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杜”指的是

作者&投稿:门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指什么被称为什么杜指什么被称为什么~

李指李白被称为诗仙,杜指杜甫被称为诗圣。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意思: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出处:《调张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原文节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译文: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
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扩展资料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一些人的贬损。韩愈在这首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许多。
此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抵毁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
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
特别是读到李、杜天才横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惟此”六句,感慨李、杜生前不遇。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

A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诗歌的繁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故选A。

李指李白被称为诗仙,杜指杜甫被称为诗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意思: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鉴于对李白、杜甫的深入研究,韩愈开篇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前两句是对李杜两人发自内心的钦敬与赞美。

现在我们讨论起对李白杜甫的评定,这两句几乎算是定评。后面四句是对当时文坛小人毫不留情的嘲讽与批判。蚍蜉,白蚁的简称,代指蚂蚁,小蚂蚁想要撼动大树,实在是太不自量力了。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诗歌的繁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故选A。
查看原帖>>


韩愈评价李白、杜甫的诗是哪句?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翻译: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

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杜”指的是
李指李白被称为诗仙,杜指杜甫被称为诗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意思: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

诗人杜甫的介绍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

河南哪个地方最好玩啊?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

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是指 [ ] A.李 ...
D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是指()
李杜,唐朝玄宗时最著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合称,他们也是好朋友。《新唐书·杜甫传》:“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韩愈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杜二人的诗风、性格有鲜明的不同,后世对其有很多论述,形成所谓的“李杜学”。今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建有李杜祠。 另外,晚...

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张翼却说“已觉不...
而且有人“谤伤”,韩愈基于诗人的惺惺相惜和提倡“古文运动”宣扬自己文学主张的需要,所以会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3】赵翼这样说是因为清代很多人作诗只是一味模仿古人,没有新意,所以提倡创新。李杜文章虽好,太多模仿当然不新鲜了,这不是贬低李杜。只是拿过来做例子批评当时诗风罢了。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习力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意思是: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出处该句出自《调张籍》,全诗如下:《调张籍》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选择题)
选择C,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出自:《调张籍》唐代·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翻译: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

杜甫很厉害吗 我总觉得杜甫是因为忧国忧民 所以才被冠以伟大的名义 所...
你太片面了!什么事都不是偶然的,大家把他和李白并举,而且没有任何异议,这是必然的。你可以不喜欢他的写作风格,但是你不能抹杀他的成就!他在律诗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

谷城县17787672360: 韩愈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评价了哪两位唐朝著名诗人() -
宁态消栓:[选项] A. 李白、杜牧 B. 李白、杜甫 C. 杜甫、白居易 D. 李商隐、杜牧

谷城县17787672360: 唐朝韩愈在《调张籍》一文这样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杜指()和() -
宁态消栓: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此初是指大李杜:李白.杜甫

谷城县17787672360: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中 李杜 分别指的谁和谁? -
宁态消栓:[答案] 李白 杜甫 形容诗文美妙,留传后世. 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谷城县17787672360: 韩愈称赞李白和杜甫说 -
宁态消栓:[答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出自:调张籍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

谷城县17787672360: 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杜”指的是
宁态消栓: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诗歌的繁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故选A.

谷城县17787672360: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的是什么 -
宁态消栓:[答案]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盛唐诗人

谷城县17787672360: 如何理解 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 -
宁态消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韩愈《调张籍》.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是不被重视的,甚至还受到某些人的不公正贬抑.韩愈在诗中就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的倾慕之情.

谷城县17787672360: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用以赞扬怎样的人物呢?
宁态消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见唐•韩愈《调张籍》. 李杜:指李白与杜甫.文章:此指诗歌.光焰:光芒.这两句大意是: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亘古长存,永远放射着万丈光芒.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们对进步理想的 热烈追求,而且在艺术上取得了高超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他们被后人誉为“诗仙”、“诗圣”.韩愈的这两句诗,高度赞美了他们的诗歌成就,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表达了由衷的景仰之情.可供评价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时引用.也可化用以颂扬其他取得重大成就的诗人、文学家.

谷城县17787672360: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还是李白和杜甫5在做试卷,帮帮忙! -
宁态消栓:[答案] 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韩愈,指大李杜,即李白和杜甫.

谷城县17787672360: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指什么被称为什么杜指什么被称为什么 -
宁态消栓: 形容诗文美妙,留传后世.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后世称为”诗仙“,其诗主要风格是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巅峰,.杜甫,后世称”诗圣或诗史“,主要风格是现实主义,以人文主义、现实主义的胸怀关注人世间的生死苦难,致君尧舜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国破山河在等等都反映了他的风格.同样,他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现实主义的高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