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教子出自哪一本书

作者&投稿:侯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参教子的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2;彘(zhì):猪.3;适:到……去4;特:只.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6;子:你,对对方的尊称.7;而:则,就.8;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9;烹(pēng):杀.10;女:通“汝”第二人称。你,你们。11:反:通“返”,返回。12:止:制止。13.曾参:孔子的学生14.特与婴儿戏耳:耳:罢了。15.婴儿:小孩子16.有知:懂事17.曾子之妻之市:之,到18.其子随之而泣:之,她,代曾子之妻19.妻止之曰:之,他,曾子20.今子欺之:之,代词,他,代曾子之子21.顾反:回来。反:通“返”,返回。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又称《韩非子》。原文

[url]http://曾子[/url]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url]http://婴儿非与戏[/url]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出自《韩子》


文言文曾参教子
《曾参教子》是战国后期韩非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扩展资料: 一、词句注释 1、彘(zhì):猪。 2、适:到……去。 3、特:只。 4、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5、...

曾参教子小古文原文和翻译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译文 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妈妈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为你杀猪。”妻子从集市上回来,看到曾子正要捉猪来杀。她赶紧制止道:“你怎么当真了呢,我不过是跟...

曾参教子出自哪一本书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又称《韩非子》。原文

曾参教子的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2;彘(zhì):猪.3;适:到……去4;特:只.5;非与戏:不...

曾参教子的作者
《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用法家的观点解释《老子》,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五蠹》把历史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认为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都要发生变化,复古的主张是行不通的;《显学》则记述了先秦儒、墨显学分化斗争的情况,认为“杂反之学不两...

曾参教子文言文
1. 文言文《曾参教子》翻译 1、译文: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就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他妻子马上阻止说:“我不过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啊。孩子小,...

文言文·《曾参教子》
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有理。她佩服丈夫这种真诚对待孩子,说一句,算一句,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高兴地跟丈夫一起给儿子杀猪去了。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的确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曾参杀猪教子的感人故事,对于今天的家长,也同样是个有...

文言文《太夫人教子》
2. 文言文·《曾参教子》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在一旁玩耍的儿子,赶忙跑上前去,扯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怕年幼的儿子走不动路,不愿意带他。可是又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说:“好孩子...

文言文子曰授教
《曾参教子》是战国后期韩非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扩展资料: 一、词句注释 1、彘(zhì):猪。 2、适:到……去。 3、特:只。 4、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5、...

曾参杀猪教子翻译
出自: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曾参教子》。主要阐述的观点 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人,要善良,做一个让大家敬佩的人,无论对谁都一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应当应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诚信的表率,使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文章以事喻理,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诚信教育的...

息县18829095511: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出自哪本书或哪个人写的 -
养陈凯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一种民间谚语集,其中的内容大致能反映中国古代的百姓生活心理,像儒家学说、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的内容在里边均有体现,如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人的命天注定...

息县18829095511: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出自哪本书?
养陈凯塞: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叁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息县18829095511: 最早的孝经出自哪本书? -
养陈凯塞: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息县18829095511: 诫子书出自哪一本书 -
养陈凯塞: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有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息县18829095511: 论语及它的意思和论证它的论据,急需啊 -
养陈凯塞: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

息县18829095511: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自哪一本书?
养陈凯塞: 《荀子·劝学》 “青出于蓝”又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苟子·劝学》篇.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荀况,著有《荀子》三十二篇(后六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其中《劝学》是较为著名的一篇.内有这样一段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起蓝色来却更悦目;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要冷.这是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

息县18829095511: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 来自哪本书 -
养陈凯塞: 1.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出自《管子·牧民》(原文:“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2.“四维不彰,国乃灭亡”出自《史记·管仲列传》(原文:原文: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息县18829095511: “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 苏格拉底.出自哪本书?哪个出版社? -
养陈凯塞: 这句话是一个西方流传的名言,具体是谁说的不可考证,就像我们常说的俗语,谚语是一个意思 旨在通俗易懂的说明一个道理,真是说这句话的人其实早已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完全不可考证 在用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要说:西方有句名言······就可以了,不必深究,重要的是要表达的道理!望采纳!!

息县1882909551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出自哪里 -
养陈凯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本名叫荀况,又叫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杰出代表.他把一生研究的成果,都保留在他的著作《荀子》这...

息县18829095511: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本书?
养陈凯塞: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