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经》中《伯兮》的翻译及理解

作者&投稿:肥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该如何翻译~

不管怎样的句子还是在语境中才好翻译,不然就是“打扮好给谁看,让谁高兴呢”

【诗句】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出处】先秦·《诗经·卫风·伯兮》

【译注】自从丈夫东征后,我的头发就乱得像飞散的蓬草。怎么会没有面膏发油,只是丈夫不在家,打扮好了又让谁高兴呢?伯:周代女子称丈夫为伯。之:往。膏沐:面脂、润发油之类。适:舒适,畅快。容:整容,打扮。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女子因爱人不在身边,郁郁寡欢,懒于梳妆打扮。 [例]你把戒指换了,我听得心中难受, 这都是我不能寄钱回家的过错。…… 古人说得很对:“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朱湘《海外寄霓君》)

1.最初见于屈原(名平,楚国人)的《九歌》。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详见后文)。
  2.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3.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辄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清 洪亮吉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诗:“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4.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云笈七签》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号於绝域。”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编辑本段]楚辞  山鬼
  作者:屈原
  出处:《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山鬼的形象】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赏析】: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赏析
  诗的第一节主要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若有人”一词,准确地传达出[山鬼]给人的迷离惝恍、来去飘忽之感。“被薜荔兮带女罗”以及下文中的“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等写[山鬼]的装束,既活画出[山鬼]这样一位身为山林之神的自然女儿的形象,又暗示了她外表和内心的美好,这也是[屈原]的善于以香草比美好品德的手法的体现。“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的这两句突如其来的自夸,就好像演员在舞台上的第一个亮相,其美好形象让读者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仔细地描摹[山鬼]的外貌,而是借她的爱人之口来赞美她的神态之美。这不禁令人想到《诗经·卫风·硕人》对“硕人”的美貌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几句穷形尽相的比喻固然煞费创作者的苦心,可欣赏者们并不太领情,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能见出“硕人”女儿情态与生命活力的诗句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山鬼》中的这句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何况它是出自[山鬼]的爱人之口呢!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山鬼]在赴约途中,想起爱人对自己的赞誉,不禁满心欢喜,此时更恨不得马上与爱人见面。为了与爱人见面,她还特意准备了礼物:“折芳馨兮遗所思。”
  第二节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见出她温柔、痴情的性格。天色变了,下起雨来,由于还没见着爱人,[山鬼]并不甘心就此回家。“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写出古今女子共有的心理:对于时时威胁到自己青春容颜的时光流逝,惟一可令她们感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爱人对她们的欣赏和宠爱;如果爱人不在身边呢,自然容颜暗淡,没有光彩了。这句心理描写,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俗气息,更让人觉得她的亲切、可爱。而类似的表达在后世诗歌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里就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在长久的等待中,[山鬼]不免要揣想,他到底因为什么不来赴约呢?“君思我兮不得闲”既是为爱人开脱,也是自我宽解之词吧。
  第三节写总也不见爱人到来,[山鬼]开始心生疑惧,随着希望彻底落空,[山鬼]对爱人不禁有所怨愤。“山之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阴松柏”赞美[山鬼]的美好高洁;“君思我兮然疑作”承上“君思我兮不得闲”而来,至此时,[山鬼]的忍耐已到了极点,她不由自主地要往坏的方面想;天黑了,雷声隆隆,雨大起来了,猿狖也凄厉地鸣叫起来,风飒飒地吹过树林,——这一切,让[山鬼]倍感孤独、凄凉,她怎能不抱怨呢?“思念你只会徒然地让我饱尝忧愁啊!”
  这首诗情感线索清晰,与此相应的是,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在第二、三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二节中,看到爱人并没有如约前来,[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阴影,而天气也是“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第三节,在爱人终于不至,[山鬼]无限伤心、哀怨之时,风雨也更猛烈起来,并夹杂着猿狖的哀鸣。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本篇所描写的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神女形象。她只能在夜间出现,没有神的威仪,和《九歌》中所祀的其他神灵不同。歌辞全篇都是巫扮山鬼的自白。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你看,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我们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便可知道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还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呢?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注释】
  ①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女”。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女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女“。
  ②《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伯 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1、伯:或是男子的表子。女子也可以叫她的爱人为“伯”、“叔”。“朅(怯qiè)”:见《硕人》篇注。

  2、桀(杰jié):本义是特立貌,引申为英杰。

  3、殳(殊shū):兵器名,杖类,长一丈二尺,用竹制成。

  4、前驱:在前导引。

  5、蓬:草名。蓬草一干分枝以数十记,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枝后往往在近根处折断,遇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叫“飞蓬”。这句是以飞蓬比头发散乱。

  6、膏沐:指润发的油。

  7、适(迪dí):悦。谁适为容:言修饰容貌为了取悦谁呢?

  8、杲杲(搞gǎo):明貌。以上两句言盼望下雨时心想:下雨吧!下雨吧!而太阳偏又出现,比喻盼望丈夫回家而丈夫偏不回来。

  9、愿言:犹“愿然”,沉思貌。

  10、疾:犹“痛”。甘心首疾:言虽头痛也是心甘情愿的。

  11、谖(宣xuān):忘。谖草:是假想的令人善忘之草。后人因为“谖”和“萱”同音,便称萱草为忘忧草。

  12、树:动词,种植。背:古文和“北”同字。这里“背”指北堂,或称后庭,就是后房的北阶下。以上二句是说世上哪有谖草让我种在北堂呢?也就是说要想忘了心上的事是不可能的。

  13、痗(妹mèi,又音悔huǐ):病,忧伤。

  [余冠英今译]

  我的哥啊多英勇,在咱卫国数英雄。我哥手上拿殳杖,为王打仗做先锋。

  打从我哥东方去,我的头发乱蓬蓬。香油香膏哪缺少,叫我为谁来美容!

  好像天天盼下雨,天天太阳像火盆。一心只把哥来想,头痛难忍又何妨?

  哪儿去找忘忧草?为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哥来想,病到心头化不开。

伯兮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题目】:伯兮
  【内容】:《伯兮》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2]。
  【注释】:
[1]: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竹制兵器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忧草
[2]:音妹,忧思成病
  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朅:勇武
  桀:通“杰”,杰出的人
  殳:古代杖类兵器
  膏沐:发油与洗发水
  适:悦
  容:打扮
  杲杲:日出明亮貌
  愿言:思念的样子
  甘心首疾:形容思念的深切
  焉:何
  言:动词词头,一说是
代词“我”
  树:种
  背:北堂,即后堂
  痗:病
  【翻译】:
  伯啊,伯啊,你真是我们国家最魁梧英勇的壮士了,你手持着兵器殳,作为王的勇士,冲锋陷阵,是军中的先锋官。自从你随着东征的队伍出发,离开家,我就日夜思念,头发乱了也没心思理,更没有心思擦脂抹粉——我打扮好了给谁看啊?下雨吧,下雨吧,可偏偏又出了太阳,总是事与愿违。我情愿想你想得头疼,只希望我的思念能换回你的归来。树荫之下生长的忘忧草,能够消除掉记忆的痛苦,(我佩戴了忘忧草,却仍不能忘记你)我甘愿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够快些回来。(只要你能回来,我情愿头疼心碎。)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师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伯兮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题目】:伯兮
  【内容】:《伯兮》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2]。
  【注释】:
[1]: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竹制兵器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忧草
[2]:音妹,忧思成病
  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朅:勇武
  桀:通“杰”,杰出的人
  殳:古代杖类兵器
  膏沐:发油与洗发水
  适:悦
  容:打扮
  杲杲:日出明亮貌
  愿言:思念的样子
  甘心首疾:形容思念的深切
  焉:何
  言:动词词头,一说是
代词“我”
  树:种
  背:北堂,即后堂
  痗:病
  【翻译】:
  伯啊,伯啊,你真是我们国家最魁梧英勇的壮士了,你手持着兵器殳,作为王的勇士,冲锋陷阵,是军中的先锋官。自从你随着东征的队伍出发,离开家,我就日夜思念,头发乱了也没心思理,更没有心思擦脂抹粉——我打扮好了给谁看啊?下雨吧,下雨吧,可偏偏又出了太阳,总是事与愿违。我情愿想你想得头疼,只希望我的思念能换回你的归来。树荫之下生长的忘忧草,能够消除掉记忆的痛苦,(我佩戴了忘忧草,却仍不能忘记你)我甘愿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够快些回来。(只要你能回来,我情愿头疼心碎。)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师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65


诗经:伯兮
《 诗经: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注释 :1、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竹制兵器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

诗经《伯兮》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注释: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长者为伯。妇女也称丈夫为伯。朅:音切,英武高大,威武健壮的样子。桀:通“杰”才智出...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文与鉴赏
《国风·卫风·伯兮》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国风·卫风·伯兮》译文: 我的大哥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国风·卫风·伯兮》译文:我的大哥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大哥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自从大哥东行后,头...

诗经国风伯兮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呢
《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而...

《伯兮·《诗经》》原文与赏析
《伯兮》中的征夫,身高力大,手执丈二长矛,担任着先锋官,这正是伟男子的形象,也无怪乎他的妻子要苦苦思念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夫妇情深。由于妻子对丈夫相爱情深,分别时久,会面不易,因而思念也就焦灼,在她心目中浮现出的丈夫形象,也就伟岸光采。她的夸夫,不同于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夸耀丈夫地位高、人品...

诗经——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生僻字注音】朅 (qiè) 殳 (shū) 杲 (gǎo) 痗 (mèi)【译文】夫君高大又英勇,国家魁梧...

《诗经·卫风·伯兮》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伯兮》后世影响 《卫风·伯兮》一诗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诗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二句,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情诗典型的表达方法,如“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干《室思》),“终日恹恹倦梳裹”(柳永《定风波》),“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不胜枚举。由于《...

诗经伯兮原文带拼音
《伯兮》诗经.先秦 原文带拼音:bó xī qiè xī ,bāng zhī jié xī 。bó yě zhí shū ,wéi wáng qián qū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zì bó zhī dōng ,shǒu rú fēi péng 。qǐ wú gāo mù ?shuí shì wéi róng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

诗经伯兮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注释 ⑴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切):英武高大。⑵桀:同“杰”。⑶殳(shū书):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⑷膏沐:妇女润发的...

沐川县13672303025: 对《诗经》中《伯兮》的翻译及理解 -
芷轮珍珠: 伯兮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题目】:伯兮 【内容】:《伯兮》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沐川县13672303025: 对《诗经》中《伯兮》的翻译及理解 -
芷轮珍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1、伯:或是男子的表子.女子也可以叫她的爱人为...

沐川县13672303025: 诗经《伯兮》原文 -
芷轮珍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长者为伯.妇女也称丈夫为伯...

沐川县13672303025: 《诗经 伯兮》描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
芷轮珍珠:[答案] 伯兮 诗经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和丈夫,表达了...

沐川县13672303025: 谁能翻译一下啥意思《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愿言思伯,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 -
芷轮珍珠:[答案]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提示:将鼠标移动到颜色不同...

沐川县13672303025: 《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是抒情试吗 -
芷轮珍珠: 并不是,这首诗意在讽刺当时卫国从政者不顾人民疾苦,亟于战事,导致国中男子多从军事,不得归家.

沐川县13672303025: 《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
芷轮珍珠: 《伯兮》出自《诗经 卫风》,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诗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除此之外,“其雨其雨”句用了起兴手法,先言他物二引起所咏之词,表现出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其归来之情.

沐川县13672303025: 《诗经 卫风 伯兮》是一首送别诗吗? -
芷轮珍珠: 【内容】:《伯兮》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沐川县13672303025: 简析《卫风.伯兮》的艺术特色. -
芷轮珍珠: 《诗经》中表达的爱情淳朴自然,表现手法有含蓄婉转,也有真挚直白.《卫风.伯兮》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以直接的言语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的忠贞不渝,丈夫从军,妻子情愿蓬首以待,因为再没有人可以让她为他梳妆打扮.

沐川县13672303025: 诗经伯兮如何刻画思妇的心里活动 -
芷轮珍珠: sbgouu :你好.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和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感情,诗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才更激起刻骨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