将领的,文天祥悲愤之下写了这首诗抨击元朝,整个是突出了文天祥抗原无悔,视死如归的精神. 再来说正气歌,正气歌背景:元朝看文天祥不肯屈服,便将他关在地牢中,希望文天祥会忍受不住,从而投降,但文天祥识破了他们的诡计,宁死不屈,写了这首诗来表示自己宁死不投降的决心. 传说:元朝见文天祥不肯投降,在地牢中布下邪物,企图害他性命,文天祥无奈之下写出这首正气凛然的诗,来镇住邪物. 不管怎么说,这两首正气流溢于字里行间的诗,至今读起来,仍震人心魄,而朗诵正气歌来辟邪,至今是道家新人必备的基本功 声明:绝对手打,原创,禁止抄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