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将钟表传入中国的传教士,翻译了一本希腊著作 原作者是?

作者&投稿:类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早给中国带来钟表的传教士,和中国人一起翻译了一本古希腊著作,原作者是 ?【请填写音译名】~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第一个学习英语的人已经不可考.第一个学习外语的人也不可考.不过第一个真正从事专业的外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一般首推唐僧师父.第一位或者说第一批从事英汉翻译的应该是明末的传教士.
我连接上互联网,在满屏幕的英文字母中检索着所需的信息。当我禁不住感慨互联网的博大精深和深悟到英语的实用性时,一个新奇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学会英语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是的,总有第一个吧。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后来的无数个,中国也就不会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我自然也不能从互联网上找到如意的信息。

既然有第一个,那么,他是怎样接触到英语的呢?我认为这种接触可能是有意识的。他可能偶然得到了一两本从欧洲传来的英文书籍,或是碰上了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人,总之,他对这门语言的符号或是读音起了兴趣,开始像考古学家一样满怀激情地钻研;他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他可能因为战乱、航海或是别的原因被迫居留在欧洲的某个使用英语的国家。面对陌生的语言环境,要想生存,就必须入乡随俗。他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开始了对英语的挑战。

那么,他是怎样学习英语的呢?我想,他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他眼前定然不会有一本现成的教材,更不用说有复读机、文曲星、译克风、电脑之类的高科技工具,他只能靠双眼观察外国人的一举一动,用双耳聆听外国人的每一句对话,用大脑去揣摩,用心来领悟,然后用手中的笔把一个个单词转化并翻译出来!

也许3年,5年,10年,或是更多,他克服了重重困难,超越自我,获得了成功。他定然会体味英语的实用性,但他可能不会想到当他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后代的时候,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

欧几里德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9月间,被誉为“勾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此人通晓数学、天文、哲学、拉丁文,且与别的传教士不同,有志于东西方文化科技交流,先后在澳门、肇庆、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以展览西方科学奇器及讲授等形式,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其间结识了一批能公正地对待西方科学文化的中国封建士大夫,其中的一个,便是徐光启。
徐光启,今属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上京应试路过南京时,得悉利玛窦正在南京,因听说这个洋人很有学问,于是登门拜访。初次见面谈得十分投机,结成了异国之交。
徐光启得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这时利玛窦已到了北京传教,有机会经常与之会晤,渐渐的较为系统地了解了西方文化科学的“玄妙”所在。
一天,利玛窦拿出欧几里德的拉丁文《几何原本》,向徐光启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徐光启深为赞赏,称之为“数学之本源”。仗为知己,他直言道出翻译此书的构想,利玛窦即表赞同。然而徐光启不识拉丁文,当提出这一困难障碍时,利玛窦自告奋勇,说自己到中国有年,曾攻读过汉语,且已能初通,愿与徐光启协作翻译之。
两人于是订立了君子协定,议定了翻译方法,即由利玛窦将拉丁文原本用汉语讲出来,徐光启则逐字逐句记录下来。
自后,徐光启每天于办完公事后,便前往利玛窦的寓所,两人一个认真口述,一个认真记录。
晚上,徐光启挑灯夜课,将白天的记录稿加以整理。每整理完一卷,就交由利玛窦仔细阅读,指出疵点,进行修改。
两人在再三修改中斟字酌句,一丝不苟,务使附合原意,准确、明白、易懂。自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064年)起,经两个异国学人4年通力合作,《几何原本》前6卷“平面几何”部分翻译完毕定稿。付印时,徐光启专门写了一篇序言,说明了翻译此书的本意,在于使国人知晓几何学的原理,了解几何学的求证方法,培养逻辑思维。


一个钟是多少分钟
小时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人类日常生活的时间度量一般以小时为单位进行。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一个时辰叫“大时&rdquo...

古代人如何形容日期和时间?
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人怎么表示时间
现时,我们将一天划分为二十四小时,而在古代,这一划分则是以十二个时辰来完成的。当西方的机械钟表传入中国时,人们将中西时间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大时”的概念,而“小时”则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时,一个时辰(大时)并非用一二三四等数字来表示,而是以子...

中国古人如何计时?中国何时使用现在的计时方法?
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

一小时是多久呢?
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北京...

一刻钟的由来是什么
近代西方自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曾经做过试验,24小时等于100刻,一刻即14.4分钟,即钟表走完15分钟,古代计时仪器漏壶刚好滴完一刻。因此中外结合,人们逐渐将钟表走完的15分钟,称之为一刻钟,如12点1刻等。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一刻钟的由来是什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一刻钟的由来是什么有一定...

古代的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几小时?
古代的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时间的演变过程图片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大时”逐渐被遗忘,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辰(大时)以子丑寅卯等地支作标,并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时(鼠)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
子夜指的是23点至1点,意思是半夜;午夜。出自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子夜指的是23点至1点。子夜又称为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子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零点以前为前一日,...

古人常说的:定更,一更,二更,三更...,都指的是几点?
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夜晚巡夜...

松溪县18561438242: 第一个来到中国宣传基督教的传教士是谁? -
军咐抒瑞: 是利玛窦.他同时把几何原本带过来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都很巨大,他回到欧洲后,也宣传中国的智慧,引起了一次很大的中国热.

松溪县18561438242: 怀表是甚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
军咐抒瑞: 钟表传入我国,是在明朝的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时,带进中国来的.当时他送给明王朝的时钟是大小两只,因为它是按时自动击打,便叫它为“自鸣钟”.应该是在那个时候传入的.

松溪县18561438242: 明朝,清朝的传教士来华是怎么一个事情?他们为什么来到中国?
军咐抒瑞: 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的后果是,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 这是传教士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了《同文算指》...

松溪县18561438242: 第一个将儒家思想传至西方的传教士是谁???????? -
军咐抒瑞: 欧洲传教士来华 利玛窦 利玛窦 (1552—1610) 意大利人.1583年,进入中国内地传教.1601年,到达北京,获准在北京传教. 他十分注意顺应中国的风俗礼节,尽量把儒家学说与天主教教义结合起来.他是第一个把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的人. 他在与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的过程中,也介绍了一些当时西方的科学知识,对传播西方自然科学起了一定作用.

松溪县18561438242: 马礼逊是如何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
军咐抒瑞: 马礼逊是基督教新教第一个到中国大陆传教的外籍传教士,中国伦敦会的 创立者.他于1782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名叫诺森伯兰的小镇里.当 他在伦敦攻读神学课程的...

松溪县18561438242: 日晷谁发明的 -
军咐抒瑞: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日晷”大约发明于汉代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壶漏”又称“漏壶”,大约发明于公元前五世纪.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观...

松溪县18561438242: 16世纪,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将我国的()大量翻译至本国. - 上学吧
军咐抒瑞: 尉礼贤(1873--1930)是德国同善会传教士,1899年受遣来华传教,在山东青岛办礼贤书院及尊孔文社等.在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中,他的兴趣从传教转向对中国古典文化...

松溪县18561438242: 近代史中谁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宣教士 -
军咐抒瑞: 第一个把基督教文化引进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像中国人一样通晓中文,熟读五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