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虾帮帮忙。阮籍诗中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作者&投稿:丑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各位大虾帮帮忙~

希望对你有帮助(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例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
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下铺垫.
2.作者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写出渔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说起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熟知的事,如果写出来就显得累赘了.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4.作者在结尾写“遂迷,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
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
【例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文章中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惟吾德馨.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3.文章中“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例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文中写莲,为什么写牡丹和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写牡丹和菊是为了衬托莲之“君子”形象的高大.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文中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看,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应鄙视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而应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
4.“晋陶渊明独爱菊”而“予独爱莲”,两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完全对立,为什么?
不,两人都倚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只不过陶渊明是消极的隐居遁世,而作者是洁身自好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应如何理解?
这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傲自诩的品格.
【例4】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写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写舟子的神态给人动态感觉,做到动静结合,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例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政治方面是实行禅让制,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人际关系方面是平等,博爱,融洽,各有归属;社会秩序方面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邪恶和犯罪行为.
2.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政治上都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融洽,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都是自由宽松,民主团结的.
3.大同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其社会道德要求是讲信修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良好社会秩序.
【例6】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 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 第四段: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
2.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耸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
3.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
4.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将春冬二季合写,再写秋季?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秋二季合写,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
5.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歌有什么作用?
结尾引用这句渔歌,突出表现了秋色的萧条怪异,渲染了悲凉的气愤,增强了三峡风光神奇的韵味,表现了旅人的哀愁.
【例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这篇短文,文辞清丽,主要描写山水之美.
2.文中的“静景”描绘的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文中的“动景”描绘的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生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4.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这奇丽山水,从而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清高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例8】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叙述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第二层:写月下承天寺中的景物.
第三层:抒发自己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2.“寻张怀民”一句中将“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寻”有一种急于找到失物的紧迫感,这就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3.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蕴含着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
4.请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话.
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这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流露出自我排遣的微妙复杂的情感.寥寥数语,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 “闲人”指像作者和张怀民那样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例9】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周密《观潮》)
1.文章第一段为“涨潮图”,第二,三,四段分别是“水战图”,“弄潮图”和“观潮图”.
2.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什么?
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弱到强.
3.文中写观潮人数之多有什么作用?
写观潮人数之多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4.作者在第三段写弄潮儿,是抓住“善”这个字来写.
5.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本文的写景特色.
本文写景的特色:抓住特征,从形,色,声.势四方面具体描绘,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十分形象生动.
【例10】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绝”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为下文写有人冒寒看雪作铺垫. “绝”字用得
好,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寒意.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连用三个“与”字有什么作用?
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3.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主要叙述湖中奇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结合第一,第二段来看,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4.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里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话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建德江 [注释]
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路。
4.阴:树叶茂盛浓密。
5.急走:奔跑着。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阮籍思想中的道家倾向 及其对儒家礼教的批判

朱亮嘉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魏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其父阮瑀,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同为"竹林七贤"中之人物,有《阮步兵集》。在文学上,阮籍长于五言诗,丰富了它的艺术技巧,使之更趋成熟。他的诗风隐晦曲折,反映了在当时司马氏政权统治下,黑暗残酷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现实下,个性受压抑的难言之苦闷。在思想上,他受当时最流行的老庄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的主张,认为封建等级制度应该与"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这在当时主要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统治阶级利用礼制残酷压迫下层人民的社会现象而发的。阮籍思想主要体现在《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文章中,在这些文章里,阮籍流露了鲜明的道家思想。

在《通老论》中,他总结老子的哲学观点时说:"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义,强国任智,盖优劣之异,薄厚之降也。"在这里,他认为道家所提倡的"道""德"胜于儒家的"仁"和"义",更胜过后来统治者所使用的强权和智术,他还认为当时的社会比起古时候来是退步的。阮籍坚决反对儒家的纲常思想,且不管这与当时的政治有何关系,也不去论他是否在心里真正反对礼教,至少在行动上他是违背礼教的。后来北朝人物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中批评他说:"阮籍无礼败俗",认为这是他品行上的污点。

《达庄论》则通过虚构的一则故事,假托一群信奉儒家学说的青年人与一位深悟宇宙人间之大道微妙的"先生"之间的一场辩难,阐释发挥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其中渗透了阮籍对《庄子》一书的认识和见解。文章一开头,作者先描述了一位飘飘然无羁绊的"先生",他的形象是从《庄子》一书中的"真人"形象那里借用来的。他"徘徊翱翔,迎风而游。往遵乎赤水之上,来登乎隐坌之丘,临乎曲辕之道,顾乎泱漭之州。恍然而止,忽然而休;不识曩之所以行,今之所以留。怅然而无乐,愀然而归白素焉。平昼闭居,隐几而弹琴。"

于是接下来,有一群"缙绅好事之徒",听说有这样一位举止异常的高人,一齐商量要来向他求教,要求解答自己所疑惑的问题。他们整饰仪容,规端服饰,按照儒家的一套礼仪循规蹈矩地来到这位高人面前,还羞于率先开口,其中有一人,"是其中雄杰也",奋然开言,向先生提出问题。他颂扬了儒家的学说和功绩,以为这是"至道之要",从而向庄周的学说发出了责难:"今庄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天乃徼惑以失贞,而自以为诚者也?"

接着这位"先生"发挥了自己的观点。阮籍通过这个人物之口,痛快淋漓地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并对儒家进行猛烈的抨击。阮籍不但从《庄子》,并且从《老子》和《周易》中吸取了大量的哲学观点,而这三本书,正好是魏晋玄学所尊奉的三部经典,称为"三玄",玄学是糅合儒道二家学说的,认为"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反对儒家学说,主要是反对儒家禁锢人性的繁文缛节,反对统治阶级用来束缚人民的各种礼法,他并不否定儒家学说的全部,就连《周易》这部儒家经典,他也是接受和继承的。在《通易论》这篇文章中,他就阐述了自己研究《周易》的见解,发挥了《周易》的天地宇宙生成理论,下面这一段话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地流其燥,天抗其湿。月东出,日西入。随以相从,解而后合。升谓之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朔谓之朝,晦谓之冥。通谓之川,回谓之渊。平谓之土,积谓之山。男女同位,山泽通气。雷风不相射,水火不相薄。天地合其德,日月顺其光。自然一体,则万物经其常,入谓之幽,出谓之章。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是以重阴雷电,非异土也,天地日月,非殊物也。故曰: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

接着,阮籍更是直接采用了《庄子》中的许多论述:"殇子为寿,彭祖为夭,秋毫为大,太山为小。"这是《齐物论》中的观点。"冯夷不见海者,则不以己为小,云将不失于其鸿蒙,则无以知其少。"这是《秋水》中的典故。至于文中的"圣人"形象,与《庄子》一书中的圣人、真人、神人、至人更是一脉相承:"圣人者,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生究其寿,死循其宜,心气平治,不消不亏。""至人清其质而浊其文,死生无变而未始有之。"

阮籍极言道家之宏大,儒家之渺小;道家养性修真之妙,儒家沉缅世俗之苦,为庄周作了有力的辩护,直说得那几个儒门子弟"哑口无言","丧气而惭愧于衰僻"。在阮籍笔下,这场辩难以道胜儒败而告终。

有个叫伏义的人,写了一封长信给阮籍,信中用儒家正统的观点批评了阮籍的一些放诞无礼的言行,驳斥了"庄周、淮南、东方之徒"的行径,对阮籍进行了规劝,希望他能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阮籍"本有济世志",可是他畏惧于政治的黑暗,明哲保身,不愿卷入政治的漩涡,故而回信力辞。他在《答伏义书》中说:"夫人之立节也,将舒纲以笼世,岂撙撙以入罔;方开模以范俗,何暇毁质以通检?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荡精举于玄区之表,摅妙常于九垓之外。而翱翔之乘景,跃 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交名虚以齐变,及英只以等化。上乎无上,下乎无下,居乎无室,出乎无门。齐万物之去留,随元气之虚盈。揔玄纲于太极,抚天一于寥廓。飘埃不能扬其波,飞尘不能垢其洁,徒寄形躯于斯域,何精神之可察!虽业无不闻,略无不称,而明有所逮,未可怪也。"他像庄周一样,用浩渺无涯的宏大想象来寄托自己的志向,把伏义的主张说成是"欲炫倾城之金,求百钱之售,制造天之礼,拟肤寸之检。劳王躬以役物,守臊秽以自毕,沈牛迹之浥薄,愠河汉之无根。其陋可愧,其事可悲。"《答伏义书》很短,但其中反映的阮籍的道家思想却是浩大无穷的,对儒家的批判也是很尖锐的。

《大人先生传》是阮籍文章中最长,发挥其艺术才能最充分,反映道家思想最全面、最形象,对儒家礼法抨击最不遗余力的一篇。在这篇长文里,阮籍描绘了一个独来独往的"大人先生",他不知生于何年,知天地之始,知神农、黄帝、尧、舜之事,与自然齐光,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是一个极其伟大的人物,比起庄子笔下的真人、圣人、神人、至人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给他写信,用儒家礼教那一套来劝说他:

"天下之贵,莫贵于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磬折,拱岩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成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栗栗;吏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惟恐遗失。诵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壁,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扬声名于后世,齐动德于往古,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筮吉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行为世所笑,身无由自达,则可谓耻辱矣。身处困苦之中,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所不取也。"

树起靶子是为了痛射之以箭矢,这一段话作为反面的论点摆出后,作者马上借大人先生的口予以痛斥: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褌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褌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寰区之间,亦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悲夫,而自以为远祸近福,坚无穷也。"

阮籍把世之所谓君子比作褌中之虱,给予极大的蔑视,借以反衬自己理想中的"大人先生"的高大形象,接着又描绘了一幅古代理想社会淳古的图画:"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盖无君而庶物空,无臣而不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惟兹若然,故能长久。"

阮籍指出,一切祸乱灾难的起源都在于统治者所制订的礼法,"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藏智自神,强者NF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今汝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驱天下以趣之,此所以上下相残也。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此非所以养百姓也。于是惧民之知其然,故重赏以喜之,严刑以威之,财匮而赏不供,刑尽而罚不行,乃始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此非汝君子之为乎?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戏贱、乱危、死亡之术耳!"

阮籍揭露了统治阶级用礼法来束缚残害下层人民,驱使他们为满足其私欲而劳作奔走,把矛头指向那些凶残暴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并对痛苦的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阮籍和其他道家人物一样,看到了理想社会的根本特点就是奉行大道,而现实社会的一切灾难就来源于统治阶级对自然天道的破坏,对人性的戕贼;对统治阶级的险恶用心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它不仅含有同情人民,主张民主的进步性,还表明了道家学说在认识社会的实质方面具有深刻透彻的卓越见识。

《大人先生传》的下半部分,阮籍用大量的篇幅,重彩泼墨地描绘了这位理想人物的高行峻止。这里的描写既有《庄子》中真人形象的痕迹,又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不拘一格的任意发挥。作者受《楚辞》的影响,借用大量神话传说和典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大人先生超尘拔俗,同乎造化的形象,这是运用文学手段来描写道家人物的形象的成功典范,属于道教与文学问题的范畴,这里就不多说了。

阮籍批判世俗伪善的儒生盛容饰、拘礼法,言行不符,短作可厌。在他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也有反映,《咏怀诗》第六十七首"洪生盗制度"讽刺那些所谓鸿儒凭借古人的礼乐制度,衣服都有规定的样子,上下左右都不敢逾越次序,事事都遵奉规章制度,一言一行都不敢苟且谈笑,容貌服饰都整肃庄重,朝聘祭祀都遵守一定的礼仪,但是他们在外对人抗言高论作纯正之谈,私下就弃善而不为;放言无忌的说话都是内心而发,但一会儿就板起面孔来说教,他们那种揖让进退曲折扭捏的姿态令人厌恶。这里阮籍极写这些人的虚伪,实际上这种人表里不一,不是正直的贤人君子,端人正士,也不是真正的儒生,正是这种人把儒教的名声败坏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阮籍所作的《老子赞》和《孔子诔》中也可以看出,阮籍对老庄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老子赞》说:"阴阳不测,变化无伦,飘飖太素,归虚反真。"寥寥数语,归纳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孔子诔》说:"养徒三千,升堂七十。朁神演思,因史作书。考混元于无形,本造化于太初。"最后两句强调了孔子与老庄道家的共同点,把孔子儒家思想中可以为道家思想吸收的观点演化成纯道家的思想,这实质上是体现儒学与道家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对立而互补的一致性。在阮籍的思想中,道与儒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可以并存的,他所反对的仅仅是礼教,是那种后世逐渐演化了的礼教,它实际上背离了圣人之道,在这点上,阮籍不愧为魏晋时代一位卓越而杰出的反礼教人物,他同嵇康的名字一起永远在中国思想史上放射着不灭的光芒。
http://www.chinataoism.org/showtopic.php?id=1264&cate_id=502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groupid=100:11035&st=&sc=&titlepage=0&messageid=13574&ggpc=0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3865/


青白眼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青白眼 【名称】:青白眼 【拼音】:qīng bái yǎn 【释源】:《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自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笑史》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亦...

古代著名归隐人士有哪些?4-5个,急,兄弟们,帮帮忙
“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

咏月诗词及注释
咏月诗词及注释关于“月”的神话美文一篇(不超过200字)关于月的别称(越多越好)关于月的成语请各位大虾帮帮忙了小妹在此谢过(好的加分)有没有注释呀求求→_←... 咏月诗词及注释关于“月”的神话美文一篇(不超过200字)关于月的别称(越多越好)关于月的成语请各位大虾帮帮忙了小妹在此谢过(好的加分)有没有...

大哥大姐们帮帮忙,解释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 ...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

人哭了会死吗大神们帮帮忙
哭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则有正常和变态之分。有些人无论有无缘由,常常以泪洗面,哭嚎连天。这种无端的哭是一种心理病态。三国时期魏国的大思想家,文学家阮籍郁闷出游,每每遇到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据说,唐代有个叫唐衢的人,每读文章必哭,喝了酒也哭。这些都是先人不正常的病态之哭,...

各位帮帮忙,先谢了,赏析陈师道《渔家傲》
一柯姑苏风雨疾,——此句说明来自苏州。吴笺满载红犹湿。——此句说湿红笺。色润朝花光触日。——湿红笺的样子。人未识,街南小阮应先得。——此句指从叔父那里得到。按:小阮,即阮咸,阮籍的侄子。诗词中多用作侄子的代称,此处是陈的自指。青人柳条初著色,——当为“入”吧,写柳条初...

哪位可以帮忙找一下 《醉乡记》的翻译
昔日我曾游至一村落,见之颓废消沉,萎靡不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犹天旋地转,如日夜昏暗,目眩神摇,心为之荒乱迷惑,体为之败坏紊乱。问人曰:“此何乡耶?”答曰:“无拘无束,舒适酣畅,甘美芬芳,入口生香,悠游徜徉,乃为醉乡。”啊!上述为醉乡乎?古人不欺我也。我曾闻刘伶、阮籍之辈...

中国古代的名人有多少?大神们帮帮忙
大神们帮帮忙 中国古代的名人都是都有谁啊?越详细越好..~!最好能标注他因何出名...~!... 中国古代的名人都是都有谁啊? 越详细越好..~! 最好...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骆宾王 卢照龄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

哪位可以帮忙找一下 《醉乡记》的翻译
醉乡记 〔清〕戴名世 昔余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大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

...请各位能手帮帮忙。(用于“阮籍的潇洒与痛苦”,名词性的词)_百度...
smart pretty handsome 都可以 ,帅呆了,潇洒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
毓重河车: 我晓得那是一个好诗,但具体的我不了解啊...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阮籍诗歌风格 -
毓重河车: 阮籍(210~263) 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生平阮籍 4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中国古诗都有什么“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分别都有什么?
毓重河车: 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唯心主义 翻开任何一本关于中国古诗的评论就可以发现一... 在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儒、道、释三派,具体体现到中国的古诗中也是这样...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如何将其他类型的文件转化为PDF类型 -
毓重河车: 如何将PDF格式转化为WORD格式- - 首先,pdf文档本身分为以下几类: 1.非加密的pdf文档 这类文档是作者公开在网路上流行的文档,其内容是允许 读者拷贝粘贴的,当然这其中要设计到合理的引用注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编辑 好的可...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音响圆孔插头 误插USB插孔 显卡 黑屏
毓重河车: 可能是Cpu坏了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各位大虾帮帮忙!!!! -
毓重河车: 单单一块显卡就要1300多块了,内存条500多块,硬盘500多块,CPU 800多块再加上其它的3500左右,总共6600多元.搂主是买组装的电脑还是买品牌机?如果是品牌机的话可能要7800元左右.搂主买这...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
毓重河车: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上界定的起止点是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的时代,也是封建王朝不断更迭、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文化方面,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我的mp4用数据线跟电脑连接的时候老是提示不能识别的USB..到底是为什么我在网吧上的.前几天在这个网吧还能用呢啊
毓重河车:有三种情况 1 你数据线问题-出现基本问题是只充电或时有连接时无(从新买一根5-10元钱 可能性最大) 2 你电脑(可能性极少)或P3的USB接口问题-出现基本情况是是有连接时无(可能性普遍 手机维修货或P3P4维修可以处理 维修费10-20元...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什么是古诗中的“兴寄”短些
毓重河车: 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 如沈德潜评阮籍诗:“兴寄无端”(《古诗源》卷六),陈廷焯评贺方回词:“寄兴...

龙子湖区15734387295: 2G的XD卡在相机里能正常使用,连到电脑上后能打开,但是不能复制和查看,请各位大虾帮帮忙解决一下啊! -
毓重河车: 笔记本自带的读卡器对卡的寿命是绝对没有影响的,建议你还是用数据线比较好.xD卡采用单面18针接口,理论上图像存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