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语中关于谦让的句子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帮帮忙 很急的

作者&投稿:哀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关于谦虚的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无友。”
1.
4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②必于是.颠沛 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5·5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①务民之义:<论语集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务:致力.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①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②譬:比喻.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有不同的解释:一.艺不足以据守和依靠.所以说是游,二.游泳.习艺有游泳自如的乐趣,三.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游憩于六艺之中.游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①弘毅:弘大强毅.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

注释:①克己复礼:有不同的解释:一.克.克制.约束,复.践行.克制和约束自己来践行礼.二.克.胜,复.返回.战胜自己离开了礼的言行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两种解释意思相近.②天下归仁焉:有几种解释:一.归是与.赞许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便会得到天下人的赞许.二.专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复礼.天下人都会归顺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程子注:[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以第三种解释较合理.这里[克己复礼"的主语似不是指个人.而是泛指众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③目:条目.④事:从事.实行.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②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指在诸侯国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有两种解释: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说的敬和恕.别人对自己便没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讲的两点.还要不怨天尤人.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①讱:难.迟钝.<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话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说的.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①.与人忠.虽之②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①恭.敬:严肃.谨慎而有礼貌.表现在外叫恭.含于内心叫敬.②之:动词.到.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4·1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②"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①宪:孔子的学生原宪.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这句话是原宪的问话.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①言:言论.有言是说出来.在言论上有所表现的意思.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

注释:①不让于师:师字有两种解释:一.师长,二.作众字讲.遇到众人应做的事.应带头去做而不谦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的意思.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①笃志: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②切问:切有几种解释:一.恳切,二.近.指切身有关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另外请看
http://pjhxb.blog.zhyww.cn/archives/2008/200888232546.html


《论语》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卫灵公》。让:谦让。意思是:当遇到该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勇往直前地去做),就是老师在,也不要谦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和:调和。意思是:君子与人相处时,努力调和关系但不盲目符合;小人与人相处则盲目符合,其实内心不同。 【君子病无能焉,...

论语名句及翻译
5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论语名句及翻译》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论语中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恕,汉语拼音为 shù 。这个恕字,虽然经过孔子用这两句话来解释,但他的含义很广泛,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

论语中关于尊重别人的篇章
译文:卫灵公: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37 原文:卫灵公: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卫灵公:孔子说:“君子顾大节而不计小信。”38 原文:卫灵公: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卫灵公:孔子说:“对待上级要先办好事,然后再谈拿报酬。”39 原文: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中的最常用的名句
《论语》中最常用的名句,蕴意深邃而又妙趣横生,能帮助人们从中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论语中的最常用的名句,希望你会喜欢。 论语中的最常用的名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

关于谦让的名人名言_表示谦让的名言警句
1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20. 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歌德 谦让的名言短句 1.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 巴甫洛夫 2.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 力能胜贫,谨...

在论语中,孔子评价哪些人物为至德
在《论语》中,孔子评价泰伯和周文王为至德。泰伯是吴国开国君主,孔子在《论语》中推崇他为“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周文王在《论语》中被称为“文王之德之纯”,也被孔子赞誉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关于谦虚的诗句名言警句(表达谦虚的诗句都有哪些)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谦》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治长》 3.表达做人应谦虚的格言或诗句 关于做人要谦虚的格言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 邓拓 •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文言文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二、成语典故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

一些做人要谦虚友善的名人名言
52.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53.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54.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塞万提斯 55.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 56.不傲才...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表示互相谦让的句子, -
浦娥乳癖:[答案] 《论语》好像没有直接表示相互谦让的句子,但《八佾》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谦让之举.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说人要谦让的句子是? -
浦娥乳癖: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谦虚的句子是 -
浦娥乳癖:[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关于谦虚,心如止水的句子,不是论语十则里的,越多越好 -
浦娥乳癖:[答案] 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重启发教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 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踏实虚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强调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 -
浦娥乳癖: 《论语》中强调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作品简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文昌市17712844373: 孔子谈谦虚的句子在论语12章中谢谢! -
浦娥乳癖:[答案] 《论语.泰伯》记载,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正是谦虚品质的表现.另外,孔子提出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有没有关于宽容侍人的句子 -
浦娥乳癖: 太多了,孔子多次强调“恕”.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中关于为人有礼的句子!5条 -
浦娥乳癖: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十则中孔子自谦的语句是 -
浦娥乳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昌市17712844373: 论语教人谦虚,不要骄傲的诗句 -
浦娥乳癖: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