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不净,四大皆空。”是哪六根哪四大??

作者&投稿:甄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根不净,四大皆空.”是哪六根哪四大?~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六根清净怎么讲?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

  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不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及涅槃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尝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尝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

  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再将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抄录如下:

  一、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

  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

  ,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四大皆空怎么讲?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

  甚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关于五蕴的内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绍,因为五蕴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只能在此说一句: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我们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四大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皆空是指道空、天空、地空、人空。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其实《道德经》里面给出来标准答案。“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扩展资料

“四大皆空”是指世间的森罗万象,无论有情、无情,动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如人的毛发齿爪、皮骨筋肉、脑髓等属于地大。“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如人的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便尿等属于水大。

“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如人的体温暖气等属于火大。“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如人的一呼一吸属于风大。

譬如:一朵花的绽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水”分,温暖如“火”的阳光,以及流动的微“风”,倘缺少一大,便无法开花结果。人所以能生存,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若是四大不调,必定生病,甚至四大分散,便离死亡不远了。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皆空”,意指万物由众缘所生,若缺少因缘和合,则不生万物。四大皆空,不仅在众缘离散时才说空,当人健康的时候,花正开放的时候,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也就是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要说“有”,就是如实的“空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皆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根清净



  1. 六根(梵s!ad! indriya^n%i)                                                                                                           
    指六种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亦即六识所依的六种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乃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1)眼根(caks!ur-indriya),眼识所依,能见众色。                                                                                                          

    (2)耳根(s/rotrendriya),耳识所依,能听闻众声。                                                                                                          

    (3)鼻根(ghra^-n!endriya),鼻识所依,能嗅闻香味。                                                                                                          

    (4)舌根(jihvendriya),舌识所依,能尝众味。                                                                                                          

    (5)身根(ka^yendriya),身识所依,亦诸根之所依,能觉触。                                                                                                          

    (6)意根(mana-indriya),意识所依,能分别五境。                                                                                                          

  2. 四大(梵catva^ri maha^-bhu^ta^ni,巴catta^ri ma-ha^-bhu^ta^ni,藏h!byun%-ba chen-po bshi):指构成一切物质的四种要素。又名四大种、四界。即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1)以坚性,能任持物者为地大(梵pr!thivi^-dha^tu,巴pat!havi^-maha^-bhu^ta,藏sah!i khams);                                                                                                                                                                                                                    

    2)以湿为特性,能摄收物者为水大(梵ab-dha^tu,巴a^po-maha^-bhu^ta,藏chuh!i khams);                                                                                                                                                                                                                    

    3)以暖为特性,能成熟物者为火大(梵tejo-dha^tu,巴tejo-maha^-bhu^ta,藏meh!i khams);                                                                                                                                                                                                                    

    4)以动为特性,能增长物者是风大(梵va^yu-dha^tu,巴vayo-maha^-bhu^ta,藏rlun%-gi khams)。                                                                                                                                                                                                                    

                                                                                                          

扩展资料:

文献释义

汉语成语词典释义

1 “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

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

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

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 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四大皆空--百度百科、六根--百度百科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绪不宁,处事偏私。

四大: 其实《道德经》里面给出来标准答案。“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四大皆空是指道空、天空、地空、人空。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

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

六根、六尘(又称六境)合称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合称十八界。根、尘、识三者同时发生作用,根尘相对而识生其中。以眼、色、眼识为例:眼见色时,尘(色)是所见,识(眼识)是能见,根(眼)是识所依托而生见。

扩展资料

文献释义

四大皆空汉语成语词典释义

1、 “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

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

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

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 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皆空、百度百科-六根不净



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佛教中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字词解释:

四大:古代称:忠孝仁义 为“四大”。

例如:对不孝的形容,不孝有三(种),无后为大!

出家人四大皆空:对于出家人,不能以忠孝仁义来衡量处事标准!

扩展资料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

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

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 。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

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 。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

汉语成语词典释义:

1 “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

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

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

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 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六根不净 百度百科 四大皆空 百度百科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绪不宁,处事偏私。《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

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着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扩展资料: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

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

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

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参考资料:
四大皆空-百度百科六根不净-百度百科




六根清静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着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六根不清净,不够格参三昧学佛。六无所指,是怕出家人信念不坚,不能吃苦。这苦,是精神和肉身的双重磨难,禁不起诱惑和考验,终将败下阵来,成为佛门败类...

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分别怎么理解?
即世间万物并非永恒,不存在绝对的实有。总的来说,六根清净和四大皆空是佛教对人生和宇宙的哲学解读,它们教导我们追求内心的宁静,认识到世界的空性和无常,从而引导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精神解脱和智慧。这些理念虽然源于古代,但至今仍对许多人产生深远影响,促使人们反思和探索生命的意义。

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即实现“六根清净”。这并不意味着六根消失,而是指不再被六根所牵制,不被外界诱惑所动,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以上两点是佛教教义中重要的概念,对于修行者来说,理解并实践这些教义是追求精神解脱的关键。通过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的修行,可以减少贪欲和执着,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六根清静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一、"六根清净"并非指身体上的六根不存在,而是指六根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保持清净的状态。这是一种修行境界,不是简单的生理上的缺失。二、"四大皆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这四种基本元素。它们是构成宇宙和生命的基础,但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三、在佛教中,...

何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六根清净四个字中...

六根清静哪六根?四大皆空有是怎么意思?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

四大皆空指哪四空?七情六欲又是指哪些?五根清净指哪五根?
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挂念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1.【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眼耳鼻舌...

打坐的时候如何才能做到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
更要进一步引发智慧,洞察万法的本质。然而,要真正做到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非一般修行所能达到,这通常涉及到菩萨的境界,需要深厚的修行功夫和智慧。以上内容是对您提供文本的理解和润色,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打坐修行的内涵。如果有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四大皆空明佛性,六根清净证菩提是什么意思?
四大指构成这个世界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就是指不贪执五欲六尘。能够远离五欲六尘,知一切法无我,即能了达佛性,明心见性。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不取著世间法上的一切尘相,无有贪嗔痴染浊,清净解脱,证得如来清净本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现实中指什么意思?
1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就是物质世界的所有看得见的实物,都空了,就是指放下对物质财富的占有的欲望。2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清净了,也是放弃这些感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3 所以,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在现实中,就是要人们放弃对物质的执着,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品位,达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和...

山亭区15790172761: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六根不净是哪六根? -
店咬澳舒: 这是两个佛教名词.四大:土火水风.佛教的物质观认为:四大是组成万物的四个最基本的元素.六根:六种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思维意识)

山亭区15790172761: 佛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六根是指哪六根?四大是指哪四大? -
店咬澳舒: 『四大』指『地』、『水』、『火』、『风』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

山亭区15790172761: 佛说的“六根”、“六尘”和“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
店咬澳舒: 六根: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对“四大皆空”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

山亭区15790172761: 佛门语之“六根不净”,是哪六根? -
店咬澳舒: 最前一位说得比较好,佛没有创立什么宗教,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只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说的是过去诸佛所说的一切,这不是释迦佛的思想,佛没有思想,佛是我们的本体,我们有感佛才有应,佛说法都是因为我们有迷惑而不得解所感招,你想生天佛教你生天之法,你想来生还做人,佛教你做人的方法,你想成菩萨佛教你成菩萨的方法,你想成佛佛教你成佛的方法,随你的根器大小,佛总是满你的愿,佛说种种法,乃应种种根器的感.看到这里,你想做什么呢?

山亭区15790172761: 佛语里面的四大皆空\六根清静中的四大和六根分别指什么?
店咬澳舒: 四大是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这六根,才能和外界接触.

山亭区15790172761: 六根不净指的是哪六根啊 -
店咬澳舒: 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山亭区15790172761: 六根清静哪六根?四大皆空有是怎么意思? -
店咬澳舒: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

山亭区15790172761: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中,”四大”与”六根”分别指什么? -
店咬澳舒: 四大:构成器世间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故器世间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大,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大.<<圆觉经>>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是根,识是识,不可混淆.根因能触尘而生识,因能生之故,所以称之为根.这六根分别触六尘而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五根是色法,意根是心法.意根在大乘里也叫末那.六根六尘六识构成佛法中经常见到的名相:十八界.这也是佛法最基本的名相.

山亭区15790172761: 六根不净 六根指的是什么? -
店咬澳舒:[答案] 指六种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亦即六识所依的六种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乃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1)眼根(caks!ur-indriya),眼识所依,能见众色.(2)耳根(s/rotrendriya),耳识所依,能听闻众声.(3...

山亭区15790172761: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中的四空和六根各指什么
店咬澳舒: 四大皆空是指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地、水、风、火、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