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佛教·名教与佛法之辨·五常与五戒

作者&投稿:政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儒学与佛教·名教与佛法之辨·五常与五戒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土站稳脚跟,必须切实地研究儒学,迁就儒学,找到与儒学之间的接合点,并在自己的内容与形式上作出某些改变,以调和佛法与名教之间的矛盾。可是,佛教的出世与儒家的“忠君孝亲”最不相容,而忠君孝亲恰恰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所必需和为中国老百姓所恪守的伦理规范。因此,佛教在出世不离入世的旗号下,间接或直接地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力求在伦理道德上与儒家相协调,例如中国佛教大力宣扬“孝”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孝”是儒家宗法伦理的中心观念,佛教要在中土传播,要与儒家伦理调和,“孝”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佛教就以“孝”为契合点,通过“孝”来而把儒家名教的内容融合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如果说隋唐以前佛教徒还在强调修道成佛能使“父母兄弟皆得度世”因而是最大的孝的话,那么入唐以后,佛教就是更多地强调世俗社会的那种孝了。唐代僧人宗密曾明确地说:“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佛说盂兰盆经疏》)在隋唐时,社会上不仅出现了许多中国人编造的强调忠君孝亲等中国封建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而且还出现了不少以“孝”而著称的“孝僧”。以至于到了宋代,僧人契嵩甚至提出佛教比中国的儒道等教更尊崇孝道,他说:“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镡津文集》卷三)契嵩还为此专门作了理论论证,提出了他的理论根据。他把儒家的孝与佛教徒人人必须遵守的戒律联系在一起,把孝说成是戒律的根据,认为遵守佛教的戒律,首先要讲孝,他说:

“夫孝也者,大戒之所生也;戒也者,众善之所以生也。为善微戒,善何生耶? 为戒微孝,戒何自耶?”(《镡津文集》卷三)

这就是说,由孝而有戒,由戒而有善,因此,孝是戒之本,孝是戒之端,佛教把“孝顺父母”视为“大戒”,这不比儒道更尊崇“孝”么? 佛教徒的这种论证与宣传,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些中国人往往也就这样去理解并接受佛教。例如,唐代李师政就认为,“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内德论》)一些儒生往往不知不觉地会受到佛教的影响,与佛教的主动认同儒家伦理、援儒入佛显然是有密切关系的。柳宗元不排斥佛教就是因为他认为佛教“不与孔子异道”故“不可斥”。

把佛教的戒律与儒家纲常名教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并不自契嵩始,早在汉魏佛教初传时,就有佛教徒开始以佛教的“五戒”来比附儒家的“五常” 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道德关系的核心,“五常”—仁、义、礼、智、信—是道德教化的根本。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佛教徒为了从教义、教规、伦理、风俗等方面来适应中国国情,在汉魏三国时的一些佛典译文与注释中,就常以五戒来比附五常,认为佛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是同实而异名,本质上无差别的。这种说法后来成为一种定论。宋代禅师契嵩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论证,他认为,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仁义是“异号而一体”的,他说:“人乘者,五戒之谓也。……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一体耳。”(《镡津文集》卷一)五戒与五常如何“异号而一体”呢? 他说:

“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语,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是五者修,则成其人,显其亲,不亦孝乎? 是五者,有一不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镡津文集》卷三)

佛教徒把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比附的目的,在于调和出世的佛法与入世的儒家名教的矛盾,在于向中国强大的政治权力、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作出妥协,力图依附于传统文化而使自己在中土的传播减少阻力。因此,在把五戒与五常相比附的同时,强调五戒同五常一样,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立身行事、道德完善,而且有益于社会教化,就是很必要的了。契嵩的论证也落实到了佛儒社会作用的一致性上来:

“吾之喜儒也,盖取其于吾道有所合而为之耳。儒所谓仁、义、礼、智、信者,与吾佛曰慈悲、曰布施、曰恭敬、曰无我慢、曰智慧、曰不妄言绮语。其目虽不同,而其所以立诚修行,善世教人,岂异乎哉?” (《镡津文集》卷八)

契嵩的结论是:“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故治世者,非儒不可也;治出世,非佛亦不可也。”(《镡津文集》卷八)

中国佛教在五戒与五常之间作出的调和不仅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而且对儒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儒者也接受了佛教的解释,例如南北朝时北齐著名的文学家颜之推就也曾在“五常”与“五戒”之间直接划上了等号。他说:“内典(指佛典)初门,设五种之禁,与外书(儒书)仁义五常符同。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颜氏家训·归心篇》)颜之推的这种说法代表了一批儒生的看法。他们认为,佛教宣扬不杀生,反对以任何方式伤害生命,强调各种有情都是平等的,这即是行儒家之仁。不偷盗,反对侵占、掠夺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视这种财物是不义之财,不可要,这即是行儒家之义。不邪淫,反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强调男女之间要循礼行事,从而纯洁人伦关系,这即是行儒学之礼。不妄语,反对虚伪的客套和胡说八道,强调群体中的每个人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这即是行儒家之信。不饮酒,反对浓烈的酒精对人体的 *** ,强调个人精神的安宁和社会气氛的和谐,这即是行儒家之智。

儒家学者和佛教僧人普遍把佛教的“五戒”与儒学的“五常”相比附,在穿凿附会中,使佛教的“五戒”打上了儒家伦理的烙印,同时,佛教五戒的内容也不断地渗透到了儒学之中,使儒学抽象的五常变得更为具休,更贴进日常的生活。

但是,儒学在吸取佛教内容时,其价值坐标仍旧是自己的。佛教“五戒”的积极内容与消极内容都是由中国人以儒家伦理的标准来加以取舍和评判的。例如儒家认为,佛教所说的不杀生就意味着应该爱护众生、不随意伤害生命,这是仁善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将不杀的对象扩展为一切生物,那么把一些有害于人类的生物也保护下来,这对人类岂不成了一种伤害? 这显然又是佛教不杀生的消极方面,因此,儒学所说的不杀生主要指不杀有益于人类的生物。

可见,五戒与五常的相异与相融作为名教与佛法之辩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法对名教的屈从迎合和吸收调和的态度,而中国传统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用名教为尺度对佛法予以了改造,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儒学的伦理纲常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其结果,佛者“喜儒”,儒者则认为“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儒佛在调和中加深了融合。




儒学与佛教·名教与佛法之辨·五常与五戒
可见,五戒与五常的相异与相融作为名教与佛法之辩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法对名教的屈从迎合和吸收调和的态度,而中国传统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用名教为尺度对佛法予以了改造,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儒学的伦理纲常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其结果,佛者“喜儒”,儒者则认为“浮图诚有不可斥者”...

儒学与佛教·理性与悟性·格物致知与明心见性
随着儒学与佛教交融的展开,儒家的格物致知中逐渐渗透了佛教明心见性的顿悟法。 中国佛教从“万法唯心”出发,将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归之于虚幻不实而加以否定,但同时却留下了人的清净本心或真如佛性,主张通过明心见性来认识人与大千世界的本质,明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明心见性,即认为人心本有觉性,世间出世间一切诸...

儒学与佛教·理性与悟性·节欲制欲与灭欲
大乘禅学则进一步把“心”抽象化、神圣化,“心”往往与真如佛性、宇宙本体等联系在一起,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时的“心”就不仅仅是指主体的心识,而是还包括了清净心的意思,清净心也就是佛教所谓的真如本性。清净心被情欲污染,人就沉沦生死轮回,不得解脱。通过佛教的修行,克服情欲,去除污...

佛、道、儒是三种不同的教派,为何会出现“三教合一”?
这就是佛教在“治国”、“事亲”、“治身”方面与儒家没有区别。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年,佛教和儒学论述“出世”和“入世”在功能上有差异,但在社会需要这一点上毕竟是相同的。 “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特殊,潜在影响,来源真诚,终末期相同。” 慧远的弟子宗炳《明佛论》中说:“孔...

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冲突?
1、佛教的出世主义与儒家的纲常名教之争。 佛教讲出家修行,这就与儒家名教忠君孝父之道发生了矛盾。早在佛教初传的汉代,据《理惑论》所记:“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孝经告诉我们,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我们不...

三国志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知识整理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 ...

谈谈你对佛教的认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以下“简单给佛...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基本历史沿革
佛教与儒家之间的夷夏之争 儒家思想是中土华夏民族自己的思想,而佛教是外来宗教,因此儒家学派指责佛教为夷狄之教,只适合于夷狄地区,而不适合于中土华夏。这一争论最早也发端于汉代。《理惑论》记载说:“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讥陈相更学许由之术,曰:‘吾闻用夏变夷,...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1、世界观不同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

佛教和道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道家的中心思想: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信仰的核心,「德」是修道的根本,两者互为体用。天人合一是修道者的基本境界,追求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完美和谐。社会和谐正是源于这一思想的智慧结晶,和谐社会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富裕县17364029464: 佛学与儒家学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
但项甘瑞: 以下就是佛儒在思想上,可以互通声气的地方: 佛教以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作为做人的基本修养.这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相同. 佛教把个人贯彻菩萨道的层次,定为:从自利到利他,由自度到度...

富裕县17364029464: 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区别点和共同点 -
但项甘瑞: 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 佛家讲戒律:杀盗淫妄酒. 仁和戒杀近似.君子远包厨,就是不自己杀,不见杀,孔子说,不射回家的动物.不射怀孕的动物.当然只是近似,有程度的浅深. 义和戒戒盗近似,义是不予取,就是不被允许不拿.不该拿的不拿. 礼和淫近似,非礼勿动,勿言,勿视,勿听.淫还有过分的意思,不讲求过分的享受. 智和戒妄近似.妄语就是花言巧语,胡言乱语,无事生非,谣言止于智者. 戒酒主要是怕酒后失德,失信.过量饮酒影响正常思维,酒桌上胡言乱语. 二者根本相同,儒家讲“孝悌,为人之根本”,佛家讲大孝于众生.普渡众生,因为佛于众生是一体.生佛不二.

富裕县17364029464: 佛家经典思想 - 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什么联系?
但项甘瑞: 佛、儒二教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儒教的要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佛教的要旨是一致的. 一、佛教引进我国,在佛经汉译时,已经译进去不少儒家的...

富裕县17364029464: 请问佛教居士的戒律是什么? -
但项甘瑞: 三皈依受戒在家学佛的人称为居士.居士是在家人,通常是受五戒修十善业(也有受八关斋戒的).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迷醉之品(不...

富裕县17364029464: 儒,释,道,佛,, -
但项甘瑞: 儒释道本是一家儒教由至圣先师孔子秉承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发扬而设教,培育英才,而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直传至亚圣孟子.孔圣人之道,忠恕而已.忠者,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

富裕县17364029464: 佛教五戒是指?
但项甘瑞: 【五戒】 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

富裕县17364029464: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但项甘瑞: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富裕县17364029464: 儒家所提到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
但项甘瑞: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

富裕县17364029464: 儒教,道教,佛教,最终目的是干什么的? -
但项甘瑞: 儒学教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仁义礼智信.教人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总归是让人遵守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教人如何做人.孔子教人,敬鬼神而远之.道教是在一个人把人做好的基础上,再开始学道成仙,但仍在六道内.佛教是在儒学和道教的基础上,再往上学,出三界六道,成佛.但是基础一定要打好,人都做不好还成什么佛是不是.所以它是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富裕县17364029464: 三纲五常五常里的“智”指的是什么? -
但项甘瑞: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到了汉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智”位列其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