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是怎么认识朱棣的?或者说怎么跟随上朱棣的?

作者&投稿:坚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明风华》中姚广孝与朱棣那么好,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没有讲到朱棣与姚广孝是怎么认识的,在电视剧的开头就是靖难之役的这个惨烈画面,那时候姚广孝已经成为了朱棣的谋士了,虽然电视剧没有说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但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两个人,那么我们就说下历史上的记载看他们是怎么人认识的吧。

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马皇后病逝了,随后明太祖就挑选高僧跟随伺候当时的各个诸王,为他们诵经祈福。当时道衍也就是姚广孝,道衍是姚广孝的法号,姚广孝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他与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两人志气相、投相谈甚欢,之后姚广孝就留在朱棣身边,并跟着随朱棣一起前往北平,到达北平后,姚广孝在庆寿寺做住持,经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商谈天下事物。

虽然《大明风华》中讲到姚广孝是住在鸡鸣寺,而朱棣也经常前往鸡鸣寺与姚广孝聊天下事,虽然不是很符合历史事实,不过他与朱棣关系确实很密切。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也是姚广孝劝朱棣起兵造反的。

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明太祖驾崩了,明成祖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实行了削藩的政策,当时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都被判了罪,废除了藩国。看到这种情况,姚广孝密就力劝朱棣起兵造反,朱棣说老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回答我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所以他们的认识是最初姚广孝以僧人的身份被派到当时燕王朱棣的身边为他祈福诵经。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道衍(1334-1418)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本是医家子弟,俗姓姚,名广孝,字斯道、号独庵、逃虚子。14岁出家于妙智庵,曾从虚白亮公习天台宗教义,元末兵乱之际往径山智及得法,法号道衍。初往临安普庆寺,后迁住杭州天龙寺、嘉定留光寺。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命选有道高僧供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当时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对老朋友道衍的才学极为钦佩,于是,推荐衍侍奉燕王,明太祖第四子朱棣,他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燕王,居燕京(今北京)。道衍至北京,住庆寿寺,燕王朱棣召见道衍,与之交谈,极为相契,相见恨晚。道衍出入于燕王府中,甚为秘密,为燕王心腹谋士,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燕王起兵,并为决策“战守机事”。燕王曰:“民心向彼(指惠帝),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王遂决策起兵,时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燕王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燕王起兵,即以诛刘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作为燕王的主要辅助和谋士,不但以他的谋略佐僵燕王当机立断,决意起兵;而且还出奇谋略劝朱棣要以破釜沉舟,出师决战,远袭京师(指南京)。道衍向燕王说:“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燕王听从之,挥师南方,攻下南京,燕王称帝,为明成祖,年号“永乐”。燕王定策起兵,战守朵事皆决于道衍,但是道衍未烷临战阵,而成祖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实践了他“野田有路到金坛” 预言。

明成祖即位后,定都北京。道衍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极受宠信,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他既是临济高僧,又是当时全国最高僧字,统领全国佛教。永乐二年(1404)拜资善大夫、太子大蚰。诏复姓姚,赐名广孝。成祖与道衍语,称水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命其蓄发,道衍不肯。赐与他府第及两位官人,道衍都不接受。皇帝所赐的金帛他传赠给宗族乡人。明成祖往来两都(北京、南京),出塞北征,道衍皆留辅太子于南京。出塞北征,道衍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他仍然常常居住佛寺,上朝时着冠带,退朝后仍然身着袈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功高巍巍,权倾当朝身披袈裟的和尚,人们称他“缁衣宰相。”道衍他不但在政治舞台上是一位重要人物,而且人不立家室,不营产业,把他毕业的精力转向文化事业,并作出了建树。他受命监修重修《太祖实寻》,他和解缙等纂修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古代的重要文献,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这本书的纂成,能者多劳国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道衍和尚在修学上主张禅净双修,著有《净土简要录》一卷、《佛法不可灭论》一卷、《道衍余录》一卷、还鞭有诗文《诸上善上咏》一卷、《逃虚子集一卷及《外集》、《类稿补异》等。
——摘自《凤凰佛教》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 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姚广孝 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明初,因其故友多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对洪武朝政治怀有强烈不满。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广孝以荐入选,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即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与朱棣第一次见面就形同一见如故,并说了给朱棣带一顶白帽子的话。朱棣是燕王。王字上头加一白字。即皇。而后,更激发了朱棣的夺嫡之心、并帮助朱棣当上皇上。

道衍和尚(1335-1418),俗姓姚,字斯道,号天禧、逃虚老人、懒阁翁等,明僧,长洲(今江苏省 道衍和尚像
吴县)人。明太祖择名僧为诸王诵经荐福,道衍被荐到燕王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处。从燕王隶住北平,劝燕王反,录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始复俗姓,赐名广孝。依然僧人本色,上朝时冠代朝后便僧衣,明成祖赐官第及宫女均不受。尝监修《太祖实录》,又纂修《永乐大典》,赠荣国公,卒谥恭靖,着有《逃虚子集》。   形如病虎。与朱棣第一次见面就形同一见如故,并说了给朱棣带一顶白帽子的话。朱棣是燕王。王字上头加一白字。即皇。而后,更激发了朱棣的夺嫡之心、并帮助朱棣当上皇上。


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一直撺掇朱棣造反?
道衍和尚是明初一个传奇人物,也就是姚广孝本人,他出生在苏州的医生家庭,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在他身上儒、道、佛三家融为一体,当时道衍游历嵩山古刹时,遇到了相士袁珙,当时袁珙就说:什么地方来的宁馨胖和尚,一对三角眼,身形好似病虎,性情必定嗜好杀人,道衍当时没有生气,还乐了。朱...

在14世纪,哪两个和尚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第一个是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出家皇觉寺,做了7年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一飞冲天建立了大明王朝,影响了中国数百年,唯一从南打到北的皇帝,做成了一个不可能做成的事情。第二个叫道衍和尚,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这是一个被低估的历史人物,也做成了一件不可能做成的事情。

如果没有道衍和尚,还会有靖难吗?你觉得他在朱棣身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而这样一个人,是如何与朱棣扯上关系的呢?这还得提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发妻马皇后去世,诸皇子请求朱元璋挑选有道行的高僧到各自藩国,为皇后举办法事。道衍作为被挑中的僧人之一,被派往燕王朱棣封国,为庆寿寺主持。二人因此而结识,在这个过程中,道衍逐渐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当年朱元璋身死,朱棣...

姚广孝是何许人?他为朱棣提供了多少帮助?
一、出家为僧,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 元至元元年(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相城(今苏州)的一个郎中家庭。14岁那年,姚广孝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一般的和尚都是吃斋念经,但是姚广孝却与众不同,他“事道士席应真得阴阳术数之学”,“悉读兵书”。由此可见,姚广孝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和尚。姚广孝...

不得不说的另类传奇一一和尚姚广孝
因此朝廷上出现了另一类“美丽的风景”:道衍和尚上朝时着官服,下朝后则换僧衣回寺院。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为大明朝的天下苍生默默地诵经祈福。这是一个高僧对 社会 、对人生、对人性的深刻领悟。五、解救僧人溥洽,保持出家人的慈悲情怀 南京城破时,建文帝朱允炆却“不知所踪”,这...

姚广孝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失去了心安?
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长洲(今江苏州市相城区)的一个世医之家。他从小初步学习了一些儒家经典,但是,他志不在此,他既不想应试做官,也不想靠行医为生,而是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1349年,14岁的他选择剃度为僧,皈依佛门,法号道衍,人称道衍和尚。他四海为家,曾“事道士习应真的阴阳术学...

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呢?_百度知 ...
在近年来,很多以“靖难之役”为题材的影视中,道衍和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道衍和尚有着一个别称:黑袍妖僧。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称姚广孝为“妖僧”?这其中原因何在?个人认为:翻云覆雨 朱允炆 彼时朱元璋刚刚去世。朱允炆登基后开始迫不及待对待分封出去的藩王...

为什么朱棣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他到底去了哪里?
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是朱棣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在他执政期间不断派人前去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我们现在也无法确定朱棣是否真正再次见到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不过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认定建文帝仍然活在世上,黑衣宰相道衍和尚是朱棣身边的左膀右臂,她在临终之前提出一个...

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道衍得到了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他抓住了机会,到了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二、太祖驾崩,和尚奇谋 更大的机会,就在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即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

姚广孝是明朝的一位阴阳术和尚,他推演出大明哪三大巨变?
“太子遽亡”,指的就是朱标突然去世,朱允炆德不配位,给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江山,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老和尚的第二个预言永乐死后,两代人夺嫡引发骨肉相残有关。“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就是说朱高炽和朱高煦以及朱高燧之间...

泗洪县18391738000: 姚广孝是怎么认识朱棣的 -
阿杨普罗: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泗洪县18391738000: 姚广孝有多厉害? -
阿杨普罗: 姚广孝他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当和尚是高僧,当幕僚定江山,难能可贵的是又能在最高峰时选择激流勇退,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造就了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明成祖.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 姚广孝其人 姚广孝小时候就非常聪明,从...

泗洪县18391738000: “建文帝叔侄相残”说的是什么事?
阿杨普罗: 朱元璋称帝后,常考鉴各朝得失,以助明治.他仿鉴同身身经历相不了的汉高祖刘邦... 为马氏皇后祷告,跟随朱棣的和尚 俗名姚广孝,法号道衍. 他甚得朱棣喜爱.道衍诡...

泗洪县18391738000: 朱隶是由哪个道士帮助他的 -
阿杨普罗: 不是道士,是一个和尚,法号"道衍".本名姚广孝,是燕王朱棣"靖难"谋士,有"黑衣宰相"之称.望采纳..

泗洪县18391738000: 明成祖第一谋士…… -
阿杨普罗: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汉族,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泗洪县18391738000: 一个和尚的几名话就能影响明朝的历史走向吗 -
阿杨普罗: 古代靠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个人能够决定历史的进程,但是不会决定历史的走向,名称的历史走向只是一个历史进程,一个人是可以影响的.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上夺来的,靠的是以“清君侧”(讨伐皇帝身边的奸臣)为借口发动的“靖难之役”.在民间的语境中,明成祖朱棣能登上皇帝宝座,靠的全是一个和尚.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道衍和尚俗家姓姚,朱棣做皇帝之后赐名姚广孝,又封他为太子少师,世称“姚少师”.在普通百姓,甚至很多官员的心中,这位“姚少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医药明算卜,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朱棣这个篡位之君,是靠着这位神人的帮助才能坐稳皇帝宝座的.

泗洪县18391738000: 太乙仙魔录手游道衍怎么样 -
阿杨普罗: 道衍 简介:名姚广孝,长洲人.精通三教,明太祖诛其好友,所以心存怨恨.结识朱棣后,为其积极谋划,最终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技能介绍 1、【普】降魔杵【物理】:对敌方单体造成100%攻击的伤害. 2、【怒】灭度梵音【物理...

泗洪县18391738000: “王不出头谁为主”的上联是?这个故事的出处? -
阿杨普罗: 水无一点不成冰 出自朱棣和一个名为道衍(又叫姚广孝)的和尚,道衍说朱棣能当上皇帝,朱棣很高兴,可那时朱允文当上建文帝,朱允文想除掉朱棣,朱棣也不能等死,准备起兵打败建文帝.在某个冬季,燕王朱棣见到房檐下的冰住子就随口念了一句,恰巧道衍经过就回了下联,并鼓励朱棣,到后来朱棣就打败了建文帝朱允文,而道衍也被封了官

泗洪县18391738000: 明成祖靠一个和尚和一个太监就得到天下是谁说的,是何意? -
阿杨普罗: 谁说的每人知道,也许是古龙,也许是其他人随口一扯淡.和尚指的是道衍和尚, 他是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可以说是明成祖的诸葛亮.太监指的是郑和(当然他主要因为下南洋出名), 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转战多年战功赫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