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赫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辞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作此诗20天后,厓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赵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我抄的百科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
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扩展资料:
内容介绍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宋祥兴元年的时候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随后被押解到了船上,在第二年过零丁洋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扩展资料:

《过零丁洋》这首诗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吕师孟、贾余庆、刘启等一伙的谴责。

寥落,一作落落,其意相反,则是指作者自己频繁的战斗生涯,但所揭示的内涵远不及寥落广阔,身世浮沉并非是指个人仕途的穷通。

而是概括着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零丁洋



1、写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2、全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注释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⑵遭逢:遭遇。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创作背景
端宗继位
  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益王在福州登位,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广王晋封为卫王。文天祥担任枢密使兼都督诸路军马。七月,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督府,福建、广东、江西的许多文臣武将、地方名士、勤王军旧部纷纷前来投效,文天祥又派人到各地招兵筹饷,很快组成了一支督府军,规模、声势都比去年的江西勤王军大得多。但是,朝中大臣不能同心同德对付敌人,成为抗元军事行动的一大隐患。
流亡政府
  德祐二年十月,朝廷命文天祥出兵汀州(今福建长汀),不幸战斗失利。在元军的攻击下,南剑州也落入敌手,行都福安(即福州)失去屏障。丞相陈宜中、枢密副使张世杰惊惶失措,急忙护送端宗和卫王登舟入海,以避兵锋。福安府随即陷落,南宋小朝廷从此成为海上的流亡政府。
赣南奏捷
  景炎二年(1277年)初,元军进逼汀州,文天祥退却到广东梅州(今广东梅州)。经过整顿,五月间又从梅州出发,打响了收复江西的战役。在文天祥的领导下,江西的抗元军事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各方义军配合督府军作战,分别夺回会昌、雩都、兴国,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以及临川、洪州、袁州、瑞州的义兵都来请求督府节制。文天祥统一部署,挥师席卷赣南,收复了大片土地。
兵败被俘
  景炎二年八月,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元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军俘获。他吞下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过零丁洋
  元朝的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崖山决战
  在元军的猛烈攻势下,南宋流亡政府逃到秀山(今广东东莞虎门的虎头山)。11岁的端宗惊悸成疾,在州(今广东湛江市)病逝。张世杰、陆秀夫立8岁的卫王继位,又把行朝迁到新会县南面大海中的山(广东省地图)。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宋、元双方在海面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海战,最后张世杰统领的宋军战败,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蹈海殉难。
押送大都
  厓山战役后,文天祥被押到广州。张弘范对他说:「宋朝灭亡,忠孝之事已尽,即使杀身成仁,又有谁把这事写在国史?文丞相如愿转而效力大元,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元朝政府为了使他投降,决定把他押送大都

《过零丁洋》写作背景
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景炎二年八月,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元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军俘获。他吞下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元朝的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 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分析《过零丁洋》《别云间》《南安军》三首古诗导同点?
《南安军》:叙述自己被俘北行经过家乡的情景,抒发了宁愿饿死殉国,誓不投降的爱国之情。《别云间》》回顾抗清经历,表达誓死不屈的决心以及对故乡的依恋,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三首古诗的写作背景:《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押解他的船只经过零丁洋时,...

谈谈你对《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写作背景: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其诗的下半阙如下———“...

过零丁洋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1.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合叙事...

爱国的诗 要 写作背景 及解释
春望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写作背景: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年)——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以此诗明志节。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
《过零丁洋》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六年级语文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过零丁洋》优秀教学教案一 说教材 课题是文天祥的《过...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中文名:文天祥别名:云孙,履善,宋瑞,文山国籍:中国宋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吉州庐陵县(江西青原)富田出生日期:1236年6月6日逝世日期:1283年1月9日职业:丞相,枢密使兼都督诸路军马主要成就:赣南奏捷代表作品:《过零丁洋》,《正气歌》逝世地点:元大都历史定位:民族英雄编辑本段后世影响《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

(1)该诗与《过零丁洋》,在抒情上有何相似之处?
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2)此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

《别云间》和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
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极其的相似,心境也是相似的。不同在于夏完淳表现了自己生前身后也要为抗清坚持斗争的信念,比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史册留名更彻底。同时,夏完淳似乎对家人的眷念较多,没有文天祥的情感纯正。

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不要单单的解释,也把意境写下来,最好加上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急!!!... 不要单单的解释,也把意境写下来,最好加上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急!!!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

平陆县19152135867: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
成王毅小儿:[答案] 景炎二年八月,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

平陆县19152135867: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
成王毅小儿: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

平陆县19152135867: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当时的时代背景? -
成王毅小儿:[答案] 1234年,蒙古灭金,后招降吐蕃,征服大理,为了统一,元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临安陷落后,南宋大臣文天祥,张士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不久,文天祥被俘,在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诗

平陆县19152135867: 语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预习,请写出夲诗的写作背景. -
成王毅小儿:[答案] 《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

平陆县19152135867: 过零丁洋写作背景 -
成王毅小儿: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作于宋末帝祥兴二年.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平陆县19152135867: 关于文天祥写过零丁洋时的背景资料 -
成王毅小儿: 《过零丁洋》写作背景: 祥兴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奎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平陆县19152135867: 《过零丁洋》的内容以及背景故事 -
成王毅小儿:[答案]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歌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

平陆县19152135867: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当时的时代背景? -
成王毅小儿: 1234年,蒙古灭金,后招降吐蕃,征服大理,为了统一,元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临安陷落后,南宋大臣文天祥,张士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不久,文天祥被俘,在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诗

平陆县19152135867: 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 -
成王毅小儿: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指南录》,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表达了自己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表达了自己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平陆县19152135867: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这首诗历史背景怎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
成王毅小儿:[答案] 背景:两次抗元,遭受失败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