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作者&投稿:宿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中国古代史中,有一位僧侣,可以说左右了王朝的发展。他谋划了靖难之役,一手辅佐朱棣登上皇位。被称为“黑衣宰相”!

一、少年坎坷,得遇机会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其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早年的时候,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家族世代行医,但是他却没有独专此道,反而十四岁的年纪,就剃度出家获法名道衍。

到了洪武八年的时候,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了僧衣。

原本以为,这一生也就如此,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机会却来了,当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道衍得到了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他抓住了机会,到了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二、太祖驾崩,和尚奇谋

更大的机会,就在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即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

姚广孝嗅到了味道,但是绝不甘心藏头缩尾,于是当下决定密劝朱棣起兵,可是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心知这些王贵的想法,兼之本身从事宗教事业,当机立断说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不单单如此,为了落实这样的事情,他还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并且亲自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他们的谋划,在建文元年开始了,朱棣起兵反抗建文帝新政,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其实说起来,起兵之初没有人看好朱棣,因为他的藩地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但建文帝不仅是名正言顺的帝王,而且占有全国大多数的军队和地区。论人力论物资论民心,建文帝占据绝对优势。

而战事初期,朱棣也确实打的不顺利,一是双方力量悬殊过大,二是从燕王封地到帝都应天战线绵长。朱棣到了山东之后就止步于此,数月间不仅军队人数越打越少,而且还要每天面对文人的口诛笔伐。

可这样的时候,正是姚广孝大展拳脚的时候,他进言,“殿下,大事要成,何不直取京城?”朱棣不解:“我连山东都拿不下,谈何京城?”,姚广孝却反问:“殿下,去京城何必一定要走济南呢?”

三、成王败寇,妖僧宰相

一句话改变了一切,建文四年元月,朱棣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三月,朱棣绕开徐州,进军宿州。四月,于灵璧击溃南军主力。六月,进京,江山易主。以燕地一地之兵敌全国兵马而获胜,历史仅有这一次!

朱棣称帝后,对功臣道衍可谓极尽恩宠之能事,“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而道衍和尚姚广孝,拒绝了还俗、高官厚禄、府邸、美女和财宝等,一心只做他的和尚。乱世之中横空出世,尘埃落定功成身退,不求名不求利,好像是为了造反而造反!这也为了后世留下妖僧的名号做足了铺垫。

其实虽然他辅佐非皇位继承人登基称帝,一个和尚敢跟当时的燕王朱棣说出“我能帮您戴上白帽子”的言论,足以看出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同常人的野心。而且姚广孝的功与过是跟靖难之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理解靖难之役是评价姚广孝的关键所在。那么,靖难之役的性质到底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或许才是关键。

但是,就历史发展本身来看,靖难之役是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的,这只能算是一场皇位的博弈,夺嫡之争。建文帝和明成祖之间各方面的对决,显而易见的是明成祖更胜一筹。基于此,或许本身由更有能力的的皇帝来一统天下、创造出更辉煌的事业就是对于发展更好的事情。

以此来看,妖此一字,实则不该给他用上,姚广孝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优秀的文化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黑衣宰相。

等到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这些都足以证明其才能,也不愧对于在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因为朱棣重用道衍和尚掌管部分朝政,导致儒家知识分子将道衍和尚称为“黑衣妖僧”——毕竟,道衍和尚动了儒家官僚的利益。

因为姚广孝虽然是僧人,但是他并没有潜心钻研佛法,而是一心想着如何造反。

因为他的计策近乎于妖,大都是剑走偏锋的策略,但效果又很好,加之他长期穿着黑色的袍子,因此得名。


三教皆通的姚广孝怎么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眼看着双方矛盾激化,在姚广孝一再的劝说下,朱棣最终不再忍耐,在北平誓师,以“奉祖训、清君侧”为名发动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在正式起兵那天,天象忽然风雨大作,连屋顶上的瓦片都被掀了起来砸得粉碎,古代人十分迷信天象之说,瓦碎更是不祥之兆,朱棣心中十分惊慌,这时姚广孝再次站了出来,他说...

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什么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根据史书记载,姚广孝,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在明朝时期是有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他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为什么说姚广孝是黑袍妖僧呢,这个也无从考证,只能用现有的材料进行...

明代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如此,在传统儒者对朱棣多抱着一份敌视的态度下,作为协助朱棣造反的“头号战犯”姚广孝来说,他自然就被儒者顺带给恨上了。再者,儒家的儒者讨厌姚广孝,姚广孝也讨厌儒家,姚广孝虽然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着不错的关系,但本质上他还是讨厌儒家的那些学说的,姚广孝晚年时...

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个人认为,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是因为姚光孝是个奇怪的和尚。他的眼睛看起来像生病的老虎的眼睛。他的本性一定像他的眼睛,嗜好杀戮 。当时,朱元璋刚刚过世。登基后,朱云文迫不及待地要处理分封问题。许多诸侯无故遭到朱云文的迫害。但其他诸侯王怕明朝...

姚广孝三教皆通,”黑袍妖僧“之名是因何而来?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遇到了很大难题,向南打济南一直攻不下,姚广孝在此时又出奇策,建议朱棣绕过朝廷大军设置的层层封锁线,实行大迂回大包围策略直下南京。要知道此战略历史上只运用过三次,一次是解放战争,一次是蒙元灭南宋,再一次就是朱棣千里奔袭,直捣黄龙,占领南京。姚广孝在文化建设上也有大功绩,...

明朝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啥会被后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黑袍妖僧”就是封建余孽对姚广孝的“黑化”,完全是“无中生有”,是极大地偏见和误导。姚广孝大概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僧人了,称赞他的人说他有“命世之才、辅世之功”是“著名之政治家”,斥责他的人称其为“奸僧”、&...

陪着朱棣打天下的人很多,那大谋士姚广孝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能同诸葛亮相提并论,从中能看出刘伯温的能力之强。可我们今天所讲的并不是刘伯温,而是一位和尚,无论能力还是谋略不亚于刘伯温,他的存在让朱棣靖难之役成功,这人便是—姚广孝。姚广孝历史上著名“黑衣宰相”,永乐朝第一功臣,不求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只为治...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姚广孝,为什么被世人称为“妖僧”?
二:为了造反而造反 姚广孝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使天下又一次的陷入战火,而他这种可怕的人还一直潜于幕后,再加上他本身的性格也很低调,存在感比较弱,这样也显得神秘,但是也怪不得世人把他称之为妖僧。三:三教皆通,知识渊博 我觉得姚广孝无一不通,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他三教...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三教合一”现象?
三教的融合始于唐代,而成于宋代,首先就是北宋五子,首先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极具吸纳力的东西,其原因在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善于包容,士人层面上是追求个人的完满,民间层面上是追求俗世的幸福。因为我们的民族是汉人居多,流传的时间长,自然就融合了。就像两块橡皮,放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就变成一块了...

三教并行是什么时候?
隋朝,儒家学者提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坲、崇儒 儒释道三教并行什么意思 就是儒教、道教、佛教在这个世界上都存在盛行 唐朝三教并行的原因 一个朝代文化越是先进,其包容性也就越强,因此不仅仅佛教,...

浠水县13091984434: 为啥明朝的忠臣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
褒莲先嗪: 谁说都没有好下场了. 姚广孝: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朱能:永乐四年(1406年),担任征夷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沐晟:永乐六年(1408年)以平安南功封黔国公,正统四年(1439年)在楚雄病逝,明廷赠他为定远王,谥号忠敬.加上他爹沐英一家出两个王,只是他的定远王不能和沐英的黔宁王一样世袭罔替. 好下场的多了去了,只是惨的比较容易被记住.

浠水县13091984434: 谁知道“白帽子” -
褒莲先嗪: 洪武十五年(1382年),已经47岁的姚广孝终于觅得机缘.这一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受人推荐,也在应征之列.当朱...

浠水县13091984434: 明成祖为什么杀方孝孺 -
褒莲先嗪: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 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

浠水县13091984434: 谁知道历史上的怪才 -
褒莲先嗪: 嵇康:个人爱好是打铁.明代的姚广孝:一生以“造反”为事业,成功后,白天穿工作服(朝服),晚上穿休闲服(僧袍),而且绝对参政不议政,出工不出力.

浠水县13091984434: 关于弟的古代名人事例 -
褒莲先嗪: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后来,明成祖命姚广孝...

浠水县13091984434: 万历年间姚广孝养子的后人不敢承认是姚广孝之后的记载来自何书? -
褒莲先嗪: 万历野获编 卷二十七 酒帘得子 姚少师(广孝)奉命赈荒归吴中,见一酒帘书字奇伟,问之,为里中少年所书,召之至,喜惬遂以为子,命名曰继,即承荫为尚宝,以至太常少卿.此王文恪(守溪)以语李文正(西涯)者.李因述赵松雪一事为证,赵亦睹酒帜所署,惊曰:“天下惟我书独步,今乃胜我何也?”既知为雪庵李溥光笔,急命舆之来,乃僧也,语甚洽,因荐之朝,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加荣禄大夫.兹两事俱奇甚.一酿肆敝布,或以之得子,或以之得官.且两人俱释氏,各极文臣之位,总借墨池一派,延世赏,冠廷阁,佛家所谓时节因缘,真有数耶?今姚继之后,盛于吴中,俱不肯名广孝法嗣耳.

浠水县13091984434: 在中国的古代,姓姚的名人有谁啊??
褒莲先嗪: 姚广孝,姚莹,姚鼐

浠水县13091984434: 历史上有哪个人既做过宰相又当过和尚又做过将军? -
褒莲先嗪: 姚广孝,朱棣靖难之役时的将军,之后的(宰相)虽然这个职位被废除,但权力相当于宰相,后来是和尚

浠水县13091984434: 历史上的姚姓名人有哪些呀?要正面的 -
褒莲先嗪: 【历史名人】 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

浠水县13091984434: 关于古代名人怨恨的事例 -
褒莲先嗪: 管仲鞭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