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在乌台诗案前后的变化? 最好列几首诗出来

作者&投稿:舒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诗有哪些?~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38.htm
这是百度文库,里面介绍的很清楚。
另外,我觉得苏轼之所以免罪除了跟宋代的不杀士大夫有关系,还应该跟哲宗的太皇太后高氏有关,话说高氏可是苏轼的粉丝与追星一族。具体的在一本叫宋时明月的小说有介绍,虽然是小说,但作者考据很严谨,可信度很高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18010100bcgc.html
可以从这篇文章里找到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诗词

  在题材上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苏东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在杭州,在一首给孔文仲的诗里,他流露出对声势煊赫的官场的蔑视:“我本麋鹿性,谅非优辕姿。”不仅如此,他还替监狱里的犯人呻吟,替无衣无食的老人幽咽。他写农村田园情趣时,他起的题目却是《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赤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肤浅不及明年饥”;他在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时也写农民的食粮,农民吃的竹笋没有咸味,只因“尔来三月食无盐”,直指朝廷的专卖垄断;他写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以通盐船,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他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东坡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梦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在下棋时,他体悟到:“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在幽林静山之间,他豁然开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耐客思家”。他不再执著于“奋力有当时志世”而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所以当苏轼遨游赤壁之时,面对“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发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感叹,便也可被世人所理解。他飘然独立,只愿做一只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文化上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渴望在仕宦之路上获得成功,即使有“归去”之心,也是“欲回天地如扁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他渴望在沙场上一展雄威,“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尤其在密州徐州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 。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认识到自己和朝廷权贵们已经是“肝胆非一家”。所谓使人追求的“浮名浩利”,对他来说已经是 “鹤骨霜髯心已灰”,只能劳神费力,再没有什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穷猿已投林,疲马初解鞍”。对那个一生仕宦起伏颠簸的苏东坡而言,他从心底发出最最真实的慨叹“惆怅东南一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当太后允其在太湖边居住的时候,他大喜:“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他终于可以乘一扁舟来往,“神游八极万缘虚”了。久旱逢甘露,苏东坡和农人完全一样快活而满足,他写诗道:“沛然扬扬三尺雨,造化无心恍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腐儒奋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会当作溏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在风格上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拭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拭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有词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锋芒毕露;一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决不可“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来悠然而唱,而必须要“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 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虽然也有“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大悲叹,但更多的却是“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的小恻隐,他逃离了仕途官场的蝇营狗苟,开始静观自然:“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他越来越觉得文字难以承载内心之痛:“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他将自然与人化而为一:“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只知道 之前是 意气风发,之后是 愤世嫉俗。
具体你可以去 搜集。


乌台诗案发生的过程,乌台诗案的主人公是谁?
比如御史台里的御史们。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兄弟上载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

苏轼的资料
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

究竟是谁导致了大文豪苏轼身陷乌台诗案差点身败名裂?
王诜曾把苏轼的诗集进行刊印,即《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这部诗词集中刊载了大量苏轼讽刺新法的作品。随着这部诗词集在京城流传,也给变法带来极为不利的舆论影响。 乌台诗案中,苏轼有一百多首诗词被呈阅并作为证据,这些作品都写于熙宁四年(1071年)轼轼被贬到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这8年时间。这么...

求解 苏轼写的四首诗的先后顺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时间顺序为:(从前到后):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任杭州通判期间),初到黄州(初到黄州),题西林壁(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所写),惠州一绝(被贬到惠州,为岭南地,已是晚年)思想感情:总体来说皆为写景叙事诗,自然都表达热爱生活,纵情旷达之感 只是略有不同:饮湖上...

苏轼乌台诗案相关的诗是?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是建立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难,就是苏辙在徐州见面时所担心的苏轼诗文所引发的乌台诗案。元丰2年(1079),御史何正臣、舒亶、李定等,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欲置苏轼于死地。苏轼下狱后生死未卜,一日数惊,以为将死于牢狱,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苏辙时任南京判官,为...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被捕是怎么回事
前往黄州。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关于苏东坡的所有故事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而且书法、绘画也很出名。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一门三杰,人称“三苏”。苏东坡曾在杭州任通判和知州,总共达五年之久。尤其是元祐四年,时隔十余年,是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的...

乌台诗案是哪首诗引起的
而最狠毒的是监察御史舒亶,他在弹劾苏轼的奏疏中逐条分析苏轼的诗,据宋朋九万在《东坡乌台诗案》记载舒亶上奏的场景:皇帝实行青苗法,他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皇帝要明法整顿吏治,他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却无术”;皇帝要兴修水利,他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 斥卤 ...

关于苏轼的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

无极县13648058895: 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诗有哪些? -
凤差金刚: 《出狱次前韵二首》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宋·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子由闻余下狱,乞以官爵赎余罪,贬筠州监酒.

无极县13648058895: 苏轼乌台诗案之前的诗词及赏析也就是苏轼年少时写的诗,要在乌台诗案之前啊 -
凤差金刚:[答案] 【主要诗词作品】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春宵》 《海棠》 《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腊日游...

无极县13648058895: 人生经历对苏轼创作的研究价值
凤差金刚: 苏轼乌台诗案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有明显的差异: 前期的词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如那些耳熟能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期的词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正是因为有了“乌台诗案”这一段人生经历,才会使苏轼的生命更加得到升华和超脱.才会洗涤出苏轼那如风的心境——坚毅、豁达、飘逸、隐忍.

无极县13648058895: 总结一下苏轼的诗词风格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苏轼人生中的大事 -
凤差金刚: 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

无极县13648058895: 北宋时期的“乌台诗案”对苏东坡的诗文有何影响吗 -
凤差金刚:[答案] 苏轼一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宦海沉浮,两遭流放.乌台诗案对于苏轼的仕途人生而言是一个低潮,但却是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这种仕途的不得意和现实的坎坷,使他走出市井朝廷,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多的寄托于佛...

无极县13648058895: 苏轼乌台诗案事件后贬职为黄州时期的诗词 -
凤差金刚:[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

无极县13648058895: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苏轼写《赤壁赋》的背景 -
凤差金刚: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

无极县13648058895: 关于《前赤壁赋》的资料,详细点
凤差金刚: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

无极县13648058895: 简述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
凤差金刚: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散文,不受文体形式的拘束,独具一格.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苏轼对词的贡献尤其突出,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

无极县13648058895: 苏东坡在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是被贬黄州这是 -
凤差金刚: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